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41章

[每天学点经济学]-第41章

小说: [每天学点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0年,美日之间旷日持久的汽车贸易战正式开始。从1980年到1992年,双方有关汽车贸易摩擦的谈判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到了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亲自带领美国汽车制造商组团到日本进行谈判。精明的日本人欲擒故纵,同意从该年起将对美轿车出口量由230万辆降至165万辆,紧接着便暗度陈仓,进一步扩大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汽车生产,并通过在其他国的汽车生产,借助第三国将汽车源源不断开入美国。面对这种情况,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日框架协议》中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但遭拒绝。到了1995年5月16日,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实施单边报复,宣布将对来自日本的豪华轿车征收100%的关税。这一举措顿时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并迫使日本人“真正地”坐下来与美国人谈判。在经过拉锯式的磋商后,双方终于达成《美日汽车及汽车零件协议》。日本同意放宽对汽车配件市场的管制,增加购买美国生产的汽车零配件数量,美国则放弃了对日出口汽车及其零配件一贯设定数量目标的做法。自此,这场美日汽车贸易大战趋向缓和,然而,还远远不到画上句号的时候,双方的摩擦仍然时断时续。
  国际贸易纠纷一旦爆发,势必异常激烈,因为它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整体利益,进而牵连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维护自由贸易、反对成员国采取单方面的贸易限制措施的世界贸易组织便应运而生,并对解决国际贸易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加入WTO后,与中国有关的诸多贸易争端便可以依据世贸组织的多边机制予以应对,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从西班牙烧鞋事件谈起——商品倾销
  2004年9月17日,在西班牙东部的埃尔切城,几百名身份不明的西班牙人拥集街头,纵火焚毁了一座来自中国温州的鞋商仓库,同时还烧毁了运载着鞋集装箱的汽车,直接给华商造成8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这种极端的对中国鞋的反倾销暴力事件震惊了世界。
  实际上,除去这种极端的民间反倾销行为,近年来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屡发生。自从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我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为此受到很大影响。
  在关注反倾销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晰,“倾销”究竟是指什么呢?
  倾销,是指企业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出口价格,持续大量地向国外出售商品。这种做法早已有之,是扩大出口贸易的有力方法。但是,对于进口国而言,并非所有的倾销都是有利的,这要从倾销的分类谈起。
  按照倾销的目的,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发性倾销、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三种形式。其中偶然性倾销持续时间短、数量小,比如公司为了处理在国内市场上的积压库存,而以低价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就属这种情况。它对进口国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相反,该国的消费者还会因之受益,所以一般不会遇到反倾销的打击。
  间歇性倾销是指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形戒垄断,以低价(低于国内价格或成本价格)的方式在国外市场销售,一旦目的达到,就会利用垄断力量提升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倾销显然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进而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所以是各国反倾销的打击对象。
  持续性倾销是指无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该种倾销也被各国强烈反对。
  由上可以看出,倾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低价”。实际上,就我国鞋业而言,出口价格低,已经授以外国贸易保护主义者口实,导致频频发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比如在西班牙,中国鞋不仅款式新颖、做工精良,而且确实卖得便宜。西班牙企业生产的一双旅游鞋,其最低价格在20欧元左右,而来自中国的同样的旅游鞋却仅为3欧元左右。这样在西班牙的市场里,到处都充斥着中国鞋,而西班牙的鞋厂纷纷破产,制鞋工人大批失业。人们极度的不满情绪最终酿成了“烧鞋”的暴力事件。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外指控中国企业倾销案,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证明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已经大大增强,出口价格和数额已经对别国企业的经营产生威胁。如果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弱小,其出口价格再低,也不会引起外国企业的反倾销。现在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应对反倾销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合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等条例,通过调解争端的机制维护自己的利益。
  1999年1月,中国出口的黄磷在欧盟遭遇反倾销调查。欧盟认为,作为涉案企业的云南马龙化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是“非市场经济”,在出口中得到了政府的价格补贴,从而得以在欧洲进行倾销。但是,云南马龙的管理者已经拥有公司股权,公司有30%的股票已经上市,并不存在政府对公司管理的干预。虽然矿料的供应商有许多属于国有企业,但其生产、投入由市场决定,定价也由供需双方自行确定。鉴于此,云南马龙及时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经过一番调查,欧盟终于认可了云南马龙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起反倾销案中,云南马龙赢得了胜利。这个案例为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外国的反倾销指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反商品倾销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保护本国的产业不受损害,但是同时,一个国家也要保护正当的国际贸易。因此,反倾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去对待,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美国诉墨西哥新鲜西红柿倾销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1996年3月11日,美国新鲜西红柿和铃状椒种植者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出他们受到了墨西哥冬季蔬菜进口的冲击,希望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价格补贴。申请中还指出因为墨西哥的倾销行为,美国在该行业出现了“生产设施严重空置”(例如:种植面积、产量以及货运),“就业不足甚至严重失业”。对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按照1974年《贸易法案》第202条款的规定组织调查,以确定进口自墨西哥的新鲜阿红柿是否对国内同类产品构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墨西哥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占据了相当比重,因此这一起反倾销案的最终结果将会对墨西哥产生重大影响。
  从1996年直到2000年1月,美国对墨两哥新鲜西红柿的进口进行了全面监控,范围覆盖了该产业的全部信息:消费、进出口贸易数据;美国生产数量、总价值、单位价值、种植区域;美国生产成本估计、出货量、一周最大出货量以及美国的平均零售价格与运输价格等。它们包括1996…2000年的全部,以及2000…2001年的部分数据。
  在经历漫长的严格调查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了最终的裁定:美国进口新鲜西红柿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国内同类产业受到严重损害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所谓的“生产设施严重空置”,“就业不足甚至严重失业”缺乏可靠依据。这场由美国发起的,旨在保护美国产业利益的反倾销调查,在“客观、公正”原则的指导下,最终作出了有利于墨西哥人的裁定。
  在这起影响深远的反倾销案例中,美图国际贸易委员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产业损害调查,体现了反倾销立法的完备性,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特别是委员会在审理中的准确、全面、公平和公正,对国际贸易纠纷的仲裁有着深远的意义。
  
什么都不用担心的美国农民——贸易补贴
  贸易补贴,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公共机构,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向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现金补贴,或者提供财政上的优惠。此举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贸易补贴又会使外国同类企业受到不利影响,容易导致不公平贸易竞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国际贸易中,关于贸易补贴的争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其产业结构和核心竞争力都处于优势地位。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其农业劳动力在美国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不到3%。但是,就是这些农民,不仅可以养活美国3亿人,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小麦、大豆和玉米占有率分别高达45%、34%和21%以上。而这种强劲的出口势头除了与美国的农业体制、科技进步有关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
  对于美国的农民而言,无论你在地里种什么,玉米、小麦、棉花、大豆……几乎都不用担心将来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风涝灾害会造成减产绝收,因为在他们背后,有美国的农业补贴。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政府长期对农业提供着补贴这把牢固可靠的保护伞。据统计,美国每年的农业补贴约为400亿美元。这个数字细化一下,就是平均每100美元的农业产值中,农业补贴就有20…30美元。而且,形式繁多,种类各异,每年平均每个农户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的补贴。美国农业补贴条款的适用范围也很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大宗农产品。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表明,2001年,美国的农业直接补贴已占到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42%。
  可以想象,美国农民吃了这颗“定心丸”,必然会大大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美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但是一旦将这种补贴放到国际贸易体系中来,就可以看到它给其他国家带来的不公平。
  高额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举例说明,在2000年,美国对小麦的直接补贴为每吨45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370元),对玉米的直接补贴为每吨27美元(折合人民币220元)。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国际市场上,当小麦不太好卖的时候,美国的农民就可以将每吨小麦降价370元,每吨玉米降价220元,反正这个降价带来的损失是美国政府承担的,美国农民自己不用担心。但是,对于那些国力较弱,无力提供补贴的发展中国家则极为不公,因为他们的农民无法与美国进行价格战,从而导致农产品卖不出去,他们的利益因此会受到严重损害。
  实际上,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里,其他国家针对美国的国内农业补贴做法所提起的诉讼可谓此起彼伏,基本上都在要求美国大幅降低补贴,以保证正常的世界农业秩序。但是,美国为了确保本国农业出口的利益,总是以各种理由延缓甚至拒绝降低补贴。以棉花为例,农业补贴使美国农场主得益,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穷人却遭受损失。
  目前,反补贴同反倾销一样,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突出问题。为了规范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行为,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反倾销协议》与《反补贴协议》。而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纷纷根据规定,制定了各自的反倾销、反补贴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