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日本史 >

第64章

日本史-第64章

小说: 日本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18日政变”和以后一系列事件证实了久坂玄瑞在1862年的预言——“诸侯不足恃,公家不足侍”'注44',使尊攘派认识到,依赖保守庸愚的天皇攘夷是不行的。尤其在同殖民主义者直接交锋后,更了解到不根本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建立富强的近代民族国家,决不能克服民族危机,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以后,尊授派以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积弱而被列强宰割作为教训,决定奋起自强。自强首先要振兴工商业,实行开国,扩大对外贸易,以集中政治军事资金。支持尊攘派的西南豪农富商在开港后企图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也要求放弃盲目排外政策。在此以前,尊攘派为攘夷而尊王。攘夷是中心口号。到了此时,根本战略应由攘夷转为倒幕,并为倒幕而要求开国,于是放弃了攘夷论。就这样,尊攘派变成了倒幕派、这是幕末政治斗争形势的第二次转变。

    随着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高涨,倒幕派下级武士在包括地主富商等阶层的革新势力中树立了更坚实的领导权。他们已不再仅仅依靠“草莽崛起”,而致力于依托西南各藩的“割据富强”,壮大倒幕实力。

    倒幕浓首先控制了长州藩,和上层豪农商结成同盟,通过他们,动员群众,组织到人民武装(诸队)中来。公元1864年12月,高杉晋作等潜返下关,指挥伊藤博文等率领的诸队,发动了夺取藩保守派权力的内战。濑户内海沿岸的豪农商支持新军的斗争,抵制保守派解散诸队的命令。小郡农兵队创建者豪商秋本新藏鼓励高杉晋作和兼重让藏说:“假若你们的部下不能取胜,新藏就发动农民起义,来恢复国家(指藩),无论出现任何事情,请兼重先生都不必顾及。”'注45'象这样的草莽志士(豪农商、村长、教师、僧侣、神官等)在各地发挥了很大的宣传动员作用。他们牺牲一切,为爱国倒幕组织各种民兵队,参加到新军里来。庆应元年(公元1865没)2月,倒幕派获胜,重掌长州藩权力。

    高杉晋作和木户孝允进行“割据富强”的改革。他们录用农村医生出身精通西方军事的大村益次郎(公元1824年—公元1869年)改革军制:一律更换新兵器;解散旧式军队,编成近代步炮兵,大名和藩士的家臣兵卒都脱籍参加;解除主从关系,更吸收农商出身青年,受新式军事训练;“奇兵队”等则作为新军基干,全部纳入藩政府控制下。另一方面,藩厅为防范群众,又组织以“世禄之士”为中心的“干城队”,并禁止组织新的农兵队'注46',显示倒幕派武士的局限性。在改革军制的同时,从公元1865年10月起,藩政府新建了造船、冶铁、炼油等藩营手工业工场。'注47'早在公元1864年下关战争失败后,长州舆论已倾向“开国”。实行军事改革和增强军备,需要大量输入西洋武器,于是扩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长州和一些外商不顾幕府禁令,进行下关至上海的秘密贸易。'注48'在此期间,长州藩与英国逐渐接近。长州藩的“庆应改革”,形式上仍象过去的藩政改革,但实际上已包含了否定幕藩体制原则,积蓄倒幕的物质力量,预示以后明治政府
采取的方向。

三、维新前夕列强的角逐

    英、法、美、俄等侵略国家并不满足于“安政条约”,他们企图在日本攫取更多的权益。文久元年(公元1861年),沙俄为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派军舰占领对马岛,无理向对马藩主提出永久租地要求,恣意建造营地。对此,马克思在公元1862年3月给思格斯的信中就指出:”俄国人又占领了朝鲜沿海的一个很好的岛屿。此外他们又在爪哇(实为日本,后来马克思作了订正)'注49'实行新的'占领';由此你可看出,这就保证了他们在太平洋北部霸权。”'注50'

    最积极图谋控制日本的是英法两国。英国首任驻日公使阿礼国(R.Alcock)坦率承认:“日本是我国在东方拥有重大权益的前哨,即使没有贸易,也不能破损这大英帝国链环的一节,若其他强国从日本退出,日本就可能成为沙皇世界帝国的一环,使太平洋处于俄国势力之下。所以为对抗俄国,英国必须保有日本。”'注51'正因为这样,公元1862年日本发生攘夷派杀伤英人的生麦事件,英国就合法军进驻横滨,迫使幕府处刑、赔款,承认租界警备权,并由幕为英、法建军事基地,军队至公元1875年才撤出。 

    公元1864年8月,英国乘幕府第一次征讨长州藩之机,为支持幕府镇压尊攘派,又联合美、法、荷四国舰队炮击下关,武装进攻长州藩。公元1866年列强以缓交长州藩炮击外船赔款为条件,迫使日本签订“改税协定”,并勒索了由上述四国参与日本海关事务的特权。'注52'但通过下关战争,英国看清腐朽的幕府难免被强藩支持的皇室所代替,尊攘派转向倒幕后,法国积极支持幕府。英国为独占日本,便企图利用倒幕势力夺取政权,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既利于扫除法国势力,又可压制日本人民革命,英驻日公使阿礼国在离任时已提出这一方针。公元1865年到达日本的第二任公使巴夏礼'注53'忠实执行了这一政策。他竭力接近萨、长,售给他们舰船武器。一个出卖武器的英商格拉巴曾帮长州藩井上馨和伊藤博文赴英留学,这时英国示意愿借款给他们。'注54'公元1866年7月,英使馆的萨道义(E.Satow)还多方煽动西乡隆盛提早倒幕'注55',但西乡和大久保仍力谋避免英国干涉日本的内政。

    法国拿破仑第三政府企图炮制一个亲法的日本政权,幕府也蓄意勾结法国。公元1864年5月,派池田筑后守(长发)到巴黎,与法外务大臣择旺鲁义签订巴黎协定,约定法国充实日本军力,压制由幕运动。同年,法驻日公使罗休(Leon Roches)同幕府进行了下列谈判:1.使用法资建海军兵工厂和铁厂。公元1864年这一协议具体化,在横须贺和横滨设两所铁厂;2.由法国出资建立日法联合贸易公司,垄断日本生丝出口;3.以北海道砂山作担保,借法资购军舰武器;4.建立幕府常备军,派海军学生赴法留学,由法国公使和军官任指顾问,在江户设士官学校教练步骑炮三军,改革军制;5.庆应2年(公元1866年),由法国借款600万美元,在罗休指导下,对幕府内政、外交、军事、财政进行全面改革。这是一个控制日本的庞大计划,'注56'如果不是明治维新胜利,日本将很可能变成拿破仑第三的附属国。

    美国由于本国南北战争紧张,对日侵略步伐似乎迟缓一些,但就在维新前日本局势最混乱时,美使馆迫使幕府以路权无偿和材料进口免税的条件,出让江户至横滨间铁路的敷设权给美国。甚至明治政府成立后,新任美使德隆格仍逼日本追认,直至被日方严正拒绝。'注57'

    所有这些,清楚地说明幕末日本,面临着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

四、萨土两藩策略的转变

    公元1863年7月,英国派遣军舰7艘驶抵鹿儿岛,要求萨藩解决生麦事件问题。'注58'谈判破裂,英舰炮击鹿儿岛。萨藩击退英舰,但自己也损失很重,鹿儿岛大半市街被毁于萨英战争。由此,萨藩认识到外国武力强大。藩论转向开国,逐步接近英国,购买武器,增强军备,要求摆脱幕府对生丝贸易的垄断,独立开展对外贸易。

    公元1864年初,幕府公武合体派的参预会议上,维护独占对外贸易的幕府与反对垄断的萨藩冲突,导致参预会议解体。这表明公武合体运动已趋没落。此后,幕府由强硬派小栗忠顺掌权,在法国公使罗休支持下,顽固维护旧体制,蔑视诸藩联合政策。'注59'罗休更策划勾结幕府再次征讨长州藩。在此局面下,萨藩以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为首的激进派逐渐占了上风,实行“割据富国”,走向倒幕。这一方案是五代友厚和松木弘安(寺岛宗痒)提出的。他们曾在萨英战争中被英俘虏,后去英国留学,并遍访欧洲各国。在对比国内外大势后,主张开国。并建议组织“商社”,与上海直接进行贸易;购买外国机械、武器;选派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等。'注60'他们进而否定幕府政治,主张“天下列藩统一意志,发起国政大改革”,设立上下两政院。实际要把改革推向全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强藩联合政权。萨藩沿着西乡和五代等人的路线,积极展开外贸和藩际贸易;聘请外人教授制糖技术;购入外国舰船17艘(数量居各藩之首)和大量武器;实行军制改革,按英制改组军队,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倒幕派的新据点。

    土佐藩一直由公武合体派掌藩政,藩主山内容堂,更坚定佐幕,但藩士中开国派吉田东洋等力谋富国强兵。倒幕派各藩又逐渐强大,山内也不得不亟谋自强。根据后藤象二郎的建议,设立开成馆,办新政。藩厅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贷款给生产者,农产品生产多样化;发展造纸、樟脑业,产品由政府专卖。还在长崎、大扳建立商馆,进行外贸;购买舰船、铸炮输入武器弹药,加强军备。由此,山内为幕府所忌,屡受惩处,在倒幕缸影响下,态度转向促使幕府自发将政权归还皇室,即所谓大政奉还。

五、萨长同盟

    萨长两藩为争夺全国政局的领导,曾存在尖锐矛盾。后来形势改变,两藩处境和认识渐趋一致,因而采取了相似的内外政策,关系逐步接近。在第一次征长战争时,担任幕军征长参谋的西乡隆盛,对幕府持异议,力主撤回征长军,从轻处理长州藩,迈开了萨长接近的第一步。1865年1月,萨长为对抗幕府独占外贸,恢复了中断的两藩贸易,联合对抗幕府。在加强萨长合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是土佐藩的倒幕派绊本龙马'注61'和中冈慎太郎'注62'。经两人斡旋,1866年1月,长州的木户孝允和萨摩的西乡隆盛、小松带刀,在京都达成缔结萨长军事同盟条约6条。密约规定在幕府第二次征讨长州时,萨藩要协助长藩,并共同举兵反幕'注63'。

    这时全国各地农民为反对再次征长纷纷起义,各大城市捣毁运动高涨。7月萨摩藩主岛津忠义用父亲久光名义,向关白递呈长文意见书,要求处长州藩以宽典,迅息兵端,以缓争乱纷崩之局。还提出秉“公议正论”,“变革政体”,加强军备,以成“中兴大业”等意见。'注64'自此,萨长联系依靠坂本龙马“社中”的活动,从萨摩购运武器接济长藩,又从长州购运粮食接济萨藩,两藩所需武器都由英方提供。11月,木户孝允和萨摩的五代友厚,又经坂本斡旋,在下关签定《商社会谈议定书》,建立了萨长经济同盟'注65'。田中彰指出,萨长两藩以萨摩、长崎、下关为中心(可扩大到大坂)的西南日本贸易圈,有切断幕府支配的国内商业网,形成全国性市场的企图。'注66'倒幕派在政治军事联合的基础上,又增强了经济的结合,由此形成了以萨长同盟为核心的举国讨幕的局面。

六、日本何以没有沦为殖民地

    在19世纪中,东方的后进国家都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保护国,唯碑日本不象印度、中国那样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在国内外学者中有过大量的研究和争论。笔者认为,这一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