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第80章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80章

小说: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问:“你们在几分把握可以战胜他们,战胜后可以抵挡苏联吗?和他们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谁有没有说服谁,最后首相只好宣布散会并祈求日本天皇的裁决了。

  裕仁坐上会议室的御座,近卫首相简单介绍了会议和会议辩论的情况。裕仁首先问到外相有田一个关键的问题:“苏联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田小心翼翼的回答:“按照苏联的战略企图来看,他们只是想取得部分的利益,不想也不可能消灭那里的中国军队,他们的战略重心还是在欧洲战场。对李成坤部出兵是因为他们正在日益强大起来,苏联和他们有不少的领土瓜葛,加上他们和德国的关系很密切,为了防止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中国人从远东出兵所以先下手为强削弱中国人的实力,取得重要的防御地带和中国进攻苏联重要枢纽和战略要地,当然中国的丰富资源也不会放过的。他们是不希望看见我们大规模的进攻黑龙江的,只是希望削弱他们的实力,既对苏联无害,又可以抵抗住帝国皇军的进攻,成为两强之中的缓冲地带,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的处理欧洲事物。甚至我们强攻黑龙江的时候,苏联人很有可能和中国人签定停火协议,让中国人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我们,让我们杀得两败俱伤,这是苏联最希望看到的。所以现在即使我们和苏联签定了条约,他们也对我们提供了一些支援,我们却无法要求他们和我们一起全力进攻黑龙江等地。即使我们和他们平分黑龙江的领土估计他们也兴趣缺乏,因为日本的工业比中国强得多,相对威胁也要大得多,中国这个缓冲地带是必须的。协议是人签定的需要的时候可以签定,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毁掉它,一切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为前提。”

  裕仁问到支持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主战的陆相东条:“卿对此有什么看法?”东条对天皇不敢隐瞒,低着头说:“我也赞同外相的说法,布尔什维克的苏联十分不可靠。虽然不愿意,但是必须要承认黑龙江的中国军队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中国其他所有军队,从训练到装备以至经验都足以和帝国军队相抗衡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可以与我们对抗就放弃这次机会,此次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演练集中了精锐兵力一百五十万,苏联也集结了近八十万大军加上蒙古的数十万军队,即使他们全民动员起来也军队数量也无法和我们相比。这次他们向北平和淞沪战场派遣出了二十多万部队,应付苏联和蒙古威胁必须要大量的部队,留下的面队我们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此次打倒他们的机会非常的难得,我们对此战胜利充满了信心。”

  裕仁问到:“打败他们需要什么准备,战争我们得到的利益如何?”东条一下蒙了,虽然军部非常希望这次可以抱一剑之仇,可是对他们战斗力出来都没有低估。虽然没有精确的情报,从他们派遣出来的部队装备情况看已经超过了帝国军队,他们一个满员师足以正面冲击满员的正规师团,防守的时候可以对抗更多的帝国军队,更不谈他们现在拥有的空中优势。这次进攻他们东条等人主张就是以数量的优势彻底的冲跨他们,要是没有冲跨他们,自己的损失将是任何一次战争都比不了的,即使打赢也是惨胜。这么大的战斗下来,能留下什么东西?从损失到利益都无法拿出理由来说服进行北上战略,虽然自己心里认为李成坤将是日本最大的安全威胁。从他崛起开始,不计任何的手段对方帝国,不管是偷袭还是攻坚战,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面对他的崛起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苏联之所以出兵相信也是因为他们统帅部有人有这种感觉吧!

  海相也认为军部的作战计划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建议在黑龙江部队无法分身的时候迅速的占领华北、华中地区,取得必要的战略资源和辽阔的领土。东条等人知道北上已经事不可为了,被迫转为思考侵略华中和华北地区作战问题。天皇看见事情已经大概有了眉目,站起来说:“每当想起那些忠心耿耿为我效忠的人,想到在异国为国家战斗的陆海军将士,朕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是为了大日本帝国明天,为我们的国民取得必要的生活物资而奋战……朕认真考虑了局势,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政府违反六年前的协议,攻击我在上海的军队、侨民,已经以他们实际行动向日本宣战,朕不准备退缩,号召所有的军人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权利做出自己的贡献!”彻底的将日本的战争重心向华北和华中转移,日本内阁对这次会议高度保密,并持续对黑龙江边界地区进行骚扰,如发现中国军队实力减弱随时准备对黑龙江进行局部作战。

  按照计划,梨树的守军对苏联的猛烈进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苏联军队大量杀伤后有序的撤退出阵地,苏联军队尾随追击,五天内就深入国境一百五十公里,苏联追击的第一集团军司令瓦西里耶夫根据多年从军经验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从梨树到麻西、鸡西等地,中国军队每次都是将防御工事发挥了最大的效用,给红军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在红军即将攻破阵地的时候他们又狡猾的撤退了,路上不停的有飞机和小股的军队进行骚扰。当苏联达到城镇的时候发现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搬走了,庄稼、牲口什么东西都被搬运走了,一路上除了了不时出现的小股是骚扰部队,简直就看不见人影。瓦西里耶夫发现直线推进的部队比较顺利,侧翼的进攻都非常艰苦,密林地区战斗从进入中国境内就开始了,连续打了近四天了还没有功下来。负责进攻牡丹江达到部队也在穆棱地区受到了顽强的阻击,前进非常缓慢,这几天随着军队的推进进展也越来越慢,中国军队和红军均出现了激烈的大规模交火,双方均有不少损失,瓦西里耶夫明白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临了。

  步八师二十三团原来布防在梨树,一路上只是在苏联进攻前进行顽强的抵抗,给他们比较大的杀伤,又在他们强攻前撤退出阵地,一路上除了了埋雷就是偷袭,这样一直到了鸡西。团长魏志把东西一扔说:“他娘的,好歹是到了,再他娘的不到,老子的部队不知道要跑到那个地方去了。”警卫员一听问到:“团长,我们不用在跑了?” 魏志狠狠的敲了警卫员的头说:“你他娘的还想跑啊,给老子乖乖的守在这里,要是这里丢了老子只有自己吃枪子了!他娘的,虽然是有命令要老子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老子被老毛子追着到处跑,说出去都没有脸见那些家伙了。”警卫员把消息传到连队的时候,大家都兴奋了起来,这几天虽然没有什么伤亡,可被人追而且要和他们保持距离,不能远不能近,真是太别扭了,等了怎么多天终于可以痛快的打一仗了。在晚上的时候,他们看见了大批带着伪装的部队悄悄进了城,马蹄都用布包了起来,汽车都没有开灯,在路上指引人员的指挥下慢慢进来,大家都兴奋不已,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一场大战。庞大的车队直到即将天明的时候才停止,苏联军队还以为向以前一样情况,那里知道这里的火力异常的凶猛,抵抗不是以前的程度可以相比的。瓦西里耶夫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正餐,军人好战的血液也开始沸腾起来。好书尽在cmfu





  第一部 第八十四章 参战

  (起0C点0C中0C文0C网更新时间:2004…1…13 20:12:00  本章字数:5289)

  延安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叹了口气说:“这个王明坏了大事,成事情不足,败事有余。把我们党推上了绝境,和共产国际关系是要处理好,但也不能这样不经过我们政治局同意就在中国搞出怎么大的事情了来,简直是目无党纪!原本同情我们共产党,支持共产党的民众和那些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中对我们比较温和的左派,现在都对我们党抗日救国主张表示怀疑。国内的舆论也大肆的指责我们有联合苏联瓜分中国领土企图,不仅自己抗日没有动作,还扯李成坤抗日的后腿,现在我们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现在讲这是王明没有得到中央批准私自行动,虽然是事实,但这个说法已经不可能让民众和民主党派满意,更何况南京政府也在这里面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我党的威信已经受到了最严重的损害,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爆发没有我们党领导的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不是各地的地下党员尽量的安抚他们,规模将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游行。目前必须要对此作出我们积极的反应,乘事情还可以挽回的时候尽量的补救,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尽量的发言。”

  周恩来马上接着说:“我刚从武汉办事处回来,现在局面对我们很不利。南京方面已经削减了我们各种经费和武器补给,使我们原本就出来没有给足过的经费锐减,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靠政府的经费。原本各地和华侨给我们准备的大批捐款,现在都捐给了黑龙江慰问那些撤会的将士和补助牺牲将士家属,原本准备来延安的学生很多也因为这件事情改变了态度。我们办事处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来?各大报纸也报道了十年前王明同志也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冒天下之大惟支持苏联粗暴干涉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中东路事件,指责中国共产党一向有以苏联利益为重,将苏联当作自己的祖国的行为,漠视中国的利益。这件事情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精心的策划出来的,却不幸被将士们识破,丧心病狂的叛徒竟然勾结引来了大量苏联围歼自己的同胞等等。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以实际的行动来为自己证明,表明我党抗日的决心。日本侵略的两个重心,华北和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离我们比较近,主要战场在长城以南,北平附近,根据日军现在在华中淞沪战场增兵情况来看,华北近期不会有什么大战。所以近期我们只能在华中战场参加对日作战,黑龙江的李成坤将军也派遣了三个师的部队参战,我们可以尽量修补我们之间的隔阂,同时也打出我们八路军的声威出来。按照蒋委员长的计划,兵力将逐渐增加到七十万以上,我们准备从十八路军中抽调出一个主力师,新四军抽出一个支队来参战,具体派谁出兵的情况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其实心中还有个想法没有说出来,要抗日华北就足够了,可是因为出了这事,要北上就会靠近绥远(内蒙古)地区,李成坤他们和苏联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到时候无论帮不帮都处于尴尬的地步,八路军北上甚至可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曲解为准备配合苏联偷袭,反而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起不到团结抗日的的作用。参加淞沪战场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

  第十八路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说:“现在华北吴克仁带领第七集团军十五万人和宋哲元的二十九路军近十万人加上一些地方武装虽然人数勉强可以与日军相比,抵抗日本四十万军队有点悬。我们估计日本是先想从淞沪打开口子,深入中国腹地,既可北上配合华北的日军对北平、山西等地的中国军队实行夹击。他们战略的重点还是在淞沪战场,华北战场这段时间如果守军抵抗顽强的话,日军不可能大规模的进攻,他们也无法保障两线作战的的庞大的消耗。我们军委几个常委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