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女科经纶 >

第22章

妇科-女科经纶-第22章

小说: 妇科-女科经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呃逆属脾虚聚冷胃中伏寒
属性:《大全》曰∶肺主气,五脏六腑俱禀于气。产后气血伤,脏腑皆损。风冷抟于气,则气逆上。又脾虚聚冷, 
胃中伏寒,因食热物,冷热之气相为冲击,使气厥不顺,则为呃逆。脾主中焦,为三焦之关,五脏之仓廪,贮 
积水谷。若阴阳气虚,使荣卫之气厥逆,致生斯病。经云∶呃噫者,胃寒所生,服药无效,灸期门穴三壮必愈。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呃逆分证用药法
属性:薛立斋曰∶前证属胃气虚寒之恶候。如用丁香散未应,急投参附汤,亦有生者。若产后呃逆,有寒热虚实 
之不同。如寒者,丁香、姜、桂。热者,宜干柿、竹茹。虚者,宜人参、附子。实者,宜香附、橘皮。误施则 
有噬脐之悔。 
慎斋按∶以上二条,序产后有呃逆之证也。经云∶病深者,其声哕。哕即呃逆也。诸病见之为恶候,况产后 
犯此。有虚无实,有寒无热矣。立斋必兼热实论,殊谬。若古方治产后呃逆,又兼败血瘀停胃逆,用丁香豆蔻 
散,煎桃仁、吴茱汤下之。病机又不可不知。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气喘属败血停凝上熏于肺
属性:郭稽中曰∶产后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而喘自定。又产后败血冲 
心,胸满上喘,命在须臾,服血竭散,或参苏饮。治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人参一两,苏木二两。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发喘属污血感寒
属性:娄全善曰∶产后喘者多死,有产二月,洗浴即气喘,坐不得卧者,五月恶风,得暖稍缓,用丹皮、桃仁、 
桂枝、茯苓、干姜、枳实、浓朴、桑皮、紫苏、五味、栝蒌煎服,即卧,其痰如失,作污血感寒治也。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气喘属孤阳绝阴
属性:郭稽中曰∶产后喉中气急喘促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 
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 

卷五产后证上
产后发喘不可误药
属性:单养贤曰∶产后发喘气促,此第一危证 
也。世每以痰火实证治之,讹以传讹,当以人参生化汤加减。人多疑参能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加芎、归 
在内,万无有失。有用参加陈皮监制,反致耗散,切不可信。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产后有发喘之证也。产后发喘,有虚实之分。败血入肺,污血感寒,此属于实也。参 
苏饮、夺命丹、血竭散,下之而愈。若去血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孤阳上浮,此血脱而气不归元也。非 
大剂人参生脉散,与生化汤加桂、附莫疗。误以风痰污血为治,是速之毙矣。观立斋治产后喘急,谓脾肺气弱, 
用六君子。中气虚寒,用补中汤加姜、桂。更有阳气虚脱,喘促自汗,手足俱冷,以参附汤大剂服之。论诚知 
本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败血停积不可作水气治
属性:《产宝百问》曰∶产后四肢浮肿,由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 
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凡治水,多用导水药。极虚人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多致夭 
枉,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血与气搏留滞经络
属性:陈无择曰∶产后浮肿多端,有自怀妊肿至产后不退。亦有产后失于将理,外感寒暑风湿,内则喜怒忧惊, 
血与气搏,留滞经络,气分血分,不可不辨,当随脉证治之,宜得其情。小调经散治血分固效,但力浅难凭, 
不若吴茱汤、枳术汤、夺魂散、大调经散、皆要药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风邪搏气
属性:陈良甫曰∶产后劳伤血气,腠理虚,为风邪所乘,邪搏于气,不得宣越,令虚肿轻浮,是邪搏于气,气肿 
也。若皮肤如熟李状,则变水肿。气肿者,发汗即愈。水肿者,利小便即瘥。 
慎斋按∶产后虚肿,多属气血虚而脾胃弱,荣卫不运所致。若云发汗利小便,是重竭津液,而益虚其虚矣。岂 
产后肿,竟作外邪有余证治乎。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体虚有湿热
属性:朱丹溪曰∶产后浮肿,小便少,口渴,恶寒,无力,脉沉,此体虚而有湿热之积,必上焦满闷,宜补中导 
水行气可也。方用白术、陈皮、茯苓、川芎、木通。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虚大补气血
属性:朱丹溪曰∶产后肿,必用大补气血为主,少佐苍术、茯苓,使水自利。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分证治法
属性:薛立斋曰∶前证若寒水侮土,宜养脾肺。若气虚浮肿,宜益脾胃。若水气浮肿,宜补中气。又曰∶产后浮 
肿,或兼喘咳,脉沉细无力,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八味丸主之。 
慎斋按∶以上六条,序产后有浮肿之证也。浮肿虽有风寒湿热,外邪之感,若产后则属气血虚,而脾土不 
运,肺气不输者多。故《产宝》以下四条,主客邪有余论;而丹溪、立斋,唯以补气血,扶脾土为要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外感风寒发热不可作伤寒治
属性:李氏曰∶产后外感,离床太早,或换衣袭风,冷入下部,令人寒热似疟,头疼不止。血虚者,芎归汤加人 
参、柴、葛。气虚者,补中汤加防风、干姜。切不可以伤寒法治之。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头痛发热不可作外伤感冒治
属性:《大全》曰∶凡产后头痛发热,不可便作外伤感冒治。此等多是血虚,或者败血作梗, 
宜以和平之剂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加柴胡。若便以小柴胡、竹叶石膏之类,不救者多矣。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诸发热状类伤寒不可发汗
属性:吴蒙斋曰∶新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去发热,有三日 
蒸乳发热,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便发汗。大抵产后,大血空虚,汗 
之则变筋惕肉 ,或郁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轻。凡有发热,宜与四物为君,加柴胡、人参、炮姜最 
效。盖干姜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且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 
之旨。 
慎斋按∶以上三条,序产后有外感发热之证也。产后发热,状类伤寒,虽有外感,禁用发表。唯以养血为 
主,佐以散风寒之剂。如生化汤、芎归汤,倍加川芎、葱白。若吴氏论发热数种,又当分因治之。如恶露未尽, 
腹痛未除,形壮脉实,五七朝内不见虚证,人参尚宜斟酌。如有虚证,必以桃仁与人参同用为当。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伤食发热宜下
属性:《金匮要略》曰∶产后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徐注曰∶此条言大虚之后有实证,即当以实治,故谓病解能食,则经络脏腑之气俱平,无产后本病可疑。至 
七八日更发热,不恶寒,又无表证可疑。明是食复之象,故曰胃实,大承气峻逐之,恐因循致虚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伤食发热类伤寒
属性:《证治要诀》曰∶弥月俗名满肚,多有恣意食物,致伤食发热,有类伤寒食复证,宜先用红丸子一二服,却 
进小柴胡汤,此论盖有所本。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伤食发热不可作血虚治
属性:王节斋曰∶产后脾胃大虚,多有过服饮食伤滞发热者,误作血虚则不效。故凡遇产后发热,须问服何饮食, 
有无伤积饱闷,恶食泄泻等证,只作伤食治之。若发热而饮食调者,方用补血正法。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伤食发热分证用药
属性:薛立斋曰∶前证若胸膈饱闷,嗳腐恶食,或吞酸吐泻,发热,此为饮食停滞,宜四君子加浓朴、楂、曲。若 
胸膈闷满,食少发热,或食难化,此为脾气虚弱,宜四君子加炮姜。若用峻厉之剂,复伤元气,则谬矣。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产后有伤食发热之证也。产后发热有六证,一曰血虚发热,二曰劳力发热,三曰瘀 
血发热,四曰风寒发热,五曰伤食发热,六曰蒸乳发热。须分有余不足治法,如血虚、劳力为不足,瘀血、伤食、 
风寒、蒸乳,为不足中之有余。不足者固宜大补气血,而不足中之有余,亦不可以务末而忘本也。《金匮》胃 
实一证,虽下亦当酌量。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发热属肝虚血燥
属性:赵养葵曰∶如胎前原有阴火证,至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证。若根据前法,大补气血,其证必 
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故,不可泥于气血虚之论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发热属阴虚生内热
属性:朱丹溪曰∶产后发热,此热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内热耳,以补阴药大剂服之。必用干姜者何也?曰∶干姜 
能入肺利气,入肝经引血药生血。然不可独用,与补阴药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 
娄全善曰∶产后发热,多属虚寒,唯干姜加入补阴药中神效,此丹溪之法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发热属阴虚阳浮于外
属性:王节斋曰∶妇人产后阴虚,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故发热。用四物汤补血,以炙干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 
散,以归于阴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发热属血脱阳无所附
属性:薛立斋曰∶新产妇人,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而外热,四物加炮姜,补阴以配阳。若误服寒凉克伐之剂而外 
热,此为寒气格阳于外,四君子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若肌肤发热,面赤,大渴引饮,此血脱发燥也, 
当归补血汤。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阴虚发热宜补气
属性:赵养葵曰∶产后大失血,阴血暴亡,必大发热,名阴虚发热。此阴字,正谓气血之阴。若以凉药正治必毙, 
正所谓证象白虎,误服白虎必死。此时偏不用四物,有形之物,不能速化几希之气。急用独参汤,或当归补血 
汤,使无形生出有形来。阳生阴长之妙,不可不知也。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发热不可作火治误用寒凉
属性:薛立斋曰∶产后虚烦发热,乃阳随阴散,气血俱虚,故恶寒发热。若误作火证,投以凉剂,祸在反掌。 

卷六产后证下
论丹溪治产后发热用方之法
属性:武叔卿曰∶丹溪治产后发热,以芎、归、四君子加黄 。不用芍、地者,以新产后用血脱益气之法,不宜 
敛降凉血,以伐生气也。热甚者,加干姜。若产后阴血弱发热,四物加茯苓,热甚加炮姜。此方全不用气药, 
是血虚气不虚也。加茯苓者,使大气降而阴自生,阴生则热自退。热甚加炒干姜者,不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 
阳,微乎微乎。 
慎斋按∶以上七条,序产后有发热之证也。产后发热,有风寒,有伤食,有瘀血,有 
蒸乳而外,大抵属阴血虚,而阳浮外。故当以辛温从治,戒用寒凉。若肝虚血燥,则宜补血。逍遥散清火, 
亦宜慎用。阴血大脱,又当益气,毋用补血。此又用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