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魔鬼经济学 >

第14章

魔鬼经济学-第14章

小说: 魔鬼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绻希涝跹ゼだ约旱南率簟6宜狗浅>鳎永床换嵩谏砩洗畔纸穑蛭茄芸赡芑崛盟涞骄焓掷铩K氖窒旅侵荒艽铀饫锪烊『苌俚男剿砸黄雀约旱穆杪枳≡谝黄穑蒍。T。不同,他拥有几处房产,买了好几部汽车,甚至还拥有好几个女人。当然,他还曾经受过商学院的教育。他总是在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也正是他要求自己的手下对所有财务活动保持清晰记录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位黑帮头目能够做到像他这样。为了表现自己在生意上的精明,J。T。甚至曾经把自己的账簿拿给“董事会”成员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着很强的商业天赋。
  效果好极了。从业6年之后,J。T。被提拔为“董事会”成员。他当时刚刚34岁,就已经在“联赛”中赢得了胜利。可这场比赛跟出版和体育,甚至是好莱坞,都有所不同,它是非法的。就在J。T。被提拔为“董事会”成员之后不久,他所在的黑帮遭到联邦政府起诉,就是布提把记事本交给温卡什的那次起诉,J。T。锒铛入狱。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强效纯可卡因(一种经过提炼的高度纯可卡因,通常采用加入苏打,然后加热提纯的方法制成。——译者注)跟尼龙袜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1939年,当杜邦公司推出尼龙袜的时候,无数美国女性觉得这简直是一个专门为她们订做的奇迹。在那之前,袜子都是用丝绸做的,这种质地的袜子不仅价格昂贵,极易损坏,而且经常断货。相比之下,尼龙袜价格低廉,款式新颖,而且让人爱不释手,所以到1941年,杜邦公司就已经卖出去了6 400万双尼龙袜,比当时美国的成年女性人数还多。
  就这样,杜邦实现了一个几乎所有市场营销人员都曾经有过的梦想:它让普通大众享受到高品质的经典之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尼龙袜的发明跟强效纯可卡因的问世非常相似。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对于那些从事毒品交易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可卡因更加高贵的了。由于受到摇滚巨星、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甚至是政治家们的追捧,可卡因几乎成了权力与个人魅力的代名词。它干净、洁白、样子非常好看。相比之下,海洛因却会让人感觉不够档次。
  可问题是,可卡因太贵了,而且它所带来的那种梦幻感持续的时间也太短。于是渐渐地,一些可卡因的使用者们就开始想办法提高它的效力。他们主要的做法是“游离盐基化”——在盐酸可卡因或者是粉状可卡因中加入氨和乙醚,然后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剔除其中的杂质。但这种方法往往非常危险。正像里查德?普里尔(Richard Pryor)曾经用试验证明的那样(他几乎在提纯的过程中丢掉性命),化学方面的问题最好还是留给化学家来解决。


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建筑师还高(7)


  与此同时,遍布全美(甚至包括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的可卡因贩子们和那些吸食可卡因的“瘾君子”们也在想办法提纯可卡因。他们发现,只要将粉状可卡因放在一把勺子里,放上一些苏打粉和水,然后加热,等到水分蒸发以后,就可以制造出固体状的可吸食的可卡因。这种可卡因有时被称为“霹雳可卡因”,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勺子里的苏打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还有人给这种可卡因取了很多更加有趣的绰号:摇滚、岩石、狗食、拼字游戏、爱等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强效纯可卡因已经成为普及品。我们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市场上要有充足的可卡因供应,此外还要有一种将新产品引入大众市场的通道。
  由于哥伦比亚能够提供大量可卡因,所以制造强效纯可卡因的原料很容易获取。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时候,美国市场上的可卡因纯度骤然提高,而与此同时,它的批发价格却急剧下降。一个名叫奥斯卡?丹尼罗?布兰登的尼加拉瓜移民被怀疑是美国在哥伦比亚最大的可卡因进口商。事实上,由于布兰登跟洛杉矶中南部的毒品贩子们关系非常密切,以至于人们送给了他一个绰号——“毒品加工厂”。布兰登后来宣称,他之所以出售可卡因,完全是在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赞助的尼加拉瓜堪查斯(20世纪70年代活跃在尼加拉瓜的一支游击队力量,受美国政府支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翻当时统治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政府。——译者注)筹集资金。他还宣称,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愿意在背后为他的贩毒活动撑腰,允许他在市场上售卖可卡因。直到今天,人们依然相信这种说法,尤其是那些住在城里的黑人,他们相信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毒品交易的最大赞助机构。
  当然,本书并不会去印证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可以肯定的是,奥斯卡?丹尼罗?布兰登在哥伦比亚可卡因制造商和美国内陆毒品贩子们之间建立的通道实际上改变了美国历史。通过将大量可卡因输送到美国的街头黑帮手上,布兰顿和他的同行们在全美掀起了一场毁灭性的毒品浪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类似于“黑人帮”之类的组织才得以存在。
  只要有城市,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黑帮存在。在美国,黑帮通常被认为是那些初来乍到美国的移民接收站。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超过1 300个黑帮,其中包括了你所能想象到的各个种族、政治派别和犯罪倾向分子。事实证明,这些黑帮与其说是在赚钱,倒不如说是在捣乱。有些黑帮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商业企业,有些(其中最明显的是那些意大利黑帮)也确实赚了些钱(至少帮派里的高层赚到了钱)。可大多数黑帮分子都没有从中发财。
  在芝加哥,黑人帮派尤其兴盛,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黑帮分子中的黑人成员多达上万人。这帮人组成了庞大的犯罪分子军团,直接威胁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因为那些犯了罪的人似乎永远都不会受到惩罚。回想起来,对于美国大多数城市中的犯罪分子们来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疑是一个黄金时期。当时正是自由司法制度和罪犯权利运动的高峰时期,在人们犯了罪之后,他们遭受惩罚的概率很低,以至于那些犯了罪的人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法院开始大规模地改变这种情况。罪犯的权利被大大限制,法官们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审判制度,越来越多的芝加哥黑帮分子被送进监狱。凑巧的是,这些人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墨西哥黑帮分子(众所周知,墨西哥黑帮分子跟哥伦比亚的毒品贩子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去,黑帮分子们主要是从中间商那里购买毒品,可现在,随着联邦政府开始对犯罪分子们采取严刑重罚,大批中间商纷纷落网,许多黑帮分子也开始转而直接从哥伦比亚的毒品贩子直接进货。
  对于那些生活在贫民区的毒品贩子们来说,可卡因的销量从来都不被看好,因为它太贵了。可随着强效纯可卡因的问世,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对于那些收入不高的吸毒者来说,强效纯可卡因无疑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毒品。因为他只需要购买少量的纯可卡因,通常只需要几美元。它的效力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里直达人的大脑,然后很快消失,这样就会促使隐君子们不断购买更多的可卡因。所以,从一开始,强效纯可卡因就注定会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
  那么谁来把这些可卡因卖给街头黑帮毒品贩子呢?这些帮派已经拥有了各自的地盘,而且他们的势力也可以保证他们不会遭到客户的抢劫。于是一夜之间,那些在大街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组成的帮派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商业企业。
  不仅能够带来收入,而且这些帮派还为一些人提供了一份长期职业。在毒品交易出现之前,黑帮分子很难通过加入黑帮的方式来谋生。所以当一个人开始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他往往选择退出帮派。对于那些年轻时加入黑帮的人来说,他们到了30岁的时候绝对不会还在黑帮当打手:他要么找到了一份合法的工作,要么是死了,或者是被送进监狱了。可有了毒品之后,他们就可以通过黑帮赚钱了。于是当那些传统的终生职位逐渐消失的时候,资格比较老的黑帮分子开始选择留在黑帮。在过去,一名黑人半熟练工可以在芝加哥的工厂里工作,得到一份体面的工资。可随着他们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毒品交易。我们知道,毒品的客户都非常容易上瘾,所以就连傻子都能卖掉毒品。
  不错,如果说贩卖毒品是一场联赛的话,那么最终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获胜。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毒品贩子们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当他们站在大街上向那些自己并不认识的客户兜售毒品的时候,他们完全不知道对面走过来的人是否会抢劫他,逮捕他,还是会干脆杀了他。这一切都有可能!从他们这里购买毒品的,很可能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70岁的老奶奶,或者是一位正义凛然的牧师,他们不小心上了瘾,整天只想着多吸两口可卡因。把毒品卖给这样的人显然会有罪恶感,可谁关心这个呢?


毒品很可能会让邻居送命,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美国黑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在二次大战和毒品交易出现之间的40年时间里取得了稳步而巨大的改进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终于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学校里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之间的成绩差异也越来越小。最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婴儿死亡率上的变化。即便是到了1964年的时候,黑人死亡婴儿的死亡率也高达白人儿童死亡率的两倍,其死亡原因通常是一些诸如哮喘病或肺结核之类的疾病。由于黑人和白人的医院采取隔离政策,所以很多黑人病人只能接受类似于第三世界的医疗水平。当联邦政府宣布取消医院隔离的时候,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黑人婴儿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美国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而且这种趋势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就在这个时候,毒品出现了。
  虽然说并非只有黑人才吸食毒品,可毒品对黑人的影响确实比它对其他人种的影响更大。证据表明,经过几十年的下降之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黑人婴儿的死亡率开始大幅上升。新生儿体重过轻出现的概率和婴儿遗弃率也大大增加。黑人和白人儿童在学校的成绩差距也开始加大。被送进监狱的黑人数量增加了整整两倍。毒品的破坏力非常大,不仅影响到了那些吸食毒品的人,还给所有黑人家庭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美国黑人用几十年努力取得的改进几乎在一瞬间倒退了10年。有人说,对于美国黑人来说,毒品对他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仅次于吉姆?克洛法案(Jim Crow,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人歧视法案,倡议者为吉姆?克洛,他在该法案中规定了黑人与白人之间进行隔离的政策。——译者注)。
  紧随毒品而来的是犯罪。5年时间内,居住在城市里的美国黑人杀人案件达到了原来的4倍。突然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