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

第119章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119章

小说: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12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16)银花、生地榆、野菊花、秦皮各15g。煎汤外洗。
(17)滑石粉30g,绿豆粉15g,研末和匀外扑。
(18)绿豆粉50g,氧化锌5g,樟脑1g,滑石粉加至100g,和匀
外扑。
(19)黄连、细辛各等份为末,搽点口腔。
(20)黄芩、佩兰各12g,生石膏30g。水煎过滤含漱。
(21)甘草35g,麻油500g。将甘草浸油内24小时后,文火炸
至深黄色,过滤去渣即成。外涂患处。
(22)青黛、黄柏各60g,滑石、石膏各120g。各研细末,和匀,
麻油调涂患处。
(23)当归30g,紫草6g,大黄面5g,香油300g,黄蜡120g。香
油浸当归、紫草3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去渣,再入黄蜡加火
熔匀,待冷后加大黄面搅匀成膏,外搽患处。
(24)芙蓉叶60g,梅片少许。共研细末,凡士林调膏搽患处。
(25)龙葵、五倍子各15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湿敷患处。
(26)煅石膏、煅人中白各9g,青黛、冰片各3g,煅月石18g,川
连15g,黄柏2.1g,薄荷0.9g。研细末,麻油调搽患处。
(27)生地榆20g,黄柏、贯众各15g。水煎取汁,冷敷患处。
(28)制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96g。共研细末,麻油调敷
患处。
·77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9)路路通、苍术各60g,百部、艾叶、枯矾各15g。煎汤外洗
患处。
(30)楮桃叶、香附各60g,木贼草30g。加水浓煎取汁,外洗患
处。
第十六章 其他常见皮肤病方·777·
二、鱼鳞病方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肌肤甲错,从细鳞
屑至鳄鱼皮样改变不等,由于遗传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临
床、组织病理特征。现分为四种类型,即寻常型、层板状型、表皮松
解性角化过度型及限局性线状鱼鳞病。
本病西医主要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多以
对症治疗为主。中医称其为“蛇皮病”。认为系先天不足,后天失
养,血虚风燥,营卫失和等所致。治疗以养血润燥,活血和营为法,
常内服,外用结合治疗。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益气通络汤
生黄芪50g,黑芝麻40g,丹参、地肤子各25g,当归、生地、熟
地、枸杞子、何首乌、白鲜皮各20g,生山药、苦参、防风各15g,川
芎、桂枝、蝉蜕、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益气活血,滋阴润燥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鱼鳞病
70例,经治疗4~8个月后,痊愈12例,显效45例,有效11例。
2.养血疏风汤
全当归、川芎、制首乌、熟地、党参、白术、地肤子各10g,赤芍、
白芍各6g,荆芥4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血活血、疏风润燥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鱼鳞病
·77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多例,结果收到良好效果。
3.生血润肤饮
生地、熟地、黄芪各30g,天冬、当归、黄芩、天花粉各15g,桃
仁、红花、五味子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
合用川椒、黄连各30g,共研细粉,加凡士林500g混匀,外涂患处,
每2日1次。
本方有生血润燥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鱼鳞病多例,结果
均取得较好疗效。
4.当归饮子
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荆芥穗、防风各30g,何首乌、
黄芪、甘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出自《证治准绳》,有养血祛风润燥之功。适用于鱼鳞病。
5.苍术蜂蜜膏
苍术、鸡血藤各1000g,薏苡仁、当归各500g。将苍术(米泔水
浸1夜后捞出蒸1小时)、鸡血藤片、薏苡仁打碎,加水7.5kg浸1
昼夜,煮沸后文火煎2小时,过滤去渣,药渣再加水5kg,再煮沸1
小时,将2次滤液合并置于锅中加热收成粥膏约5kg,再加蜂蜜
500g,尼泊金1.5g,搅匀煮沸15分钟,待冷后分装备用。每次内
服40ml(10岁以下儿童减半),连服3~6个月后停药观察。
同时配合外用复方甘草油:甘草50g,鱼肝油50ml,芝麻油(或
菜油)500g。将甘草切片放入油内浸渍24小时,文火炸至褐色,晾
冷过滤去渣后,于甘草油中再加入鱼肝油,摇匀即得。外涂皮损
处,每日2次。
本方有养血润燥、利湿润肤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鱼鳞病
60例,结果治愈23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
率为88.3%。治愈病例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治疗中未发现不
良反应。
第十六章 其他常见皮肤病方·779·
6.蛇皮灵膏
当归、白及、生甘草各30g,姜黄60g,生槐花25g,紫草10g,轻
粉、冰片各6g,蜂白蜡90g,黑芝麻油600g。先将方中前6味药浸
于黑芝麻油中10天,然后在炉火上熬至诸药枯黄,离火去渣滤清,
待油微温时,再入轻粉、冰片,最后加入蜂白蜡调膏备用。外擦患
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周用温水(每1盆温水加入食盐1匙勺)洗
浴2次。20天为1疗程。
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成人选用当归饮子随证加减,每日1剂,
连服100剂;幼儿内服左归丸,每日2次,每次2g,连服100天。
本方有养血润肤、疏风疗痹、消鳞抗裂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鱼鳞病(寻常性鱼鳞病)84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54例,好转
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治愈病例中,用药1个疗程
治愈者2例,2个疗程治愈者7例,3个疗程治愈者8例,4个疗程
治愈者7例。用药天数最短者为15天。
7.鱼鳞病组方
方1(用于轻型):麻黄、红花、蝉蜕各15g,桂枝、桃仁各25g,
杏仁、甘草、桑叶各20g,玄参50g。
方2(用于中型):麻黄、杏仁、甘草、生水蛭、甲珠、蝉蜕各20g,
桂枝、地龙各30g,桃仁25g,大黄15g。
方3(用于重型):麻黄、桂枝、地龙各30g,杏仁、桑叶各25g,
生水蛭、甲珠、大黄、龙衣各20g,玄参、天冬各50g,虻虫15g,蝉蜕
10g。
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有报道运用本系列方辨证治
疗鱼鳞病12例,结果均取效显著。
临床应用时,可据体质情况加人参以保元真之气;若顽鳞不
脱,可据证加入适量皮硝,以增强松动肌肤以迫鳞屑脱去;凡病之
后期皆可酌加二地、金铃子、白芍、肉苁蓉、山药、柏子仁、百合等,
以滋肝养肺胃。
·78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附 古方药量考证
古方用药分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从数字看,和现在相
差很大,这是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古
称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到了晋代,则以十黍为一铢,六
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
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元、
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
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
后来通用市称。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
考证亦有差异,例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
即今之二两半。”同时明代人之张景岳则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
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兹引《药剂学》(南京药学院编,
1960年版)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作为参考。(下表古今衡量和
度量的比较,仅系近似值)。
时 代古代用量折合市制古代容量折合市制
秦  代一两0.5165市两一升0.34市升
西  汉一两0.5165市两一升0.34市升
新  莽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0市升
续表
时 代古代用量折合市制古代容量折合市制
东  汉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0市升
魏  晋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1市升
北  周一两0.5011市两一升0.21市升
隋  唐一两1.0075市两一升0.58市升
宋  代一两1.1936市两一升0.66市升
明  代一两1.1936市两一升1.07市升
清  代一两1.194市两一升1.0355市升
  至于古方有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指各药斤两多少皆相
等,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古代有刀圭、方寸
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
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
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
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至于刀圭者,乃十分方寸
匕之一。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
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另外,药有以类比法作药用量
的,如一鸡子黄= 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
480大麻子=1440小麻子。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未作出
结论。但汉代和晋代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所以汉、晋时代医方
的剂量数字都较大。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
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
参考。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
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
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公制。兹附十六进制与
·78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1斤(16两)=0.5kg=500g;1市两=
31.25g;1市钱=3.125g;1市分=0.3125g;1市厘=0.03125g。
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附 古方药量考证·78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