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理例 >

第7章

外科理例-第7章

小说: 外科理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肿不高。色不赤。不 痛。脉无力。不饮食。肿不溃。腐不烂。脓水清。或多而不止 
肉不生。属元气虚也。皆难治。宜峻补之。或脓血既泄。肿痛尤甚。脓水败臭。烦躁时嗽。 
腹痛渴甚。泄利无度。小便如淋。乃恶症也。皆不治。 
未成脓不灸。脓熟不开。腐不取。多致不救。 
肿而一日至四五日未成脓而痛者。宜灸至不痛。灸而不痛或麻木者。明灸之。 
肿硬不作脓。或痛或不痛。或微痛。或疮头如黍者。灸之尤效。亦有数日色尚微赤。肿 
尚不起痛不甚。脓不作者。尤宜多灸。勿拘日期。更服甘温托里药。切忌寒凉之剂。 
瘀肉不腐。桑柴火灸之。 
脉数发热而痛者。发于阳也。可治。脉不数。不热不痛者。发于阴也。难治。不痛最 
恶。不可视为常疾。此症不可不痛。不可大痛烦闷者不治。 

卷二
肿疡八十一
属性:肿高 痛脉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如内托复煎散。 
肿硬痛深脉沉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如黄连内疏汤。仙方活命饮。苦参丸。 
外无 肿。内则便利调和者。邪在经络也。宜调和荣卫。如托里荣卫汤。白芷升麻辈。 
痛燥烦。或咽干作渴者。宜降火。如黄连解毒汤。 
痛发热。或拘急。或头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如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辈。 
大痛或不痛者。邪气实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如仙方活命饮。 
烦躁饮冷 痛脉数者。邪在上也。宜清之。如清凉饮。或金银花散。 
恶寒而不溃者。气实兼寒邪也。宜宣而补之。如十宣散。 
痛发热。汗多。大渴。便秘。谵语者。结阳症也。宜下之。如黄连内疏汤。破棺丹辈 
不作脓或熟而不溃者。虚也。宜补之。如补中益气汤。八物汤。十全大补汤辈。 
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 
肿痛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宜解之。如仙方活命饮。 
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如清心汤。或防风通胜散加黄连。 
不作脓。或不溃。及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如托里消毒散。疮后当调养。 
患后当调养。若瘰 流注之症。尤当补益。否则更患他症矣。必难措治。慎之。蜡矾丸 
。败毒散。流气饮。 

卷二
溃疡八十二
属性:脓熟不溃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如圣愈汤。 
瘀肉不腐者。宜大补阳气。更以桑柴火灸之。如参 归术。 
脓清或不敛者。气血俱虚。宜大补。如八物汤。 
溃后食少无睡。或发热者。虚也。宜补之。如内补黄 汤。 
倦怠懒言。食少不睡者。虚也。宜补之。如黄 人参汤。 
寒气袭于疮口。不敛。或陷下不敛者。温补之。如十全大补汤。 
脉大无力。或涩微。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峻补之。如十全大补汤。 
出血或脓多烦躁不眠者。乃亡阳也。急补之。脓多或清者。血气俱虚也。宜峻补之。 
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健脾胃。如六君子汤。 
脓清补之不应及不痛。或木闷及坚硬者。俱不治。 

卷二
溃疡作痛八十三
属性: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 
凡脓溃之后。脉涩迟缓者易愈。以其有胃气故也。脉细而沉时直者。里虚欲变症也。若 
痛尚未痊。洪滑粗散者难疗。以正气虚邪气实也。 
脉数虚而痛者属虚火。宜滋阴。如托里散加生地黄。 
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也。宜泄之。 
脉实便秘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如清凉饮。 
脉涩而痛者。气血虚寒也。温补之。如定痛托里散。 
若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或作胀痛者。宜用针引之。或用利刀。剪之。腐肉堵塞者去之 

卷二
溃疡发热八十四
属性:脉浮或弱。而热或恶寒者。阳气虚也。宜补气。如补中益气汤。 
脉涩而热者。血虚也。宜补血。如四物汤。人参养荣汤。 
午前热补气为主。如四君子汤。 
午后热者补血为主,如四物汤。 
脉浮数发热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如补中益气汤。 
脉沉数发热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 
东垣云。发热恶热。不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干 
非白虎汤症也。此血虚发热。宜用当归补血汤。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 
短者。虚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以辛苦大寒之剂下 
之。以泄火补水。 
脓血大泄。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 
凡痈大溃发热恶寒。皆属气血虚甚。若左手脉不足者。补血药当多于补气药。右手脉不 
足者。补气药当多于补血药。切不可发表。 
附余诸症十五条。 

卷二
论寒热八十五
属性:大抵七情皆能动火。各经之热亦异。当分治之。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 
自旺于阳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则发热烦躁。夜亦 
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峻补其阴。王注曰。病热而脉数。按之不动。乃寒盛格阳 
。非热也。形症是寒。按之而脉鼓。击于指下而盛者。此为热盛拒阴。非寒也。伤寒论曰。 
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 
发热也。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日晡热甚。乃皮毛之热。其症必见喘咳。寒热轻者 
泻白散。重者凉膈散。地骨皮散。心热者。微按至皮肤之下则热少。加力按之则不热。是热 
在血脉也。其症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朱砂安神丸。脾热者。 
轻按之不热。重按之亦不热。不轻不重。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无气以动。泻黄散。肝热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热。寅卯时间尤甚。其脉弦 
。四肢满闷。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热。筋痿不能起于床。泻青丸。柴胡引子。 
肾热者。重手按至骨分。其热蒸手如火。其人骨苏苏如虫蚀。其骨困热不任。亦不能起于床 
。滋肾丸主之。徐用诚云。面热者。足阳明。 
口中热如胶。足少阴。口热舌干。足少阴。耳前热。手太阳。掌中热。手厥阴。少阴。 
太阴。足下热而痛。足少阴。足外热。足少阳。身热肤痛。手少阴。身前热。足阳明。洒淅 
寒热。手太阴。肩上热。肩似拔。手太阳。中热而喘。足少阴。肩背热。及足小指外 胫踝 
后。皆属足太阳。一身尽热。狂而妄闻妄见妄言。足阳明。热而筋纵缓不收。足痿。足阳明 
。厥阴。手少阴。 
溪曰。恶寒者。卫气虚衰不能温。分肉实表而恶寒者。又有上焦之邪。隔绝营卫。不能 
出表而恶寒者。东垣云。昼则恶寒。夜则安静。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夜则恶寒。昼则安静 
。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夜则恶寒。昼亦恶寒。是重阴无阳也。当急泻其阴。峻补其阳。 

卷二
七情所伤八十六
属性:经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 
。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症也。当先滋养血气。 

卷二
论精血八十七
属性:夫月水之为物。乃手太阳手少阴二经主之。此二经相为表里。在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之气盛。故为月水。适时 
而至。然面色痿黄。四肢消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乃阴血不足也。非有余瘀 之症 
。宜以滋养血气之剂。徐而培之。则经气盛而经水自根据期而下。 
又云。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 
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 
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 
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溃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 
又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又曰。夫人之生以血气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 
伤其气血者。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 
水先闭。何以致然。盖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 
。火既受病。不能营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 
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俟五脏传遍。故卒不能死。然终死矣。此一种 
于劳中最难治。盖病起于五脏之中。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 
接。如此则可得九死一生。 
又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凉剂。医家多以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 
血得热则行。冷则凝。(养生必用方)言之甚详。此说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经候微少。渐渐 
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少水不 
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慎勿以毒药通之。毒药 悍。甚助阳火。阴血得 
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惟宜柏子仁丸、泽兰丸。 

卷二
论水肿八十八
属性:月水不通。久则血结于内。生块变为血瘕。亦作血 。血水相并。壅塞不通。脾胃虚弱 
为水肿。所以然者。脾候身之肌肉象于土。土主克水。水血既并脾气衰弱。不能克消。致水 
气流溢。浸渍肌肉。故肿满也。观此岂宜用克伐之剂。 

卷二
论妇人病八十九
属性:妇人情性执滞不能宽解。多被七情所伤。遂致遍身作痛。或肢节肿痛。或气填胸满。或 
核塞喉。咽吐不出。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呕逆恶心。甚者渴闷欲绝。产妇多有此症。 
宜服四七汤。先调滞气。更以养血之药。若因思忧致小便白浊者。用此药吞青州白丸子。屡 

卷二
论妇人热劳九十
属性:妇人热劳者。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气血不调。脏腑壅滞。热毒内积。不得宣通之所 
。其候。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神昏。四肢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神思昏沉。嗜 
卧少寐。饮食无味。身体酸疼。或时心怔。或时盗汗。肌肤日渐消瘦。故名热劳也。 

卷二
自汗忌利小便九十一
属性:自汗。小便少。不可以药利之。既已自汗。则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则荣卫枯竭。 
无以制火。烦热愈甚。当俟热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症乃阳明经。大忌利小便。 

卷二
论下血九十二
属性:下血服凉血药不应。必因中气虚。不能摄血。非补中升阳之药不能愈。切忌寒凉之剂。 
伤湿热之食成肠癖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脉弦绝涩者难治。滑大柔和者易治 

卷二
论血崩九十三
属性:妇人崩中。由脏腑伤损冲任二脉。血气俱虚故也。二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 
内营脏腑。若气血调适。经下根据时。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 
。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治宜大补气血之药。以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补阴 
泻阳。经自止矣。 

卷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