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374章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374章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真的比较担心,有些人对佛法生起一刹那性的信心很不容易,就像盲龟值木一样非常难得,但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被有些人利用了,最后误入歧途的话,非常可惜。因此,大家一定要先寻找具法相的善知识。智悲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说,末法时期具足所有法相的善知识很难找,但最基本的条件是,这个上师必须要有利他的菩提心。找到这样的上师以后,务必要寻求真正的佛法,不要听一两天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人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压力、世间的诱惑吧,没办法真正展开闻思修行,很多人闻思时间太短了,一两年就开始打退堂鼓。其实我们活多少年,就应该闻思多少年,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有一句教言我最喜欢,他说:“活到老,修到老。”一定要有这样的恒心。否则,在这个上师那儿听一两天,好像没有什么味道,又到那个上师那儿去听听,又觉得讲得不好……这样得不到什么利益。学习佛法,尤其是般若法门,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若能如此,相续中的实执才会逐渐减少,今后求什么法都会很容易!
    
思考题
    960、众生之所以流转轮回,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对治?热带猴子的故事给你以何启示?
    961、你对自己所执著的对境,因为以根识能感受到它,故而认为其真实存在。对于这种妄执,中观宗是如何剖析并驳斥的?
    962、为什么说互相观待的法并非实有?你对这个道理有哪些体会?
    963、华智仁波切说:“活到老,修到老。”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学习佛法怎样才能持之以恒?请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第一百七十九节课
    下面的科判是“宣说能害”,也就是说,承认诸法有自性不合理,否则于理证、教证有妨害。
    庚三(宣说能害)分三:一、由因建立空性;二、由果建立空性;三、成立之摄义。
    辛一(由因建立空性)分二: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二、名言中由因生建立空性。
    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分三:一、破无因生;二、破常因生;三、摄义。
    在有些讲义中,此科判安立为依靠中观三种因来破斥,即观察因之金刚屑因、观察本体之大缘起因、观察果之破有无生因。抉择空性的论典中,中观共同五大因 用得比较多,比如,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龙猛菩萨的中观诸论用了金刚屑因和破有无生因,《中观庄严论》用了离一多因,《中论》用了大缘起因……依此来破斥一切实法。
    有人可能认为:“既然要破的是诸法实有,为什么《入中论》、《中论》、《四百论》等中观论典中,首先破诸法产生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有为法的法相是生、住、灭,如果抉择诸法不生,自然就没有它的安住和毁灭。众生执著的对境是有为法,如果有为法都不存在了,对它的本体和果就不会产生强烈执著。
    很多人没有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的分别念,怎么样也空不了,始终被执著束缚着,非常苦恼。在古代,人们看得不多,听得也不多,不会有什么大的痛苦,而现在的人随着科学发展,表面上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可是内心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苍白。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物质条件相当圆满富足,但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精神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痛苦得不得了,最后不得不自杀。
    因此,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想获得快乐、安逸、舒适的生活,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一直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这样的生活谁都不愿意过,然而很多人由于业力现前,对如幻的对境耽著不舍,从而招致层出不穷的痛苦。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佛教,尤其是金刚屑因 这种推理非常殊胜,它就如同金刚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般,能摧毁各种邪见执著,无论是什么样的科学力量,在它面前都不堪一击。我们在知识分子面前弘扬中观空性理,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确凿的依据、可靠的推理。此处的逻辑推理叫金刚屑因,通过这样的观察方式,抉择万法在名言中如梦如幻、无有自性,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这种境界若能得以成熟,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违缘痛苦,自己也有坦然面对的能力和勇气。
    因此,之所以要破一切万法的产生,就是为了对无生的境界有所认识。若能通达无生空性,不仅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还会给现实生活带来无穷饶益。既然知道了它的价值,被烦恼束缚的严重患者,为什么不吃这样空性的妙药呢?
    癸一、破无因生:
    世人亦能见,一切能生因,
    如莲根茎等,差别前因生。
    世间上有形形色色的外道,其中的顺世外道,以前在印度比较兴盛,如今在世界各地,类似的观点也比较多。它最初的来源是这样的:往昔阿修罗与天人作战时,由于天人本性相信因果等善法,不愿意杀害阿修罗。当时有一天尊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天人恐怕会一败涂地,于是撰著了一部无有前世后世的邪论。后来此观点传播于人间,形成了所谓的顺世外道。(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包括在座的有些道友,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人只有一世,所以应当尽情享受,不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顺世外道为了证明前世后世不存在,以一正理、三比喻、四相来安立自宗。一正理,是前后世肯定不存在,因为现量没有见到之故。三比喻是:1)无有因的比喻,如草地上长出蘑菇;2)无有果的比喻,如灰尘被风卷走般不复存在;3)无有本体的比喻,外道典籍中说:“日升河水向下流,豌豆圆形刺尖长,孔雀翎艳等诸法,谁亦未作自性成。”太阳东升西落、河水从高处流下、豌豆是圆形、荆棘刺是尖的、孔雀的翎羽五颜六色,皆是自然而然形成,并非人工所造,所以万法是无因产生。
    这种说法非常可笑。虽然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是谁牵上去的,河水向下流不是谁引下去的,豌豆是圆形不是谁抟成的,刺又长又尖不是谁削的,孔雀的羽毛五彩斑斓也不是谁画的,但这些并非无因而生。顺世外道的观点,我们讲《中观庄严论》等时也破斥过,麦彭仁波切说:“他们宣称只许现量、不许比量,但在以理立宗时,却说前世后世不存在,因为没有见到之故,这难道不是比量吗?”而且,若许现量不见的法就不存在,那你自己的肠子你见过吗?明天的事情你见过吗?祖祖辈辈的事情你见过吗?假如这些没有见过,是否也要承许为不存在呢?
    现在有许多这样的人,声称前世后世不存在,就是因为看不见。如果存在必须要被看见,那电磁波、原子、原子核、电子、夸克等,这些能被看见吗?你们若认为肉眼虽然看不见,但通过科学仪器可以发现,那么同样,前世后世肉眼看不见,但依靠种种依据也可以印证。
    所以,对方的观点没有任何道理,大家对此要有坚定的信解。否则,很多人从小就受一些教育的影响,对生死轮回、业因果半信半疑,这样的话,会给自己的解脱带来很大障碍。如果你真的存在一些邪见,那不妨与有智慧、有正见的人进行辩论,不要埋在心里面。埋在心里面的话,永远都有一个疑团,逐渐逐渐就会变成“绝症”。
    其实,认为万法无因生的观点,不要说是学过宗派的人,即便是普通的农民也不会承认。农民春天播下青稞的种子,经过精心耕耘,秋天就可以收割庄稼,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任何一个法,只要有因就能生果,因发生变化时,果也随之变化,这是一种因果规律。理自在法称论师说:“若此有彼生,若此变彼变,说此是彼因,此于彼亦有。”这样的因果推理说得非常好。因和果的关系是有因定生果,一旦因发生变化,果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譬如,种子被火烧焦了,就不可能产生苗芽,恶业通过忏悔得以清净,就不会成熟果报。这种因果观念在世间也是存在的,有些人为什么不承认呢?
    大家应该反反复复观察,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邪见。如果你觉得前世后世不存在、业因果不存在,这种邪见以潜藏或现行的方式在你相续中存在,那务必要加以遣除。说实话,我非常担心有些人,他们对佛教的教理不是很精通,虽然剃光头入了佛门,或者受了居士戒,但心里还存在百般怀疑:“我今生造恶业,来世会不会成熟啊?人到底有没有前世后世啊?”如果这样认为,说明你非常愚笨。因为在正理面前,因果规律无法推翻,无法推翻的东西你还不承认,你不是愚者是什么啊?
    对方争辩道:“如果说因果是存在的,那种子为何不具足果的所有特征呢?比如,莲花的种子只是灰色的一小粒,上面根本没有莲根、莲茎、莲花、莲叶等差别相,既然二者如此不同,种子又岂是枝叶花果的生因?”
    这种说法很荒唐。莲花、莲根、莲茎等的因,在种子上其实也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并不是以现行的方式存在,不然,种子上有花蕊、花瓣的话,那它就变成花了,我们没必要求果了,献花的时候,供养一粒种子就可以,不必非要花钱买花。如此一来,世间人为获得果实而辛辛苦苦收集种子,此举就成了徒劳无益,如月称论师言:“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
    既然因上没有果的差别相,那因是不是不能生果呢?并非如此,这一点,我们讲大缘起因时也会剖析。因若不存在,果是不能产生的,但因生果只是一种因缘显现,此甚深奥秘在其他论典中也会宣说。因此,大家应该知道,顺世外道所承认的无因生不合理,是极其低劣的见解。
    谁作因差别?由昔诸异因。
    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对方又问:“假如种子有莲花茎叶的不同差别因,那这些差别因又是谁来造的呢?”外道认为是上帝、梵天、帝释天所造,这样比较有说服力,但若这一点也不承认,岂不是证明诸法是无因而生?
    答曰:这些差别因没有常有的作者,也没有无常的作者,它只是由往昔的不同因而来。种子有生根茎叶的不共能力,这是一种缘起法,《解义慧剑》云:“缘起生诸法,皆具依自体,住不共法相,坚硬湿热等,名言此法尔,不可否认也。”因为构成万法的四大有不同法相,例如水是湿润性、地是坚硬性、风是轻飘性,诸法各自因的功能不同,故呈现的果也是各种各样,这就是万法的名言规律。
    对方继续问:“何故因生果?”既然因中有产生种种果法的功能,为什么它只产生同类的果呢?譬如,小麦的种子为什么只产生小麦,而不产生莲花呢?
    答曰:“从昔因力故。”原因很简单,每个法并非有能生一切的功能,有实法的特性只是安住于自己的本体,如《释量论》云:“有实依自性,安住各本体。”火安住于火的本体,水安住于水的本体,糖安住于糖的本体,不可能从糖中产生酸菜,也不可能从石头中产生苗芽。往昔因力如何,所生之果也如何,尽管外缘能产生一些影响,比如所加的肥料不同,庄稼的味道就有所不同,但它的同类因只能生同类果,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