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能挣钱巧开支-企业出纳手册 >

第12章

能挣钱巧开支-企业出纳手册-第12章

小说: 能挣钱巧开支-企业出纳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记帐后,应结出本日结余额,现金日记帐应与当日库存现金核对。 

     在分设“收入日记帐”和“支出日记帐”的情况下,出纳员在每日终了 

按规定登记入帐后,结出当日收入合计数和当日支出合计数,然后将支出日 

记帐中当日支出合计数转记入收入日记帐中的当日支出合计栏内,在此基础 

上再结出当日帐面余额。 

      (2)办理月结,应在各帐户本月份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 

示本月结束;然后,在红线下结算出本月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和月末余 

额 (无月末余额的,可在“借或贷”栏内注明“平”,并在余额栏内填“0” 

符号),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最后,再在摘要栏下面划一 

通栏红线,表示完成月结工作。 

      (3)办理季结,应在各帐户本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结下面划一通栏红 

线,表示本季结束;然后,在红线下结算出本季发生额和季末余额,并在摘 

要栏内注明“本季合计”字样;最后,再在摘要栏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示 

完成季结工作。 

      (4)办理年结,应在第4季度的季结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示年度终了; 

然后,在红线下面结算出全年12个月份的月结发生额或4个季度的季结发生 

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在此基础上,将年初借(贷)方 

余额抄列于“本年合计”下一行的借(贷)方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年 

初余额”字样,同时将年末借(贷)方余额,再列下一行的贷(借)方栏内, 

并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最后加计借贷两方合计数相等,并在 

合计数下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完成年结工作。需要更换新帐的,应在进行年 

结的同时,在新帐中有关帐户的第一行“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或“年 

初余额”字样,并将上年的年末余额以同方向记入新帐中的余额栏内,新旧 

帐有关帐户余额的转记事项,不编制记帐凭证。 


… 页面 45…

     在办理结帐时,为了避免计算错误,以保证结帐工作的质量,出纳员可 

用铅笔填写发生额和余额,然后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正式用蓝黑墨水填 

写。 


… 页面 46…

                   《能挣钱巧开支——企业出纳手册》 

                      出纳业务(三)——现金出纳 



     结算是结算货币和货币结算的简称。 



                              一、现金结算 



     □结算的概念 

     结算是货币结算或者说货币清算的简称。它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 

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和其他单位,以及个人之间在进行商品交 

易、劳务供应、信贷存放、资金调拨等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货币收付行为。 

     □结算的种类 

     结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结算按照其是否使用现金,可以分为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现金结算是 

指利用现钞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转帐结算是不使用现钞,而是通过银行或 

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款项由付款人帐户转到收款人帐户的货币收付行为。 

     结算按其是否通过银行来办理,分为银行结算和非银行结算。所谓银行 

结算是指通过银行来办理的结算业务,它包括通过银行办理的现金结算和通 

过银行办理的转帐结算;非银行结算是指不通过银行来办理的结算,包括现 

金结算和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的转帐结算。 

     结算按照收款人和付款人是否在同一城镇或同一规定区域,分为同城结 

算和异地结算。同城结算是指处于同一城镇或同一地区的收款人和付款人之 

间的货币收付行为;异地结算是指处于不同城镇或不同地区的收款人和付款 

人之间的货币收付行为。 

     □现金结算 

     所谓现金结算是指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间使用现实的货币,即现钞来进行 

的货币收付行为。现金结算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付款人直接将现金支付 

给收款人,不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另一种是付款人委托银行和非银行金融 

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如邮局将现金支付给收款人。 

     和转帐结算相比,现金结算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和便利。在现金结算方式下,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面钱货两清,无须通过中介,因而对买卖双方来说是最为直接和便利的。 

同样在劳务供应、信贷存放和资金调拨方面,现金结算也是最为直接和便利 

的,因而广泛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2)不安全性。由于现金使用极为广泛和便利,因而便成为不法分子觊 

觎的最主要目标,很容易被偷盗、贪污、挪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极大多 

数的经济犯罪活动都和现金有关。此外,现金还容易因火灾、虫蛀、鼠咬等 

发生损失。 

      (3)不易宏观控制和管理。由于现金结算大部分不通过银行进行,因而 

使国家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过多的现金结算会使流通中的现钞过多,从而容 

易造成通货膨胀,增大对物价的压力。 

      (4)费用较高。使用现金结算各单位虽然可以减少银行的手续费用,但 

其清点、运送、保管的费用很大。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过多的现金结算会增 

大整个国家印制、保管、运送现金和回收废旧现钞等工作的费用和损失,浪 


… 页面 47…

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国家实行现金管理,限制现金结算的范围。 



                             二、现金管理制度 



     □国家现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现金结算的管理,1988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现金管 

理暂行条例》,1988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实施细则》,规定各单位办理现金结算的基本制度。 

     1。现金开支范围 

     现金开支范围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可以使用现金进行结算的范围。由于现 

金具有使用广泛、便利的优点,同时又具有使用不安全、不利于国家宏观管 

理和控制以及费用较高的缺点,因此国家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 

体、部队除按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按规定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帐 

结算。具体的现金开支范围,1988年9月12日国务院令12号发布的《现金 

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9月23日银发[1988]288号文件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 

部队只能在下列范围内开支使用现金: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这里所说的职工工资指企业、事业单 

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指由于个人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 

等提供劳务而由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向个人支付的劳务报 

酬,包括新闻出版单位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各种学校、培训机构等支付给外 

聘教师的讲课费,以及设计费、装璜费、安装费、制图费、化验费、测试费、 

医疗费、法律服务费、咨询费、各种演出与表演费、技术服务费、介绍服务 

费、经纪服务费、代办服务费及其他劳务费用等等。 

      (3)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包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 

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如退 

休金、抚恤金、学生助学金、职工困难生活补助费等。 

      (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如金银、工艺品、废旧 

物资等的价款。 

      (6)单位预借给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按照规定,结算起点为1000元,超过 

结算起点的,应实行银行转帐结算。在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以使用现 

金进行结算,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国务院备案。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如因采购地点不确 

定、交通不便、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办理转帐结算不够方便,必须 

使用现金的支出。对于这类支出,开户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书面申请,由 

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后,予以支付现金。 

     这里所说的开户单位,是指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帐户的企业、事 

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和部队。这里所说的开户银行是指开户单位在其设立帐 

户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各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 

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 


… 页面 48…

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 

司等,以及经批准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中外合资银行和金融 

机构。一个单位在几家银行开户的,只能在一家银行开设现金结算户支取现 

金,由该家银行负责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和进行现金管理检查。 

     除上述第(5)、(6)两项外,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 

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每人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限额部分,根据 

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的银行转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 

额支付现金的,应经开户银行审查后予以支付。 

     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 

行和开户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商定。一般情况下,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零星 

开支的实际需要,核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数额作为该单位的库存现金限 

额。这里所说的日常零星开支,就是除去定期性的大额现金支出 (如发放工 

资、奖金等)和不定期的大额现金支出 (如新闻出版单位的稿费支出等)以 

外的零星的行政费用支出等。距离银行较远且交通又不方便地区的开户单 

位,其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天数可适当放宽在5天以上,但最多不得超过15 

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 

     库存现金限额一经核定,各单位就必须严格遵守,每日现金的结余数不 

得超过核定的限额,所有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于当天送存银行。但库存现金 

用完后或留存的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除可以用非业务性的零星现金收入 

 (如退回差旅费、出售废品收入等现金收入)中补充和允许坐支的单位可以 

从业务收入中补充外,均应向银行领取现金补足限额。单位向开户银行领取 

现金补足限额一般不得超过原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如单位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