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连载 >

第4章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连载-第4章

小说: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连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说是什么?”

    “因为他们敢闯,敢满世界跑,所以他们知道什么地方更有市场,什么地方更有商机,什么地方更能赚钱。”

    “高见!我赞同!”

    “光赞同有啥用,空谈了白天,还是实际行动吧,走,赚钱去!”

    ◎看准了就不要等待

    有一句俗语也是名言,就是“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不知保护了多少人,也不知坑害了多少人。有一支股票你没有买,等你想买的时候,价格早就涨上去了;有一个姑娘你没有追,等你想追的时候,她已为他人妇了;有一个生意你没有做,等你想做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做了;有一个项目你没有上,等你想上的时候,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有一个职务你没有争取,等你想去争的时候,早就有人大权在握了;有一个时机你没有把握,等你想去利用的时候,早就有人借此飞黄腾达了。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  第一部分 天机篇(10)

    有一句话说温州与上海的关系,“身在温州,心在上海。”温州人就是这样,他们总是把目光瞄准最大的城市——上海,因为上海总是有那么多商机,总是有那么多金子,上海人又是那样的精明过头,留给温州人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1991年的时候,改革开放虽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还没有完全打开。温州人却总是先人一步,他们比一般人看得更远。

    在温州通往上海的104国道上,昼夜奔驰着大车、小车甚至拖拉机,一批批温州人奔向上海,当时很多温州人就是从这条路上发迹的,后来温州人称之为“财富之路”。

    1991年10月,姓陈的两兄弟急急忙忙地跑到上海侦查经济情报。当时的上海浦东开发区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正待开发,陈氏两兄弟像勘探队员一样,从最南端的杨高路到最北端的高桥,他们四处张望,写写画画,花了整整五天时间。随后,他们悄悄回到温州。

    此时,精明的上海人也在关注着时局,他们更谨慎细致,他们要等国家的政策下来后情况更明朗时再行动。

    陈氏两兄弟可没有这种耐性,他们一回去就向自己的同乡们汇报情报:根据我们在上海浦东得到的信息和现场调查,开发浦东缺少一条贯通南北的干道,杨高路的拓宽改造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将来的杨高路必将繁华无疑,我们要抢在改造前租下一批店面房屋……其他的人也都从中闻到了钱的味道,于是大家一起募集资金,支持陈氏两兄弟到上海去大干一场。

    第二天一早,陈氏两兄弟提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就是农民常用的那种口袋,现在城市里很难看到了)。蛇皮袋外表虽然很难看又脏,但里面内容却很丰富:足足有65万人民币。两人提着蛇皮袋,非常谨慎地坐上了开往上海的长途汽车。当然,他们没忘记随身带上一本不知什么名称的集体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因为温州人都知道,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大上海,谁都害怕与个体、私营经济打交道。

    两兄弟把他们的钱一下子全砸到了离杨高路有30米之遥的一间仓库,而不是沿马路的门面。合伙人都非常纳闷,竞争对手心中都窃笑这两人不会花钱。

    陈氏两兄弟对别人的嘲笑不理不睬,他们心中有自己的算盘:杨高路要么不改造,一改造必是6车道、8车道无疑。到那个时候,他们必然大赚!到1991年11月底,陈氏兄弟的65万元投资全部落实了。陈氏兄弟的上海合作伙伴有村办企业、市属企业、部队大院之分,但是联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上海方以地皮为投入,温州方出资改造成活动房式店面,由温州方经营管理,收入二八分成,五年不变。

    事情的发展没有出乎陈氏两兄弟的意料,没过一年,耗资8亿多元的杨高路改造工程就被列为上海头号工程大张旗鼓地搞了起来,当初笑话两兄弟的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1992年12月8日,杨高路改造工程竣工。陈氏两兄弟也正在算他们的收益:总投资65万元改造了活动店面109间,现已出租98间。留下11间囤货居奇,要获得更大的收益。每间租金年均8000元,65万元投资一年内就完全收回了。随着浦东区的开发与上海经济的发展,杨高路的铺面租金年年猛涨,陈氏两兄弟赚得不亦乐乎。

    ◎有胆,还要有勇

    其实很多人都有各种冲动,比如想换工作干别的,但又怕找不到好工作,就不换了;想辞职去创业,但又怕血本无归,就不辞了;想去拜访某个客户,但怕被拒绝,就不去了。胆子人人都有,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被逼急了也能面目狰狞。但我们缺乏的是胆子加勇气,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了机会,也想去做点大事,但一想到各种艰难,要么是偃旗息鼓,要么是半途而废。胆量是一瞬间的产物,能激起人的雄心,而勇气则需要长期坚持,没有勇气,再大的胆量也要消沉。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  第一部分 天机篇(11)

    从来没有听说过“农民包飞机”的怪事,但王均瑶(均瑶牛奶创始人)就做到了,后人温州人就称他是“鬼”胆包天。

    1990年温州有了机场后,有到北京的,有到天津的,有到武汉的,可就一直没有长沙航班。其实在长沙的温州人很多,每年春节就有大批温州商人困在长沙回不了家。王均瑶大胆设想:大客车可以包,为什么自己不能包一架飞机飞温州?有人笑他做梦,他回答:为什么不试一试?

    在人们的不解与冷眼中,胆大的王均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包机”的道路。

    没有人支持王均瑶,他只能一个人独自谋划,制定各种方案,调查市场。等一切准备完毕后,王均瑶开始了他的“包机”历程。首先,他说服了湖南省民航局:温州到长沙的航班客源充足。他调查到至少有1万左右的温州人在长沙做生意,并且温商不仅把时间看作金钱,还把精力消耗列作一项经营成本。另外,为了消除民航局对于经营风险的担心,王均瑶采用了“先付钱、后开飞”的合作模式,“我先把几十万元钱押给你们,等于每次先付钱,后开飞,这样你们就‘旱涝保收’了。”最终这句话打动了民航局的心。

    想要包飞机不是件小事,自然是手续重重,王均瑶毕竟是农民出身,他不辞劳苦,今天去跑这个部门,明天去盖个图章。经过无数的奔波后,温州到长沙的包机航线终于开通了!1991年7月28日,这对王均瑶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随着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中国民航的历史被一个打工仔改写了。一时间,中国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称此举是中国民航扩大开放迈出的可喜一步,王均瑶这个“土农民”一下子就出名了。

    “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王均瑶这样评价他的那次包机行动。

    王均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农民包机公司,他趁热打铁,继而又承包了温州飞往全国各地的28条航线,真的把生意做到了天上。在中国,能做到这样的,他还是第一人。

    无独有偶,七年后,温州人又创造了奇迹。

    1998年8月30日凌晨2点,杭州至乌鲁木齐快运专列延伸国际专线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首次有了国际快运铁路专线。

    这列名为“华东中铁快运X288次”的杭州至乌鲁木齐专列,延伸至俄罗斯的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不久,这趟国际快运专列的始发站又由杭州直接延伸至温州,全程长达10000多公里。这条万里通道大大缩短了温州货运路程,促进了温州外贸经济的发展。

    这又是温州人创造的一个奇迹!该国际快运专线居然是由温州民间资本组建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快运专线的投资商名叫“温州至乌鲁木齐专线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温州市东风运输公司、殴海西山托运部、市长运青松第六营业处的托运个体户联合组成。

    后来经济学家评论说:“这是我国铁路运输营运的最新模式和重大改革,在我国航空史上也有其重要意义。”

    能开创新局面的人,不只需要朦胧的冲动,不只需要藏在肚子里的创意,更需要的是敢拼敢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

《左手犹太人,右手温州人》  第一部分 天机篇(12)

    ◎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好多商机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但为何成功的只是少数?因为做事要成功是需要门槛和条件的,比如开公司、办厂子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还有一些行业被政府限制或者已经被别人垄断,要想插上一脚更需实力,不是人人都具备这些条件的。一般人就会说:算了,自己没有那个命,然后看着财富从身边溜走也只有干瞪眼。但英豪们不会这样想,他们在想:现在我没有这种条件,我要去创造这种条件,那样我不就抓住这个机会了?

    周星增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贵州工学院工作,后又调回老家温州大学任教。1992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大潮,这让周星增有了莫名的躁动。就在学校即将任命他为系副主任时,他却毅然地递交了辞职报告,选择了进入民营企业中,也成为一位商海弄潮儿。他勤恳实干,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提出更高的目标。从财务部经理到销售中心总经理、董事长助理,他最终进入了企业集团的领导核心层。

    如此辉煌的业绩,周星增并没有骄傲,而是将事业的风帆再度高高扬起。他决定自己单独创业。那做什么呢?当时的人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本事,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又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大学扩招是必然的,这意味着考上大学不再是难事。但现在的大学太少了,省会城市就那么几所大学,一般的城市就那么一所,有的城市还没有,肯定需要大量的民办大学来补充,未来的教育事业一定会火起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999年7月,周星增决定弃商办学。1999年下半年,他与几个朋友及温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投资3亿元人民币,要在上海浦东康桥开发区兴办上海建桥学院。

    私人办大学谈何容易?当时,周星增并未获得政府的批准,只是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个意向书,便开始兴建教学大楼。这么大胆的举动让许多人都很费解,但是,周星增却有自己的想法。

    周星增说:“自己在工厂里干过,搞的是低压电器。国家对低压电器产品实行许可证管理,没有许可证就不能生产,可是要取得许可证,又必须有生产做基础,没有生产永远也拿不到许可证,现实就是这样的矛盾,条件只有自己创造出来,否则一切都免谈。”

    周星增来个先斩后奏的策略,先不问能办不能办,而是先买地、先基建、先盖楼,把需要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都搞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到上海市教委审批。

    周星增知道没有办学的必备条件,这个大学就永远也办不了。

    大学首先要有一定的规模。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