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成功]成功从底层开始 >

第15章

[成功]成功从底层开始-第15章

小说: [成功]成功从底层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我当时想,他本来可以谈完话后就走的,我们这儿有人专门收拾卫生,但他没有这样做。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我们能不用他吗!第二次我认为他有修养,是我们俩人出差到黑龙江,住在宾馆的一个套间,晚上我们俩说说话,也是有人给送来了一盘西瓜,在吃西瓜的时候我就想,等吃完西瓜后,我要抢先把西瓜皮倒进垃圾桶里,可就在我把手伸过去的时候,他的手已经先到了,我还是比人家慢了半拍。他第二天比我走得早要去山西,临走的时候特意告诉我:“所长,你一会儿去结账的时候,别忘了昨天晚上咱们把屋里的烟灰缸摔坏了。”为啥呢?他拿着玻璃烟灰缸倒西瓜皮,一不小心把烟灰缸摔到地上了。他要是不提醒我,我还真的忘了这件事,一个烟灰缸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这件小事同样说明了一个人的修养。     
        可是我们有些人总是对此不以为然,你就是再提醒他也是无动于衷。有一次我带着几个人去日本(可不是咱们公司的人),因为我去过好多次,我就事先对他们讲,注意啊,在新干线的火车上不能大声说话。因为日本人坐车有一个好习惯,临上车前常常要买一张报纸或一本书,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不希望有人打扰。咱们去了七八个人吧,上车十几分钟后就开始讲话,粗声大嗓的,一会儿又把“红十”支起来了,扑克摔得震天响,惹得附近座位的好多乘客都站起来往这边看,明显的不满意了。当时我觉得自己非常没面子,但我还不好说什么,我要是再说什么,他们就会打击我了:“就你王振国出过国,你怎么专门崇洋媚外呀!”可是,你出了国,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中国人的国格啊。     
    我去年夏天接待过一个团体,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国外同胞,来咱们通化参观植物园。我告诉食堂做十六个像样的菜招待客人。可是这个团里有一个女的抽完烟后,大模大样的把烟蒂扔到地上,然后又用脚碾了碾。当时我正在虎啸亭给他们讲解呢,看到这情景心里头马上觉得不痛快。这时候门卫接到食堂的通知说,所长点的菜有两个没有怎么办呢?我说:“去掉!”一个烟头就让我把接待整个团的档次降下去了。大家看,一个人如果不注意修养,往往是一件小事,一个小节,就会让你前功尽弃。对此,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小事不为者,大事难成;一屋不扫者,难扫天下。”所以说,一个人的修养怎样将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事业,修养不好的人很难做成大事的。换句话说,良好的修养就是一个人的财富,最起码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垫脚石或敲门砖。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辅导员老师带上二十几个大学生到一家大集团参观,因为这个集团的老总是老师的同学,秘书和工作人员都非常客气。秘书将大家安排在一个有空调的会议室坐下,工作人员接着给每个学生都倒了一杯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们忙活,其中还有一个女同学问了句:“有没有红茶?”理由是她平时只喝红茶。这时候,有一个名叫林晖的学生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人家给你倒水还挑三捡四的。”轮到他接过水杯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您辛苦了。”工作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喜,虽然这是句很普通的客气话,却是她今天惟一听到的一句。      
    这时候门开了,老总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很抱歉,我在办公室有点急事处理,让你们久等了,真对不起。”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没有人应声,还是老师和前面道谢的那位同学带头鼓起了掌,掌声稀稀拉拉的。老总开始讲话,发现同学们端坐着,没有人做记录,于是转身让秘书拿来公司的笔记本和笔,然后老总面带笑容地双手递给每一位学生。递着递着老总的笑容没有了,因为学生们都是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来,有的学生连挪动一下身子都不肯。老总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时候 ,有一位同学礼貌地站起来了,身体微倾,双手接过笔记本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老总听到这句话,不觉地伸手拍了拍这个同学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这个同学回答道:“我叫林晖。”     
    毕业应聘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想去这家大集团,人家却点名要去了林晖。有的同学不服气。这时老师一边叹气一边说:“我带你们去参观的真正目的就是想给你们创造机会,可你们都失去了。你们说得不错,林晖的学习成绩不比你们好,但是你们明白吗,除了学习之外,你们还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就是第一课!”     
第三部分爱心 
    爱   心     
    爱与成功什么关系?爱心从来不需要回报的,但是爱心常常会听到它真诚的回声。     
    企业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真正对社会有所贡献时,才会有存活下去的理由。我不赞同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这种观点,至少我们这个企业追求的首先是对社会的贡献。“奉献至诚,造福人类。”这就是我们的企业理念。当然,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必须去赢得市场,但我们所经营的,绝对不只是药品,而首先是一片爱心,要满怀爱心和责任,去救治更多的癌症患者的生命。     
    所以,我们公司只要有新员工加盟,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课,总是一个“老调重弹”的故事: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年事已高,却膝下没有儿女。这么大的产业由谁继承呢?后来,他相中了公司的一名年轻的助理,在英国留过学,知识渊博,且为人处世进退自如。有一天,他举办家庭舞会,来的客人很多,他就当众宣布道:“这个小伙子是我指定的接班人。将来我老了,公司所有事物都全权交给他来处理。”小伙子长得也很英俊,走上前给客人们恭恭敬敬地行个礼。夫人也欣赏地看着他,然后说:“这就是你经常向我提到的那个年轻人啊!”     
    第二天早晨,董事长夫人到超市买东西。突然发现门口聚集了一伙人,再一看,被围困在中间的那个人,不正是昨晚在我家跳舞的那个小伙子,董事长的接班人吗?她就问道:“怎么回事?”小伙子没有回答。旁边的人告诉她:“这个小伙子把汽车停在超市门口最近的车位上,我们让他开走他不干,所以就吵起来了。”夫人当即就明白了。原来在国外的超市,离门口最近的五个车位都是留给残疾人专用的。夫人回家后就和董事长说了这件事。下午刚刚上班,董事长通知年轻人:“你可以到财务部结算了。虽然你很有才华,但是你没有爱心,所以我不可能选择你做接班人了。并且,我们公司也不能留用这样的没有爱心的员工。”     
    后来,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之余,到一家敬老院常年做义工,接连做了三年。这件事也被原来的董事长知道了,就派人找回他,说:“我听说你现在的事情了,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坚持在行动中悔过,这就很好。你还是回到我们公司工作吧。”这样,董事长又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考察了一年,认为他现在确实富有爱心了,就让他重新做了董事长的接班人。     
    所以,我们企业选人用人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看你生活中有没有爱心。如果我让你们卖木梳,只要有能力把木梳卖出去就行了,可我们是治病救人哪!治病救人没有爱心能行吗?当一个人把生命都交给我们的时候,当一个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相信了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去关怀、帮助他们,这需要爱心啊!一个人有没有爱心,从日常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你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摔倒了,能不能马上跑过去扶起人家;或者坐公共汽车,会不会主动地给老人和儿童让座。我发现公司里不少年轻人上班后第一次领到工资,首先想到给爸爸妈妈买点什么东西,这些都是有爱心的表现。记得有一次我在广州义诊,我事先说好了,所有重病人都不要上楼看病,只要通知一声我马上会下楼。可是,有位老太太说:“楼上有那么多病人,王教授够辛苦的了,我不能让他下楼单单给我看病,还是让我儿女们搀扶着我上去吧。”这时候,我们的一位员工二话没说就蹲下来了:“大娘,我背着您上楼。”这位老太太体重有140斤,我们的小伙子瘦瘦的,顶多也就120斤吧,累得他满头大汗。感动得老太太坐在我面前哭着说:“我儿子和姑娘当时都在身边,却是你们的员工抢着背我上楼,我真是要谢谢你们这份爱心,我这回就是死了也够本了。”     
    还记得有一年我在通化过的春节,大年三十晚上我赶到咱们医院,想要和住院的病人一起吃顿年夜饺子。我去了之后,一位内蒙古的老大娘跟我说:“王教授,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我现在看到饺子直想吐,我过年是吃不了饺子啦。”我听到这句话,心情特别不好受。我看到她儿子特意从外地赶来的,和母亲一起过年,她要是连一个饺子都吃不下,她家这个年能过得好吗?所以,我当时对症下药,赶紧给她开了一服中药方。到了初三我又去看她,她从床上下地了,握着我的手激动地告诉我,她现在能吃饭了,今天一顿就吃了十几个饺子。看到这一幕,我欣慰地笑了。我曾经说过,我们企业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但是我们的客户对我们企业的忠诚度和美誉度,的确非常之高,这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有善愿,天必宠之。”我们不是靠广告轰出来的市场,我们是付出爱心扎扎实实的赢得的市场。     
    但是,千万不要把“爱心”只狭隘地理解为服务企业和服务患者。爱也有小爱和大爱之分,我想我们振国人培养的是大爱,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奉献的大爱。爱只有升华到这种境界,才不会简单地浮在表面,爱才会在心灵间深深地扎实了根须。这样,你将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会是一个成功的充满爱心的人。爱与成功什么关系?爱心从来不需要回报的,但是爱心常常会听到它真诚的回声。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十六年前的一个夏天,金小姐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从台湾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家用产品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金小姐刚刚坐下,就有人用日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她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碗站在面前。她赶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这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一顿快餐很快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递过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金小姐一看,哟,原来老人是一家日本大公司的社长。     
    一个月以后,金小姐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怎么办?真的刚刚起步就要破产吗?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来,就抱着一线希望写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间小公司,如果你来台湾希望你能来看一看。信发出后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启程来台湾。两天后,他真的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