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

第134章

古尊宿语录(全48卷)-第134章

小说: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过南阳忠国师。五宿禁闱。提持圣谛第一义。
与二千年前释迦老子出气。使后五百世比丘增长威光。
佛照禅师蒙特赐。世间出世更无双。
是什么得恁么奇特。师云。彼此一时皆盛事。未必今人愧古人。进云。
兵随印转将逐符行。师云。正令巳行风凛凛。
斗间剑气烛天光。进云。同光帝问兴化。朕收中原获得一宝。
至今未有人酬价。兴化云。略借陛下宝看。
帝引手舒襆头脚示之。意旨如何。师云。奇特中奇特。进云。
龙袖拂开千圣眼。金毛师子现全威。师云点。进云。兴化道。
君王之宝谁敢酬价。又作么生。师云。古今牓样。进云。
普光明殿里。拨转上头关。师云。虎头虎尾一时收。进云。
只如知恩报恩一句。如何话会。师云。
一雨普沾沙界润。群生何处不承恩。进云。飞来峰顶瞻天阙。
选佛场中谢圣恩。师云。锦上铺花。僧礼拜。又僧问。
直截根源到日边。帝恩降自九重天。中兴吾道超今古。
佛放毫光照大千。既沐宸恩。请师祝圣。师云。
万年松在祝融峰。进云。一言巳祝南山寿。八表无私贺太平。师云。
当头道著。进云。直得九重城畔祥云起。
七宝山前瑞气生。师云。清风来未休。进云。君恩师巳报。祖意又如何。
师云。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进云。王道与祖道。
相去多少。师云。不隔一丝毫。进云。灵云见桃花悟道。
意旨如何。师云。更参三十年。进云。只如空手牵铁牛。
意旨如何。师云。非子境界。进云。未审向什么处见灵云。
师云。撞著额头磕著鼻。进云。莫谓灵云消息断。
桃花依旧笑春风。师云。逢人不得错举。僧礼拜。师乃云。
当阳目击直下知归。左右逢原七通八达。
著著有出身之路。头头具透脱之机。有时神出鬼没。换斗移星。
有时八字打开。两手分付。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
恁么不恁么总得。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放去收来有何罣碍。直得龙骧凤翥鸾翔。奇特中奇特。殊胜中殊胜。
正当恁么时。且道。知恩报恩一句作么生道。
吾皇万万年。复举。黄檗和尚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不著便底。
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师著语云。打草要蛇惊。时有僧出众云。
只如诸方聚徒领众。又作么生。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师云。
黄檗眼观东南。意在西北。点检将来。未免面皮厚三寸。
且道。灵隐恁么批判。意在什么处。从前汗马无人识。
只要重论盖代功。下座。师淳熙戊戍十月初二日。
召对便殿。引见致恭。即日孟冬薄塞。恭惟皇帝陛下。
圣躬万福。臣前冬奉清光。继蒙颁赐禅号。仰荷圣恩。
赐坐。师就坐。上曰。朕近看华严经。至善财入法界品。
思见善知识。如卿在前。师云。陛下今日召臣僧。
陛下是主。臣僧是伴。主伴交参机感相投。
便是入华严法界。所以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
始终不离于当念。此乃不出陛下一念。上曰是。
朕得暇常于损齌静坐。但日用事繁不能纯一。师云。
陛下但正心术。自然如明镜当台。物来斯照。上曰。
朕每见臣僚上殿。开口便知他肺腑。可与者即与。不可即不与。
师云。世间事不出一个公字。上曰。是如此。
朕每看方册。自古帝王无悟道者。师云。古今唯陛下一人。
更须退步体究方得纯一。觉得省力处。便是得力处。上曰。
秀才家多不信佛法。师云。佛者觉也。
须是当人见性成佛。昔有一官人。著无佛论呈仰山。接得便问云。
公所述论。意谓本来有佛故论。谓本来无佛故论。
官人无对。山又云。若本来有。公争得云无。若本来无。
今制此论。岂不成有。官人又无对。上曰。好一拶。师云。
三教圣人设教。只要整顿今人脚手。
且如孔子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此乃八字打开。
自是时人不会。上曰。孔子好。孟子辨不及孔子。师云。
陛下圣明见得甚亲切。昔德山和尚道。凡有文字语言。
尽是依草附木竹石精灵。所以老僧从头棒将出去。
待有独脱底出来。共伊商量。陛下须是独脱始得。上曰。
朕未尝放舍此事。师云。此事无有穷尽。譬如入海转深。
上曰是。宗门紧要因缘。更举一二。师云。昔兴化和尚。
一日见同参来。才上法堂。化便喝。僧亦喝。行三两步。
化又喝。僧亦喝。须臾近前。化拈棒。僧又喝。化云。
你看这汉犹作主在。僧拟。化便打。直打下法堂。却归方丈。
侍僧问云。适来僧有甚言句。触忤和尚。化云。
是他适来也有权也有实。也有照也有用。
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却去不得。似这般汉。不打更待何时。上曰。
如此作家。师云。只如兴化道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处。
这此子须是著眼向上看得透始得。此是临济骨髓。
上曰。山中想多有衲子理会得者。师云。
做工夫者极多。亦有受得钳锤者。上曰。闻说住持得甚好。师云。
上感圣恩。乃辞下殿。师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进劄乞归老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奉圣旨依准。
至五月三十日。召对便殿赐坐。上曰。
禅师何遽思山林而去朕耶。师云。臣本是山林人。今复山林去。理当然也。
既此心契合。虽千里对面。又安能逃于至化也。
昔南泉和尚道。山僧自小牧得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放。
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放。
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臣今虽归林下。实不出陛下所统。上曰然。
但不得时复论道。师云。道不可说时有。不说时无。
且诸天天鼓。常演苦空。弥陀国上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
傥正念现前。喧寂不间。则弹丝吹竹。皆谭实相也。
上曰。造次必于是。师云。直须如此。上曰。朕今心意释然。
常自怡说。且如寻常所做工夫。并所作偈颂语言。
透彻巳否。师云。陛下乘夙愿力下生。以夙熏种智纯熟。
闻举便知落处。既知落处。自然身心喜悦。
此乃初心入道境界。暂得如是。
实未曾啐地折嚗地断百了千当。如臣所见。陛下所得正住欢喜地耳。上曰。
何谓欢喜地。师云。菩萨进修有十地。欢喜乃初地。故经云。
若有菩萨。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
乃至立广大智。生广大解。慈悲现前。又云。菩萨始发如是心。
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
乃至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住如是法。名住欢喜地。菩萨住此地。
成就多欢喜。今陛下心意释然。常自怡悦。正合此耳。上曰。
余九地可尽说。师云。辞繁恐浼圣听。容别具奏闻。上曰。
古来悟得性燥者谁。师云。临济水潦德山岩头诸大老。
皆悟得性燥。上曰说看。师云。
临济因缘向来巳曾举了。如水潦参江西马大师。当胸踏倒。忽然大悟。
起来抚掌大笑云。百千三昧无量妙义。
尽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巳后示众每云。自从一吃马师踏。
直至如今笑不休。又呵呵大笑。上曰。悟后直得如此快活。
师云。这个便是啐地折嚗地断底样子。上曰。
德山岩头如何。师云。德山参龙潭。因侍立至夜深。潭云。
子且下去。山便珍重揭帘而出。却回云。外面昏黑。
龙潭乃点纸烛度与德山。山拟接。潭即吹灭。山便礼拜。潭云。
子见个什么道理。山云。某甲从今日去。
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后来保宁勇和尚颂云。一条瀑布岩前落。
半夜金乌掌上明。大开口来张意气。
与谁天下共横行。又岩头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德山便喝。
岩头便礼拜。洞山闻得乃云。若不是公。
也大难承当。岩头云。洞山老汉不识好恶。
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上曰。祖师也是性燥。俗人中还有如此者么。
师云有。如本朝李附马。问石门聪和尚云。
弟子欲学禅得否。门云。此是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
李于是契悟。乃述颂云。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
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上曰。俗人能如此也难得。
师云。此事无僧无俗。上至佛祖下及蠕动。皆悉具足。
故古人有言。悟则事同一家。不悟则万别千差。上曰。
至言。朕须到此田地方巳。师云。佛法至妙无有穷巳。
如有穷巳则成住著。才成住著便有窠臼。如僧问石霜。
拨尘见佛时如何。霜云。直须挥剑。若不挥剑。
渔父栖巢。望陛下卓起脊梁。以金刚王宝剑。挥除见剌。
自然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佛祖亦奈何不得也。上曰。
当如禅师之言。今辞朕去。后几时复来。师云。
臣既归林下。不敢妄动。上曰。每遇朕生辰。可来一次。师云。
谨领圣旨。乃辞下殿。上赐御制云。禅师所陈菩萨十地。
乃是修行渐次。从凡入圣夫复何疑。方知脚踏实处。
十二时中曾无间断。以至圆熟。杂染纯净俱成障碍。
任作止灭。脱此禅病。当如禅师之言。
常挥剑刃卓起脊梁。发心精进犹恐退堕。每思到此。
兢兢业业未尝敢忽。今俗人乃有以禅为虚空。以语为戏论。
其不知道也。如此事至大。岂在笔下可穷也。聊叙所得耳。
师淳熙九年十月十一日。恭奉圣旨。召对便殿。
起居并进香毕。师云。臣恭别圣颜三载。荷陛下恩覆隆厚。
臣与徒众日夕焚诵。仰报万一。上曰。闻安众行道不易。
师云。上感圣恩。良久赐坐。上曰。久思与禅师说话。
师云。陛下圣明天纵。道德日新。大圆镜中。初无间隔。
上曰。做工夫如何得彻。师云。做工夫是有心。
打彻是无心。陛下但于日用应缘处。常常提撕。上曰。
朕于日用应缘。甚觉得力。师云。只这得力。便是受用处。
陛下地位中人。乘愿力而来。示现帝王身。但正心术。
于富贵声色中。使得富贵声色。乃见力量。正如赵州道。
时人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底道理。
七月间蒙赐问。以物见则惑。以目见则著。臣尝对云。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此语乃体圣意而对。上曰善。师有语云。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上曰。好个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如向来所答圆觉经中四病语。亦惬朕意。
且如经中道。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大意如何。师云。
这个境界。须是亲证自然世出世间打成一片。
昔妙喜因读至此。尝有颂。上曰举看。师云。荷叶团团团似镜。
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毬走。
雨打梨花蛱蝶飞。上曰。好颂。别有甚因缘。更举一二。师云。
昔兴化大觉会下每云。我在南方二十年。
脚尖头未尝踢著个会佛法底。觉云。你据什么道理。化便喝。觉便打。
化又喝。觉又打。至明日大觉在法堂上。见兴化乃云。
我直下疑你昨日两喝。化便喝。觉便打。化又喝。觉又打。
化云。我在三圣处。学得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
觉云。这汉来这里纳败阙。脱下衲衣痛打一顿。
化于是大悟。上曰。古人相见直是痛快。师云。
临济不作用当如此。上曰。见禅师举此。胸次豁然。师云。
又如俱胝住庵时。有一尼戴笠子绕禅床一币云。
道得即放下笠子。胝无对。尼拂袖便打。胝云。何不且住。尼云。
道得即住。胝又无对。尼去后自叹云。我虽是丈夫汉。
无丈夫志气。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