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

第7章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7章

小说: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行。晚报主要有伦敦出版的《旗帜晚报》。
杂志约6000 种,分综合性、商业性、技术性、专门性以及娱乐性多种类
型。其中著名的有《经济学家》、《新政治家》、《旁观者》、《新科学家》、
《听众》、《笨拙》等。发行量以《广播周报》和《电视周报》最大,每期
各约为330 万份。
少数民族报纸、杂志有60 多种,其中40 多种用本民族语言出版。此外
还有大约600 种免费赠送的报纸,大部分为周刊,总发行量2800 万份,内容
以广告为主。
少数报业集团拥有大部分报纸。除出版报纸、杂志外,还经营图书、电
视、广播以及其他工商金融事业,竞争激烈。重要集团有:K。R。默多克的新
闻国际公司、R。马克斯韦尔的培格曼出版公司、D。斯蒂文斯的合众报业公司, 
还有国际汤姆森出版公司、郎曼出版集团公司、卫报及曼彻特晚报公司、每
日电讯报公司以及《每日邮报》系统的联合报业集团等。
广播和电视分为公共事业和商业两大系统。1967 年7 月起采用前联邦德
国PAL 制式播出彩色电视。1987 年4 套全国性广播节目,每天广播18~24 
小时,有31 座地方广播台。2 套电视节目—BBC—1 和BBC—2,每天分别播
放16~17 小时。除在国内外派有记者外,还设有庞大的监听部,从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的广播中获得最新消息。对海外广播,由政府拨款经营。1987 
年使用英语和36 种外国语言,每周广播计732。75 小时。商业电视共有2 套
节目,先后在1955 年、1982 年开播。1 套由1954 年设立的独立广播公司和
16 家节目公司经营,另1 套由独立广播公司出资设立的子公司经营。均以广
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另有48 座地区性商业广播电台。
有3 家通讯社。路透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报联社主要提供英国的
国内消息的新闻图片,股份由伦敦地区以外的报纸及爱尔兰的报纸集体拥
有。交换电讯社是私营机构,着重向订户提供商业和体育新闻,尤其是赛马
新闻。
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版业迅速发展。1959 年,年度出书2 万多种。
1969 年,年度出书32339 种。其中新书27203 种。同年,出版物年度营业总

额达1。4 亿英镑,其中图书与期刊出口额为6720 万英镑,占出版物营业总额
的47。2%。由于历史和语言的原因,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物出口
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出版机构。全国拥有出版社2400 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只出版年鉴或地方
手册的非商业出版社,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出版社仅380 家,它们的年度营
业额之和占全国图书出版营业总额的95%,其中40 家年度出书在100 种以
上。出版社主要集中在伦敦,其次是爱丁堡、格拉斯哥、牛津、剑桥。主要
的大型出版社有:培格曼出版公司、朗曼出版集团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
联合图书出版公司、柯林斯出版公司、海纳曼出版集团公司、国际汤姆森出
版公司、格拉夫顿图书公司。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皇家出版局。著名的大
学出版社有: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发行方式。英国书刊的发行渠道主要是:出版商—书商—读者,出版商
—批发商—书商—读者,出版商—读者。英国出版业的批发商分为图书馆供
应商、教科书代理商、图书批发商、报刊批发商几类。一般来说,由出版商
直接销售给书商的图书,占国内图书营业额的52%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
馆供应商,由其转销图书馆的占15%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馆教科书代理
商和图书俱乐部的占17%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批发商的占16%左右。英
国共有200 多家批发公司,一些小型批发公司只经营纸皮书和大众图书。最
大的图书与期刊批发公司是布莱克韦尔公司。该公司有一整套为大学、研究
所、图书馆服务的职能部门,能为它们订购各种图书、期刊、文献。全国共
有约1。2 万家书店,其中大中型书店3000 多家。最大的书店是:福伊尔公司、
史密斯公司。全国约有30 个图书俱乐部,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是伙伴图书俱乐
部。
行业组织。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英国与爱尔兰书商协会、出版商协会。
前者拥有会员约3000 家,下分图书馆书商部、教科书供应商部、租赁书商部。
出版商协会约有400 家会员,下分图书销售委员会、图书发展委员会、教育
出版社委员会、大专院校与专业出版部、职业与培训服务部。
政策与法规。政府通常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但实施追惩制。英国文化
委员会为促进本国出版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工作。政府对图书、期刊免征增
值税,对音像制品征收15%增值税,对进口书刊免税,对进口音像制品征收
3~5。4%进口税。1886 年加入《伯尔尼公约》。1956 年颁布新版权法。1957 
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67 年起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0。
出版近况。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英国在版图书目录》、《英国图书
目录》。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经济学家》、《新政治家》。1988 年, 
年度出书56514 种,期刊6000 多种。1988 年,英国图书主要出口美国、澳
大利亚、荷兰、前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
语言文字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它是现代语言中颇具影响的一种语
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
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
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3 亿,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本族语,但为所在国
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 亿,共5。5 亿。此外,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

的人约3~5 亿。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
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
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
由于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地区性变体。有
的语言学家已经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而
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语。
美国在18 世纪建国之后,本土语言仍以英语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在
美国的英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个术语通常被理解为美国人特
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纯洁主义”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的英语。
只指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
界也终于承认美国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国英语外,还有加拿大
英语、澳洲、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
语法。其他像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
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和词汇上的特点。
(2)教育事业
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议会通过《1944 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
教育法》。
该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至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对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英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并存的教育制度并未完全改变, 
公学还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实现法令的规定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该
法令的许多部分,后来被战后的近20 个教育法令和议会其他法令所修正。特
别重要的有《伦敦政府法》(1963)、《地方政府法》(1972)、《就业和
培训法》(1973)和《全国卫生福利事业改革法》(1973)。这些法令的规
定并未改变《1944 年教育法》的基本教育原则,但在组织安排和财政安排上
作了较大的变动。除上述法外,《1964 年教育法》授予地方教育当局和民间
团体创办学龄范围与《1944 年教育法》规定的范围不同的小学和中学的权
利,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学校,即中间学校。《1976 年教育法》,使教育和
科学大臣有权强迫地方教育当局按综合中学的结构组织其中等学校。1963 年
《伦敦政府法》,建立了既非郡议会又非郡市议会的内伦敦教育当局。1972 
年《地方政府法》,彻底改组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方政府结构,采取都市
郡和非都市郡再分成区的比较简单的结构模式。1973 年《全国卫生福利事业
改革法》,把学校保健服务的职责从地方教育当局转移到地方卫生当局。
从1945 年以来的40 多年间,英国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主要是: 
①中学的结构改革。早在50 年代初期,1945 年开始实行的中学阶段严格分
为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类学校的组织形式就开始解体。现代中
学发展学术性课程。不同类型的中学全并成为双科中学(如,文法和现代中
学)、多科中学和综合中学。60 年代早期,综合中学在数量上开始有明显的
增长,1965 年起迅速发展。当时工党政府要求所有地方教育当局按照综合中
学方式组织本地区的中学。1970 年保守党政府停止中学综合化。1974 年工党
重新执政,又重申强制实行综合中学的方针。据1982 年统计,英格兰综合中
学学生,已达公立中学全体学生的90。1%。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1961 年, 
任命罗宾斯委员会研究英国高等教育问题。1963 年《罗宾斯报告》建议把10

所高级技术学院改为大学(1966~1967 年见诸实行);成立全国学位授予委
员会(1964 年正式成立)。1965 年教育和科学大臣、哲学家C。A。R。克罗斯
兰提出实行高等教育的双重制,由自治的大学和不属大学性质的公立高等学
校两部分组成。至1973 年止共创立了30 所多科技术学院。从1948~1967 
年,英格兰的大学几乎增长两倍,其中包括60 年代成立的10 所新大学;大
学生人数增长3 倍以上。1971 年成立了开放大学。截止1985 年,英国全国
拥有大学45 所(1945 年为17 所)。③师范教育的改革。1944 年成立的麦克
奈尔委员会,建议大学应承担教育和训练师资的全部职责。1955 年所有大学
都接受了培养师资的任务。1970 年培养的师资数是1938 年的5 倍。1972《詹
姆斯报告》,对师范教育提出重大改革的建议。政府发表白皮书,建议把师
范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或其他高等学校合并,成为公立的高等教育的一部
分。
教育行政
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大臣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
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另有
国务部长和政务次长若干人协助其工作。1970 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
等教育,改由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威尔士的大学教育由中央的教育和科学
部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进行领导。北爱尔兰的教育,由北爱尔兰教育部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