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 >

第32章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第32章

小说: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的那种平原,于是,你就动身西行。你畅通无阻地走了两年,除了十几条宽阔

的大河之外,就再无其他阻碍了。最后,你来到了乌拉尔山脚下。乌拉尔山在地

图上都被标注为界山,是亚欧两个大洲之间的天然屏障,这座山其实并不足以成

为一道屏障,第一批俄罗斯探险家(实际上是一伙亡命之徒,他们逍遥法外,一

旦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立刻被抬举成了“探险家”)抬着船儿跨越了乌

拉尔山,再进入了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平原。抬着船去爬洛基山脉或者阿尔卑斯山,

你去试试看!翻越了乌拉尔山,你还要艰难跋涉6 个月或更久,才能最终抵达波

罗的海。从太平洋走到大西洋(波罗的海也是大西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漫长

的征途,而你自始至终行进在平坦的大地上。这是一大片平原,不过它只是一片

更大的平原的一部分,而这个最大的平原覆盖了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和欧洲(因

为这片大平原与德国平原连成一片,直抵北海)的一半。但是,俄国因它而面对

了致命的缺憾,不得不直接面临北冰洋。



    /* 138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欧洲之国还是亚洲之国(图)

2



    这就是昔日俄罗斯大帝国的祸根,也是苏联的一块心病。在过去的数百年之

中,为了靠近“温暖的海洋”,俄国人徒劳无益地耗尽钱财、流血死亡。在罗曼

诺夫王朝垮台之后,新政权苏联建立起来了,但她如同一幢大楼,有80层高,有

8000个房间,除了两个小窗同三楼后面的防火通道连通外,再无任何出入口了。

也许,你会认为美国够大了,其实,那只是由于英国、法国都小得可怜。而这片

苏联国旗处处飘扬的大平原的面积40倍于法国,160 倍于英国。鄂毕河是她的第

一大河,其长度几乎与亚马孙河等长,她的第二大河———勒拿河同密苏里河一

样长。西部的里海———她的内陆海的总面积几乎是休伦湖、苏必利尔湖、密歇

根湖及伊利湖的面积之和。她中部的咸海比休伦湖大4000平方英里,而东部的贝

加尔湖几乎有安大略湖的两倍大。苏联南部的山峰横亘在欧亚边界,高度几乎与

美国的最高峰匹敌,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高达20300 英尺,高加索的厄尔布鲁士

山高达18200 英尺。西伯利亚的东北角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苏联在北极圈以

内的领土面积几乎是法、英、德及西班牙四国面积之和。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

俄国人都喜欢走极端。他们常年在光秃的荒原以及冻土上生活,生存环境无疑对

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在别国人眼里,他们的举止行为和处事原则肯定是荒诞

不经的。千百年来,他们对上帝一直很虔诚,不停地向上帝祷告,后来有一日,

他们突然抛弃了上帝,把上帝从学校里扫地出门。几百年来,他们一直心甘情愿

地服从一个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的命令,但是,有一

天,他们突然揭竿而起,把这个人打倒了,接受了另一种许诺会把巨大的幸福带

给他们的政权。显然,罗马人从未听说过“俄罗斯”这个名字。古希腊人去黑海

淘金时(“金羊毛”的故事还有印象吗?),曾遭遇了一些野蛮部落,这些人被

古希腊人称为“喝马奶的人”,根据从流传至今的希腊古瓶画能判断出,哥萨克

人的祖先就是他们当时遇到的这些人。当俄罗斯人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山露水

时,他们居住在一块四方的土地之上。这块土地南至喀尔巴阡山和德涅斯特河,

西至维斯瓦河,北至普里佩特沼泽,东至第聂伯河。在这块四方地的北部———

波罗的海沿岸的大平原上居住的是立陶宛人、列特人(拉脱维亚的一个民族——

—译者注)以及普鲁士人———俄罗斯人的近亲。而普鲁士人身为现代德国的统

治者,刨根究底,不过就是斯拉夫人的子孙后裔。芬兰人居住在四方地的东部,

如今他们被圈在北冰洋、白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那一小片土地上。四方地的南部,

是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或者说是这两个民族的混血儿。



    /* 139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欧洲之国还是亚洲之国(图)

3



    之后不久,日耳曼人部落在中欧平原上四处游荡,他们发现,只要去袭击那

些北方邻人的营地,就可以弄到他们需要的仆人和苦役。这些北方邻人是一个温

驯的民族,不管命运如何亏待他们,他们总是耸耸肩,嘟哝一句:“算了吧,生

活就是这样。”这些北方邻人似乎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希腊入耳中,那名字听起

来像斯拉夫尼。那些奴隶贩子为了劫掠人口,就经常袭击喀尔巴阡山地区,他们

也常说,又捉住了多少奴隶或斯拉夫人。后来,“奴隶”这个词就成为了一种商

品的名称,专门指代那些不幸成为别人合法财产的人。而这些最早的奴隶或斯拉

夫人则逐渐强盛起来了,缔造了当今世界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们同历史

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而且,我们还不幸成了这个玩笑的对象。假如我们的祖先

稍微有点远见,我们就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种境界。对此,我会进一步阐述。开

始,斯拉夫人还是呆在他们那一小块故土上,老老实实,无声无息,后来,他们

生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于人口急剧地膨胀,所需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而他们想

西进,可前进的道路被强大的日耳曼部落挡住了;他们想去地中海的花花世界,

可罗马和拜占庭隔绝在中间,只有东方没有强敌。于是,斯拉夫人一窝蜂涌向了

东方,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土地。他们跨过了德涅斯特河和第聂伯河,一直跑到了

伏尔加河岸边。这条大河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鲜鱼,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俄罗

斯人,这条大河就被俄罗斯农夫称为“母亲河”。伏尔加河是欧洲最大的河流,

她的源头就在俄罗斯北部中央高原的群山之间。最早的俄罗斯人也是在这群山地

区修筑了大量的城堡、要塞,建起了俄国大多数早期城市。为了最终回归大海的

怀抱,伏尔加河在高山之间曲折蜿蜒,盘出了一个大弯之后,才掉头向东咆哮而

去。由于山势的挤压,伏尔加河西岸低矮平坦,东岸却高耸陡峭。从源头附近的

特维尔到终点里海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1000英里,但是,经过反复的曲折盘旋,

伏尔加河河道却足有2300英里长。伏尔加河的流域面积有56。3万平方英里,与德、

法以及英三国的总面积差不多,比密苏里河大4000平方英里。但是,同俄国的一

切事物一样,伏尔加河也有她的古怪之处。伏尔加河作为航运河是举世闻名的

(世界大战前这条河上的舰队有船4000多艘),但是,当她流到萨拉托夫时,河

面就和海平面齐平了,下游的几百英里河段就全在海平面之下了。其实也并不足

以为怪,因为伏尔加河的终点是里海,而里海处在多盐沙漠的中央,目前里海的

海拔比地中海还低85英尺,再过100 万年,里海海拔大概和死海不分上下了。死

海目前位于海平面以下1290英尺———这是世界海拔的最低记录。



    /* 140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欧洲之国还是亚洲之国(图)

4



    人类餐桌上的鱼子酱几乎全都出自于伏尔加河,伏尔加河被视为鱼子酱的母

亲河。我采用“被视为”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伏尔加河并不能直接出产鱼子酱,

为人类提供了这道闻名遐迩的俄罗斯佳肴的是金枪鱼。在铁路铺设之前,人类贸

易往来或者劫掠征战的主要通道是河流与海洋。由于西面的强敌———条顿部落

———把通往大海之路切断了,另一伙竞争对手———拜占庭人又把南下之路挡

住了,俄罗斯人在没有觅到新领土之前,只能依靠自己的河流了。从公元600 年

直至今天,俄罗斯的历史始终同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这两条大河密不可分,其中

第聂伯河尤为重要,因为第聂伯河归属于那条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重要商道。同

德国平原上的那条商道一样,这条商道无疑也是古老的。请看地图。从北方开始,

首先看到的是芬兰湾,涅瓦河把它同拉多加湖(和安大略湖面积相仿)连在一起。

列宁格勒,一座著名的城市就在涅瓦河畔。从拉多加湖朝南流去的小河是沃尔霍

夫河,拉多加湖与伊尔门湖被她连通起来了。洛瓦季河位于伊尔门湖之南,从洛

瓦季河到多瑙河的路程极短,两河之间地势平坦,能够开展水陆联运。就这样,

游客能从北方出发,一路悠闲地顺流南行,再取道第聂伯河,直抵黑海。第聂伯

河在黑海的入海口距克里木半岛只有短短的几英里路程。商业贸易无国界,也无

种族区别。驱使人类把斯堪的纳维亚的货物千里迢迢地运往拜占庭帝国的是利润,

人们才在这些地区立足生根也正是因为有利可图。在基督纪元开始的五六百年里,

顺着加利西亚和波多利亚(喀尔巴阡山外围)之间由地质下陷而出现的低谷,这

条便捷的商道直通俄罗斯大平原。但是,当斯拉夫移民挤满了这个地区时,一切

都发生了改变。那时,商人们摇身一变,当上了君临天下的霸主,雄踞一方,建

起了自己的王朝,而不再四处奔波了。虽然俄罗斯人聪明绝顶,却向来不擅长于

安邦治国。他们缺乏逻辑思维,做不到条顿人的细致缜密。他们疑虑太多,无法

集中精力。他们最喜沉思,热衷于辩论,却不善于集中权力,果断地处理世事。

但是,当个地方诸侯却不是难事。最初,俄罗斯人的野心并不大,他们只要有一

片安身立命之地就够了,半君主制的宫廷建立起来了,侍从臣民也要有安身之所,

于是,第一批俄罗斯城市就出现了。



    /* 141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欧洲之国还是亚洲之国(图)

5



    城市,特别是活力充足的新兴城市,就格外引人注目。君士坦丁堡的牧师们

听说又出现了一批拯救灵魂的好地方,就急忙划着小船顺着第聂伯河北上,如同

几百年前斯堪的纳维亚人划船南下。很快,他们就同当地的诸侯混熟了,修道院

成了王宫的一部分。接下来,历史的大舞台上出现了罗曼诺夫王朝。这时,名扬

天下的城市有南部的基辅和富有的商业城市大诺夫哥罗德(建在伏尔加河和奥卡

河的汇合点上,与下诺夫哥罗德无关),甚至于这里的繁荣景象连西欧各国都知

道。同时,就像过去几千年中俄罗斯农夫所做的一样,他们耐心地不断地生儿育

女。当发觉自己又需要更多的土地时,他们就再度开疆拓土,从乌克兰河谷——

—欧洲最富裕的大粮仓出发,朝俄罗斯大平原挺进。到达了平原高地后,他们又

沿着河流向东前进。他们不慌不忙(对俄罗斯农夫来说,时间并没有意义)地沿

着奥卡河谷前进,最后到达了伏尔加河,新城诺夫哥罗德建起来了,这个城市就

成了周边平原地区的永远管辖之所。但是,对历史而言,“永远”并非永恒。13

世纪早期,俄罗斯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