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

第26章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26章

小说: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 个,辅43 个。54 个音位中,有1 个元音和5 个
辅音是外来音,只使用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10 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
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
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
重音,也没有声调。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
的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
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动
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
序为主语—宾语—谓语。词汇方面,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
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
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英国
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语词语,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吸收新的词语。
在吸收外来语同时,它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印地语使用天城体文字。这是一种音节拼音文字,由古代的婆罗米字母
演变而来。自左而右书写。
(2)教育事业
概况
印度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1947 年独立以后。印政府有计划地发展
现代教育,使印度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提高到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水
平。独立后的印度宪法对教育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的
规定。宪法规定,国家要尽力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到14 岁。
普通教育发展较快。在第一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1955~1959),6~9 
岁的儿童中仅有55。8%入学;而到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1980~ 
1984),入学人数达到110。0%(其中包括超龄儿童)。
印度政府正竭力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 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0~1995 年)对教育进行改革。印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方面: 
①进一步普及与更新初等教育。印度政府在1986 年国家教育指导方针中
要求:到1995 年,要向所有未满14 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同时, 
改善小学办学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地由一个教育等级升入下一个教育
等级;应在初等教育阶段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与家长的
积极性;为辍学学生、童工和女孩开办一项大规模的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课程
计划,并力求提高教育质量。
②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为提高教育的效益,使高中毕业生
具有易于就业的技能,印度政府将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并争取使50%的学生
转到职业型高中上来,这一比例在1995 年要求达到25%。印度已将劳动实
践看作所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拟定了系统的职业教育计划,试图
借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劳动力的供需失调。
③继续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印度为了确保贱民种姓、贱民部落以及教
育落后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集团等家庭的子女能够入学,正在采取
各种办法和措施,如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在高校招生时给予照顾并在政府和
公务部门中为他们预留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等。同时,印度政府更加重视非
正规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加强农村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力图实现教育机会
均等的理想。
教育行政
独立后的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教育行政分为中央、邦和地区几
级,以邦一级为主。中央和邦教育部根据教育专家提出的建议,制定教育计
划与革新方案,付诸实践。中央教育部对各邦教育部起顾问作用。中央教育
部主管直辖区的教育、国家重点大学与科技机构、全国教育发展计划及国际
文化教育科学的交流活动等。各邦有自主权,依据宪法规定实施普及义务教
育;所有公民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平等;在学校中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语言讲课; 
邦教育部可制定本邦的教育政策。各邦教育部门主管中小学教育,但对高等
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地区一级的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初等教育,也有很大的
自主权,在拉贾斯坦及马德拉斯等邦已下放到街道一级。学校管理制度不统
一,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各类学校的具体条件而有所区别。
宪法规定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预算、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经费中拨款,各
地社团组织也可提供适当的教育费用。据1978~1979 年统计,邦教育经费占

国家总支出的4。68%;直辖区教育 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12。4%。直辖区的
教育是最发达的,特别首都新德里的教育为全国的范例。
学制(见下图) 
印度学制结构不统一。一至四年级或五年级,有的称为小学教育阶段(如
在旁遮普邦),也有称为初级小学教育阶段(如在古吉拉特邦);五至七年
级或六至七年级称为中等教育(在旁遮普邦),或称为高级小学教育(在古
吉拉特邦),也有称为高年级基础教育或初级中学教育阶段(在北方邦)。
一至五年级通常招收6~11 岁儿童入学,六至八年级招收11~14 岁学生。儿
童入学年龄有的邦为5 岁,有的邦为6 岁。其他阶段的教育结构也因邦而异。
1968 年,印度政府认为,全国各地的学制大体一致的好处多,于是大力
推广10·2·3 学制。“10”代表普通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2”代表高
中阶段,有的邦则附属于高等教育的预科。“3”代表高等教育阶段。新学制
有利于普及10 年义务教育;能够用二年时间分别做好学生升学或就业的分科
准备;也有利于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从教育改革的趋
势看,新学制将通过各邦试行后,逐步成为印度全国性的主要学制。

五、澳洲及非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澳洲概况
澳洲全称澳大利亚洲。一般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塔斯马尼亚等岛
屿,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通常把大陆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岛屿合称大洋洲。
澳大利亚全称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面积
7682300 平方公里。人口15751510 人(1985 年6 月),95%系英国和其他欧
洲国家的移民后裔。通用英语。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堪培拉。境内
分西部高原、中部低地和东部山地。最长的河是墨累河。埃尔湖为澳最低点。
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 摄氏度,南部14 度。内陆
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东部500—1,200 毫米。
(1)文化事业
新闻
澳大利亚的新闻事业基本由四家新闻垄断集团控制。它们是先驱和时代
周刊、默多克新闻公司、费尔法克斯公司和帕克新闻联合控股公司。据不完
全统计,它们控制了219 家报纸、20 家电台、11 家电视台、76 家杂志和111 
家印刷出版公司。
澳大利亚的通讯社是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简称AAP),曾是路透社的
一部分,后来,其股份由先驱和时代周刊、费尔法克斯公司等新闻集团控制。
澳大利亚的重要报刊有:《澳大利亚人报》、《悉民先驱晨报》、《时
代报》、《先驱报》、《每日电讯报》、《每日镜报》、《金融评论》、《太
阳报》、《太阳》(晚报)、《堪培拉时报》等。
澳大利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主要是由澳大利亚政府机构——澳大利亚
广播委员会控制的近10 家广播电台,80 多个电视台和60 多个电视转播台。
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简称ABC),在十多个国家派驻外记者。在其对
外广播中,英语占一半以上,华语(北京话和广东话)约7%。
新西兰的新闻事业和澳大利亚的情况相似。除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基本由
政府机构控制外,其它新闻事业均为新闻垄断集团控制。
由新西兰40 余家主要报纸联合组成的新西兰报联社,是新西兰最大的全
国性通讯社。它也是路透社的一个分支机构,经常以报联社和路透社联名发
重要国际新闻。此外,新西兰还有一个小通讯社南太平洋新闻社。
新西兰最早创办的一份报纸是《新西兰公报》。现在的报刊由威尔逊和
霍顿有限公司、新西兰报业有限公司、独立报业公司等三大报业集团控制。
新西兰的主要报刊有:《自治领报》、《晚邮报》、《新西兰先驱报》、《奥
克兰明星报》、《新闻报》、《明星报》、《新西真理报》和《新西兰听众》
等。据统计,新西兰的人均占有报刊数量居世界第五位,每8 人有近4 份报
刊。
出版
战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澳大利亚国内出现争取教育与文化独
立的倾向,推动了本国出版业的发展。60~70 年代是出版业迅速发展时期。
政府积极发展官方出版机构,并对私人出版公司采取优惠政策。80 年代,该
国出版业已初具规模。该国出版物(含外国出版社设在澳大利亚子公司的出
版物)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2%。全国现有出版机构2000 余家(含外国出

版社设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主要集中在悉尼和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
维多利亚州。该国的商业出版社规模都不大,通常还兼营零售及进口书刊业
务。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商业出版社只有安格斯与罗伯逊出版公司, 
另有部分英、美出版社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规模较大。由于出版物在国内印
刷成本很高,许多商业出版社把书刊稿件送往香港或新加坡印刷。非赢利性
出版机构主要有:澳大利亚政府出版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和联邦科
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编辑与出版处。出版物主要通过批发商中转发行。全国共
有书刊批发公司50 余家,福利布…勒尼格公司规模最大。全国现有零售书店
1300 余家、全国性行业组织有:澳大利亚出版商协会、澳大利亚书商协会。
政府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对图书和报刊(含进口)免征税。对手册、指南、
地图等特殊出版物(含进口)征税10%,对密纹唱片、盒式磁带、录象带和
录像盘等音像出版物(含进口)征税32。5%。1968 年颁布版权法。1969 年
加入《世界版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ISBN)。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
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出版的《澳大利亚全国图书目录》。1987 年,年度出书
4217 种,连续出版物3000 余种。
语言文字
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太平洋岛屿95%的居民系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
的移民后裔。通用英语。(参见第二章第二节“语言文字”) 
(2)教育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继新南威尔士州之后,各州又相继实现
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进而宣布免除高中及技术学校学费,同时大力发
展高等教育。因此,战后该国已是世界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
教育行政
澳洲教育行政制度主要由联邦、州、学区和学校四级构成。根据澳洲宪
法,教育为各州保留权。因而联邦政府不得直接干预各州教育行政事务。1946 
年,澳洲成立了联邦教育署,从事教育政策与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