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

第48章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48章

小说: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g煎汤外洗患处。
本方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湿疹845
例,痊愈826例,好转19例;慢性湿疹572例,痊愈539例,好转33
例。一般治疗3~7天,最长不超过2周。
17黄柏炉甘粉
黄柏粉、炉甘石粉各250g,冰片50g,朱砂、雄黄各25g,五倍
子、枯矾各100g,淀粉150g,滑石粉550g。上药共研细粉,装瓶密
闭备用。渗出期用10%醋酸调成糊状或直接外敷于患处,每日2
次。结痂期苔藓样变后或慢性湿疹可用香油调敷。
本方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150例,
结果总有效率964%。
·31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18丹枯参炉粉
升丹3g,苦参、炉甘石粉各15g,枯矾6g,冰片15g。上药共
研细末,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每日先用干或鲜野菊花、车前草适量
煎水洗净患处,后敷本散(必要时涂2~3次),待疮面干燥时,再以
麻油调敷。慢性湿疹则油调直接外敷,一般连用10天。
本方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多例,均
取得较好疗效。
19苦参牡蛎膏
苦参、煅牡蛎各20g,生黄连、炉甘石各15g,蛇床子、冰片各
10g。上药共研细末,用生菜油调成膏状。敷药前先用四黄煎剂
(黄连、黄柏、黄芩、生大黄各20g)清洗病灶部位。用消毒棉球擦
干后,将上药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本方有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有良效。
20三仙丹药膏
(1)三仙丹膏:狼毒200g,枳壳750g,硫黄300g,冰片100g,白
矾、生川乌、防风各240g,烟叶90g,花椒30g,南星120g,羌活
60g,五倍子、椿根白皮各500g。
(2)三仙丹灵药:火硝、枯矾、水银各30g,米醋15000g。
上药除冰片、三仙丹灵药外,余药加水25000g,煮沸后小火煎
3小时,滤液与醋合煎,剩1/3时,再入冰片与三仙丹灵药,直至煎
成稀糊状为度。将药膏涂于患处,每次换药前先用苦参、黄柏、花
椒、白矾、苏木、红花适量煎水洗涤创面。
本方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有效。
21三型外用剂
Ⅰ方:硫黄60g,枯矾150g,煅石膏500g,青黛30g,冰片
15g。
Ⅱ方:青黛、薄荷各150g,黄柏120g,黄连45g,人中白90g,硼
砂60g,冰片6g。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13·
Ⅲ方:防风、艾叶、花椒、苍术、黄柏、红花、赤芍、白鲜皮、荆芥、
蛇床子各10g,苦参、连翘各15g,白矾、雄黄、樟脑各6g。
Ⅰ方、Ⅱ方诸药研细末撒于病灶或用香油调搽患处,每日1
次。Ⅲ方水煎外洗或湿敷患处。
上方分别有清热利湿止痒;清热解毒止痒;清热活血,疏风止
痒之功。分别适用于湿热型湿疹、毒邪凝结型湿疹、血虚型湿疹。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216例,结果全部获愈。用药1~2次者
121例,3~5次以上者95例。
22外洗湿疹散
(1)湿疹散:密陀僧、蛇床子、大黄、白鲜皮、白矾、滑石、了刁
竹、地肤子、煅石膏、硫黄各350g,黄连、甘草各330g,青黛260g,
冰片200g,樟脑160g,金黄散500g。
(2)洗剂:大黄、黄柏、黄芩、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土茯苓、
白鲜皮、苦参、鱼腥草、防风各15g,黄连10g,白矾30g。
将湿疹散研细末备用。先将洗剂加水3000ml煎成1000ml
的浓药液,泡洗或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然
后外敷湿疹散。
本方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湿疹有
效。
23青蛤散
蛤粉、青黛、石膏、轻粉、黄柏各适量。上药按常规制成散剂,
外敷患处。
本方出自《医宗金鉴》,有燥湿,收敛,止痒之功。适用于鼻部
湿疹。
24藜芦膏
藜芦、黄连、矾石、松脂、雄黄、苦参各适量。上药按常规制成
药膏外搽患处。
本方出自《外台秘要》,有清热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
·31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湿疹有较好疗效。
25系列秘验方
(1)蚕豆壳(炒炭)30g,朱砂3g。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菜油调
涂患处。
(2)红枣(烧焦研细)、黄丹、枯矾、松香各等量。将上药共研细
末,用麻油调涂患处。
(3)密陀僧、硫黄各30g,轻粉3g。将上药共研细末,外撒患
处。
(4)硫黄、吴茱萸、酒精各等量。将上药混合,用火点燃,不停
地搅拌,待烧焦后,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成10%的软膏,外涂
患处。
(5)露蜂房(烧存性)30g,五倍子20g,枯矾、松香各15g,冰片
6g,官粉3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6)黄柏(研末)30g,蓖麻油120ml。将上药共调匀,外涂患
处。
(7)青黛15g,鲜马齿苋适量。将马齿苋捣烂取汁,调青黛末,
外涂患处。
(8)黄柏30g,豆腐60g。将上药共置500ml水内煮1小时,去
黄柏,将豆腐捣烂,外敷患处。
(9)老红高粱50g,乳香、没药各5g,冰片2g,花椒3g。将高粱
炒炭存性,同其余诸药共研为细末,加香油调成稀糊,外涂患处。
(10)青黛6g,黄豆100g。将黄豆炒焦与青黛共研为细粉,用
菜油调涂患处。
(11)樱桃60g,冰片2g,白酒120ml。将上药置白酒内浸泡,3
天后用药酒涂擦患处。
(12)紫苏叶、穿心莲各30g。将上药捣烂,外敷患处。
(13)鲜丝瓜叶60g,冰片06g,明矾15g。将上药共捣烂如
泥,外敷患处。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15·
(14)百草霜03g,硫黄粉15g。将上药共研细粉,外撒患处。
(15)生南星、花椒各10g。将生南星研为细末,用香油30ml
炸花椒至枯为度,去花椒,取油调南星粉,外涂患处。
(16)白芥子(研末)30g,大葱茎150g,生姜15g。将上药共捣
烂如泥,外敷患处。
(17)孩儿茶、龙骨各5g,冰片05g。将上药共研为细粉,外撒
患处。
(18)炒吴茱萸30g,乌贼骨20g,硫黄6g。将上药共研为细
粉,外撒患处,或用蓖麻油调成软膏,外涂。
(19)活壁虎4只,枯矾5g。将上药共捣烂,外敷患处。
(20)雄黄、枯矾各9g,大蜈蚣1条。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白
酒调成稀糊,外涂患处。
(三)食疗方
本病患者禁食辛辣刺激之品,少吃鱼虾、蟹等。下列食疗方可
酌情选用。
1冬瓜粥
新鲜连皮冬瓜80~100g,或冬瓜子(干)10~15g,粳米适量。
先将冬瓜切成小块,同粳米适量一并煮为稀粥,随意服食。或用冬
瓜子煎水,去渣,同米煮粥食用。适用于湿疹急性期。
2车前叶粥
新鲜车前叶(切碎)60g,同葱白1茎煮汁后去渣,然后放粳米
60g,熬粥食用。以5~7天为1疗程,每天分2次服用。适用于湿
疹急性期。
3赤小豆粥
赤小豆50g,粳米60g,白糖适量。先用沙锅把赤小豆煮烂,然
后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剂,分2次
·31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服食。适用于湿疹急性期。
4仙人粥
制何首乌、粳米各60g,红枣3~5枚,红糖适量。将制首乌煎
取浓汁,去渣,将粳米、红枣同入沙锅内熬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
少许以调味,再煮10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食,7~10天
为1疗程。适用于湿疹血虚风燥者。大便溏的病人不宜服用。
5山萸肉粥
山萸肉20g,粳米60g,白糖适量。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
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剂,
分2次服食,3~5天为1疗程。适用于湿疹伴肝肾阴虚者。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317·
三、阴囊湿疹方
阴囊湿疹是指阴囊皮肤瘙痒异常,或因搔抓而流黄水、结痂的
一种病证,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属“湿疹”的一个类
型。临床大都为慢性或亚急性鳞屑性苔癣化肥厚皮疹,自觉剧痒,
病程呈慢性,但可反复出现急性肿胀渗出糜烂性皮疹。
西医对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通常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
病。治疗以抗过敏为主。若继发感染化脓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中医学称之为“绣球风”、“肾囊风”等。认为其病多由湿热风邪蕴
结,留恋不解,或久病耗血,血虚生风化燥所致。治宜清热祛湿,养
血祛风为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乌蛇败毒汤
乌梢蛇、防风、当归各15g,荆芥、黄芪、赤芍、柴胡各12g,白芍
10g,黄连6g,甘草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天为1
疗程。乏力少气加党参;饮食无味加焦三仙;大便不畅加枳壳、青
皮;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
本方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阴囊湿
疹66例,结果痊愈55例,显效5例,有效、无效各3例,总有效率
955%。
·318·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2清利止痒汤
柴胡5g,山栀、龙胆草、白鲜皮各10g,赤茯苓、地肤子各12g,
车前子30g。若热甚者加黄芪、黄柏;苔腻加苍术、白术;渗出多者
加泽泻、木通、炒薏苡仁;外阴糜烂肿痛者加银花、连翘、甘草;有红
色湿疹者加赤芍、丹皮、生地。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
煎液外洗患处。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阴囊湿
疹52例,结果效果显著。
3祛湿解毒汤
苦参、土茯苓各30g,萆薢、黄柏、赤芍、生地各10g,红花、蝉
蜕、甘草各6g,当归15g,白鲜皮、地肤子各12g。每日1剂,每剂
煎3次,第1、2次煎出液分2次内服。第3次煎煮时在上药内加
白矾30g一同煎煮,煎的时间不要太长,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即
可,待药液冷却到39~40℃时,取药液浸洗患处,每次浸洗15~20
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本方有祛湿清热、解毒祛风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阴囊湿
疹13例,结果:除1例未复诊外,余12例全部治愈。疗程最长者
35天,最短者14天,平均22天。
4蛇黄二苍汤
蛇床子、苦参各30g,黄柏、地肤子各20g,苍术、苍耳子、紫草
各15g,白矾10g。每日1剂水煎,以1/4药液内服,余液外洗患
处,早晚各1次,7天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阴囊湿
疹34例,结果均痊愈(红、肿、痒消失,无渗出液,除患处有色素沉
着外均不留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