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水知道答桉 >

第8章

水知道答桉-第8章

小说: 水知道答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的鲁伯特·谢多雷克博士,致力于研究如何连接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从而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他在剑桥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开设了生物化学及生物学课程,同时也以英国皇家协会特别研究员的身份,活跃于这一领域。

 

  谢多雷克博士在20多年前发表的论著中阐释了他的理论。然而当时的科学杂志《自然》却给了他的理论以〃应烧毁丢弃〃的不公正评价。尽管如此,他的理论依然很深入人心,有很多人做了相关的实验,并引起了轰动式的话题。

  那么谢多雷克博士到底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呢?

  我们常说:〃一生二,二生三。〃比如飞机坠毁事件,有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即便是社会与历史也一样。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远眼光来看,许多悲剧都曾不断重复上演过。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呢?谢多雷克博士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解释了其中所包含的秘密。

  我们知道,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将〃物〃还原为一种现象进行考察。然而,谢多雷克博士的论点却与此背道而驰。

  他认为,只要同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就会形成事件的〃形象之场〃,而只要和这个〃形象之场〃产生共鸣,同样的事情就能再度发生。这里所谓的〃形象之场〃,并非一种能量所传达的信息之类的东西,而是与家装的室内设计图有点儿类似。

  谢多雷克博士提出的也是一种〃共鸣〃理论。他认为,不只声音会产生共鸣,事件也会产生共鸣。他将连续发生同类事件的场所称为〃形态形成场〃,将所发生的同类事件称为〃形态共鸣〃。

  尽管他的观点遭到了《自然》杂志的否定与批评,却得到了一些新科学支持者的好评,从而掀起了论点截然相反的激烈争论。的确,谢多雷克博士的论点不仅奇特,还远远超出了人们通常所能理解的科学范畴。然而,许多谜一样的事件的发生,却可以从这个论点中得到很明确的解释。

  为了验证谢多雷克博士所提出的〃形态共鸣〃理论的真伪,英国电视台进行了公开的实验。

  首先,电视台准备了两幅画,这两幅画不仔细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不过有很多颜色夹杂其中罢了。但其实画中有画,其中一幅是一个戴帽子的女性,另一幅是一个蓄着胡子的男性。

  接着,电视台在电视上揭晓了其中一幅画的答案。而在揭晓这一答案前后,电视台分别做了两幅画的辨识实验,目的是观察电视揭晓答案前后,观众回答的准确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然,两次实验所选取的观众是不同的,参加电视播放后实验的观众并没有看过电视播放的内容,所以也就不知道到底哪一张是电视上所揭晓的答案。

  结果如何呢?电视台播放蓄胡子男性的频率要明显高于戴帽子女性。为慎重起见,电视台还使用了与英国及爱尔兰无关的其他国家的人物形象。可结果是,参加播放后实验的观众猜对的比例,竟然比播放前的多了三倍。

  这个结果正说明,许多人将已经知道的答案,给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某种暗示。用〃形象共鸣〃理论可以解释为,在之前的观众那里形成了能正确识别画中画的〃形象之场〃,从而使答案的准确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谢多雷克博士的理论还可以解释遗传现象。也就是说,遗传不仅仅是遗传信息的再次复制,同时还因为有〃形象之场〃的存在。其他诸如被称为〃同时性〃的巧合,或者荣格所提倡的集体无意识及〃原型〃,都可以用这一理论得到解释。

 

第四章(5) 

(日)江本胜  

 

  谢多雷克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形成〃形态形成场〃,其传播就可以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换句话说,只要有〃形态形成场〃存在,就可能在瞬间影响到其他地方,这也可以算做是世界瞬息万变的一种。

  第一次听到谢多雷克博士的理论时,我非常吃惊,因为我对于水结晶照片的研究,简直就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形象之场〃共鸣现象。

 

  在最开始拍摄水结晶照片的时候,几乎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根本无法获得一次成功。而当我终于拍到第一张水结晶照片的时候,我的助手也随之开始接二连三地终有所得。或许这也是一种〃形象共鸣〃。

  之前虽然听说谢多雷克博士的论著曾在日本出版,并很快跃居畅销书之列,但我之所以对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还主要因为我在电视上领略到了他的口才与雄辩,那是一个名为《六位不容忽视的科学家》的电视节目。

  4年后,我在欧洲做巡讲时有幸见到谢多雷克博士本人。来听我演讲的人当中恰好有人认识谢多雷克博士的夫人。在他来电话邀请之后,我到他位于伦敦的家中去拜访。

  谢多雷克博士对我所从事的对水结晶的研究了解很多,还说他大约每个星期都会收到一封提到我的信或者电子邮件。虽然我是带着很多问题去向谢多雷克博士请教的,但因为他对我的研究好像真的很感兴趣,最后反而变成了是我在不断地回答着他的问题。谢多雷克博士对我说:

  〃我一直研究生物学与生物行为,从未研究过水,对水的了解很有限。不过此后我的研究也许会和水结晶的研究有某些联系。

  〃我最关心的是人的注视对某些事物的影响。比如说,有些人,只要有人背后注视着他,他就会有感觉。我想做的是统计与此相关的一些数据。

  〃当然,这样的研究很容易流于主观。所以我想也许这样的实验可以以水为对象。对之漠视、置之不理的水与受到特别关注的水,普通人眼中的水与坏胚子所注视的水……设定这样几种情形,再观察水的变化,然后拍下它的结晶照片,我真的很想开始从事这样的研究。〃

  谢多雷克博士所想做的实验,与我前面提到的对着瓶子里的米饭说话的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他也可能得出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对置之不理的米饭,比对它说〃谢谢〃或者骂它〃浑蛋〃的米饭腐烂得更快。

  我也将这个结果告诉了谢多雷克博士,他非常感兴趣,但也提到,由于这其中牵扯到微生物的成长,其过程应该比较复杂。如果把这个对象改为水的话,结果会更简单明了。

  目前谢多雷克博士对人的精神感觉方面的研究颇感兴趣。比如,宠物的主人与宠物狗之间所存在的默契,为什么当宠物的主人要回家的那一瞬间,宠物狗会有所感应,开始跑到门口等着主人的归来。据说,谢多雷克博士已经用录像拍下了200个以上的这种现象。

 

第四章(6) 

(日)江本胜  

 

  此外,谢多雷克博士还与我说了以下这段话:

  〃我们的生命依赖许多看不见的能量在维持着,所以希望你能时刻关注你身边发生的事,这非常重要。关注本身对它们就有一种影响力存在,很多人虽然已经知道得很清楚,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与在家里父母会关注孩子有着同样的道理。〃

 

  关注身边的所有事情,观察周围的每一次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爱去对待你所能感知到的一切。因为谢多雷克博士始终站在第一线研究人类意识所具有的影响力,所以他的话也就格外能深入人心。

  如果有了水结晶给我们的启示,再加上谢多雷克博士经过实验得出的结果,便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中的大部分现象,同时还能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足以改变世界的能力。

  上帝赋予人类创造力,只要充分利用这个能力,便可以在瞬间改变世界。

  对于生活在烦恼之中的人来说,这无疑将是极大的鼓励,因为改变世界的一切力量就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你在做的事情,别人同样也在做。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怎样的〃形象之场〃?是要创造一个令彼此痛苦、相互伤害的环境,还是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感谢的空间呢?

  当你面对水,满怀爱心向它表达自己的谢意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一定有人像你一样对一切都充满了爱心。

  你不需要离开你现有的环境,因为你眼前的一杯水已经连接了整个世界。无论在哪里,水与水之间都会产生共鸣,由此扩展开来,全世界的每个人都应该心存着一份爱与感谢。

  那么就让爱与感谢充盈这个世界吧!那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神奇的充满爱心的〃形象之场〃,从而改变这个世界。在那样一个世界里,就不再有空间与时间的界限,甚至每时每刻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着!

 

第五章(1) 

(日)江本胜  

 

  我之所以出版水结晶的摄影集,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水结晶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宇宙的真理,却从没想到这本书竟然能在遥远的欧洲激起那么大的涟漪。可以说,这本书也形成了某种共鸣,它就像水波一样,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迅速扩展到了每一个人的心海。

  到底这本书里什么东西能如此抓住人心呢?我想,也许是当人看过照片之后,人体内的  

水受到了水结晶的感化而起了反应。水急切地想告诉这个世界,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爱与感谢〃。

  爱与感谢是自然之常理。来自宇宙的水将〃爱与感谢〃的信息带到这个地球,并让这〃爱与感谢〃在地球上创造了生命,孕育了生命。而当人看过水结晶的照片之后,通过体内细胞中的水,使一种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忆开始复苏。

  水结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传达〃爱与感谢〃。

  接下来再让我们欣赏一些水结晶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我以世界为题,试着通过风景与音乐来观察水的变化,同时也是一次尝试着去了解世界各地的自来水与天然水的结果。

  这本全面展示了水结晶的书,之所以能传到世界很多地方,完全要归功于我前面提到的、后来身兼我的随行翻译的日裔荷兰人阿维汉特静子女士。

  阿维汉特静子女士在我的摄影集出版还不到一个月的某一天,经朋友介绍,前来我的事务所拜访,并看到了我的这本刚刚出版不久的摄影集。

  阿维汉特女士一看到这本书就很震惊,当场用身上所有的钱一下子买了77本,分别送给她远在荷兰、瑞士、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朋友。

  阿维汉特女士把书送给朋友后,各种各样的反响如潮水一般反馈到了她那里。〃这本书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这是这个时代翘首盼望的杰作〃等等,热烈的反响一波接着一波而来。

  于是,阿维汉特女士特邀我去参加瑞士苏黎士友好联谊会每年举办的以〃人间寻宝〃为题的小型聚会。

  这个小型聚会开完的一个星期后,又恰逢一场瑞士每年定期召开的大型活动。机会难逢,阿维汉特女士又特地为我引荐,让我有幸在记者们面前做了一番演讲,并接受了杂志的采访。这也是水结晶这一话题在欧洲激起更大涟漪的一个契机。

 

第五章(2) 

(日)江本胜  

 

  后来在瑞士又为我举办过多次演讲活动的是前面曾经提到过的马妮爱拉·金姆女士。她看了我的摄影集后也深深被水结晶所吸引。

  〃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