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汽车手册 >

第29章

汽车手册-第29章

小说: 汽车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示70℃以下时,散热器进水管处若有水流动,水温温热,则表时节温器主阀门关闭不严,使冷却水过早大循环。 
·水温升高后的检查:发动机工作初期,水温上千很快;当水温表指示80后,升温速度减慢,则表明节温器工作正常。反之,若水温一直升高很快,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沸水突然溢出,则表明主阀门有卡滞,突然打开。 
在水温表指示70℃…80℃时,打开散热器盖和散热器放水开关,用手感其水温,若均烫手说明节温器工作正常;若散热器加水口处水温低,且散热器上水室进水管处无水流出或流水甚微,说明节温器主阀门无法打开。 
有卡滞或关闭不严的节温器应拆下清洗或修复,不可将就使用。    
13。行车在外如何处理蓄电池的损坏  
又到春暖花开踏青郊游的季节,开车旅行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可是汽车若在行驶途中蓄电池突然损坏,很头痛。这里介绍几种对蓄电池途中损坏的应急方法,供参考。 
蓄电池断路。蓄电池断路分为内断路和外断路。内断路可以用试火的方式查找出故障出在哪一格。从正极桩柱上引一根导线,逐一单格向后试火,有火无火之间为断路处,用足够粗的导线跨过断路的单格即可发动车辆。用起动机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摇车一定能起 动。外部断路时用眼能看出断在那一格,其解决方法是一样的。 
蓄电池桩头断掉。当蓄电池某一桩头从胶木壳上面平齐断掉(或低于胶木壳上平面)时,可用搭铁线接在断下的桩头上,然后一人用力压紧在断茬上(这样原电压、容量不变)。待发动机起动后,再用一导线先将搭铁线接在断桩头那一格的另一桩柱上,以保证车辆的正常用电和向蓄电池充电,然后可以松手理顺加固电线。 
不论何种急救方法,只能在途中急救时使用,行驶到维修点或驻地后,一定要全面维修或更换,不得再勉强使用。  
14。在修理汽车时对密封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修复有密封凸缘的车门时,应注意修复受损的密封凸缘,准确地恢复原凸缘的形状。在修复车门后要进行密封性检查,检查方法是:把一块硬纸片放在密封位置上,关上门,再拉动纸片,根据拉力的大小来判断密封是否良好。如果拉动纸片所需的力过大说明密封过紧,这会影响车门的正常关闭,并且还会使密封件因变形过大面较快地丧换密封性能;如果拉动纸片所需的力过小,说明密封不良,往往会出现车门挡风不挡雨的现象。在更换车门时一定要注意在新车门的内外板翻边咬合处涂折边胶,并把一些在冲压时留下的小工艺孔用本基胶带堵住。 
在修理汽车线路时,应将所有车身孔、洞处穿线束的密封圈装到位,因为这些密封圈不仅起密封作用,而且还起保护线束的作用。如果密封圈已经损坏或线束能在密封圈中转动或窜动,应更换密封圈,并将它与车身孔、洞装配牢固,将线束稳固好。 
在车窗玻璃损坏后,要换用与原车窗玻璃曲率一样的玻璃,同时要检查玻璃导槽及密封条有无损伤。由于车窗经过修理后往往回复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这时除了要保证能轻松拉动或升降车窗玻璃外,还要注意在车窗关闭后车窗玻璃四周的密封性。 
在换车顶时,应先在车顶周边压合处涂一层导电密封胶,待焊好后再在流水槽内及接缝处遍涂折边胶,这不但有助于车身的密封,更可防止车身因翻边焊缝处积水而产生早期锈蚀。装配车门时要在车窗以下的车门内板上粘贴一整张密封隔离薄膜,如果没有成型的密封隔离薄膜,则可用普通塑料纸来替代,然后将密封隔薄膜贴上压实,最后再进行内饰板产装配。 
在更换整个车身时,除了应完成上述各个项目以外,还应在其焊缝的搭接部分与焊点上都涂一层密封胶,胶层厚度应约为1mm,并且胶层不得有虚粘、气泡等缺陷;在折边处则应涂专用的折边胶;在整个地板下表面和前轮罩下表面应涂3mm…4mm的弹性涂层及防腐涂层;在地板上表面及前立板内表面要粘贴隔音、隔热、减振阻尼胶片,然后铺上隔热毡块,最后再铺上地毯或装上装饰地板。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整车的密封性和减慢车身的锈蚀速度,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乘坐舒适性。   
15。气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一、制动不灵或失效 
现象:制动时,各车轮的制动作用不好或不起制动作用。 
原因: 
1。空气压缩机工作不良,而使贮气筒内气压低或无气。可能是空气压缩机皮带过松或折断,空气压缩机排气阀漏气,空气压缩机排气阀弹簧过软或折断,活塞或活塞环漏气。 
2。气管破裂或接头松动。 
3。制动阀膜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4。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5。制动臂蜗杆调整不当,使制动气室推杆伸出过多。 
6。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摩擦片有油污。 
诊断与排除: 
1。如压表指示数为0可踏下制动踏板,松起时如有放气声,即说明气压表有故障,应更换气压表。如无放气声,则检查空气压缩机皮带和由空气压缩机至贮气筒一段气管的情况。 
2。经上述检查,情况良好,如气压表指示数很低,则故障在空气压缩机,应检查排气阀或汽缸内部技术状况,予以修复。 
3。如气压表指示压力数值合乎标准,可踏下踏板,检查由制动阀至各车轮间有无漏气之处。如无漏气处,则检查踏板自由行程和调整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 
二、制动发咬 
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后,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不能立即解除制动,或排气虽快,但仍有制动作用,致使汽车起步困难或行车无力。原车: 
1。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 
2。制动阀的排气阀调整垫片过薄,其回位弹簧过软、折断或橡胶阀座老化发胀。 
3。制动阀挺杆锈蚀。 
4。制动踏板至制动阀位臂之间传动件发卡。 
5。制动凸轮轴与支架衬套锈蚀发卡。 
6。制动鼓与摩擦蹄片间隙过小。 
7。制动蹄支销锈污或回位弹簧过软、折断。 
8。半轴套管与其后桥壳或轮毂轴承配合处磨损造成松动。 
9。制动气室膜片老化变形,单层胶膜破裂鼓起或制动软管老化,气流不畅。 
诊断: 
抬起制动踏板时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多属制动阀故障,表现为各轮制动鼓均发热。若排气声怯或继续排气而制动发咬,一般为个别轮制动发咬,摸试各轮制动鼓温度高者即为有故障之轮。 
1。若确定制动阀有故障,应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应予以调整。若自由行程正常,可旋松排气阀试验。如有好转,则为排气阀调整垫片过薄。仍无好转,可检查排气阀回位弹簧及胶座以上均正常,则应检查制动挺杆是否锈污及制动传递杆件是否活动灵活。 
2。个别轮发咬,可在抬起制动踏板时,观察制动气室推杆回位情况。若其回位缓慢或不回位,应检查制动凸轮轴与其支架套是否失去润滑或不同轴度过大而发卡。若架起车轮检查该间隙正常,而落下车轮后间隙在变化,则系轮毂轴承松旷或半轴套管与后桥壳配合松动。若间隙正常,可检查制动气室膜片及回位弹簧是否有问题。 
三、制动跑偏(单边) 
现象:制动时,同轴两车轮不能同时制动,汽画不能沿立脚点直行方向停车而偏向一侧。 
原因: 
1。左右车轮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大小不均。 
2。个别车轮摩擦片有油污、硬化或铆钉头露出。 
3。左右车轮摩擦片材料不一致或接触不良。 
4。个别车轮凸轮轴发卡或制动气室有问题。 
5。个别轮制动鼓失圆度过大或鼓壁磨出沟槽。 
6。两前轮钢板弹簧的弹力不等。 
7。有负前束。 
8。横、直接杆球头销或垂臂松旷。 
诊断: 
首先进行路试。制动时,汽车向左偏斜即为右边车轮制动不灵,向右边偏斜好为左边车轮制动不灵。停车后察看左右两边车轮在地面上的拖痕,拖痕短而轻的一边车轮制动不灵。参照上述原因进行排除,如是摩擦片有问题,可进行修复、更换、调整、紧固等。气压制动跑偏与液压制动跑偏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考。    
16。液压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  
一、制动效能不良 
现象: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 
原因: 
1。总泵有故障。 
2。分泵有故障。 
3。制动器有故障。 
4。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诊断: 
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俗称高、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边疆多脚制动时踏板增高度来判断。 
1。一般制动时踏板高度太低、制动效能不良。如连续两脚或几脚制动,踏板高度随这增高且制动效能好转,说明制动鼓与磨擦片或总泵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过大。 
2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或迅速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其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或总泵皮碗、皮圈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 
3。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仍过低;且在第二脚制动后;感到总泵活塞未回位;踏下制动踏板即有总泵推杆与活塞碰击响声;是总泵皮碗破裂或其连续几脚,回位弹簧太软。 
4。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5。连续几脚,踏板均被踏到底,并感到踏板毫无反力,说明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严重亏损。 
6。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低而软,是总进油孔中储液室螺塞通气孔堵塞。 
7。一脚或两脚制动时,踏板高度适当,但太硬制动效能不良。应检查各轮磨擦片与鼓的间隙是否太小中高速不当。若间隙正常,则检查鼓壁与磨擦片表面状况。如正常,再检查制动蹄弹簧是否过硬,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发胀,活塞与缸壁配合是否松旷。如均正常,则应进而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不畅通。 
二、制动突然失灵 
现象: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 
原因: 
1。总泵内无制动液。 
2。总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3。分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4。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接头脱节。 
诊断: 
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首先观察有无泄漏制动液处。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处。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漏流严重,多属总泵皮碗踏翻或严惩损坏。如某车轮制动鼓边缘有大量制动液,说明该轮分泵皮碗压翻或严重损坏。管路渗漏制动液一般明显可见。若无渗漏制动液现象,则应检查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是否充足。 
三、制动发咬 
现象: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 
原因: 
1。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其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过软。 
2。踏板轴锈滞加位困难。 
3。总泵皮碗、皮圈发胀或活塞变形或被污物卡住。 
4。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折断,皮碗发胀堵住回油孔或回油孔被污物堵塞。 
5。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6。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折断。 
7。制动蹄在支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