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法术汇集 >

第7章

法术汇集-第7章

小说: 法术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头痛,或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亦由此致。治之须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摇头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风散邪去。

  11、托踏应无病法

  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踏,如履实地,以意内顾,神气自生,筋骨康健,饮食消融。

  12、搓涂自驻颜法

  颜色憔悴,良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清早静坐,神气充溢,自内而外,两手搓面五七次,复漱津涂面,搓佛数次,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貌悦泽,大过寻常。

  13、闭摩通滞气法

  气滞则痛,血凝则肿,治须闭息,以左右手摩滞处四十九次,复左右多以津涂之,不过五七次,气自消散。

  14、凝抱固丹田法

  凝息抱脐,子午无间,动澈浮沉,湛然进退,旬日之间,下进五谷之精,真气自生,百日之功,上尽九重之蠹,暗涤垢赋,饥渴不患,寒暑不侵,驻颜还少。

  15、淡食能多补法

  五味之於五脏,各有损益,若一味过食,须安一脏,还亏一脏,要在相均谨节,仅图爽口,反见伤脾。食淡自然有补耳。淡食中自有真气,可以保命安神。

  16、无心得大还法

  对镜无好恶之心,亦不可落空心。而识执之心尽无也。知识之心,又生分别,执着之心不可有也。莫谓无心即是道,无心即隔一重关,如明镜照一切物也,无不染着,是谓大还也。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基本内容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

  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呼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注意事项

  1、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2、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4、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5、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临床应用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经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粘连、肾炎、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无病者亦可修练本法以养生保健。

因是子静坐法

蒋维乔

  1、调身在床上或凳上,解衣宽带,从容入坐。先置两脚,或单盘,或双盘,也可自然盘坐。次要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迭在左掌上,贴近小腹,轻放在腿上,然后左右摇动身体7—8次,端正身体,脊骨勿挺勿曲。头颈也要端正,令鼻与脐成一直线,不抵不昂。开口以吐腹中秽气,吐毕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气3—7次,于是闭口,唇齿相着,舌仍低上腭。再轻闭两眼,正身端坐。若坐久微觉身体有俯仰斜曲,应随时轻轻矫正。坐毕开口吐气十数次,令身中热气外散,然后慢慢摇动躯体,再动肩胛及头颈,再慢慢舒放两手两脚,再以两大指互相摩擦生热,擦两眼,然后闭眼,再擦鼻及两侧,再以手掌相搓令热,擦两耳轮,再周遍抚摩头部,以及胸、腹、手臂、双腿至足心而止。待汗干后,方可随意动作。

  2、调息调息和调心实际上与调身同时并行的,分开来讲的目的是叙述方便。调息是要使呼吸极缓极轻,长短均匀。也可用数息法或数出息,或数入息,从一数至十,反复循环。若未数至十,心想他事,以至中断,可再从头数起。不断修炼,久久纯熟,自能息息调和。

  3、调心调心是要使妄心调伏。大凡初学此功的人,每患心中散乱,支持不定,应放下一切,专心一念,存想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如出现心中昏沉,容易瞌睡,可提起意念,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也可用数息法,使心息相依,则两者均可避免。

  练此功时间最好选择在子时(23—1时)与寅时(3—5时),地点最好是静室,每天练功3—4次,每次30—40分钟,习练本功法一般1个月左右可以见效。3—4个月可以全面控制症状,但此后每天仍宜坚持练功20—30分钟,以资巩固。

八卦吸魂掌

  “八封吸魂掌”是武当气功绝技,为武当“三步功”之第一步(第一步是八卦吸魂掌,属武当绝技,第二步是擎天指功,属武当绝技;第三步是八步登空,属武当轻功类。选好功法,精研下去,切勿朝秦暮楚,免得到头来无所终矣,悔之莫及,切记!)。

  八封吸魂掌属劈空掌法。此功以内气为基础,以意屏气,发气击人,与人交手威力甚大。此掌可开碑碎石。与人交手,受制之人,两目突出,血流七窍,舌尖吐出。故若遇歹人,不到万分危急之时,不可出手。而出手即伤人命也。

  一、一步功法:

  每6寅时起床,轻步踱至室外,两脚接触结实的地面。面南而立,两脚开立约四拳,。闭目静站片刻,然后两臂于身侧慢慢向上举起,掌心相对,同时匀慢吸气。当两臂上举平耳时,足跟提起,脚尖着地。两壁继续上举并在头顶上方交插,并开始低头下腰,两手于身前缓下降,匀慢呼气,同时足跟着地,两手下降至膝用力下按地面(触地亦可)。此时意想:真气从大地吸出,集中为束,从劳宫穴缓缓注入气海(脐下三寸部位)。真气游动路线为:真气从劳宫穴吸入,沿两臂内侧至华盖穴,下至膻中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