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茶+文+化 >

第66章

茶+文+化-第66章

小说: 茶+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舞是原始图腾舞蹈的遗迹;被称为古文化的“活化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图腾崇拜和整个原始宗教泛灵崇拜时期;酒与舞蹈是先民们敬神、通神、娱神的礼品和手段;是人与神相沟通的中间桥梁。在现存的、鲜为人见的巫舞形式如“东巴舞〃和纳西族东巴祭祀活动中;我们仍然不难发现酒与舞蹈是同时并重的祭祀内容。在我国现存的、唯一还活着的古象形文字一一纳西族“东巴舞谱〃和“东巴经〃中;随处可见酒与舞蹈在祭祀活动过程中相互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纳西族在举行“求长寿〃和“成丁礼〃(儿童年满十三即被认为长成大人;届时要聘请东巴主持仪礼举行祭祀活动)法仪z古老的祭坛前一棵用五色花朵(古时用丝线或黄色的蔓青花、叶〉装饰着的松树;这就是“含依宝塔树〃(纳西族神话传说中最吉祥的神树)。祭坛上摆放着人们带来的“巴巴日;;(献给树神的美酒)等供晶。人们在神树前排起整齐的队伍;祭司(即东巴)从供品中取出一碗巴巴日;手中握着一柬散发着香气的柏树枝;沾着碗中的酒向神树洒奠。他一边洒奠;一边吟诵:“在含依宝塔树上;由金翅大鹏鸟来停落;病痛与大鹏鸟无缘;死神与大鹏鸟无缘H。H。现在为大鹏鸟洒奠美酒;愿大鹏鸟为我们带来吉祥。。。。。。(接下来改诵为唱)今天我们来到神树前;析求长久的岁寿。。。。。〃同时我们在《东巴舞谱》中看到;纳西族人民在“求长寿法仪〃中要由祭司按照《跳神舞蹈规程》中的规定来跳“汝种布〃;其中包括“丁巴什罗舞;;、“萨利伍德舞〃、“金孔雀舞〃、“花舞;;等十余种舞蹈。
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一同回到祭坛前;老人、中年、青年分别围坐在一起品尝巴巴日。这时年长的人晤起祝寿和祝颂成长的颂歌;年轻人则吹起了瓢笙。他青:以笙歌祝酒;以美酒助兴;边吹边舞;酒至客前;“以笙推壶劝酶〃。如此奇特美妙的乐舞敬神形式怎能不让人开怀畅饮;即兴起舞;一醉方休!也正是因此习俗;养成了纳西族人民“喜饮酒歌舞〃的民族性格。
假如我们将纳西族人民的祭祀活动看做是原始先民敬神、娱神质朴形式的缩影;那么在封建社会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巫祭活动;莫过于楚国的祭神歌舞。诗人屈原根据楚国巫砚祭祀歌舞时的祝辞和盛况;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丸歌》;为我们留下了酒舞娱神的有力佐证。
 “瑶席兮玉旗;童将把兮琼芳。慧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梓兮柑鼓;疏缓节兮安歌;陈学瑟兮浩倡。灵惺毫兮妓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丸歌?东皇太一》)这是多么富丽堂皇的景况。神坛上铺着椒、兰等香草;散发着阵阵的幽香;镇国的宝器中盛着满满的桂花美酒;巫砚们身穿缀满饰物的华丽服装;他们轻捕鼓面;含竿弹瑟;将“神尸';一一“东皇太一〃拥簇在中间;拉开了神前祭祀;欢乐歌舞的序幕。
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与酒奠作为原始文化形态;反映了先民意识形态中最崇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物质生活内容。也正是因为酒与舞在原始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有了美酒、舞蹈敬于神祖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教渐趋没落;但是做为一种民族文化和信仰的长期积淀形式;巫祭形式在民间依然长存不绝。唐代王维《渔山神女祠歌》记下了山东东阿迎神、送神时献舞祭酒的巫祭场面:“。。。。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酷;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篷。。。。〃这里的仪式似乎仍然承袭着屈原在《九歌》中所描绘的那种楚国酒舞祭的遗风。此外;唐代王建有一首《赛神曲》诗;则让人感到巫规们的神事活动与民俗的结合;别有一番清鲜的泥士气息:〃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昕神语。新妇上酒莫辞勤;便阳陌舅无所苦。椒浆湛湛桂座新;一双长箭系红巾。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青天无风水复碧;龙马上鞍牛服辄。纷纷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劝行客。〃在这里酒舞祭带给人的是一派轻松、欢乐与祥和。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作为擦祀神祖的传统形式一一奠酒和献舞;至今还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
二、搏前献歌舞;吉凶实难卡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酒与舞蹈有时是相伴二尤;令人增色;令艺生辉z有时是相伴二魔;隐埋祸种;潜伏杀机。在无数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饮宴场上的酒俨然是一种毒剂;吮之愈美;亡之愈速;舞(女〉径作是伐性之斧;蜡齿娥屑;常令人君命殖国丧。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兵败;吴宫受辱;归国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后用大夫范蠢所设“美人计〃;举国内遍寻美女;得西施与郑且;“使老学师教之歌舞;学习容步;侠其艺成而后进吴宫〃。吴王夫差自得西施;荒于酒色;日夜歌舞宴饮;不理朝政。数年后句践兴兵伐吴;大败吴国;逼得夫差自却而亡。勾践班师携西施而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还有以美酒、女乐作缓兵之计的。战国时晋悼公伐郑;郑兵败;献师惺、师触、师竭及女乐、钟、馨、美酒等物以求和。有以舞抒志险些丧命的。晋平公会盟诸侯;酒席宴上命各国大夫舞蹈;发现齐国大夫高厚舞蹈时所唱诗的内容与舞姿的表现不一致;认为怀有“异志〃;遂命诸大夫逼迫高厚与各国立盟约;吓得高厚急忙逃离酒宴跑回齐国。也还有以舞蹈刺探敌国军心民意以决定攻伐的。晋平公想攻打齐国;命范昭探昕虚实。范昭来到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范昭喝了几杯酒佯装醉态;无礼地端起齐景公的酒杯喝酒;并要乐师为他演奏“天子乐〃;他来跳“天子舞〃。这一非礼要求遭到了乐师们的严厉拒绝。看到齐国普普通通的乐师竟不畏权贵;如此大义凛然;一派英雄气概;范昭回国后劝晋平公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
 “鸿门宴;;历来被喻为凶险的象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更提示人们要警惕那些貌似献媚的舞蹈中暗藏着杀机。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党派纷争;或敌对国家处在暂时休战的交往中;往往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欢歌妙舞的背后,反倒是刀光剑影,血溅杯盘。秦汉时期酒和舞蹈是士大夫阶层中最重要的礼仪社交内容。酒席宴上“以舞相属〃;表示宾客互相敬重友好;并且含有沟通情谊的意思。“以舞相属〃的一般程序是:酒席宴中主人(也可以是宾客)起身先舞;跳至客人面前;以礼相邀;这时客人必须起身以舞回报主人的盛情。如果拒不起立;或起而不舞;舞而不旋;都算是失礼和不敬。因此在历史上就有实因政治观点不同;志向意趣不投;从而借“以舞相属';礼仪失度引发和激化矛盾的事例。东汉大文学家蔡笆因为瞧不起宦官;在太守王智为其举行的钱行宴会上拒不起舞回报;因此得罪了宦官;被宦官在皇帝面前诬告他“谤讪朝廷;';害得蔡笆流浪江湖十多年。又如三国时期曹魏设宴;张盘以舞属于陶谦;陶谦不予理睬;张盘强拉陶谦起舞;陶谦舞而不旋;因此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致使陶谦弃官而走。看来张盘也是有意将二人的矛盾在众目睽睽之下;利用“以舞相属〃的形式激化张扬开来;以达到政治上排除异己的目的。
辽天祥帝耶律延禧天庆二年;在海同江举行盛大的“鱼宴〃;命各部落酋长依次表演歌舞。当轮到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舞蹈时;他却“端立直视;';推辞不肯起舞。耶律延禧大怒;认为阿骨打太傲慢无礼;想借口把他杀了;以除后患。但萧奉先认为阿骨打没有大错;杀了他会产生不良后果;且女真族弱小;不会威胁到大辽国的统治地位;辽帝这才放过了阿骨打。然而三年以后;正是这个大胆的阿骨打发动了反辽战争;并正式建元称帝;国号金;公开与辽分庭抗礼。如此看来;数年前在“鱼宴〃之上拒不起舞;“端立直视;;之时;确已不把辽帝放在眼里了。
 三、打令催金槽;潇洒亦斯文
酒之所以能冠以“文化〃二字;并不仅仅因其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还因为围绕着酒的历史生发出无数的、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打令;;即是其中一种。我国酒令种类繁多;如“旗幡令';、“箭令;;、“花枝令〃、“僻子令;;、“棋牌令;;、“花笼令;'。行令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轮流执令;数点传令;击鼓传令等等。既然酒令也名之为令;就必有行令之人;古代称为“席纠〃、“令官〃;今则习称“酒宫〃。令官执掌酒桌上之赏酒、罚酒大权。例如《红楼梦》等四十回写道:“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座;便坐下;也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足见酒令于游戏中劝酒助兴的作用。在诸多酒令中尤以“舞令';(又称作“打令〃)更显得风流雅致;它于狂放中蕴涵着斯文;自成一格;别具情趣。
下面以歌舞令《卡算子》为例作一欣赏: 
《卡算子令》:(先取花枝;然后行令;口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行罚酒,后词准此。)我有一枝花(指自身;复指花);斟我些儿酒(指自身;斟酒);唯愿花心似我心(指花;指自心愿);几岁长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满满泛金杯(指酒盏);重把花来嗅(把花以鼻嗅);不愿花枝在我旁(把花传向下座人);付与他人手(把花付下座接去)。
类似的打令还有“浪淘沙令〃、“调笑令〃、“花酒令';等等。据此可以说;歌舞令中的舞是被简化和被象征化的舞蹈动作。说它是舞蹈;因它具备舞蹈的特征;首先我们看到它有被修饰过的装饰性的动作、姿态;其次;和着令词的音韵、节奏(可能还有音乐)而舞;再次;要求情绪、令词、动作相一致;错了就要罚酒。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酒令舞的动作简单易学;它既可按规矩一板一眼地动作;又可不离板眼地即兴发挥;展示个人的文采和舞蹈才能。
我国酒令舞蹈的全盛时期大概也要首推唐代。唐皇甫篱《醉乡日月》载“放令之制〃云:“大凡放令;欲端其颈如一枝孤柏;澄其神如万里长江;扬其膺如猛虎蹲踞;运其眸如烈日飞动;差其指如莺欲翔舞;柔其腕如龙欲蜿蜒;运其盏如羊角高风;飞其抉如鱼跃大浪;然后可以败渔风月;缴缮笙学。';如此看来;欲想做一名打令高手也并非易事。“令制〃之中不但对其口材(即唱酬令词);更对其动作(舞蹈)标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使其完全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载有专门记述酒令舞蹈动作、身段、音节等十三个专用名词的《敦煌舞谱残卷》;据学者、专家们研究考证;认为大概是唐代时人学习酒令舞的笔记。目前虽然不能尽释其动作形态;舞韵柔刚;但凭着艺术真谛融汇贯通的特性;凭着人们揣摩感悟能力;似也能得见其一二。下面就根据《敦煌舞谱专辑》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将酒令舞的动作字谱作一简要说明;以领略唐人打令舞蹈之风采。
 “令〃;指令曲、令词的名目。例如“招手令〃、“词牌令〃、“旗幡令〃、“花枝令〃(大约还应含有令规)。
 “送〃;有送酒、送声、送曲等数意。如李群玉诗“烦君玉指轻拢捻;慢拨鸳鸯送一杯〃;即有送琵琶曲一首之意;又含送酒一杯之意。
 “摇〃;摇为舞容。温庭简《观舞伎》诗有“摇踏动芳尘;;之句。摇有摇头晃脑;摇手;摇胸膀;摇肩背之意。
 “妥;';据吴自牧《梦梁录》载:“十月初十天宁节;诸杂剧皆浑裹;。。。。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群舞;谓之顷曲子。〃又唐?李宜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