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股票金融电子书 >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

第7章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第7章

小说: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太银行家族为自己的个人财富增值

    1848年欧洲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给俾斯麦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他在政治上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进一步促成了他特有的现实主义态度在革命的浪潮,俾斯麦最终选定了自己的方向,要成为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人俾斯麦坚信,德国最终必然要走向统一,而这一进程必须要依靠强大的君主制度力量他认为民主只会导致软弱和涣散,为着这个终极目的,他必须要成为国王的坚定捍卫者俾斯麦的此类言行,深得普鲁士国王之心1851年,作为对此的报偿,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代表参加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德意志邦联大会

    从此,俾斯麦正式成为公共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章 德国: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 布雷施劳德: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1)

    “格森·布雷施劳德既是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又是德国公众的银行家他以娴熟的手腕和耐心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他的楷模和秘密同盟,但他更是一个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价值的人”

    ——弗里兹·斯特恩

    俾斯麦1851年来到法兰克福,很快就引起当时坐镇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首领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的注意当时罗斯柴尔德五兄弟间的老大阿姆斯洛已年近八十俾斯麦与阿姆斯洛初次相识就对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回家以后经常给他的妻子模仿罗斯柴尔德的口音,包括用犹太人的口音和语法来表达德语他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雄势大有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同时也很高兴结识罗家人以后只要罗斯柴尔德家族邀请他,他总是受宠若惊地应邀前往他曾经这样来描述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他是一个非常老的犹太人,拥有成吨的金银,有很多很多黄金的盘子和刀叉由于阿姆斯洛并没有子嗣,尽管很富有,却没有后裔继承他更像一个待在豪华宫殿里面的穷人,周边有无数人在骗取和图谋他的钱财他的亲属为了继承他的财富围绕在他身旁,实际对他并没有真心的爱和感激”

    俾斯麦勤奋好学,极度向往权力和智慧,在政治上的野心和抱负很快就引起了阿姆斯洛和他的继子梅耶卡尔两个人的青睐罗斯柴尔德家族尤其喜欢培养政治上的后起之秀,他们经常以伯乐自诩在整个欧洲近代历史上,罗家曾经选扶植过多位政治上的新星罗斯柴尔德确信俾斯麦将是一个十分值得投资的潜力股除了俾斯麦,罗斯柴尔德家族还选了本杰明·迪斯雷利(BejaiDisraeli),后来他果然成为英国首相;罗氏更为自家挑选了乘龙快婿罗斯伯里伯爵(TheEarlfRsebery),罗斯伯里伯爵年轻时曾有三大人生愿望:赢德比赛马(DerbyRae)、娶超级富婆、当英国首相,他最终都得到了;后来罗家还发现并培养了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这些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用心发掘和精心培养而一手扶持成长起来,成为影响整个世界历史的重量级的政治家

    尽管内森·罗斯柴尔德曾经不可一世地宣称他已经“控制了大英帝国的货币发行权”,但欧洲老牌贵族们仍从骨子里对罗斯柴尔德等犹太银行家新兴“暴发户”有着一种难掩的轻蔑心态然而在特定情况下,贵族们也不得不屈服于金钱的权力俾斯麦持有类似心态,对犹太银行家们既利用又瞧不起

    俾斯麦初到法兰克福,很快跟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了一段相当温馨的蜜月期,但是没过多久就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爆发了一次异常激烈的争吵事情的起因源于当时作为德意志邦联首领的奥地利,经常独断专行,并不尊重普鲁士政府,而俾斯麦是一个极端敏感和强势的人,作为外交官虽然只能服从于柏林方面的政治意愿,但他经常会为奥地利方面的傲慢和细节问题大发雷霆而罗斯柴尔德家族重要的起家资源就是依靠跟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保持密切的关系1852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问题上产生了一次不算太严重的冲突当时德意志邦联拥有一支小型舰队,资金匮乏,难以为继,急需一笔钱来支付船员的工资奥地利不顾普鲁士的坚决反对,直接就要求罗斯柴尔德家族提供一笔6万荷兰盾的贷款罗斯柴尔德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情愿资助这个舰队,但他还是愿意遵守哈布斯堡王朝的命令此事大大激怒了俾斯麦,和阿姆斯洛激烈地争吵了一番

第一章 德国: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 布雷施劳德: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2)

    在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政府之间较劲的过程,罗斯柴尔德家族纵使富甲一方,也难免成为风箱里的老鼠,处境左右为难这些封建统治贵族阶层从骨子里仍然把犹太人看成低人一等的附属族群,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有钱并不能解决犹太人政治地位卑微的问题

    即使在大吵一架之后,俾斯麦的愤怒仍然没有完全平息他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更亲近奥地利,而并不敬畏普鲁士,一气之下他开始拒绝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邀请,同时游说普鲁士政府启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竞争对手贝斯曼银行,用贝斯曼银行作为整个普鲁士政府的官方银行可惜普鲁士的财政部并不像俾斯麦那么容易冲动,他们并没有替换罗斯柴尔德家族究其主因还是罗斯柴尔德的地位实质上无人可取代普鲁士政府心知肚明,在真正需要钱的时候,也只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够提供决定性的帮助如此一番争吵之后,奥地利大使愤然离开了法兰克福,俾斯麦认为他在这场争斗当取得了胜利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俾斯麦在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交手的过程,也掂量出了对手的分量

    他是一个在政治上理性而现实的政治家,一旦在政治上战胜了奥地利,他马上调整了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态度,又开始示好于罗家185年,俾斯麦支持政府的建议,把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作为普鲁士政府的官方银行家不仅如此,他继而要求授予梅耶卡尔爵士(阿姆斯洛的继子)普鲁士的红鹰勋章双方关系修复之后,比从前更现实和更紧密了一层

    1858年时,普鲁士王储(后来的德皇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驻圣彼得堡大使1859年月俾斯麦离开法兰克福之前,专门向梅耶卡尔·罗斯柴尔德求教,希望梅耶卡尔为他在柏林推荐一位可靠的银行家,而且俾斯麦坚持在柏林负责打理他的个人财政的私人银行家必须是犹太人出于种种原因,他认为只有犹太银行家才具有足够的天分和能力,帮助他实现理财方面的目标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想通过此道继续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保持特殊而紧密的关系

    于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正式推荐了格森·布雷施劳德作为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

    1861年,布雷施劳德已经成为柏林极有影响力的犹太银行家尽管当时在柏林还有像门德尔松这样资历更老的几个银行家族,而且这些老牌家族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比布雷施劳德高出一筹,但布雷施劳德家族依靠跟罗斯柴尔德家族密切的生意往来,在柏林银行业迅速窜升,成为“新星”换言之,在众多银行家族当,谁能够保持与罗斯柴尔德越密切的关系,谁就越有机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佼佼者

    布雷施劳德家族成为俾斯麦的私人银行家之后,迅速进入了角色俾斯麦全部工资和其他收入都一并交给布雷施劳德家族的银行来打理,同时由布氏管理他的私人债务支付,为他设置和经营海外的银行户头,负责经营俾斯麦当时还不算太多的资产

    从这时开始,俾斯麦和布雷施劳德家族开始密切的通信往来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所有银行家族都对政治消息和市场情报超级敏感,因为这些信息背后蕴藏着大量的商业机会布雷施劳德家族并不要求俾斯麦给予任何金钱形式的酬劳,他们所图求的报偿就是政治情报和一些内幕消息的透露

第一章 德国: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 丹麦危机:俾斯麦的意外机会

    任何一场战争背后打的都是钱粮,谁的经济潜在资源更庞大,谁就越有可能在战争赢得最终的胜利俾斯麦在统一德国的历史进程首先遭遇的就是金钱的困境

    1861年威廉一世继承王位时,他所面对的首要难关就是自由派把持下的议会自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以民主为核心理念的自由派思潮横扫欧洲,特别是1848年革命后,自由派在欧洲的影响力更加深远,甚至不惜采取暴力与流血的方式力图彻底砸碎封建专制的社会权力结构在思想传统较为保守的普鲁士,自由派既向往法国与英国的民主模式,又从内心深处惧怕法国曾经历过的血腥革命这是普鲁士自由派最致命的弱点,他们从骨子里仍然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而仅仅披上了自由派的一层皮

    威廉一世身上继承了普鲁士军人的传统,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对军队建设分外关注他曾是1848年武力镇压欧洲革命最坚决的少数派,反对任何政治妥协他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度的政治集权是普鲁士崛起的先决条件,这一点与俾斯麦不谋而合1862年,威廉一世在军队改革法案屡屡遭到议会阻挠的情况下,终于下定决心启用极具争议性的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在就职演说提出了著名的铁血理论,他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那是我们1848年和1849年所犯下的错误,(这些问题)只有通过铁和血的方式来解决”俾斯麦同时也给威廉一世打了一针强心剂:“既然我们迟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从此俾斯麦赢得了威廉一世对他的政策的坚决支持

    军队改革法案的核心就是强化正规军,削弱国民警卫队法案将正规军服役期从两年延长到三年议会反对的表面理由是军费开支过大,骨子里是对国民警卫队被降格感到不满在普鲁士的军事建制,正规军的核心是封建容克贵族势力集团,而国民警卫队则代表城市产阶级的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强化正规军的结果必然是普鲁士专制力量得以进一步增强,这一点是自由派的议会所深为忌惮的他们的手段就是拒绝批准政府的预算,在钱的问题上死死卡住俾斯麦的脖子俾斯麦毫不示弱,马上威胁将议会休会,要在没有议会的情况下执政

    正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丹麦危机突然爆发了在186年月,丹麦国王欲将普丹边境地区存有领土争议的石勒苏益格(Shleswig)和荷尔斯泰因(Hlstei)两地纳入版图,此事立刻激发了普鲁士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两处地区按照1852年《伦敦条约》的规定虽然由丹麦治理,但主权仍属德意志邦联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在普鲁士的上空

    对于俾斯麦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将借对丹麦的战争大大削弱国内自由派的反对力量,巩固自己的权力此时俾斯麦太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了从战略上分析,俾斯麦的手法沉稳老到为了达到击败丹麦的目的,他必须拉拢奥地利为此他巧妙地建议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统治,荷尔斯泰因则归属奥地利,奥地利欣然接受同时,为了摆平欧洲其他强权的干涉,俾斯麦作出支持《伦敦条约》、维护现有欧洲秩序的姿态来安抚英法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