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清平山堂话本 >

第24章

清平山堂话本-第24章

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府尹道:「不必谦辞!阁下乃大孝之人,天子有表在此。」只见天使取出表来开读,董永与府尹跪听。其表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臣者忠,为子者孝,此人道之大敦,立身之大要也。故忠者为邦国之权衡,而孝者乃齐家之珍器也。今据润州府奏鸣董永之孝感,盖起自棘篱之间,而知《孝经》大意。则数居颠沛之际,犹存佣乐之心,此非我国有将兴之机乎?而孝子起於郊野者矣!诏书到日,着董永即使觐阙,量才擢用,岂不有感发将来者?钦哉!钦哉!
  董永听罢,望阙谢恩已毕,请天使在驿中安下。董永回家即辞别亲邻,到次日,拜别府尹,一同天使起程。正是:
  皇恩宣诏往宸京,跃马扬鞭莫暂停。
  一色杏花红十里,春风得意马蹄轻。
  董永同天使不只一日到京,近臣引见汉天子。天子大喜,封为兵部尚书,莅任为官。不在话下。
  却说傅长者因进贡异样紵丝,朝廷亦封为佥判之职。长者有一女儿,名唤做赛金娘子,生得十分容貌,未曾招亲。当日长者与院君商议:「何不将赛金招董永为婿,却不是好?」遂央媒人与董永说知此事。董永闻知,十分欢喜,乃言:「前者之恩,未曾补报。今又招亲,此恩难忘。」便令媒人拜上傅长者:「小生一听尊命。」乃选吉良时,下财纳礼,成亲已毕。正是:
  清风明月两相宜,女貌郎才天下奇。
  在天愿为比翼鸟,入地愿为连理枝。
 不说董尚书夫妻和睦。且说天宫织女自与董永别后,不觉十月满足,生下一子,已得一月,取名叫做董仲舒,遂自送下界来,与董永抚养。
  却说董尚书升厅,只见牌坊下立着一个妇人。董尚书交人喝问:「那妇人是何人?敢窥望朝臣?」只见仙女高声叫道:「忘却织绢之恩,到来喝我?」董永听得,慌忙下厅看时,却是前妻,吃了一惊,相抱而哭,便道:「今日有何缘,得遇贤妻下降?手中抱者何人?」仙女道:「是你儿子,今日特送还你。」董永拜谢,道:「多感贤妻之恩,不知曾取名否?」仙女道:「玉帝已取名了,唤做仲舒。」董永大喜,接了孩儿,便道:「自别之后,又早一年有余。今日相逢,与你同享荣华,偕老百年。」仙女笑道:「相公差了。夫妻自有天数,不可久留。」说罢,云生脚下,再冉而起。董尚书仰天大哭。只见傅氏夫人听得,出未看时,便问:「相公如何烦恼?手中抱者何人?」董永把上项事说了一遍。夫人大喜,乃命奶子抚养。
  光阴撚指,正是:
  鸟乱飞,兔不歇,朝来暮往何时彻?女娲会炼补天石,岂会熬胶黏日月?
  倏尔已经十余年,董仲舒年登一十二岁。父母教他上学读书,九经书史,无所不通。一日,正在书院中读书,只见同学小儿戏骂仲舒道:「无娘子!」仲舒被骂,不敢回言,迳回来,看着董尚书,一把扯往,大哭起来:「不知因何,别人皆骂我做『无娘子』?今且定要见个明白!定要见我亲娘!」董尚书乃言:「你娘是天宫仙女,如何得见?」仲舒听罢,放声大哭,道:「若见得母亲,便死也瞑目。若说见不得,就撞死在此。」董尚书道:「孩儿尽可焦皂!此去长安市上,有一卖卦严君平先生,能则过去未来之事。你可去问他。」
  仲舒见说,便将了十文钱,迳来问卦。严君平问道:「小官人欲占何卦?」仲舒备言欲见母亲之事:「望先生指引只个。」先生看卦已了,乃言:「你母乃天仙织女,如何得见?」仲舒听罢,哭拜在地:「万望先生指引,死生不忘。」先生道:「难得这股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降太白山中採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仲舒道:「不知此去太白山,有多少路?」先生道:「约有三千余里。」仲舒道:「我到彼,娘如何肯认我?」先生道:「那穿黄的,你一把扯住,拜哭起来,他便认你。若问何人教你来,切不可说是我!」
  仲舒取钱拜谢先生而去,迳回府中,见父母,备言:「严先生教我往太白山中见母,今日拜别便行。」董尚书道:「此去太白山二千余里,虎狼极多,孩儿年幼,如何去得?」仲舒道:「便死无恨,去心难留!」董尚书见他拼命要去,只得教老王付与盘缠:「伏事孩儿去。」
  当日拜别登程,在路饥铮室棺∠校恢灰蝗眨吹揭蛔较拢嗜耸保翘咨健P泄恢厣剑患奥购ǎ皆诚坠r又一重山,只见鲜花翠草乱纷纷,瀑布飞流,此时正是七月七日,忽见一群仙女下来洗药瓶,仲舒便教老王躲过了,慌走上前,看着第七位穿黄的纳头便拜,扯住了只叫:「母亲,丢得孩儿好苦!」
  仙女问道:「你是何家孩儿?甚人叫你来?」仲舒道:「阸儿便是董仲舒,爹爹教我来拜见母亲。」仙女道:「孩儿快回去!此处豺狼伤人,不可久居!」仲舒道:「孩儿千山万水到此,如何倾打发我回去?」仙女道:「显然母子之情难舍,犹恐天上得知,见罪非轻。你可回去,拜上父亲,善养天年。此必是严君平老子饶舌教你来。你可将此金瓶寄与严先生,谢他卦灵。又与你一个银瓶,腋内有米数合,你将回去,每日只吃一粒,切不可吃多!」说罢,云生脚下,众仙女一齐冉冉而起。仲舒欲要拖住,又去远了,只得仰天大哭。老王听得走来,劝了,挑了行李急回去。
  不只一日,己达长安,拜见父母,具说见母之事:「多多拜上父亲。寄此金瓶与严先生。此一银瓶,与孩儿戏耍。」董尚书大喜,便道:「既是你母寄与严先生的金瓶,不可有违,快寄将去!」
  仲舒即时将了金瓶,迳往严先生家里来。先生正在门前坐,仲舒拜罢,递上金瓶与先生,道:「母亲多多谢上先生,无物相酬,特将此金瓶相谢。」先生接得看时,光彩射目,口中不道,心下思量:「此物乃世上大宝,人所罕见,乃天宫金净瓶。」翻来覆去看。把手去开这瓶盖时,吃了一惊。只见从瓶口内飞出一星火来,将上元甲子并知过去未来之书,尽数烧了。这先生手忙脚乱,急救火时,被烟一冲,不想将双目皆冲瞎了。至今流传瞎子背记蠢子之书,自此始。
  仲舒惊得目睁口呆,急奔回家,将银瓶内米倾出看时,约有七合,呵呵大笑:「母亲教我一日吃一粒,如何得饱?不如将此米一顿煮来吃了。」不想吃饭之后,一日,二日,三日,身已长大魁肥,饭食不吃亦不饥,没半月光景,身长一丈,腰大十阔,自亦心中惊异,夜不安枕,没药可救。父母见了大惊。不期其父董永一者受惊,二者年老多病,一疾乌乎。
  这仲舒见父已故,哀痛之甚,备衣衾棺椁,送柩同乡。安葬已了,守孝三年,不思饮食。忽一日,对人言道:「前者母亲与我仙米,我却不知,一顿吃了,不料形体变异。今玉帝差火明大将军宣我上天,封为鹤神之职。每遇壬辰癸巳上天,辛亥己酉游归东北方,四十四日后还天上一十六日也。」直至於今,万古千年,在太岁部下为鹤神也。
  
戒指儿记
  入话:
  好姻缘是恶姻缘,不怨於戈不怨天。
  两世玉箫难再合,何时金镜得重圆?
  彩鸾舞后腹空断,青雀飞来信不传。
  安得神虚如倩女,芳魂容易到君边。
  自家今日说个丞相,家住西京河南府梧桐街兔演巷,姓陈名太常。自是小小出身,历升相位。年将半百,娶妾无子,止生一女,叫名玉兰。那女孩儿生於贵室,长在深闺,青春二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况描绣针线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怎见得?有只同名《满庭芳》,单道着女人娇态。其词曰:
  香叆鵰盘,寒生冰筋,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栏转目,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竟胜宋玉,想象赋《高唐》。
  劝了后来人: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吒。
  那陈太常倚着当朝宰相,见女儿容貌作常,况兼聪明智慧,常与夫人闲坐,说着那小姐的亲事。太常曰:「我做到极贵之臣,家财受用的、穿的、吃的,不可胜数,止生得这个女儿,况兼有这般才貌,我若不寻个才貌名目相称的儿郎,枉做了朝中大臣。」陈太常与媒氏言曰:「我家小姐,有三样全的,你可来说﹔如少一件,徒自劳力。我一要当代臣僚的子,二要才貌相当,三要名登黄甲。有此三者,立赘为婿。」因此,往往选择:忽有年貌相当,及第,又有是小可出身﹔忽有名臣之子,况无年貌相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时值正和二年上元令节,国家有旨,赏庆元宵。鼇山架起,满地华灯。笙萧社火,罗鼓喧天。禁门不闭,内外往来。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与民同乐。自正月初五日起,至二十日止,万姓歌欢,军民同乐,便是至穷至苦的人家,也是欢娱取乐。怎见得?有只词儿,名《瑞鹤仙》,单道着上元佳景:
  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灿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堪羨: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地,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
  志浅家豪因有福,才高不富为无缘。
  男儿未遂平生意,知命须当莫怨天。
  这四首诗,奉劝世间贤愚智勇的人,皆听於命,妄想非为,致有败亡之祸。
  话说一个聪明伶俐的才郎,家住兔演巷内,姓阮名华,排行第三,唤做阮三郎。那哥哥阮大与父专在两京商贩,阮二专一管家。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笃好琴箫,结交几个豪家子弟,每日向歌管笑楼,终朝喜幽闲风月。时遇上元宵夜,知会几个弟兄来家,笙萧弹唱,歌笑赏灯。大门前灯光灿烂,画堂上士女佳人,往来喧闹,有不断香尘。这伙子弟在阮三家吹唱到三更时分,行人四散。阮三送出门,见街上人渐稀少,与众兄弟说道:「今宵一喜天宇澄澈,月色如昼,二喜夜深人静,临再举一曲可也。」众人皆执笙箫象板,口儿内吐出金缕清声,吹出那幽窗下沉吟。法晌,遗音济亮,惊动那贵室佳人,聒耳笙簧,惹起孤眠独宿。怎见得?正是: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那阮三家正与陈丞相对衙。衙内小姐玉兰欢耍赏灯,将次要去歇息,忽听得街上乐声缥缈,响彻云际,忙唤梅香,轻移莲步,况夜深内外人睡者多,醒者少,直至大门边听了一问。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暗暗的唤梅香过来,低低的将衷情泄漏。
  只因这女子贪听乐中情曲,惹起一场人命祸事。
  那小姐寂寂暗唤心腹的梅香:「你替找去街上看甚人吹唱?」梅香心腹,巴不得趋承小姐,听得使唤这事,轻轻地走到街边,认得是对邻子弟,忙转身入内,回覆小姐道:「对邻阮三官,与几个相识,在他门首吹唱。」那小姐半晌之间,口中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