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克里希那穆提传 >

第75章

克里希那穆提传-第75章

小说: 克里希那穆提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生灭的状态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相是共业仍然不断地生起。”我说。

  “你能不能对治这生起的共业,你能不能不去改变它,消灭它或逃避它?当愤怒生起时,你能不能觉察它?你能不能允许它开花结果和止息?你能不能看着愤怒生起而不去克制它?如果你能让它自然开花结果,它就会止息。”

  “如果心智有能力觉察,愤怒又为什么会生起?”

  “也许因为心智还没有了解克制背后的暴力。”克里希那吉说。

  “如何才能无我地观察,还是观察之中一定有自我感?”

  “人心把观察者和所观之物分开了。”克里希那吉说。

  “我能够观察愤怒生起,观察它所有的展现而不加以干预,然后再观察它的止息。”我说。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对治愤怒。”

  “我们所谓觉醒的心智就是这样的。”

  “只是观察而不加以造作的心就是如如不动的。现在我们有没有透过这些对话了解死亡的意义?”

  

  第41章 学着大死一番(1)

  1981年10月22日,克里希那吉和阿希特?彰德玛尔一起到达德里。前几天克里希那吉在布洛克伍德生了一场病,伤到了背部的肌肉。他看起来很虚弱,体重减轻了许多。他老了,肩膀都有点下垂了。他想在下午和我们认真地谈一谈。下午四点三十分他开始和我及南迪妮谈话。他说两个星期以前,他在布洛克伍德得了重病,躺在床上近一个月。某天晚上他醒来时,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身体里的每个器官都变得健康而清醒。处在那种状态中,他感觉死亡的门打开了。他完全清醒而安静地穿过这扇门。突然这扇门又关上了。他并没有关上这扇门,这扇门是自动关闭的。

  他接着朝向我很严肃地说:“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他问我身体的情况如何,我说我最近并不太健康。他说:“你必须保持健康,你必须比我活得久一点。”然后他又说了一些很奇怪的话。他一直重复说:“学着大死一番。”他虚弱的身体虽然在颤抖,声音却像雷鸣一般。

  克里希那吉从德里前往瓦拉纳西,头一次的演讲他显得精神奕奕。他说:“教诲就像一面镜子,你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教诲就是觉察你内心的真相。”

  克里希那吉说:“什么是宗教?什么是思想?观察每一个升起的思想,如果不做观察的功夫,其他的修炼都是幻觉和想要变成什么的欲望。真正的宗教心,只关切如何发现和了解真相。”

  他说:“试着去发现思想的源起。多少千年以来,人类都陷在各种的模式和知识中。模式和知识之中是没有自由的。”接着他谈到人类的未来——电脑可能会取代人脑的发明能力。科学家一直想发明具有究竟智慧的母电脑,它有可能创造未来的子电脑。未来的电脑可能会发明上帝,创造哲学,克里希那吉问道:“到时候人类将扮演什么角色?电脑不能而人脑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仰望夜晚的繁星了。”

  因此人类只有两个选择:“他要不就一味追求外在的娱乐,譬如运动、宗教仪式等,要不就得转向内心。人脑具有无限的潜力,但到目前为止只用在科技的发展上。脑子整个被物化的活动占据了,电脑一取代这些活动,人脑就会衰萎。只有宗教可以带来崭新的文化,这里所指的是彻底摆脱迷信和仪式的宗教。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发现那个超越时间、超越思想的东西。”

  午餐时,迦干那特?优帕迪雅吉也在场,不久前他才得到尼赫鲁的研究奖学金,他将到国外访问好几个国家的佛学研究中心。因为他不懂英文,克里希那吉问他打算如何与那些外国学者沟通。优帕迪雅吉说他可以和他们说梵文。克里希那吉要阿秋帮他列一张服装清单,还要他带一件连身的卫生衣。克里希那吉很怕优帕迪雅吉会受不了国外的寒冬。

  我们接着讨论早上的演讲内容。优帕迪雅吉说他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这篇演讲。这是他们首次真正了解克里希那吉所说的话。早在50年代初期,当瓦拉纳西的学者们第一次听到克里希那吉的教诲时,佛家学者认为克里希那吉讲的是佛法,吠檀多学者认为他说的是吠檀多哲学。后来,优帕迪雅吉又觉得克里希那吉的话更像龙树中观。过了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如果龙树今天还活着,他要讲的话就是克里希那吉的话。去年自从马德拉斯的演讲之后,优帕迪雅吉的想法又不一样了,他已经无法再描述克里希那吉的教诲。克里希那吉说他做过无数次的演讲,书也出版了不少,人们把它们称为“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诲”,但是他的教诲并不是这些书。“我只教了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克的话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了解你自己。”

  优帕迪雅吉向克里希那吉解释,龙树的否定之道就是要否定所有的教条和信仰,包括佛陀的教诲在内。克里希那吉显得非常有兴趣,他问优帕迪雅吉:“你如何着手解决一个问题?”优帕迪雅吉听不懂克的话,克里希那吉继续探索:“问题的本身就是答案。”优帕迪雅吉说他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1981年的11月24日,阿秋、桑督仁波切和我与克里希那吉共进午餐。仁波切的脸色显得十分阴沉。克里希那吉问了一些有关西藏佛教不同派别的事。突然,仁波切说道:“过去的几天,我一直觉得很痛苦。我不断观察、聆听,痛苦还是在那里。”他的眼睛含着泪水,脸上的表情非常哀伤。我们谈到痛苦的止息,还有如何把心安住在痛苦中。克里希那吉突然把双手放在胸前说道:“它就在这里。”我请他说明那个手势的意思,他说:“首先,你必须观察,仔细认清心智的活动,聆听内心和外在的声音;从其中就会产生敏感度,从敏感度之中又会产生洞见。洞见的本身就能抹除痛苦。”

  前一天我们举行小组讨论时,谈到时间和知识。“脑子能不能摆脱‘变成’的活动,它能不能不再依赖心理上的时间感?”我说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克的教诲,我们会发现起初它关心的是个人的转化。克当时谈到人类的心智。上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都在脑细胞里,这样的脑细胞要如何产生突变?全球意识的诞生,驱迫着人类必须彻底改变目前的情况。过去的几年,克里希那吉已经不再谈个人的问题。它超越了人类和人类的情况,开始探讨整个宇宙。克里希那吉问道:“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是什么?”我再度问克里希那吉:“你的教诲到底有没有改变?”他沉思了几分钟,指着恒河说:“恒河的源头只是一滴水。”

  他谈到宇宙的冥想就是创造的基础,冥想是没有地平线的状态,没有局限的空间,同时又是时间的终结。“超越时间的永恒”变成了他用词的一部分。他把佛法的逻辑带进他的教诲,当逻辑和思想止息之后,他又深入探索空的意义,而智慧就是他的工具。“这项对无限的探索是没有理由的。”

  “你能不能把这项探索留在意识里?然而意识又是什么?”克问道。

  有一回散步时他说:“内心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你必须独立自主,剥得赤裸裸的,你才能踏上这未知之路。”他仍然继续探测、感觉和质疑。

  另一天午餐时,他探索的是时间和其中的暗示。他问道:“内心的时间感是不是事实,时间感是不是一项错误?”他谈到创造就是彻底的毁灭。“人生有创造也有毁灭。聆听的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也是黑暗中的光明,从其中就能产生突变,把问题连根拔除。你能不能透过聆听深入探索自己?”他问道。

  在拉吉嘉特他探索全神贯注的本质。他问我们:“什么是全神贯注?如果能全神贯注于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会披露思想的整个本质。”

  我说要想做到彻底的全神贯注,心智必须具有分量。每一次的全神贯注都能增加心智的深度。克里希那吉不认为心智的深度必须经过无数次的全神贯注才能增加,“准备动作是不必要的”。

  我问他:“什么东西能使心智变得敏捷,只要觉察到一个念头,就能把所有的念头披露?”克里希那吉说脑细胞必须彻底安静,我说脑子天生就喜欢活动。接着有人问道:“脑子如何才能彻底安静?”克里希那吉却向脑子的本质挑战。

  克里希那吉说:“突变是立刻产生的,问题就在令它产生突变的到底是什么?”

  “就生物学来看,突变只有在极度需要的时刻才会产生;或者,脑子的特定活动一旦停止,脑细胞就会退化,新的细胞就会产生。”我如此解说。

  “如果改变是绝对必要的,这种急迫性就会促使生物寻找新的东西。既然知识无法转化人类,有没有一种行动是不以知识为基础的?”克里希那吉直接触到周遭人的心智。

  我说:“我必须观察心智,认清它的陷阱,这就是洞见。”

  克里希那吉打断了我的话:“你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你认为要有多年的准备才能产生洞见。我却认为洞见就是对这个模式的觉察。洞见就能打破这个模式。”

  我说:“洞见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暗示着看到里面发生的事,洞见就是把你的脸转向未知。”

  克里希那吉说:“是的。脑子受到了模式的局限,但是生物的需求就能打破这个模式。打破模式并不需要修炼,也不需要时间。”

  我说:“我指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洞见就是心智的深化。”

  

  第41章 学着大死一番(2)

  克里希那吉说:“深化就是时间,你有没有看到你话中的暗示?”

  我说:“你现在谈的是心智的彻底静止。二十年前当你问这个问题时,我的思想会立刻朝着这个问题活动,现在我已经不会这样了。我的脑子已经能够安静地聆听了。你怎么能否定这二十年的变化?”

  克里希那吉说:“时间只会令脑子愈来愈迟钝,我不相信时间会带来任何进展,我不接受内心的时间感。”

  我说:“我说的并不是一步一步地修炼。”

  “但是你却强调了时间。河水上涨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可是河水是由最初的几滴水形成的。”

  阿秋说道:“你的逻辑是如此无情,你的话语是如此博大精深,但是我却无法充分了解你。”

  克里希那吉回答:“你们能不能否定时间?这里指的不是外在的时间,而是心理上的想要变成什么的时间感。你们能不能让脑子里的时间感彻底止息?”他停了一下说,“你们能不能安静地聆听,除了日出日落之外,你们能不能去除其他的时间感?”他又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要立刻说‘能’。你有没有认清这句话暗示着心中不再有任何的未来感,这意味着过去的一切是独立的活动,而不是时间的活动或变成某个东西?我要你们立刻看到这点,洞见是无法准备的,你们能不能立刻认清真相?”

  我说:“我可以理解脑细胞和思想是一体的。脑细胞数千年来已经习惯于某种模式。多年以前克里希那吉告诉我脑细胞是无法更新的,但是新的脑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