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5-本草求真 >

第60章

025-本草求真-第60章

小说: 025-本草求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锐。故能入骨以乌须。入肾与肝以起阳也。牛狗羸瘦。(用鳅一二枚。从口鼻送入。立肥 
。)如何用无不效。以其具有补土之能。故能使之而立肥也。若在喉中骨哽。用此入喉牵拽 
而出。(用鳅鱼线缚其头。以尾先入喉中。牵拽出之。)此则人之所易知者矣!但不可合白犬 
血食。 

上编卷七食物
鲍鱼
内容:(无鳞鱼)通肝瘀涤肠秽 
鲍鱼(专入肝。兼入肠)。考之长洲张璐有言。其鱼腥秽。止可淡曝。而不可煮盐。干 
则形如 
块肉。性温无毒。专取腥秽以涤一切瘀积。同气相感也。入肝散血。煮汁送四乌 一 茹丸 
。治女子血枯经闭。内经以疗伤肝利肠而不伤伐元气。惜乎世罕用之。今庖人用以煮肉。则 
脂沫尽解。涤除垢腻之验也。昔秦皇死沙丘。会暑尸腐。令 车载鲍鱼以乱其臭。始皇本吕 
不韦萌孽。溷厕宫帏。非取其涤除遗臭之义欤? 

上编卷七食物
鳗鲡鱼
内容:(无鳞鱼)祛肝肾窍穴风热杀虫 
鳗鲡鱼(专入肝肾。兼入穴窍)。类有分阔嘴者为鳗。尖嘴者为鲡。皆禀土中阴气以生。 
味甘 
气寒。其形类蛇。常与水蛇同穴。故其性有小毒。力善走窜钻穴。故书谓能祛风杀虫。(按 
虫由于风生。故风字从 。)如骨蒸痨瘵。五痔疮 。阴户蚀疮。湿痹风搔虚损等症。人常 
食之。为有益也。(虚损痨瘵。多用虫蚀。有病瘵者。相染已死数人。乃取病者钉之棺中。 
弃于流水。永绝传染。渔人异之。开视。见一女子尚活。取置渔舍。多食鳗鲡。病愈。遂以 
为妻。圣惠方。用鳗鲡淡炙食。治诸虫心痛。多吐。冷气上攻满闷。)张鼎云。此以骨烧烟 
。则可以辟蚊蠓。熏屋竹木。则可以断蛀。置骨于衣箱中。则可以断蠹。惟脾胃虚泄。并 
孕妇食之。则大忌耳。(性滑气寒故。)凡昂头行水。及重三四斤者。腹下有黑斑背上有点者 
。皆为有毒。切不可食。 

上编卷七食物

内容:(无鳞鱼)清肝肾血瘀热毒 
海 (专入肝肾)。俗曰海蜇。即广所云水母者是也。按书言此生于东海。状如血 。 
大者如 
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 沉。故曰水母目虾。又曰。水母形浑然凝结 
。其色红紫。无口眼。腹下有物如悬絮。群虾附之。咂其涎沫。浮沉如飞。为潮所拥。则吓 
去而 不得归。人因割取。浸以灰矾。去其血汁。而色遂白。浓为 头。其味更胜。究其主 
治 
。大约多能下血消瘀。清热解毒。而气亦不甚温。盖缘此属血类。血味多咸。咸则能以入肾 
。血藏于肝。海 形如血 。则 多入于肝。 产于水。肾属水。则 又多入肾故也。是以 
劳损积血得此则消。小儿丹疾火伤。得此则除。河鱼之疾得此则疗。但忌白糖同淹。则 随 
即消化而不能以久藏。以土克水者故耳。无他义也。 

上编卷七食物

内容:(蚌蛤)解胸中烦热 
蛏(专入肾。兼入肝)。乃海中小蚌耳。与江湖蚌蛤相类。闽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 
谓之 
蛏田。其肉可为蛏肠(干淡)以充海错。(蛏生海泥中二三寸。大如指。两头开。)味甘性平。 
煮食可治胸中邪热烦闷。饭后食之。与服丹石人适合。并治妇人产后虚热。可知性体属阴。 
故能解热涤烦。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 
冷痢。似属巧说。未可深信。 

上编卷七食物

内容:(湿生)清热利水闭气 
蛙(专入膀胱肠胃)。与螺蚌皆产于水。其味虽甘。而性则寒。故能清热利水解毒。如 
水蛊腹 
大。用干青蛙二枚。以酥炒干蝼蛄七枚。炒苦葫芦半两。为末。空心酒服三钱即愈。通身水 
肿。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熟。食之即治。毒痢噤口。以水蛙一个。并肚肠捣碎。瓦焙。入 
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即通。时行面赤项肿瘟毒。用金线捣汁水调。空腹顿服。即效。然 
肉虽寒。而骨善跳则热。性虽动而气善蓄则闭。食之令人作淋。及或多食令人尿闭。脐下酸 
痛。治须擂以车前顿水。或烧酒行气之类以解。(脏热者须用车前。脏寒者须用烧酒以通。) 
至于孕妇。食尤有忌。(令子寿夭。)不可不知。 

上编卷七食物
鳖肉
内容:(龟鳖)凉肝血热 
鳖肉(专入肝)。止有雌无雄。与蛇与鼋为匹。形多变幻。故书有言鳖有三足赤足者不 
宜食。 
独目者不宜食。头足不缩者不宜食。目凹陷者不宜食。腹下有王字卜字文蛇文者不宜食。生 
于山上者名旱鳖不宜食。腹赤如血者名朱鳖不宜食。此有毒杀人。不宜食鳖之说也。又言鳖 
合鸡子苋菜食则令人生鳖。同猪兔鸭食则能损人。同芥子食则生恶疮。同薄荷食则能杀人。 
此合他味同食之有见害于人也。至于冷痨食之则能发冷水病。须合葱与椒姜同煮。并锉鳖甲 
少许以入。可知鳖性冷。故须假以姜椒以为之制。鳖肉聚。故须假以鳖甲之散以为之佐耳。 
(鳖项下有软骨如龟形者。食之令人患水病。须去之。)然惟妇人素挟血热症见血瘕血漏。 
并 
疟痢诸症。服之得宜。若使中气有亏。谓可补中益气。纵出别录。亦属肤语。不足信也。 

下编卷八主治上
脏腑病症主药
内容:绣按人生疾苦。非属外感有余。即属内伤不足。然究其要。总不越乎脏气偏胜以为致害。 
盖 
人脏气不明。药性不知。无论病症当前。宜凉宜热。根蒂全然不晓。即其药之或功或过。亦 
不知其奚自而起矣!考之濒湖纲目。所论脏腑虚实标本药式。其间分门别类。补母泻子。与 
夫补气补血。非不既详且尽。但惜尚有未清之处。如白术不言能补脾气。反云能补肝气脾血 
。 
砂仁不言能温胃气。反云能补肾气。当归不言能补心血。反云能补命门相火。泽泻不言能除 
膀胱湿热。反云能补心气。没药血竭不言能破肝血。反云能补肝血之类是也。且其所论三焦 
实火宜泻。则栀连芩柏似可指引。而书偏指麻黄瓜蒂以为泻火之要。三焦实热宜解。则麻桂 
硝黄似可列入。而书止举栀连芩柏为解热之剂。颠倒错乱。实不可解。以致后学漫无指归。 
是篇采集用药主治。皆从药中正理考核。不以反借反说敷衍。间有正论既抒。旁意应明。亦 
必疏畅殆尽。断不牵引混指。以致有误后学云。 

下编卷八主治上
脏腑病症主药
内容:(足厥阴乙木) 
肝属木。木为生物之始。故言肝者。无不比类于木。(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 
入足 
厥阴肝足少阳胆。肝与胆相为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谓其肝气勃勃。犹于百木之挺 
植。肝血之灌注。犹于百木之敷荣。昔人云。肝无补。非无补也。实以肝气过强。则肝血不 
足 
。补之反为五脏害。故以无补为贵。讵知肝气不充。是犹木之体嫩不振。而折甚易。(肝气 
不充。犹木体软不振。)非不用以山茱萸杜仲续断鸡肉壮气等药以为之补。乌能以制夭折之 
势乎?肝血既竭。是犹木之鲜液而槁在即。(肝血不足。犹不枯槁不荣。)非不用以地黄山药 
枸杞以滋其水。(肝以肾为子。经曰。虚则补母。)当归首乌阿胶菟丝人乳以生其血。(血燥 
则急。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其何以制干燥之害乎?肝气冷而不温。是犹木之遇 
寒而冻。(肝冷不温犹木遇寒而冻。)非不用以肉桂鹿茸以暖其血。川芎香附艾叶吴茱萸以温 
其气。其何以制严寒之威。而抒发生之象乎?肝气郁而不舒。是犹木受湿热之蒸。历久必黄 
必萎。(肝郁不舒。犹木受郁而萎。)非不用以茯苓赤苓天仙藤以渗其湿。木香香附柴胡川芎 
以疏其气。灵脂蒲黄归尾鳖甲桃仁母草以破其血。其何以舒其郁而去其热乎?若使肝气既浮 
。而症已见目赤发热口渴。则宜用以龙骨枣仁白芍乌梅木瓜之类以为之收。是犹木气过泄。 
日 
久必有强直之害。(肝气过浮。犹木强直不屈。)不治不足以折其势也。(木以敛为泻。经曰 
。以酸泻之。)肝挟风热内侮。而症见有诸风眩晕。僵仆惊痫。则宜用以桂枝羌活乌附荆芥 
钩藤薄荷川芎以除其风。(木喜条达。经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散即是补。故经又曰 
。以辛补之。)黄芩胆草青黛青蒿前胡以泻其火。以除其热。红花地榆槐角紫草茅根赤芍生 
地以凉其血。甘草以缓其势。(肝以心为子。经曰。实则写其子。)是犹木之值于风感厥厥动 
摇。日久必有摧折之势。(肝受风侮。犹木遇风而摇。)不治不足以制其暴也。肝气过盛而脾 
肺皆亏。症见咳嗽喘满。惊悸气逆。则宜用以金银薄青皮铁粉密陀僧侧柏叶以平其肝。三棱 
枳实以破其气。是犹木之丛林茂蔚。值此斧不可加。土不可载。日久必有深藏不测之虞。不 
如是不足以制其害也。(肝风过盛。犹木茂蔚克土侮金。)凡此肝气之盛衰。实与木气之强弱 
如一。肝血之荣枯。实与木液之膏竭相等。使不比类以观。而但谓其肝盛宜制。呜呼。制则 
制矣!盍亦思其肝有虚怯。果能受此摧残剥落否耶? 
经曰。肝苦急。(血燥则急。)急食甘以缓之。(如人乳甘草之类。)肝欲散。(木喜条达。)急 
食辛以散之。(如桂枝羌活川芎薄荷之类。)以辛补之。(肝以辛为补。故川芎薄荷能以补肝 
。)以酸泻之。(肝以敛为泻。故白芍赤芍乌梅皆曰泻肝。) 
〔补肝气〕 
杜仲 山茱萸 鸡肉 续断 
〔补肝血〕 
荔枝 阿胶 桑寄生 何首乌 狗脊 麋茸 獭肝 紫河车 菟丝 人乳 
〔疏肝气〕 
木香 香附 柴胡 芎 
〔平肝气〕 
金银薄 青皮 铁粉 密陀僧 云母石 珍珠 龙骨 龙齿 
〔破肝气〕 
三棱 枳实 
〔敛肝气〕 
龙骨 酸枣仁 炒白芍 龙齿 乌梅 木瓜 
〔散肝风〕 
荆芥 钩藤 蛇蜕 蒺藜 蝉蜕 浮萍 王不留行 全蝎 桂枝 白花蛇 石 
南藤 蜈蚣 川乌附 樟脑 
〔散肝风湿〕 
桑寄生 羌活 侧附子 狗脊 松脂 苍耳子 草 威灵仙 茵芋 海 
桐皮 秦艽 五加皮 
〔散肝风热〕 
木贼 蕤仁 冰片 决明子 炉甘石 青葙子 
〔散肝风气〕 
芎 麝香 薄荷 苏合香 
〔散肝风痰〕 
南星 皂角 乌尖附 白芥子 天麻 
〔散肝风寒痰〕 
蔓荆子 僵蚕 山甲 
〔散肝血〕 
谷精草 锻石 
〔祛肝寒〕 
肉桂 桂心 吴茱萸 艾叶 大茴香 小茴香 
〔渗肝湿〕 
茯苓 土茯苓 天仙藤 
〔泻肝湿〕 
龙胆草 连翘 珍珠 皂矾 白蔹 
〔泻肝痰滞〕 
前胡 鹤虱 磁石 
〔温肝血〕 
虫白蜡 肉桂 续断 芎 香附 荆芥 伏龙肝 延胡索 炉甘石 苍耳 
子海螵蛸 酒 百草霜 沙糖 兔屎 王不留行 泽兰 韭菜 墨 刘寄奴 大小蓟 天 
仙藤 海狗肾 蒺藜 鹿茸 鹿角 艾叶 
〔凉肝血〕 
生地黄 代赭石 蒲公英 青鱼胆 红花 地榆 白芍 槐角 槐花 侧柏 
叶卷柏 无名异 凌霄花 猪尾血 紫草 夜明沙 兔肉 旱莲草 茅根 蜈蚣 山甲 
琥珀 芙蓉花 赤芍 醋 熊胆 
〔破肝血〕 
莪术 紫贝 五灵脂 紫参 益母草 蒲黄 血竭 莲藕 古文钱 皂矾 归 
尾鳖甲 贯众 茜草 桃仁 
〔败肝血〕 
干漆 三七 虻虫 螃蟹 瓦楞子 水蛭 花蕊石 
〔止肝血〕 
炙卷柏 伏龙肝 墨 炒艾叶 炒蒲黄 花蕊石 青黛 百草霜 炒侧柏 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