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西方哲学的故事 >

第34章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34章

小说: 西方哲学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就来详细描述一下知识这个“产品”的“制成”过程。我们知道,制造产品必须有三样基本的东西: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制造美女们用的“夜巴黎”香水如此,制造“知识”这种产品同样如此。
那么什么是制造知识所需的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呢?生产者我们当然知道就是人。
生产工具呢,就是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例如感官和感觉能力,但还不止于此,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类仅有感觉是不能达成知识的,此外还需要有理智,惟有通过理智人类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识。
至于生产原料就比较复杂了。总的说来是外在世界的万千事物。然而又不尽如此。因为人类不能够一下就将外在事物变成知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好几步,前一步产生出来的东西,也可以称为知识,当然是较低级的或半成品的知识,232 
也是后一步所需要的原料。这不难理解,例如生产海洛因的过程,最初的原料是花朵如牡丹般美丽的婴粟,它的籽儿经过加工后就成了鸦片,鸦片已经是一种毒品了,但同时又是一种原料,是生产海洛因的原料。
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托马斯? 阿奎那眼中人类知识的起源,我们现在来详细地谈谈他所说的知识之形成过程。知识形成的第一步是形成感性认识。
大家知道,我们人有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等,这些感官分别有自己的感觉功能,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托马斯? 阿奎那称这些为外部感觉。除此而外他认为人还有一种内部感觉,共分四种:综合、想象、辨别、记忆。当人的外部感觉与外在世界的事物发生接触时,就会形成一些他称之为“感觉印象”的东西,然后外部感觉会将这些感觉印象传递给内部感觉,内部感觉便将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成为形象。形象产生之后,感性认识也就完成了。
知识形成的第二步是形成理性认识。
除了形成感性认识的感觉外,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还有一种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 理智。这个理智将形象保存起来,作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加工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抽象,即理智把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形象进行抽象,抽掉那些具体的、个别的成份,汲取抽象的、普遍的形式,这时候就形成了托马斯.阿奎那称之为“理解印象”的东西。这时人所使用的是所谓的能动的理智。除了能动的理智外,人还有一种被动的理智,理解印象形成之后,能动的理智就会将之转给被动的理智,由之进行下一道程序的加工。
理解印象被传递给被动的理智之后,它就变成了“理性印232 
象”,被动理智对这个理性印象再进行加工,于是就产生出了“表象”,这表象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说法,就是“概念”。
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在这个“概念”形成之后,人类也就完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也就是产生了知识。
至于人类创造知识的理智,不用说,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是上帝在我们心灵中发出的“理智之光”。
人生的意义这研究人生的意义一节也可以看做是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学思想。
上面谈到,我们人的生命与知识都是上帝赋予的,人当然应当知恩图报,尽心尽力地服事上帝。这就是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人生意义的总观念。当然这也只是人生的“总观念”而已,实际的人生图画是色彩缤纷的。
首先,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就是幸福,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这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生意义差不多。
为什么说人是有理想的呢?我们知道,“理想”这个词其实就是目的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听起来更美的表达。前面我们在谈托马斯? 阿奎那论证上帝为何存在时说过他的第五个证明方式,是说万物存在都有其目的。花草树木是否有其目的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应当肯定人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有大小之分。例如我到学校小卖部买包方便面是为了当晚餐,阔佬带小秘去五星级宾馆是为了开房间,这都是人的目的,不过是“小目的”; 是一时之需;而当我们讲到人生的“大目的”时,就给它换个名字,曰“理想”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目的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神在引导。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之所233 
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说我们人在行事时,都会有所倾向,有自己的确定目的,人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如此行事的,这个驱使我们如此行事的东西便是人的自由意志,正是它确定了这目的。
那么,自由意志驱使人朝向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这个目的一般而言就是“福利”。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福利的满足,我们用另一个字眼来说,就是幸福,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如果得到了满足,人生也就达到了目的。
我想对以上说法大家一般不会有异议,但间题是,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呢?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我记得以前听过一首歌,其中有词说:“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睡梦中,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汗水的淋漓里。”不过,我确乎不清楚是否真有人打心眼里认为这就是幸福。关于什么是幸福说到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古往今来各种说法多如牛毛,一一说起来恐怕比长城还要长,这里且免谈其它,只来说说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幸福在哪里。
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财富、权力、荣誉、性爱等固然可以使人达到一时的满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幸福,但实际上并不是,人永远不会因为拥有了金钱、美女、权力、名声之类而满足,人还会不断地继续追求,直到得到真正的、完满的幸福。
那么,这个“真正的、完满的幸福”又是何方神圣呢?我们用托马斯? 阿奎那在《 反异教大全》 中的话来说吧:
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
从上文看来,说人类幸福在于身体的快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身体的快乐,主要指食色两方面的快乐。234 
最后的目的,总是属于现实事物中最高贵的事物,它具有最好的事物的性质。
不但如此。万事万物的最后目的就是上帝。我们已经在前面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特别接近上帝的东西作为人的最后目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托马斯? 阿奎那眼中,所谓最完满的幸福便是接近上帝。
为什么这祥说呢?托马斯? 阿奎那说,这是因为人类从那些金钱、美女、醇酒之类所得到的只是一种感性方面的享受,人类是不可能满足于之的,人所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满足,这才是幸福。他说:“幸福是理智的完满福利。”
那么,更为具体地说,这个“理智的完满福利”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感性的幸福乃是那些肉体上的满足,即食色之类,与此相对,理性的幸福则当是精神上的满足。所谓精神上的满足,就是真善美。当理性的幸福达到完美时也就是至高的真善美了,这也就是“理智的完满福利”。
更进一步,这个至高的真善美又是何方神圣呢?
这就是最高的神圣― 上帝!
所以,什么是幸福,一言以括之,就是上帝,是:
幸福在于上帝。
追求上帝,靠近主,这才是幸福,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235 
第十三三章奇异的习又国愈少污格
培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是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混合体,这在整个西方哲学史止是独一无二的。
这一章我们将跨出黑暗的中世纪,进入光明的文艺复兴。对于这个时代和象征着它的那些巨人们,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中已经说了许多,其中包括我们现在要讲的弗兰西斯? 培根,大家可以参看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
当然两部分并不重复,须知在历史卷里当我们讲到培根时,他只是文艺复兴时期有若夏夜繁星的名人群体之中的一位,简历也只有聊聊数百字,但到这章,他将是不折不扣的主角,我们将用超过万字的“庞大”篇幅来细说他的悲情人生。
弗兰西斯? 培根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就像卡尔维诺《 被劈成两半的子爵》 里的子爵一样,是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混合体,这在整个西方历史,至少在西方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与之相似的是对弗洛伊德的矛盾评说。当弗洛伊德初创精神分析时,有人称那是其肮脏人生之写照,有人称那只是他236 
观察患者,而非自己,所得。与培根不同的是,那些谣言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就被剔除了,而培根呢,即使在他与世长辞数百载后,仍众说纷纭,纠缠不清,是一段地道的无头公案。
我呢,我将为培根写这徉的传记:首先客观地记录他的人生历程,然后将两种权威而相互矛盾的评说― 一个来自黑格尔,一个来自罗素― 原汁原味地奉献给大家。
1561 年,在伦敦一座叫约克宫的堂皇府第里,随着“哇”的一声大哭,一个小生命降临了人间,此时此刻,他的声音只震动了父母,若干年之后,他的声音将震动整个世界。
这个小生命就是弗兰西斯? 培根。
如果讲出身的话,恐泊整个哲学史上都没人比得上培根,他的父亲是尼古拉斯? 培根勋爵。我们在历史卷说过,使英国由落后走向强盛,成为威震西方、雄霸世界的大国的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伊丽莎白女王,替这位伟大的女王掌管英国国玺的就是培根勋爵,他荣任英国最高贵职位之一的掌玺大臣达二十年之久。勋爵的妻子名叫安妮? 库克,出身书香世家,她的父亲安东尼克爵士曾是英王爱德华六世的首席教师,爵士不是个重男轻女的俗人,一贯重视对女儿们的教育,她们长成大姑娘后均秀外而慧中,使当时一些最出色的英国青年拜倒在石榴裙下,后来她们一个嫁给了未来的首相,一个嫁给了未来的掌玺大臣。大臣夫人家学渊深,博学多才,精通深奥的古希腊语,还称得上是一位神学家。然而基于性别的原因,她不能像丈夫一样在世道经纶上大展拳脚,于是将满腹才学一股脑儿用来教育她的一大群子女,尤其是最小的儿子弗兰西斯。而弗兰西斯也不负母望,很早就显示出超凡的天才。1573 年就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237 
院,时年12 岁。
这个三一学院堪称名人的殿堂,将来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各界伟人将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时光,如牛顿、达尔文、拜伦、罗素、维特根斯坦,等等。
培根在剑桥的时光过得并不幸福,那些大他一倍的同学很少理他,但最让他厌恶的还是那种经院哲学传统。我们知道,这时英国尚处于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光虽然已在文学艺术界徘徊,然而哲学尚沉沦于繁琐无聊的经院哲学里,哲学家们正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之类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仿佛这是末日审判般的大事,而且张口闭口就是亚里士多德,就像从前中国的秀才们张口闭口就是孔子、孟子一样。
小培根对这一切简直恨之入骨,他认为那些东西,一言以括之就是:屁话。由此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使命― 要将这一切推翻,建立全新的哲学。
然而培根并没有马上去实践这个使命,三年后当他从剑桥毕业时,他走上了一条与搞哲学风马牛不相及的路― 从政。后来在《 解释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