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理例 >

第14章

外科理例-第14章

小说: 外科理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此因情因脉也。) 
一妇年逾三十。每怒后乳内作痛。或肿。此肝火也。与小柴胡合四物汤。加青皮、桔梗 
壳、香附而愈。彼欲绝去病根。自服流气饮。遂致朝寒暮热。益加肿痛。此气血被损而然。 
予与八珍汤三十余剂。赖其年壮。元气易复。得愈。 
一治妇人两乳间出黑头疮。疮顶陷下。作黑眼子。脉弦洪。按之细小。并乳痈初起亦治 
升麻 葛根 连翘(各钱半) 黄 归身 甘草(炙各一钱) 肉桂(三分) 黄柏(二分) 
粘子(半钱) 锉。作一服。水二分。酒一分。同煎。食后服。此足阳明厥阴药。(此因症也 
一后生作劳风寒。夜发热。左乳痛。有核如掌。脉细涩而数。此阴滞于阳也。询之已得 
遂以栝蒌子。石膏干葛、川芎、白芷、蜂房、生姜同研。入酒饮之。四贴而安。(此因症因 
乳头厥阴所经。乳房阳明所属。厥阴者肝也。乃女子致命之地。宗筋之所。且各有囊橐。其 
始肿虽盛受患止于一二橐。若脓成不刺。攻溃诸囊矣。壮者犹可。弱者多致不救。所以必 
针而后愈。皂用蒲公英、忍冬藤入少酒。煎服。即欲睡。是其功也。及觉而病安矣。未溃以 
青皮、栝蒌、桃仁、连翘、川芎、橘叶、皂角刺、甘草节。随症加减。煎服。已溃以参、 
、芎、归、白芍、青皮、连翘、栝蒌、甘草节、煎服。 
一妇乳痈。气血颇实。但疮口不合。百法不应。与神效栝蒌散四剂少可。更与数剂。及 
豆豉饼灸而愈。(此因人因治而处也。) 
又有患此未溃。亦与此散三剂而消。良甫云。如有乳劳。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如毒 
已成。能化脓为水。毒未成者。从大小便中散矣。 
一妇乳痈。寒热头痛。与荆防败毒散一剂。更与蒲公英一握。入酒二三盏。再捣。取酒 
热服。渣热罨患处而消。此因头痛发热。乃表症也。故用表散。 
蒲公英俗呼孛孛丁。夏秋间开黄花似菊。散热毒。消肿核。散滞气。解金石毒圣药。乳 
因乳母不知调养所致。或忿怒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闭而汁 
不通。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或因乳子膈有滞痰。含乳而睡。口气 热所吹而成结 
核。初便忍痛揉软。吮令汁透可散。否则结成矣。治以青皮疏厥阴之滞。石膏清阳明之热。 
生甘草节行污浊之血。栝蒌子导毒消肿。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刺、金银花、当归。或汤 
或散。佐以少酒。若加艾火两三壮于痛处。尤妙。粗工便用针刀。必惹崛病。(机按前条用 
针。以已成脓言。此条禁针。以未成脓言。未成脓而针则伤良肉。反增疮势。已成脓不针。 
则脓蚀良肉。延溃无休。其意各有在也。) 
一妇形脉稍实。性躁。难于后姑。乳生隐核。以单味青皮汤间以加减四物汤。加行经络 
之剂。两月而安。(此因情也。) 

卷四
腹痈一百八
属性:一人年逾三十。腹患痈肿。脉数喜冷。齐氏曰。疮疡肿起。坚硬者实也。河间曰。肿硬 
。烦躁饮冷。邪在内也。用清凉饮(十二)倍大黄三剂。稍缓。次以四物汤加芩、连、山栀、 
木通四剂而溃。更以十宣散(四)去参、 、桂。加金银花、天花粉。彼欲速效。自服温补药 
。肚腹遂肿小便不利。仍用清凉饮。脓溃数碗。再以托里药治之而愈。(此因症因脉处治 
一人腹痈 痛。烦躁作呕。脉实。河间曰。疮疡属火。须分内外以治其本。又云呕哕心 
肿硬瞀闷。或皮肉不变。脉沉而实。毒在内也。当疏其内以绝其源。用内疏黄连汤。(三)利 
二三行。诸症悉去。更以连翘消毒散而愈。(此据脉症而治。) 
一人腹痈。脓熟开迟。脉微细。脓出后。疮口微脓如蟹吐沫。此内溃透膜也。疮疡透膜 
。十无一生。虽用大补。亦不能救。此可为待脓自出之戒也。(此据症也。) 
一恭人腹内一块。不时作痛。痛则不知人事。良久方苏。诸药不应。其脉沉细。非疮也 
间云。失笑散(百九)治疝气及妇人血气痛欲死。并效。与一服。痛去六七。再服而平。此药 
治产后心腹绞痛及儿枕痛。尤妙。(按此凭脉处治。) 
一儿十岁。腹胀痛。服消导药不应。彼以为毒。其脉右关沉伏。此食积也。河间云。食 
吐。胃脘痈也。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皆脾病也。审之。 
因食粽得此。以白酒曲热酒服而愈。(按此凭脉凭症而治也。) 
一人素嗜酒色。小腹患毒。脉弱微痛。欲求内消。予谓当助胃壮气。兼行经活血佐之可消 
欲速效。自用败毒等药。势果盛。疮不溃脓。饮食少思。两月余复请诊。脉愈弱。盗汗不止。 
聚肿不溃。肌寒肉冷。自汗色脱。此气血俱虚。故不能发肿成脓。以十全大补汤(十三)三十 
余剂。脓成针之。反加烦躁。脉大。此亡阳也。以圣愈汤(十七)二剂。仍以前汤百剂而愈。 
(此凭脉症处治。) 

卷四
疔疮一百九
属性:脉浮数者。散之。 
脉沉实者。下之。 
表里俱实者。解表攻里。 
麻木大痛或不痛者并灸之。更兼攻毒。 
疔疮。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也。多因肥甘过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结。遂生疔疮。经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是也。亦有人汗滴入食肉而生。亦有误食死牛马而生。不可不慎。初生 
头凹肿痛。青黄赤黑。无复定色。便令烦躁闷乱。或增寒头痛。或呕吐心逆者是也。急于艾 
炷灸之。若不觉痛。针疮四边。皆令血出。以回疮锭子从疮孔 之。贴以膏药。仍服五香连 
翘汤、漏芦汤等疏下之为效。若针之不痛无血者。以猛火烧铁针通赤。于疮上烙之。令如 
炭。取痛为效。亦 前锭子贴以膏药。经一二日脓溃根出。服托里汤散。根据常疗之。如针不 
痛。其人眼黑。或见火光者。不可治。此毒已入脏腑也。 
一人足患作痒。恶寒呕吐。时发昏乱。脉浮数。明灸二十余壮始痛。以夺命丹一服。肿 
起。更以荆防败毒散而愈。 
一人左手臂患之。是日一臂麻木。次日半体皆然。神思昏溃。遂明灸二十余壮。始不痛 
。至百壮始痛。以夺命丹一服始肿起。更用神异膏及荆防败毒散而愈。(此凭症也。) 
一妇忽恶寒作呕。肩臂麻木。手心瘙痒。遂瞀闷不自知其故。但手有一泡。此疔毒也。 
急灸患处五十余壮而苏。又五十余壮知痛。投荆防败毒散而愈。(此因恶寒。故用发表。) 
一人脚面生疔。形虽如粟。其毒甚大。宜峻利之药攻之。因其怯弱。以隔蒜灸五十余 
止再灸。片时知痛。更贴膏药。再以人参败毒散一服渐愈。至阴之下。道远位僻。药力难达 
。若用峻剂。则药力未到。胃气先伤。不如灸之为宜。(此据形症而治。) 
一人感痘毒。面生疔十余枚。肿痛脉数。服荆防败毒散稍愈。尚可畏。更用夺命丹(百 
二四)一服而愈。(此凭脉症而治。) 
一妇六十。右耳下天容穴间一疔。其头黑靥。四边泡起。黄水时流。浑身麻木。发热谵 
时时昏沉。六脉浮洪。用乌金散汗之。就用铍针刺。疮心不痛。周遭再刺十余下。紫黑血出 
。方知疼痛。即将寸金锭子 入疮内。外用提疔锭子放疮上。膏日贴护。次日汗后。精神微 
爽。却用破棺丹下之。病即定。其疔溃动后。用守效散贴涂。红玉锭子 之。八日疔出。兹 
所谓审脉症汗下之间。外治次第如此殊胜。不察脉症。但见发热谵语。便投下药。或兼香窜 
之药。遂致误人远矣。 
世人多云。是疮不是疮。且服五香、连翘汤。然或中或否。致误者多。盖不审形气虚实 
毒浅深。发表攻里。所因不同故也。此既善于驱逐。又以五般香窜佐之。与漏芦汤相间。大 
黄为佐。大黄入阳明、太阳。性走不守。泄诸实热。以其峻捷。故号将军。虽各有参、 、 
漏芦、甘草之补药。宁免驱逐之祸乎。 
一人胸患遍身麻木。脉数而实。急针出恶血。更明灸数壮始痛。服防风通圣散得利而愈 
。(此凭脉症而治。) 
一夫人面生疔。肿 痛甚。数日不溃。脉症俱实。治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稍愈。彼以为 
乃服托里散一剂。势盛痛极。始悟。再用凉膈散(二六)二剂。痛减肿溃。又与连翘消毒散( 
二六)十余剂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唇生疔疮已五日。肿硬脉数。烦躁喜冷。此胃经积热所致。先以凉膈散(二六)一服 
。热去五六。更与夺命丹(百二四)二粒。肿退二三。再以荆防败毒散四剂而愈。 
(按此先攻里。因其脉症而施。后发表。不言脉症。当时必有所见。) 
一人患之。发热烦躁。脉实。以清凉饮下之而愈。(此凭脉症而治。) 
一郑氏举家生疔。多在四肢。皆食死牛肉所致。刺去恶血。更服紫金锭(百二十二)悉愈。 
一人唇下生疔。脉症俱实。法宜下之。反用托里。故口鼻流脓而死。是谓实实之祸也。 
一老妇足大指患疔甚痛。令灸之。彼不从。专服败毒药。致真气虚而邪气愈实。竟不救 
盖败。毒药须能表散疮毒。然而感有表里。所发有轻重。体段有上下。所禀有虚实。岂 
可一概而用之耶。 
且至阴之下。药力难到。专假药力则缓不及事。不若灸之为速。故下部患疮。皆宜隔蒜 
。不痛者宜明灸之。及针疔四畔去恶血。以夺命丹一粒入疮头孔内。仍以膏药贴之。若患在 
手足。红系攻心腹者。就于系尽处刺去恶血。宜服荆防败毒散。若系近心腹者。宜挑破疮头 
去恶水。亦以膏药贴之。如麻木者服夺命丹。如牙关紧急。或喉内患者。并宜噙一二丸。 
疔疮丹溪用磁石为末。苦酒和封之。根即出。 
又方 巴豆十粒。半夏一大颗。附子半个。蜣螂一枚。各为末。用麝香和。看疮大。小 
以纸绳子围疮口。以药泥上。用帛贴敷。时换新药。以瘥为度。活人甚多。 

卷四
痔漏一百十
属性:(附便血脱肛) 
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滋躁除湿。 
下坠肿痛或作痒者。祛风胜湿。 
肛门下坠或作痛。泻火导湿。 
肿痛小便秘涩者。清肝导湿。 
一人患痔。大便燥结。 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术汤一剂少愈。更以四 
物加芩、连槐花、枳壳四剂而愈。 
一人素不慎酒色。患痔 痛。肛门坠痛。兼下血。大便干燥。脉洪。按之则涩。以当归 
、郁李仁汤加桃仁。四剂少愈。更以四物加红花、桃仁、条芩、槐花。数剂而愈。 
大抵醉饱入房则经脉横。解则精气脱泄。脉络一虚。酒食之毒乘虚流注。或淫极强固。 
精气遂传大肠。以致木乘火势而毁金。或食浓味过多。必成斯疾。 
夫受病者燥湿也。为病者湿热也。宜以泻火和血润躁疏风之剂治之。若破而不愈。即成 
。有串臀者。有串阴者。有串阳者。有秽从疮口出者。形虽不同。治法颇似。其肠头肿成块 
者湿热也。作痛者风也。大便燥结者火也。溃而为脓者热盛血也。当各推其所因而治之。 
一人患痔成漏。登侧则痛。以秦艽防风汤加条芩、枳壳。四剂而愈。以四物加升麻、芩 
、连、荆、防不复作。 
一人患痔漏。登侧则肛门下脱作痛。良久方收。以秦艽防风汤数剂少愈。乃去大黄加黄 
芩、川芎、芍药而痛止。更以补中益气汤二十余剂。后再不脱。 
一妇患痔漏 痛甚。以四物加芩、连、红花、桃仁、牡丹皮。四剂少止。又数剂而愈。 
一人便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