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没钱如何当老板 >

第4章

没钱如何当老板-第4章

小说: 没钱如何当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知名度。他借别人之名、借别人这个“团”,既免费为自己打广告,又为自己赚钱。名义上是“炒作”演出团,实际上是为自己作广告,一举两得,实在高明。   
    第二招:先找婆家后嫁女,既当红娘又当妈。    
    这一招就是教大家脚踩几只船,空手牵几家。怎么踩、怎么牵?我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大家注意看清这里面的套路。    
    例1:浙江温州有一个人叫做刘恩,他是北京某重点大学的一个学生。我们都知道,温州人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温州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在这个地方,工厂、企业多如牛毛,星罗棋布,可以说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是工厂。在这里,没有什么要国家安排就业的概念,在这里的人也从来就不怕什么下岗。刘恩他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小就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所以,他特别地精明,财商特别地高。有一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重点大学,他非常欣赏美国人的教育方法,在美国,满了18岁的青年,如果还要家里负担简是一种耻辱。不想增加家庭的负担,想靠自己的勤工俭学来解决学习和生活费用。    
    刚才我说了,在温州家家户户都开小工厂,所以竞争激烈,只要有熟人老乡关系,就可以先货后款,赊销货。刘恩拿了二大包牛仔裤,决定回学校先来个投石问路,看看这个牛仔裤好不好销。    
    他开始在同学中卖。市面上卖20块钱的一条牛仔裤,他卖12元,他想既然都是同学,就不要赚得太多。他对同学说:这都是我从家乡带来的牛仔裤,大家都是同学,我赚点路费,就算给大家带一件吧。经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你一件我一件地,不一会儿,一大包牛仔裤就被抢购一空。    
    刘恩一看,这么好销,就想看看其他学校是不是好销。于是,第二天就背起另一包来到了邻近的大学,他不是沿街叫卖,而是直奔学生的宿舍。这一次,他开价18元,比市面上便宜2块,经过讨价还价,一般以15块成交。就这样,二大包牛仔裤,不到二天的时间,就全卖完了。刘恩一算,收到1800多块钱,其实,每条牛仔裤批发价只要5块钱,除了本钱,还净赚1000多。这次牛刀小试,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让刘恩尝到了代销服装的甜头,心里非常地兴奋,从中他也看到这里面的商机。于是,他准备大干。    
    他把钱汇到厂家,厂家看到他这么快就销完了,就把钱寄来了,非常高兴,称赞他干得不错。刘恩跟厂家说:这样吧,我干脆做你们在北京的代理得了,我在北京先联系好,我叫你们发货,你们就把货发过来。厂家一听,满口答应,因为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这样,刘恩就印好了一盒精制的名片,俨然以温州某厂驻京办事处主任的身份,洽谈起业务来。   
    刘恩知道:要大干,就一定要搞批发,靠走街窜巷搞推销,一件一件来卖,那肯定是做不大的。因此,他联系了一大批要货的商贩,特别是期间他挂上了一个搞服装的大老板,这个大老板决定跟他合作,包销他的产品。刘恩按照所订购的单子,叫厂方速速运来。厂方很快就把货发到了车站。由于这批货款式新颖、价廉物美,在市场上非常适销对路,所以,很快就一销而空。这位大老板,通过这次交易,更加信任刘恩,决定跟刘恩联手合作,大干特干。    
    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刘恩的存折上已经有了6位数字。这个时候,他的羽毛已经丰满,他的销售渠道越建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他已经不再局限单卖牛仔服了,而是全方位地出击。他也不再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而是跟众多的厂家、众多的商家取得联系,只要市场上什么服装好销,他就卖什么服装;只要市场上需要什么服装,他就生产什么服装,他甚至根据市场上摊贩们的需求,把样品寄给厂方,由厂方订做。结果,越做越精、越做越熟、越做越大。    
    随着业务的发展,他的业务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了。于是招了几个助手,租了一套二室二厅的写字楼,俨然以公司化来运作。这个时候,他也不再大事小事,事必躬亲,而是具体的事情都交给手下去办。他坐在办公室里摇控指挥,一手牵着众厂家,一手牵着众商家,坐吃中间的差价,获取丰厚的利润。    
    几年过去了,刘恩大学也毕业了。他没有去单位报到,也不要那个铁饭碗了,而是留在京城,继续指挥着他的服装大军。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他已经是京城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了。就这样,一代空手道大师诞生了。   
    例2:平房改四层楼。前几年,广东房地产市场一片热浪,不少“下海”的人摸到了“大鱼”。    
    邓某听说广州某地有两间50平方米的平房,房主想改建成楼房,因为没有钱,一直没有翻建成。邓某就主动找上门,对房主说:我们来合作,你出地,我出钱,咱们建四层楼房。你随便选两层,剩下的就归我。房主心想,自己的旧房子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变成两层崭新的楼房,觉得很划算,就同意了。于是,跟邓某签定了合同。哪知道邓某在玩空手道,他转手就以每平方米2000元的楼价,卖给了另外一个人,他一下子收到了48万元。他拿这个钱就把房子建了起来,除去各种费用,自己转手就赚了20多万元。   
    通过以上二个例子,综观整个操作,我们要玩这类的空手道,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要灵。做这类的空手道,一定要以信息为导向。信息时代就要有信息观念,脑子时刻要有一根弦,这根弦就是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操作意识。平时要多看报纸,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多了解市场的动向,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像猎人的眼睛一样,到处搜寻,这样你才能发现猎物。机会一来,才能迅速地把它抓住。机会往往是为有准备的头脑而准备的。如果你两眼一摸黑,信息闭塞,你就没有灵感。    
    有的产品积压,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信息不灵;有的商品城市不好卖,可拿到乡村去卖;这个地方不好卖,可拿到其他地方去卖;有的商品换个包装,改个颜色,贴个标签,印些图案文字,就畅销了,好卖了。    
    2、找痛脚,抓需求,找结合点。做这种生意你不要去找那些跑火的企业、畅销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很牛的,人家不会让你做。我们只有找那些困难的企业、滞销的产品,这样你才能先货后款,找准了结合点,你才能操作成功。    
    3、打时间差,地方差,区域差。做这种生意,一定掌握好时间差,要有“弹性”,不然操作起来就会很困难。   
    第三招:请来八方财神,我做东,你买单。   
    什么是“请来八方财神,我做东,你买单”?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有时一个星期就会收到几张请帖,这些帖子都是请我吃饭的,有的是结婚,有的是生日,有的是孩子满月,有的是做寿,有的是喜迁新居等。大家都知道,现在请客,空着手去行不行?不行,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有的甚至上千(元)。表面上是谁请客、谁做东?是他。谁买单?你买单,大家买单。这一招就叫做“请来八方财神,我做东,你买单”。他不用自己买单,还能赚钱。现在社会上非常懂得这一套,有的时候搞得你哭笑不得,难以应付。    
    在事业中,又怎样“请来八方财神,我做东,你买单”呢?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大家知道,2008年,我国将举行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中国人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的胜利。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要争办奥运会呢?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能赚钱,带来很多经济利益。据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赚了51亿,2000年悉尼奥运会赚了63亿美元。    
    但大家知不知道,原来的奥运会却是届届亏本的。自从启用了尤伯罗斯,奥运会的历史就改写了。现在的奥运会操作模式虽然越来越成熟,但都是“尤伯罗斯”操作模式的翻版。当年,尤伯罗斯是怎样凭着一纸文件的主办权,在身无分分的情况下,操作起来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操作:    
    尤伯罗斯在奥运会上最经典的一招,就是在“世界瞩目”、“盛况空前”、“空前绝后”、“前所未有”、“竞争激烈”等文字游戏上大搞噱头、大做文章,挑动各企业之间互相竞争, “把竞争变成魔杖,让全世界的大老板们为争着掏腰包而拼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在哪些环节上进行操作的。    
    首先,他拍卖电视转播权。这是“奥运会”集资的重头戏。因为电视媒体是人们最关注的媒体,也是商家必争之地。刚开始,他的助手向他提出1。5亿元的拍卖底价,他没有马上拍板。他认真研究了前两届的转播价格后说:不行,必须2。5亿元。当时他的助手被吓得坐在地上,老尤没疯吧,上届1。2亿都很难推广,这次已提高3000万(美元),没发高烧吧?老天啊,他整整提高了一个亿!这能行吗?是不是有点太黑了,太狠了!不!当然行!不过要有办法。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任何事情没有不可能,而是你没有说法,没有办法,没有点子。他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亲自出马游说。美国两家最大的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在他的挑动策划下,“争”得你死我活,大出血。通过较量,最后全国广播公司居然接受了2。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独家转播权。 
过去,广播电台是免费转播的,这一次却不行!他以700万(美元)把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仅此一项,就进了2。8个亿。    
    其次,他抓住各大企业都想在“奥运会”大作广告、推销产品的心理。他不搞过去“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那一套,而是规定这次奥运会,只接受30家赞助单位,而且每一家赞助企业,至少给我交400万(美元)以上过来,少于这个数,就免谈!哪个出钱最多,哪个就可获得专卖权。他摆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派头和架式,又让财神爷们去搏去抢,让他们杀得个头破血流,天昏地暗。这样一来,集资反而比平常高出许多。仅此一项,他又集到3。85亿(美元)。而当年莫斯科奥运会,总赞助额才不过900万,这真是高手!真是历害!    
    饮料之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多年的竞争对手,历届奥运会他们各有胜负。上一届百事可乐是赢家,通过奥运会一宣传,他的牌子打响了,销售额直线上升,可以说出尽了风头。可口可乐憋了一肚子气,这次决心报一箭之仇。所以,可口可乐这次决定下大赌注,一上来就大摆威风,一下子就开出了1260万(美元)的标码,整整高出底价900万,一下子把在场的对手给吓趴了,“谁敢跟我竞争”?而这个时候,尤伯罗斯却躲在暗中发笑,这正是他要的结果。就这样,可口可乐打败了所有对手,夺得了饮料专卖权。这真是“……相争,渔翁得利”,尤伯罗斯又坐收了1300万(美元)。    
    胶卷之争:柯达和富士胶卷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这次竞争,柯达大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