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兵器知识库(一) >

第5章

兵器知识库(一)-第5章

小说: 兵器知识库(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旋转稳定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发展到现在的细长如箭的尾翼稳定的脱壳穿
甲弹了。穿甲弹穿透装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时的初速,当前苏制125 毫米滑
膛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初速已达1800米/ 秒,这种反坦克炮弹作用可靠,毁伤威
力大,一旦穿透装甲,必将车毁人亡。

    空心装药破甲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反坦克弹药。由于最
古老的反坦克穿甲弹当时面对加厚的坦克装甲已无技可施,于是出现了这种弹。
它对装甲的破坏作用不是象穿甲弹那样是靠机械动能,而是靠弹丸本身装填的炸
药释放的化学能,巧妙地利用了聚能作用(尤如经过凸透镜会聚的阳光,可以把
纸烧穿)大大提高了穿透装甲的能力,推动了反坦克武器的大发展。由于它不要
求发射武器的高初速,武器的作用只是把弹准确送到目标上,穿透目标全靠弹丸
所带的炸药,于是除了火炮能发射破甲弹,小至手持反坦克火箭、反坦克手榴弹、
枪榴弹,大到各种反坦克火箭、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子母弹等其破
甲的原理都一样。

    碎甲弹也是靠弹丸所携带炸药在目标处爆炸时所释放的化学能,所不同的是
它是通过把塑性炸药紧贴在装甲的外表面上起爆,利用爆炸波在装甲介质中的作
用将装甲内表面撕裂而对车体内的人员、设施进行毁伤的,其实装甲并未被穿透,
只是内表面产生了崩落效应。

    什么是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一种采用直接瞄准、专用于对坦克和装甲目标进行攻击的火炮,
曾用过战防炮之类的名称。反坦克加农炮具有身管长,初速大、弹道低伸,瞄准
速度和发射速度较高、弹丸飞行速度快等特。反坦克炮按机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
自行式,按炮管结构可分为滑膛炮和线膛炮。

    自行反坦克炮是一种车炮结合,能够自行机动和发射的反坦克炮。按行动部
分结构,它可分为履带式、半履带式、轮式和轮履合一式等;按防护程度,可分
为全装甲式和半装甲式自行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自从1916年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坦克以后,坦克与反坦克武器
的发展日臻完善。当时,德军用来对付英法坦克的主要武器是77毫米野战炮。一
次大战以后,瑞典、德国等相继发展了20毫米、37毫米、47毫米反坦克炮,由于
当时坦克装甲厚度只有6 ~18毫米,所以许多国家认为用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钨
芯穿甲弹足以穿透坦克装甲。

    1941年,德军将一辆苏军KBI 型重型坦克围困了3 天,先是调了一个炮兵连,
用6 门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向苏军坦克射击,结果炮弹全被反弹,无法击穿装甲
;夜晚德军又派12名工兵用炸药炸,仍朱奏效;之后又用6 辆坦克进行轰击,结
果苏军坦克被击毁。后查明,虽先后发射了上百发炮弹,但只有2 发88毫米炮弹
击穿了装甲。在二次大战中,随着重型坦克装甲厚度猛增至70~100 毫米,反坦
克炮的口径也随之增大到57~100 毫米,战前那种认为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就能
摧毁坦克的说法,在苏军KBI 坦克中弹百发

… 页面18…

    未能击穿的事件发生之后,便很快得以纠正。二战中反坦克炮得以迅速发展,
仅前苏联1943年就生产了23200 门,当时反坦克炮的初速就已达900 ~1000米/
秒,穿甲厚度在1000米距离上可达70~150 毫米,有的可达200 毫米(如前苏1944
年式),使用的弹种已有次口径钨芯超速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穿甲弹
等,有的国家还配装了自行反坦克炮。

    战后以来,对于是否发展反坦克炮出现了一些争论,因为牵引式反坦克炮大
笨重,不如使用反坦克导弹灵便,自行反坦克炮又和坦克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相似,所以象美、英等国就没发展这种装备,只有苏、德、奥地利等国仍沿袭二
战时的传统,继续发展反坦克炮。现代反坦克炮的水平和坦克炮水平差不多,口
径为90~125 毫米,初速最大为1700米/ 秒,直射距离1700米,最大射速12发/
分,战斗全重5 吨,配用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

    前苏联125 毫米反坦克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垂直穿
甲厚度可达500 毫米。

    什么是火箭炮?

    火箭炮是利用火箭发射架(或管)发射火箭弹的一种大威力面杀伤武器系统
的总称。火箭弹靠自身携带的发动机为动力向前飞行。它能有效地对付暴露的集
群目标,能迅速、突然、猛烈地以饱和火力打击敌人。

    早在公元969 年我国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当时的火
箭很简单,就是把药筒绑在箭上,点燃药筒后,火药气体向后喷出,利用喷气的
反作用力把箭推向前进。根据这一原理,宋朝时已制成有32支火箭齐射的“一窝
蜂”、有49支火箭齐射的“飞帘箭”、甚至有100 支火箭齐射的“百虎齐奔箭”
等。到公元1260年左右,火箭武器随元兵西征,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1939年,前苏联制成b ,M13 型火箭炮,即俗称的“喀秋莎”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采用多轨式定向器,一次齐射可发射16枚132 毫米弹径的火箭弹,
该弹离轨速度70米/ 秒,最大速度355 米/ 秒,最大射程8。5 公里,能在7 ~10
秒钟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约需5 ~10分钟。一个由18门BMiI3
型火箭炮组成的炮兵营,一次齐射,便可发射288 枚火箭弹,能有效地杀伤敌人。
1941年7 月14日,前苏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了这种大威力杀伤性武器。

    火箭炮经过二次大战及战后以来的发展,目前在战术技术性能上已有很大提
高,发射火箭弹用的定向器装弹数目前已达12~40枚,火箭弹口径最大已达240
毫米,射程最远可达45公里,高低射界能达0 ~60“,方向射界可达360 ”,再
装填时间最短的只有半分钟。目前,装备火箭炮的国家主要有苏、美、德、意、
日等。

    ▲前苏联BM…21 多管火箭炮

    火箭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火箭炮一般配属炮兵使用,通常称为多管火箭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
式和自行式。牵引式火箭炮和普通牵引火炮的结构基本相同;自行式火

… 页面19…

    箭炮多以轮式越野汽车作为运行体,有的则使用履带车作为运行体。火箭炮
还广泛装备于海军舰艇和空军的飞机上,前者多用于发射火箭式深水炸弹,主要
用途是反潜作战;后者是空空、空地两用型,射程一般为7 ~10公里,最大飞行
马赫数:为2 ~3 (马赫为常温下音速的倍数)。

    火箭弹和普通炮弹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依靠自身的动力飞行。因此,既可以
由火箭炮发射,也可以由便携式发射器发射,还可进行无发射器的简便射击。火
箭炮可以发射带有各种战斗部的火箭弹:如杀伤爆破式火箭弹、燃烧弹、发烟弹、
未敏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子母弹、燃料空气弹和干扰弹等。

    和身管火炮相比,火箭炮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射程远。普通身管火炮要增
大射程受到一定限制,而火箭炮不同,只要改变火箭推进剂、增大装药量、改善
发动机性能就可以增大射程。北约准备将发展三种不同类型的火箭炮:射程20~
30公里的轻型火箭炮,射程50~60公里的中型火箭炮,射程100 公里以上的重型
火箭炮。第二,火力猛。一个18门制的122 毫米40管火箭炮营,20秒内可发射720
枚火箭弹;而一个18门制的122 毫米榴弹炮营,20秒内只能发射48~72发炮弹,
相差十几倍,因此,火箭炮具有火力猛、震撼力强的优点。第三,机动性好。它
能迅速捕捉目标,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大量火箭弹,然后迅速转移,重新进行
攻击。缺点是散布比炮弹大,只适合对付面杀伤目标。

    海湾战争中威力最大的火箭炮是什么型号?

    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了最新式的M270型12管火箭炮,对伊军前沿阵地
进行了猛烈轰击,伊军损失惨重。

    M270型多管火箭炮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射程最远的一
型火箭炮,其瞬时火力(1 分钟)比一般地面压制武器可提高8 倍,持续火力
(1 小时)可提高1 倍以上。这种火箭炮采用组装式发射装置,发射管用玻璃钢
制成,长3。985 米,内径298 毫米。它可以选用4 种不同类型的弹药:采用M77
式反装甲杀伤子母弹型的火箭弹,其弹径为227 毫米,弹长3。94米,全弹重308
公斤,战斗部内装644 个子弹头,可击穿40毫米厚的坦克顶部装甲,射程为32公
里。采用AT…2型反坦克布雷火箭弹,弹径236 毫米,弹重257。5 公斤,战斗部内
装28枚小地雷,可击穿140 毫米的坦克腹部装甲,射程为40公里。采用带未敏子
弹头的火箭弹,战斗部内装有6 个毫米波未端敏感式反装甲子弹头,能自动寻找
并击毁目标,射程45公里。采用“萨达姆”式未敏反装甲子弹头火箭弹,可用3
个自锻成形战斗部击毁厚达40毫米以上的坦克顶部装甲。

    M270型火箭炮采用M985式高机动重型战术卡车作为火箭炮的运输装填车,一
辆M985卡车及拖车可以运输8 个发射/ 储存器共48枚火箭弹,可供4 次齐射使用。
装填时,可用起重机直接进行模块化吊装,使装退弹实现了自动化,再装填时间
仅有5 分钟。M270型火箭炮采用M993型运载车进行机动和发射,一次齐射时间为
60秒,可360 “全向射击。

    什么是大口径舰炮?

    舰炮是海军舰艇的传统武器,近年来虽然导弹武器广泛装舰,但并没有

… 页面20…

    完全取代舰炮,它仍在现代海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
型号的舰炮,有13个国家从事舰炮的研制和生产,有数千艘舰艇装备有舰炮武器。

    舰炮按口径可分为三类:大口径舰炮、中口径舰炮和小口径舰炮。

    口径在130 毫米以上的称为大口径舰炮,或重型舰炮。其主要任务是攻击岸
上和海上目标。目前,此类舰炮除美国外基本全部停止研制和生产。美国海军
“依阿华”及战列舰装备的406 毫米舰炮是当前世界上口径最大、威力最猛的舰
炮,它能发射重达1 吨的炮弹,射程达38公里,可用炮弹穿透9 米厚的混凝土工
事。

    MK71…0型203 毫米舰炮也是一种大口径舰炮,它的最大射程可达51公里,射
速每分钟12发,炮弹重118 公斤。该炮可发射制导炮弹和火箭增程炮弹等各种不
同类型的炮弹。此外,美国海军舰艇上还装有155 毫米舰炮,射程可达35公里,
射速为每分钟10发,炮弹重102 公斤。

    什么是中口径舰炮?

    口径在76~130 毫米的舰炮称为中口径舰炮,或中型舰炮,其主要任务是抗
击中、低空来袭的飞机,也具有一定的反导能力,并可攻击海上和岸上目标。目
前装备舰艇的主要有:前苏联130 毫米双联装舰炮,射程30公里,射高20公里,
射速每管每分钟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