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理例 >

第21章

外科理例-第21章

小说: 外科理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气既虚。安能运散。非辛温之药。开通腠理。行经活血。邪气安得发散。遂以五积散二 
剂。势去大半。更以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柴胡、薏苡仁。两月余而愈。设使前药不应。更 
投峻剂。虚虚之祸不救矣。(此因渗泄不效。故用辛温以散之也。) 
一人腿痈。脓清脉弱。灸以豆豉饼。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人年二十余。股内患毒日久。欲求内消。诊脉活数。知脓已成。因气血虚不溃。刺之脓 
痛。用八珍汤稍可。但脓水清稀。用十全大补汤(十三)三十余剂而痊。盖脓出反痛者虚也。 
一僧股内患肿一块。不痛不溃。治托里二十余剂。脓成刺之作痛。予谓肿而溃。溃而反 
以气血虚甚也。宜峻补之。彼云。气无补法。予曰。正气不足。不可不补。补之则气化而痛 
自除。遂以参、 、归、术、熟、 治之。两月余而平。 
大抵疮疡。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 
。而痛愈盛者。气血不足也。即丹溪、河间虚甚之说。 
附骨痈。皆因久得浓味。及酒后涉水得寒。故热深入髀枢穴左右。积痰瘀血相抟而成也 
一女髀柩穴生附骨疽。在外侧廉少阳经分。始末用五香汤十宣散。一日。恶寒发热。膈 
满。犹大服五香汤。一夕喘死。此升散太过。孤阳发越于上也。 
一人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 
盛。劳则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 
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几殆。复请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有脾土虚。不能克制肾水。吐痰而不咳者。尤宜用此丸。 
王老年七十。季春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足少阳分。微侵足阳明。阔六七寸。长 
。坚硬漫肿。肉色不变。皮泽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按至骨大痛。服内托黄 汤一服立止。 
再服肿消。 
柴胡(钱半) 连翘 肉桂(各一钱) 黄 归尾(各二钱) 鼠粘子(炒一钱) 黄柏 
甘草(炒各半钱) 升麻(七分) 
上锉。酒盏半。水盏半。同煎至二盏。去渣。空心宿食消尽。大温服。少时。以早膳压 
之。不令大热上攻。犯中上二焦也。 
一儿年十岁。四月于左腿近膝股内出附骨痈。不辨肉色。漫肿。皮泽木硬。疮势甚大。左 
腿乃肝之髀上也。 
足厥阴肝经之分。少侵足太阴脾经。其脉左三部细而弦。按之洪缓微有力。用内托黄 
黄 (二钱) 柴胡(钱半) 连翘(一钱二分) 羌活(半钱) 生 (二分) 归尾(七分半) 
官桂 土瓜根 黄柏(酒洗各二分) 
上锉。作一服。水酒各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稍热服。 
一人附骨痈。畏针不开。臀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 
。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此恶症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 
微涩迟缓。易治。刺之脓出四五碗。即服参、 、归、术大剂。翌日脉稍敛。更服八珍汤。 
(十四)加五味、麦门、肉桂、白蔹三十余贴。脉缓脓稠。三月乃愈。 
一老腿患附骨疽。肿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予谓肿下而坚者 
筋骨。肉色不变者发于骨髓。遂托以参、 等药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予谓药力难达。必 
须针刺。不听。至旬日方刺。涌出清脓五六碗。然衰老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救。 
大抵疮疽。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贴骨疽。腿细短软。疮口不合。以十全大补汤。外灸附子饼。贴补药膏。调护得 
宜。百贴而愈。 
一人环跳穴患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贴。因痛极针之。脓瘀大泄。 
方知为痈。请治其脉。 
右关浮大。此胃气已伤。故疮口开张。肉紫下陷。扪之不热。彼谓疮内更觉微冷。自谓 
漏矣。灸以豆豉饼。饮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进。患处渐暖。 
肌肉渐生。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亦患此。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剂。只因痛伤胃气而不思食 
前药去炮姜治之。饮食稍进。更以十全大补汤二十余剂。脓成针去。仍以大补汤倍加参、 
、芎、归。脓久不止。更加麦门、五味、贝母、远志数服渐止。疮亦寻愈。 
二症盖因湿热滞于肉理。真气不能运化。其始宜除湿热。实脾土。和气血。则湿自消散 
。若脓未成。以隔蒜灸之。立效。 
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黄芩。体虚加 
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姜汁。食前饮之。痛甚者。恐十数贴发不动。少如麻黄一二 
贴。又不动。恐疽将成。急掘地成坎。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中。以席围下体。使 
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一妇四十余。近环跳生疽。尺脉沉紧。腿不能伸。经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盖脾 
。肝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遂与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壮气血药二十余剂而 
按此因脉沉紧。又因筋挛。是脉症俱寒。故治以此。 
一人因痢骤涩。环跳穴作痛。与四物汤加桃仁、酒黄芩、红花、苍术、枳壳、黄柏、柴 
胡、青皮、生姜十余剂稍可。更刺委中出黑血而愈。 
一后生HT 骨痛。以风药饮酒一年。予以防风通圣散(六)去硝黄。加生犀角、浮萍百余贴 
成一疽近皮革。脓出而愈。后五六年。其处再痛。予曰。旧病作。无能为矣。盖发于新娶之 
后。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远房劳。犹可生也。出脓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 
死。此纯乎病热者。 
一少年天寒极劳。HT 骨痛。两月后生疽。深入骨边。卧二年剩骨而安。此寒抟热者也。 
取久疽及痔漏中朽骨。用乌骨鸡胫骨。以砒实之。盐泥固济。火 红。地上出火毒。去 
泥。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捻送入窍内。更以膏贴之。 
一人年逾五十。臀痈。脓熟不开。攻通大肛。脓从大便而出。予辞不治。果殁。 
丹溪谓中年后不宜患此。脓成不刺。不亡得乎。 
一人左膝肿大。三月不溃。予谓体虚。风邪袭于骨节。使气滞不行。故膝愈大而腿愈细 
曰鹤膝风。以大防风汤三十余剂而消。又有患此。伏枕半载。流脓三月。彼云初服大防风汤 
(八五)去附子。将溃。服十宣散。今用十全大补汤去桂。皆不应。视脉症甚弱。予以十全大 
补汤。每帖加熟附一钱。三十余剂少愈。乃减附子五分。服至三十余剂。将愈。却去附子。 
更用三十余剂而痊。 
夫立方之义。各有所宜。体气虚弱。邪入骨界。遏绝隧道。若非桂附辛温之药。开发腠 
理关节之寒邪。通畅荣卫经络之气血。决不能愈。 
一人脚跟生毒如豆许。痛甚。状似伤寒。予谓猎人被兔咬。脚跟成疮淫蚀。为终身之 
疾。因名兔齿。以还少丹(九四)内塞散(五十)治之稍可。次因纳宠作痛。反服攻毒药。致血气愈弱。 
腿膝软痿而死。 
盖足根乃二跷发源之处。肾经所由之地。疮口不合。则跷气不能发生。肾气由此而泄。 
终身之疾。况彼疮先得于虚。复不知戒。虽大补气血。犹恐不及。安服攻毒暴悍之药以戕 
一人腿痛筋挛。遍身酸软。方士与痰药及托里药。期三日可痊。不应。予谓非疮毒也。 
软短。小筋弛长。此湿热为患。以人参败毒散加苍术、黄柏、槟榔、木瓜少愈。更以清躁汤 
二十帖而愈。(此因症也。兼之屡治不效。此作湿热而治有所本也。) 
夫内有湿热。外有风寒当泻不当补。托里甘温之剂。安得取效。 
冷漏。精要治冷漏诸疮。与桂附丸。 
丹溪曰。此冷只因疮久不合。风寒乘之。气血不朝而成。浓朴虽温。泄散尤速。恐不若 
参、 佐以陈皮。庶乎与病相得。 
痈疽。疮口久不合。肉白脓少。此为疮口冷滞。气血枯竭。不朝于疮。以致如是。精要 
艾叶一握煎汤。避风处以绢兜艾叶乘热浇洗疮口四围净肉。一日一次。仍烧松香熏疮口良久 
。以神异膏贴之。 
丹溪曰。血气枯燥。不知痛。虚于内。惟务热洗于外。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却乃归罪于 
。大抵溃疡宜洗。若无补药以实其内。切恐有时之快。少顷疲惫。有不耐烦之意。非虚而何 
。可不先议补接乎。 
内托羌活汤 治足太阳经尻臀生痈坚硬。肿痛大作。左右尺脉俱紧。按之无力。 
防风 本 归尾(各一钱) 羌活 黄柏(酒制各二钱) 
肉桂(三分) 连翘 甘草(炙) 苍术(各五分) 陈皮(五分) 黄 (钱半) 
上锉。水酒各半煎。食前温服。取汁内托。 
一官两腿作痛。形体清瘦。肝脉弦数。却属有余之症。治以龙胆泻肝汤并愈。(此凭症 
疮肿之症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气血聚散耶。又云。脉洪大而数者实也。细微而数者虚 
也。河间云。脉沉实者邪在脏。浮大者邪在表。观此诚发前言所未发。诊候之道。岂可缺耶 

卷五
腰疽一百十八
属性:一妇年逾七十。腰生一 。作痒异常。疑虫虱所毒。诊脉浮数。齐氏曰。脉浮数反恶寒 
疮也。翌日复诊。脉乃弱。予谓未溃而脉先弱。何以收敛。况大便不通。则真气已竭。治之 
无功。固请不得已。用六君子(二)加藿香神曲。饮食渐进。大便始通。更用峻补之剂。溃而 
脓清作渴。再用参、 、归、 、麦门、五味而渴止。喜曰可无虞矣。予曰不然。不能收敛 
。先入之言也。彼疑更医。果殁。 
一人年十九。腰间肿一块。无头不痛。色不变。三月不溃。饮食少思。肌肉日瘦。此气 
理。荣气不行。郁而为肿。名曰湿毒流注。元戎曰。若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 
瘦。荣卫之气。短促而涩滞。故寒抟腠理。闭郁为痈者。当补以接虚怯之气。遂以十全大补 
汤(十三)加香附、陈皮三十余剂。始针出白脓一碗许。仍用药倍加参、 。仍灸以豆豉饼渐 
愈。彼乃惑于速效。内服败毒。外贴凉药。反致食少脓稀。患处色紫。复请予治。喜得精气 
未衰。仍以前药加远志、贝母、白蔹百剂而愈。此或久而不愈。或脓水清稀。当服内塞散( 
五二)及附子饼灸。然后可愈。 
一妇年逾二十腰间突肿寸许。肉色不变。微痛不溃。发热脉大。此七情所损。气血凝滞 
而然。当益气血。开郁结。更以香附饼熨之。使气血充畅。内自消散。若尔。虽溃亦无危。 
不听。乃服十宣流气之药。气血愈虚。溃出清脓。不敛而死。按此脉大。非七情脉也。当时 
必有所见。 
一妇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而然。不早治。必作痈。遂与桃仁汤二剂 
。更没药丸(五六)数服而痊。亦有恶血未尽。脐腹刺痛。或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 
。或两股肿痛。此由冷热不调。或思虑动作。气乃壅遏。血蓄经络而然。宜没药丸(五二)治 
之。亦有或因水湿所触。经水不行而肿痛者宜当归丸(五七)治之。 
凡恶血停滞。为患匪轻。治之稍缓。则为流注。为骨疽。多致不救。 
一老人患痢。骤用涩药。致大肠经分作痛。此湿毒流于经隧而然。以四物加桃仁、酒芩 
、红花、升麻、枳壳、陈皮、甘草治之渐愈。因年高胃弱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