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5-本草求真 >

第55章

025-本草求真-第55章

小说: 025-本草求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豆为肾谷者。宜此当之。是以肾气虚损。必赖此为主治。(用豇豆入盐少许。食之甚效 
。)且此味甘而平。入肾而更入胃。故凡胃津不生。胃渴不止。吐逆泄痢。小便频数。草莽 
毒中。皆得甘以调剂。而使诸症其悉平也。(袖珍方云。中鼠莽毒者。以豇豆煮汁饮即解。 
欲试者先刈鼠莽苗。以汁泼之。便根烂不生。)书载诸疾无禁。惟水肿忌。补肾气。不宜多 
食耳。 

上编卷七食物
豆腐
内容:(造酿)泻胃火过服生寒动气 
豆腐(专入脾胃大肠)。经豆磨烂。加以石膏及或卤汁内入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 
味甘而 
咸。气寒微毒。且谓寒能动气。凡服豆腐过甚。而致肾中寒气发动。并生疮疥头风等症者。 
须用莱菔汤及或杏仁以解。(延寿书云。有人好食豆中毒。医不能治。作腐家言。莱菔入汤 
中则腐不成。遂以莱菔汤下药而愈。颂曰。发肾气疮疥头风。杏仁可解。)惟有胃火冲击。 
内热郁蒸。症见消混胀满。并休息久痢。(用白豆腐煎食。)赤眼肿痛。(用消风热药以服。 
夜用 
盐收豆腐片以贴。酸浆者勿用。)杖疮青肿。(用豆腐切片贴之。频易。又或用烧酒煮腐以贴 
。色红即易。)烧酒醉死者。(心头热者。用热豆腐切片通身以贴。冷即频换。)则当用此以 
投。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并非里虚无热无火温补之谓也。豆皮性同 
豆腐。能除斑痘翳 。(质轻故能除翳。)豆芽充蔬。须防发疥动气。(芽有生发之义。) 

上编卷七食物
豆酱
内容:(造酿)解肾热邪及诸食物 
豆酱(专入肾)。本豆与面蒸罨。加盐与水晒成。虽曰经火经日煎熬。然味咸性冷。火 
不胜水 
。仍为解热解毒泻火之剂耳。是以书载一切鱼肉菜蔬蕈毒。皆当用此以调。蛇虫蜂虿犬咬。 
汤火砒霜蛊毒。皆当用此以解。与夫手指掣痛。(用酱清和蜜温热。浸之。) 疡风驳。(用 
酱清和石硫黄细末。日日揩之。)大便不通。(用酱汁灌入孔中。)飞虫入耳。(用酱滴灌耳中 
即出。)浸淫疮癣。(用酱瓣和人尿以涂。)轻粉毒中。(用三年陈酱。化水以漱。)身上干燥 
。(用豆酱入药以涂。)妊娠下血尿血等症。(下血用豆酱二升。去汁。取豆炒研。服方寸匙 
。尿血用豆酱煎干。生地二两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以下。)无不当用此以治。但此气咸性 
冷。小儿过服。则恐生痰动气。妊娠合雀肉以食。则恐令儿面黑。所当避也。取豆酱陈久者 
佳。(小麦酱杀药力不如豆酱。) 

上编卷七食物
芹菜
内容:(荤辛)芹菜辛多于苦则能以治寒湿 苦多于辛则能以治热毒 
芹菜(专入肺胃肝)。地出。有水有旱。其味有苦有甘。有辛有酸之类。考之张璐有言。 
旱芹 
得青阳之气而生。气味辛窜。能理胃中湿浊。水芹得湿淫之气而生。气味辛浊。考之纲目有 
言。旱芹气味甘寒。能除心下烦热。水芹气味甘平。能治女子赤沃。两说绝不相类。讵知旱 
芹种类。或有得于阳气之浓。故味多辛而燥。得于阳气之微。故味苦而多湿。水芹种类。得 
于阳气之最。则气虽浊而仍清。得于阴气之胜。则味既苦而且浊。不得谓水芹尽属阴类。旱 
芹尽属阳类也。惟察辛多于苦。则芹多燥而不凉。苦胜于辛。则芹多寒而不温。辛胜于苦。 
则治当如本经所云。能治女子赤沃。俾浊湿去。胃气清。而精血有赖。令人肥健嗜食。苦胜 
于辛。及质粘滑。则治当如唐本所云。能治痈肿马毒。又安能入脾以助食。入阴以助精。 
入肝以保血乎!但芹在水。须防有虫在于叶间。(春夏之交。多有蜥蝎虺蛇在于此处遗精。) 
视之不见。令人为患面青手青。腹满如妊。痛不可忍。作蛟龙痛。须服硬饧二三斤。吐出便 
瘥。其根白盈尺者曰马 。食之令人发疮疥。以其湿热之气最盛也。和醋食之损齿。有鳖瘕 
人不可食。 

上编卷七食物
胡萝卜
内容:(荤辛)治肠胃邪气 
胡萝卜(专入肺。兼入脾)。始于元时胡地而至。形似萝卜。故以是名。按书所列主治。 
正是 
宽中下气。及散肠胃邪气数种。他则无有论及。盖因味辛则散。味甘则和。质重则降。萝卜 
甘辛微温。其质又重。故能宽中下气。而使肠胃之邪与之俱去也。但书有言补中健食。非是 
中虚得此则补。中虚不食得此则健。实因邪去而中受其补益之谓耳!蒿不可食。子可以作食 
料。 

上编卷七食物
芥菜
内容:(荤辛)开肺胃痰气闭塞 
芥菜(专入肺胃。兼入肾)。一食品耳。何书载能通肺开胃。利气豁痰。又载久食则人 
真气有 
亏。眼目昏暗。并或发人疮痔。是明指其于目有害。而书又有言能明目。其故何居。盖缘芥 
性辛热。凡因阴湿内壅。而见痰气闭塞者。服此痰无不除。气无不通。故能使耳益聪。而目 
益明也!若使脏素不寒。止因一时偶受寒湿。而气不得宣通。初服得此稍快。久则积温成热 
。其目愈觉不明。而诸痔疮疡。靡不因是而至矣。素问云。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食则肉 
胝而唇蹇。此之谓欤!如其平素热盛。竟无湿闭寒闭等症。其菜不必多服。但此一入人口。 
而 
凡燥热等症。无不因是即形。又奚止便血发痔害目而已哉?(诜曰。煮食动气与风。生食发 
丹石毒。宁源曰。有疮疡痔疾便血者。忌之。孙思邈曰。同兔肉食成恶邪。同鲫鱼食发水肿 
。 
)至于食芥而泪即堕。是亦泪为肝液。木受辛克而液不克胜耳。(陆佃云。望梅生津。食芥 
堕 
泪。五液之自外至也。慕而垂涎。愧而汗出。五液之自内生也。)无他义也。用此当细审辨 
可耳。故宁以多食为戒。芥子义详温散部内。所当合参。 

上编卷七食物
茼蒿
内容:(荤辛)通心化痰利水 
茼蒿(专入心脾肠胃肾)。一名蓬蒿。其味辛而且甘。其性温。其气浊。凡相火内炽。 
症见诸 
般燥候者。服之令人气满头昏。目眩心烦舌强。是即气温助火之一验也。若使素禀火衰。则 
食又能消痰利水。安脾和胃养心。是即千金所言能安心气之说也。总之。凡物辛温。施于阴 
脏无火则宜。施于阳脏有火。为大忌耳! 

上编卷七食物
蕹菜
内容:(柔滑)通滑肠胃 
蕹菜(专入肠胃)。按书别无所论。惟言气味甘平。干柔如蔓。中空如葱。以之横地。 
节节生 
根。号为南方奇蔬。又言专解野葛毒。生捣服之尤良。取汁滴野葛苗。当时即死。捣汁和酒 
服。能治难产。则其性气通滑可知。是以脾胃虚寒。大便滑脱。服最深忌。但此其气稍平。 
较之菠 苋菜 菜为更胜耳。凡平脏服之最宜。 

上编卷七食物
油菜
内容:(荤辛)行血破气 
油菜(专入肺。兼入肝脾)。一名芸苔。据书皆载气味辛温。而大明独指其性曰凉。其 
义何居 
?缘五味五气。于人气血不甚伤损。则或投以辛散。而真气不失。自不得以凉名。如其用辛 
破血。审于真气有碍。则辛气既投。凉气自至。又曷能使辛为温。而其气不得以凉名乎?油 
菜气味虽辛。(油菜。道家号为五荤之一。)其用长于行血破气。如产后一切气痛血痛。并诸 
游风丹毒。热肿疮痔等症。其咸用之。与经水行后。加入四物汤服之。云能断产。并治小儿 
惊风。贴其顶囟。引气上出。妇人难产亦同。(歌云。黄金花结粟米实。细研酒下十五粒。 
灵丹功效妙如神。难产之时能救急。)而究气行而气无复。血破而血莫生。谓之为凉。谁曰 
不宜。是以书载下产。须以藏久者为佳。否则恐有泄泻之虞。又曰。旧患香港脚者不宜食。狐 
臭人不宜食。食之加剧。及或动疾发疮。使果是温非凉。亦曷为服之而有若是之症乎?子 
打油。善治痈疽。及涂痔漏中虫。(熏肉生虫。以此油涂即灭。) 

上编卷七食物
白菘菜
内容:(荤辛)利肠胃解烦热 
白菘菜(专入肠胃)。因何命名。以其经冬不凋。故以菘称。因色青白。故以白号。但 
菘有三 
。一曰牛肚菘。其叶最大而味甘。一曰紫菘。即芦菔。一曰白菘。根坚小而不可食。三种南 
北通有。(时珍曰。苏恭言南北变种者。盖指蔓荆。紫菘而言。紫菘根似蔓荆。而叶又不同 
耳。)而气则一。本草言其性温。大明言其性凉。盖凉则是而温则非也。时珍云。气虚胃冷 
人多食。则恶心吐沫。气壮人则相宜。诜曰。发风冷内虚人不可食。有热人食不发病。则其 
性冷又属可知。(颂曰。有小毒。不可多食。多则以生姜解之。瑞曰。夏至前食发气动疾。 
有足疾者忌之。)即据别录载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渴。萧炳载能消食下气。治瘴气。 
止热气嗽。冬汁尤佳。宁源载能和中利大小便。并列丹方。载治小儿赤游。(赤游行于上下 
。至心则死。菘采捣敷即止。)飞丝入目。(白菜揉烂。帕包。滴汁二三点。入目即出。)漆 
毒生疮。(用白菘菜捣烂。涂之即退。)亦何莫不是气凉之故。而能使其诸病悉除也。后人不 
解其意。反以味辛曰温。(生则辛冷。熟则甘寒。)嗟嗟。性既温矣。安有止烦除渴。消食下 
气解热之功乎?于此可征其概矣。 

上编卷七食物
苋菜
内容:(柔滑)通阳利便 
苋菜(专入肠胃)。味甘气寒。质滑。按据诸书。无不皆言其性冷利。能治热结血痢蛊 
毒之症 
。(恭曰。赤苋辛寒。弘景曰。人苋细苋并冷利。赤苋疗赤下而不堪食。震亨曰。红苋入血 
分善走。故与马苋同服能下胎。或煮食之。令人易产。)即人服之者。亦无不谓其通肠利便 
。是亦菜中最冷最滑之味也。且又戒其多食。则令人动气烦闷。又曰。不可与鳖同食。生鳖 
症。按此事即未有。而其气味之寒。气味之冷。与于龟鳖同为一类。故有如此箴规之词矣。 
岂止寻常冷利之味哉?然果脏阳不阴。及于暑时。挟有真正热候。亦又何忌。惟在食之者之 
能审其所用可耳。子治肝经风热上攻眼目。赤痛生翳。遮障不明。青盲赤眼。并宜服之。为 
末。每服方寸匙。 

上编卷七食物

内容:(柔滑)通利肠胃热毒 
菠 (专入肠胃)。出自西域。(颇棱国。误呼菠 。)何书皆言能利肠胃。盖因滑则通 
窍。菠 
质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闭塞之人。宜咸用之。又言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 
则疗热。菠 气味既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且毒与热。未有 
不先由胃。而始及肠。故药多从甘入。菠 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热 
与毒尽从肠胃而出矣。然此服之过多。为害不浅。张璐云。凡菜蔬皆能疏利肠胃。而菠 冷 
滑尤甚。又曰。多食令人脚弱。发腰痛。动冷气。与 鱼同食。发霍乱。则知此即可以供蔬 
。而用又当斟酌于其中也。(北人多食肉面。食此则平。南人多食鱼鳖水米。食此则冷。) 

上编卷七食物
苦菜
内容:(柔滑)解心胃大肠热 
苦菜(专入心胃大肠)。禀气至阴。故味苦寒而不温。而经所列病症。有言能治五脏邪 
气者。 
邪热客于心也。胃痹渴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