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佛经故事选集-女性的故事 >

第11章

佛经故事选集-女性的故事-第11章

小说: 佛经故事选集-女性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流落异乡之人,如何敢接受妳的爱意。」

    少女并不答话,对他更加亲热,不知不觉中,两人渐渐欲火中烧,两相欢悦,成其好事。事后,少女说:「虽然我承受了您的爱,但是还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我现在要去禀告父母。」

    释迦族少年四处张望,心中疑惑地问道:「这荒山野岭之中,不见人烟,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

    龙女此时只好据实相告,说道:「不瞒您说,我本是龙池中的龙女啊!我听说你们释迦圣族遭劫逃难,恰巧我在池边游玩遇到了您,命里注定你我有燕尔之缘。可是我本为龙身,你为人种,不是同类;再者我又未征得父母的同意,这样做实在是闯了大祸。我们要想个办法呀!」

    少年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他略一思索,便向龙女说:「只要妳听我的,我自有办法!」

    龙女见释迦少年对自己不嫌弃,心中感激,回答他说:「我当然听您的,从今以后,您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服侍您一辈子。」

    少年见龙女心意坚决,就对天祷告:「我平生做了许多修福积德的善事,我愿用我修成的福德的力量,令这个龙女身形与人类无异。」

    福力所感,龙女果然改变了模样,得到了人身,心中喜不自胜,于是由衷地向少年表示感谢,说:「我因业力所感投生龙身,今日有幸得到你的垂怜,凭借着你的福德力,使我得到人身。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你的恩德。我愿永生永世陪伴、侍奉你。待我禀告父母后,我们就备礼完婚。」

    于是,龙女就返回龙池,对父母说:「我今天在外面游玩时,见到释迦族的少年。凭借着少年福德所感,将我转为人形。我俩情深意笃,两情欢娱,已成好事,未能来得及禀告父母,请父母原谅。」

    龙王本来也很向往人类,对释迦圣族更有好感,今日又亲见女儿转为人身,当即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而且亲自走出龙池,向释迦少年拜谢说:「如果你不嫌弃我们是异类的话,就请你屈尊到我们的龙宫来接受款待。」

    少年受到龙王的邀请就到龙宫作客。龙王把他当成了稀有之客,隆重地招待他,为他和龙女举办了盛大婚礼。龙子龙孙、龙亲龙友,个个都非常高兴,大家尽情欢乐。

    此时,少年身处群龙之中,眼见诸龙张牙舞爪,放浪形骸,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厌恶,便想告辞。

    龙王这时告诉他说:「离此池不远处有个国家,那里的国王昏庸残暴,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你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取而代之,占据这块疆土,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臣民百姓。」

    少年感激地称谢说:「多谢龙王好意,我定会有所作为的。」

    龙王接着就给他出了个计策,他先拿出一柄短剑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在上边铺一块珍贵绝妙的白色棉布,对少年说:「你可以拿这块棉布献给国王,国王必然亲自接受远方来客的贡物。接近国王之后,你就抽出短剑刺杀他乘机夺得王位。」

    少年就按计划行事。他把珍贵的棉布献给国王时,那个国王果然亲自接过棉布,就在此时,少年立即抽出短剑,一手抓住国王的衣袖,一手持剑向国王胸前用力刺去。

    国王的侍卫见状,大家蜂涌而上欲救圣驾,宫殿内一片混乱。这时,只见释迦少年手持短剑,一身正气,声如洪钟,向所有的人宣告说:「我所持的剑是专门用来诛杀昏君、斩杀奸臣。谁要不服就上来试试。」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均佩服释迦少年的神勇胆略,于是推举释迦为新国王,号称释迦王。

    释迦王当政之后,兴利除弊、力精图治,奖贤良、恤贫患,少年果然把国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然后,他就带领大队兵马亲自前往龙宫报喜,并接回龙女,立为皇后。

    龙女虽然变成人形,但因其宿业未净,每到夫妻俩恩爱之际,龙女头上常会现出九个龙头。释迦王每次见到总感到不舒服,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但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于是有一天,他乘龙女熟睡之际,用利刃将龙头一个个都斩落下来。

    龙女猛然惊醒,发觉龙首已断,不禁叹息说:「你真不该这样做啊!这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关系,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必然会经常苦于头痛了!」

    释迦国王的后代果然常犯头疼之病,每隔一段时间便发病一次,疼起来非常痛苦。据说病根就在这里。

 金色公主

    金色公主

    从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国王,叫做波罗奈国。国王十分仁德贤明,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公主从小聪明过人,与众不同的是她全身呈金黄色,在黑夜里更是熠熠生辉。她生得一头浓密的金黄色卷发,披散下来像一条闪亮的瀑布。

    国王对公主视若掌上明珠。到了公主十六岁时,国王准备给公主找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公主说:「我要找的夫婿必须也是金黄的皮肤,金黄色的卷发,否则不要来见我!」

    于是,国王便在全国到处张榜寻找这样的人。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

    这天,从舍卫国来了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听到国王为公主选夫婿的事,便前来求见国王。国王听说有远道来的客人,就在大殿召见了商人。

    国王对商人说:「我的女儿选夫婿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国之内看来是没有这样的人了。」

    商人答道:「大王别着急,我们舍卫国里倒是有这样一个人,堪当公主的夫婿。」

    大王听说后甚是欢喜,连忙吩咐设酒宴款待商人,并要商人立即写信回国,欲将公主许配那个人。

    商人便派使者回国给佛陀传口信,内容是:「波罗奈国的公主生得端庄美丽,聪慧过人,是世间少有的美人,波罗奈国已经准备将公主许配给世尊。」

    世尊这时正在舍卫国为数千名比丘僧说法,传话的使者径直走到佛前禀告世尊。这时,佛陀早已预知事情的原委。

    世尊给公主回话说:「人生苦海无边,一生的痛苦皆来自恩爱,人从出生到年老生病,由生病而死亡,死亡又给亲人们带来悲哀。由此可见,天下的痛苦之事皆来自于恩爱。」

    公主收到世尊的回复之后,整日闭门不出,独自思索了很久。最后,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人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化为云烟,她的眼睛变得清澈无比,耳朵能听千里以外的声音,心里能察觉别人想些什么,并且还能飞行。于是公主辞别了父母,飞到了佛陀的跟前,向世尊顶礼膜拜。

    此时,世尊面带微笑,安详地坐在法坛上,身上不时发出五色的光环。

    阿难上前请示公主的宿世因缘。佛陀回答说:

    「这个女子前世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妇人,她的丈夫脚瘫痪不能行动。贫妇的生活很苦,但又不乐于布施。

    当时的国王叫基立,有一个女儿生得端庄美丽,经常穿璎珞编织的华丽衣服来听法。

    一天这个贫妇身上只披着一片破布也随着前来精舍前,却被人们挡在外面。贫妇自语说:『我为什么不能到佛陀的跟前听法,而只让国王的女儿去?』

    这时我在精舍内觉察到外面妇人求法的因缘已成熟,便要弟子把妇人召到殿前。

    贫妇来到佛陀跟前顶礼问讯之后,问世尊:『为什么国王的女儿如此的富贵华丽,而我却一贫如洗呢?』

    我告诉贫妇:『这个国王的女儿前生喜好读经,乐于供养僧人,常做善事,今生才修得如此的富贵;而你的前世却是不读经书,吝啬刻薄,从不布施供奉僧人,见到穷人也不帮助他们,所以你今世才如此的贫困,这是你前世的业报。』

    贫妇听到这里,言道:『愿我佛大慈大悲,饶恕我是这样愚钝的人,教给我佛法吧!』

    于是我便教导贫妇。此后,贫妇每日坐在树下苦读经法,反省思过,终于得到领悟。于是便用树叶缝了件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而把那身上唯一的一件布衣供养佛陀。贫妇热诚求法的心感动了天帝,便送给贫妇许多华丽的衣服和精美的食物。

    贫妇得到这些东西后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把它们都分送给僧侣和穷人。终其一生,贫妇都过着求法、供养僧侣、帮助穷人的生活,一直到贫妇寿终为止。」

    由于贫妇的一片真诚善业所感,来世便做国王的女儿,喜读经书,好乐布施,全身金黄色,这就是金色公主的宿世因缘,也告诉我们:女性认真修行一样会有成就。

 聪明的毗舍离

    聪明的毗舍离

    舍卫国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梨耆弥,家中非常富有。他有七个儿子,六个大的儿子已经娶了妻子,剩下第七个儿子,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

    梨耆弥心里想:「我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只剩下这一个最小的儿子还未娶亲,我要为他找一个最好、最贤淑的女子。」

    有一天,梨耆弥一位好友婆罗门来看他。梨耆弥就和他商量说:「现在我想为小儿子娶妻,但却不知道哪里有绝色的女子。你以前经常到各个国家去游历,我想麻烦你替我寻找一下。要是见到有相貌端正,贤慧聪明的女子,只要和我的儿子性情相宜,年龄相当,能合我儿子心意的,请你代我们向她求婚。」

    婆罗门答应了这件事,便动身到各处去寻找。一天,他到了特叉尸利国,看见了一群少女正在边走边玩。婆罗门便跟在这群少女的后面,边走边看。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条小河,少女们纷纷脱鞋涉水过河,只有一位少女没有脱,穿著鞋过河。她们又往前走,没有多远,前面又有一条河,河水淹过膝盖,少女们个个撩起衣服下摆,走进河里。又是那位少女,没有撩衣服便走过河去。少女们走进树林里,都爬上树去摘花,只有那个少女自己不上树,却向别人要花,结果,她得到的花最多。

    婆罗门看到这位少女总是与众不同,便走上前去对少女说:「我有一点事弄不明白,想问问妳。」

    少女回答说:「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您就问吧。」

    婆罗门问道:「刚才别的女孩子过河时都脱掉了鞋,只有妳没有脱,这是为什么呢?」

    少女回答说:「因为人们穿鞋,正是为了保护脚。人在陆地上行走,如果遇到荆棘瓦砾,眼睛看得见,还可以躲开。在水中走,藏在水底的东西,眼睛看不见,万一遇到荆棘毒虫,会伤害我的脚,所以我不脱鞋。」

    婆罗门又问:「那妳为什么不撩起衣服就走入水中呢?」

    少女答道:「女子的身体,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如果撩起衣服走进水里,就会被别人看见。要是身体长得好还行,长得不好,就会遭人嗤笑,因此,我不撩起衣服。」

    婆罗门再问:「大家都上树摘花,为什么妳不爬上树呢?」

    少女回答说:「如果爬上树,倘若树枝断了,就会有被摔伤的危险,所以我不上树。」

    婆罗门听了少女说的这一番话,知道她并非一般普通女子。于是,便想替梨耆弥的儿子求婚。婆罗门便问那少女,她的父母是否在家,少女回答说:「在」。于是,婆罗门便跟她一起回家,想见一见她的父母,顺便提及说媒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