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

第73章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第73章

小说: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9年,由于创始人之一的都再焕退出商社,“大宇”解除了同大都纤维的合作关系,由此结束了初创期的合作体制,确立了金宇中一人的经营体制,金宇中也才真正当上了大宇实业会社的社长。
  1971年,美国宣称要对进口设限,纺织品进口将采取配额制度。消息传出,其他商社持观望态度,但金宇中却反应迅速,他马上就以闪电般的手法积极部署,确定以促进当年外销实绩的飞速增长作为争取未来配额保障的战略。当时,办理外销手续要一周左右,他则带着有关证件往返于汉城与釜山,一天就办好了全部手续,由此保证了美国的稳定的市场。
  1974年,大宇对外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达1.2亿美元,获“1亿美元出口塔”的荣誉。大宇的资本比8年前创业时增加了800倍,达40亿元。
  金宇中从一个普通的出口商,经过短短8年,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财阀,震惊了整个韩国的财界和商界,“金宇中神话”众口皆碑。人们把大宇的迅速成长,比喻为“神话般突变”,把金宇中称作“速成财阀”。
  但奇迹还在后面,金宇中的扩展步伐开始向其他行业迈进。
  1976年初,为了发展机械工业,金宇中不惜冒巨大风险,收购了有40年亏损历史的大型企业韩国机械,并在一年后使之转亏为盈,被评为优秀企业。这次冒险是金宇中一生中最大的冒险,但他也因此而获“韩国最优秀经营人”的称号。
  1978年,出于对金宇中经营才能的信任,总统亲自点名让大宇集团接管玉浦造船厂的修建工作,而当时那片土地还是一片荒滩。经过3年的奋战和努力,10月17日,这个造船厂正式宣告竣工,还被美国海运权威杂志评为最优秀的船厂,从此韩国每年的造船能力由280万吨一跃提高到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五造船大国,使得整个韩国朝“造船王国”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978年7月,金宇中看到了汽车业的市场潜力,他买下了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有密切联系的新韩汽车的50%的股份,正式投身汽车工业。最初,经营权一直由美国控制,但由于通用汽车独善其身的经营无视中国的现实,使新韩汽车亏损严重,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使汽车需求更是直线下降。到1982年9月,新韩汽车亏损额达到了845亿元。最终将公司的经营权让渡给了大宇。1983年1月1日,金宇中将新韩汽车株式会社改为大宇汽车株式会社。
  为了让大宇汽车打入国际市场,金宇中认为,必须做到两点,一要质量高,二要价格低。为此他加大了技术投入和改革力度,在重视汽车生产的本身,还关注零部件的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宇汽车的整车自制率。1986年9月,大宇汽车会社的轿车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其年产汽车16.7万辆,平均每两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从此,大宇汽车成为了集团的旗舰产品。
  到了这一年,大宇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7个系列产业的集团,它涉及服装、纤维、钢铁、机械、建筑、电子、造船、汽车、化工、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职工人数增至8.5万人,海外分支机构67个。已经是韩国的第二大财阀,仅次于现代集团。
  神话破灭
  在战难中出生,仅仅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就把“大宇”发展为直逼现代集团的大企业,金宇中被韩国人民看作是韩国的民族英雄;英国《经济学家》称他为“伟大的冒险家”;大宇在商业上不断创造成功的世界纪录,其发展和管理的独创的方式成为美国大学MBA必修的课程;美国《财富》杂志曾把他选入“最有魅力的50名企业家”。
  金宇中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从来都坐不住,对他来说,世界上最艰难的挑战就是没事可做。他认为,历史总是由乐意尝试者开创的。90年代,金宇中提出了“全球化经营”的口号。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它展开了全球性大收购,大宇在海外的企业由15家增加到600多家,其中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不良企业。据报道,在大宇海外扩张最高峰时期,它曾创下每3天接管一家企业的纪录。要收购这么多的企业,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于是大宇就大肆举债。到1995年,它的债务已高达190亿美元;而到了去年,更攀升至500亿美元,超过其净资产的5倍。
  过度的扩张带来的是失败的伏笔,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是大宇倒下去的导火索,那么真正的危机是此前的债台高筑,大举扩张,却没有赢余入账,一旦失去银行贷款,就会陷入危机。



神话的破灭(3)



  而金宇中本人也承认:“大公司一旦动起来好像滚雪球般停不下来,如果处于亏损状态,最健康的做法是快刀斩乱麻。”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终于未能滚向健康的方向,也无法做到快刀斩乱麻。在勉强苦撑了两年、耗尽政府提供的无数救援贷款之后,逾期债务近800亿美元的大宇集团终于在1999年8月轰然坠地,爆出了韩国迄今最大的商业破产案。金宇中也开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路。
  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毁掉一切。正如金宇中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做决定不只是在商场上很重要,对整个人生都很重要,生命是一连串的抉择,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毁掉一生。”对于公司发展的错误决策毁掉了大宇,而对于金钱的错误决策则毁掉了金宇中本人,曾经神话般的人物就这样跌下了神坛。
  破产之后,为免集团破产案进一步冲击韩国经济,政府力促金宇中与大宇集团的债务人达成妥协:金宇中同意将其申报的10亿美元个人资产交出,而大宇集团的最主要资产——大宇汽车公司仍维持运营并寻找买家,集团的其余资产则在当年年底前尽数售出。达成重组协议之初,韩国媒体甚至将金宇中直呼为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民族英雄。
  但随着对大宇集团内部账务的调查逐渐深入,笼罩在“民族英雄”金宇中身上的光环逐渐褪去,由他一手导演的财务黑幕大白于天下。在1997年10月至1999年8月,金宇中通过伪造盈利假账,集资贷款200多亿美元,然后又非法把这笔巨款转移到大宇在英国的公司“英国金融中心”他个人的秘密账户上,从而一手导演了这场全球头号会计诈骗案。但就在调查进入微妙关头,当事人金宇中却神秘消失了。据称其足迹遍及法国、德国、苏丹及摩洛哥4国。愤怒的韩国政府发出了全球通缉令,昔日的英雄已经成为了在逃罪犯。
  金宇中曾经说过:“有些事情不应该疏忽,最重要的是声誉。……金钱损失固然可悲,但毕竟可以赚得回来,何况钱本来就是拿来用的;永远别让声名扫地,要把它当成生命般珍视。”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到自己曾经的承诺,只能在追悔中忏悔过去的光荣和梦想。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韩国的悲哀!
  成功秘诀
  敢于从冒险中抓机遇。
  视声誉如生命。
  一个错误的抉择,毁灭了一个大宇神话——血的教训。



永远的斗士(1)



  永远的斗士——杰里·桑德斯
  财富档案
  没有谁比桑德斯更能解释高科技竞争的残酷性,和竞争所创造的巨大价值。著名科技作家麦克尔·马龙说,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顽强地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著名、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AMD在桑德斯领导下几经沉浮,以其出色的市场销售能力把AMD从一个办公室设在卧室里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销售额超过24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
  企业类型
  计算机业。
  成长记录
  2002年4月27日,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CPU芯片制造商AMD首席执行官CEO杰里·桑德斯正式脱下了“战袍”,他创造的与英特尔“抗战30载”的业界神话从此画上了句号。正如著名作家麦克尔·马龙所说,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最英勇,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顽强地挑战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著名、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英特尔。但桑德斯说这并不表明他要退休了,他说:“奋斗了33年以后,我将退居二线。我视之为人生中一个转折的阶段,而并非旅途的终点,我还要继续迎接挑战。”
  作为AMD的创始人,作为英特尔在CPU产业中“垄断”地位的勇敢的挑战者,更作为整个CPU市场中不多见的奇迹般成功企业的领袖,他的离去给许多人带来了遗憾和思索。或许这意味着半导体产业那段史诗般的“西部英雄”时代的某种终结。
  艰难的成长
  1936年9月12日,桑德斯出生在美国芝加哥南温切斯特街的一间小屋里。那时母亲才15岁,也只是个大孩子,父亲是交通路灯修理工,整日里酗酒闹事,很少回家。
  桑德斯不到5岁,父母就离异,有一段时间他随母亲生活,他们不断搬家,总是住在灰暗的低租金公寓里,后来母亲也离开了他。无家可归的桑德斯被祖父母收养,外祖母则收养了他的兄弟。
  尽管生活如此苦难,但桑德斯却一直保持着热情和正直。他的祖父是美国电机工程最早的毕业生之一,他和爱迪生同一个时代,桑德斯对祖父十分崇拜,从小就对电子感兴趣,他的成绩也十分优秀,不但跳级提前一年毕业,而且还是在毕业典礼上致词的毕业生代表。
  中学毕业后,桑德斯上了内维皮尔的伊利诺宜斯大学,攻读工程学,虽然他成绩优秀,但因为爱打抱不平,经常卷入打架斗殴中。然而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桑德斯的生活。
  18岁时,他和同伴吉姆参加晚会,一帮当地的小痞子与吉姆打架。他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觉得两个人联手,应该可以打赢。结果意想不到的是,吉姆自己居然拔腿跑了,把他最忠实的朋友留在那儿。桑德斯几乎被打死,下巴、脑壳和肋骨受到挫伤,面部被罐头刀划破。那帮家伙还把他抛入一个金属制的垃圾箱里。幸好一位邻居将他拖进车尾行李箱,送到了医院。他厚厚的外套使他得救了,但鼻子变形,从前额取了块骨头修补上去。因为这个意外,直到1958年他才从大学毕业。而从这件事中,他体会了“忠诚”的复杂涵义。
  本来在大学毕业后,桑德斯想去当演员,但他的歪鼻子使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了。他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当一名空调系统设计师。仅仅工作几年他便发现,推销比工程师赚钱要快,于是又去摩托罗拉当销售经理。结果发现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
  桑德斯在摩托罗拉公司上升得很快,从普通推销员到地区销售经理只用了两年时间。接着,他的出色推销能力吸引了竞争者、硅谷新成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注意,总经理罗伯特·诺伊斯将他招了过去。
  在硅谷的众多创业者中,仙童半导体公司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Intel公司的三位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