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 >

第38章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第38章

小说: 犯罪者与动机-马丁-格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要去龙宫祝寿,苦于游行很慢,恐怕赶不及仪礼。您行动极为神速,请让我们附着在您身
上,就可以很快到达龙宫,您的恩德将永远不忘。”
    分水犀一口答应。银鱼们便成群结队爬上犀身,从犀头到犀脚统统附满。想不到犀在水
内行走时,两只头角将水分开,身上没沾着一点水滴,身上附着的银鱼统统干死。犀到达龙
宫门前,站定回望,招呼银鱼,谁知已经没有一条活的。
    犀叹了一口气,说:“这群无知的小妖魔,只知道巴结逢迎,急躁冒进,恰恰白送了自
家性命!”

不分黑白
    有人问“皂”字怎么解释,一人回答道:“皂就是黑,所以谚语有‘不分皂白’的说
法,犹如说黑白不分。”
    问的人恍然大悟道:“我晓得了,这不分黑白的话是专指外国人的。”
    那人问:“为啥?”
    回答道:“我们中国的皂荚,本是黑色,所以称皂荚。而外国人的肥皂却是白色,照样
称为肥皂,难道不是黑白不分吗?”

洋钱雌雄
    有个守财奴生了个儿子,长大后,也不让他出门一步,因为怕他出门任意挥霍。因此儿
子虽然有20岁左右,还是不识世事,却承继了父亲吝啬的性格。
    一天,家里的猫生了数只小猫,他见了很是惊奇,便问人道:“猫怎么会养小猫?”
    人们笑着告诉他:“这是雌猫,配上雄猫,当然就养小猫了。”
    他沉思许久,拿了洋钱去问父亲:“这不知是雄的,还是雌的?”
    父亲斥责说:“洋钱有什么雌雄!”
    儿子长叹道:“真遗憾!倘使洋钱也有雌雄,一一交配,不知可生多少小洋钱呢!”

蠹虫吃书
    蠹虫把书籍吃蚀了,吃得肚饱胃满,便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有学问的读书人了。
    一天,它出外游玩,遇到蜣螂,蜣螂欺侮它;遇到蝇虎,蝇虎也欺侮它。蠹虫十分愤
慨,问人道:“我满肚子都是诗书,自认为是天下通儒,为什么欺侮我的这样多?”
    人笑道:“你虽然自认为满肚子诗书,可都是吃了并不消化吸收的,虽然很多,又有什
么用场呢?”

普遍现象
    蚊和蚤都靠吮吸人血生活的。可是蚊咬人,常被人打死,蚤却能到处跳跃,人不容易捉
住它。
    蚤嘲笑蚊道:“你白白生着两只翅膀,为什么竟然不能保全自己的身躯呢?”蚊也不理
解,便向虫求教。
    虫说:“你不必自寻烦恼,你的所作所为是英雄本色:要咬吃人血,先营营地鸣叫,所
以人就能早作准备,等你去后突然拍打你。而蚤吃人血却是悄悄上去,猛地一口,马上又一
跳逃走,人怎么能捉住它?这是狡猾小偷的行径啊!唉!现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狡猾的
人得逞,英雄好汉命苦,这是普遍现象,并非唯独你受委屈呀!”

畜牲骨气
    孔子的学生公冶长精通鸟类的语言,公冶短精通野兽的语言。
    一天,公冶短走进山里,遇见老虎要擒吃一头牛。牛说:
    “你没见我头上的两只角吗?”
    老虎说:“你两只角有啥用?”
    牛说:“角是骨头。仅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我有骨气了!”
    老虎说:“你果真有骨气,我当然敬重你,不吃你了!”牛便离去。
    过了一会,羊来了,老虎朝它细细观察一番,说:“这东西虽然不及牛大,可是还算是
有骨气的。”便也舍弃了它。
    最后,一头猪摇摇摆摆走来,肥肉臃肿不堪,老虎说:“这是一点也没有骨气的东
西!”说着就扑上去将它吃了。公冶短听了,叹气道:“想不到畜牲反倒知道敬重骨气!”

鸦鹰之辩
    乌鸦飞翔必定要频频振动翅膀,方能远行;老鹰却一张开翅膀,就能迎风飞得很高很
远,不必反复振动。乌鸦见了非常羡慕,便学它的样子,振动翅膀飞至天空。然后张开翅膀
不动,哪晓得竟飘然落下来。
    老鹰见了嘲笑道:“我所以张翅不动而能远飞,是因为体形大的原故,像你这小小的东
西,倒要学我,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吗?”
    乌鸦发怒道:“照你这么说来,那大鹏鸟睡在那里,也会飞向天空了?”

孔雀雄辩
    凤凰自以为是鸟类的大王,凡遇事情都傲视一切。孔雀对它讥讽道:“你怎么够资格称
王,我做大王还差不多。”
    凤凰冷笑道:“你有什么高贵品德、杰出才能,竟想篡夺我的王位?”
    孔雀说:“人是万物之灵,却往往用我屁股下的毛放在头上做美观的装饰品,称之为
‘花翎’。躯体中,头是最尊贵的。
    人们最尊贵的头脑,尚且还要向我屁股上的毛借光,可见人的头还不及我的屁股,我为
什么没有资格做鸟类之王?!”

轿夫开价
    有个老爷出钱买官,开始是个小官,渐渐由道员(清代一省分数道,道员为一道行政官
员)升到地方大官,都是银子铜钱的力量造就。
    一天,他新雇了一个轿夫,问他每月工钱要多少。轿夫答道:“如果专门抬送大人,便
衣出门,工钱就不必计较。如果抬送穿戴官衣的您拜访客人,每月就要10两银子。”大官
莫名其妙,暂且留用他。
    有人问轿夫:“便衣和官衣有啥区别?”
    轿夫说:“他一身轻骨头,如穿便衣,我抬他轻得像没啥重量,所以工钱可不计较。如
果他穿起官衣来,他的帽子、花翎、珠子,还有不知重重迭迭的多少银子铜钱,不是要我抬
一轿子的银子吗?如此份量压在双肩,为啥不要他10两银子的工钱?”

无用之辈
    夜叉造反,龙王命令大将兴兵问罪,还召募身穿盔甲的新兵若干。于是,龟、鳖、鼋、
鼍等,都应召而出。龙王检阅军队,高兴地说:“这样的军威足够歼灭那些叛逆的小妖魔
了!”
    等到摆下战场时,乌龟先缩进头颈,拖着尾巴临阵逃跑。
    龙王军队大败。
    龙王叹息道:“我看他们都身穿甲衣,以为披上坚甲的自能手执武器英勇杀敌,想不到
却是一班丧师辱国的无用东西!”

菩萨闭眼
    民间迷信风俗,认为阴历七月最后一天是地藏王生日。还说七月如遇大月,有三十日,
地藏王要张开眼睛。如逢小月,地藏王就不睁眼。
    有一年七月正碰上大月,有人问:“地藏王为啥不肯张眼睛?”
    喜欢说笑话的人答道:“你看世上的人,所作所为的事,哪一件是看得上眼的?所以菩
萨他干脆不如闭上眼睛干净。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正是如此。”

徒有虚名
    世上人常常把鹡鸰鸟比作兄弟。一个迂腐的读书人见了问道:“你的兄弟都在哪里?”
    鹡鸰说:“我们从小就是雌雄配对,只有夫妇,哪有兄弟?世上没有公冶长(传说此人
精通鸟类语言),因此人们不知我们底细,错把兄弟的名义给了我们。其实我找遍各处,也
不晓得谁是我哥哥,谁是我弟弟?”
    我听了叹气道:“想不到五伦大义(封建时代伦理观念,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
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有徒有虚名的!”

药材告状
    《本草纲目》上各种药材,联命署名奏报神农道:“小臣们或温或凉、或补或泻,各有
特性。谁知世上医生,将我们配上汤水以来,荒谬地加上君臣佐使(以主治药物为君,以辅
治药物为臣,与主治药物相反相成的为佐,药引为使)的说法。一会儿以此药为君,一会儿
用那药为君,一天之内,不晓得要被他们颠倒错乱几次。因此,我们都不安心于本位,特请
求您颁布圣旨,督促人员调查真实情况作出正确决定,以便安定大家的心思。”
    神农看了奏本大笑道:“这是民主国家选举总统的惯例,不足为奇,何必大惊小怪。”

一只天眼
    有些无知无识的女人、孩子,常说什么“天眼”,真是太可笑了。
    有人问:“天眼究竟在哪里?什么样子?”他们一定会答:“闪电就是天眼。”照这么
说,闪电只有一处地方,那么天就只有一只眼睛了?
    有人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独具只眼(成语,比喻具有卓越的见解)。”

不少分寸
    甲向乙借钱若干,讲明利息二分,限期还清。谁知甲借去后避而不见,乙屡次索还不
得,便写信责问。于是,甲便先还若干元,过了几个月还若干元,一年后才慢慢还清本钱,
至于利息就一毛不拔了。还说:“所借本钱我分文不欠,沾便宜的不过是利息罢了。”
    乙怀恨在心,便向甲借用一件宁绸袍子,借去后也避而不见。过了几个月,才归还一尺
宁绸,还写信道:“所借衣袍,先还一个袖子。”又过了几个月,再归还三尺,说:“今天
再还一个衣襟。”过了两年,才慢慢将一件长袍的表、里布料还清。乙告诉甲说:“所借衣
袍,不少分寸,沾便宜的不过是裁缝的工钱罢了。”

变形变心
    小说家写道:“狐狸炼成精灵,就可以变成人样。”一只狐狸很相信这种说法,便天天
修炼,炼了2000年还不能变成人。
    一天,它偶尔进城,看见有个反穿貂皮马褂的人,不禁大为惊奇,便去询问有道德的老
年人:“我要变成人,修炼了2000年都不能成功。今天我看见一个人,上半身已经变作野
兽了,请问他修炼了多少年?”
    老人答道:“凡是要变化形体,首先必须变化他的心。你虽然修炼了2000年,可是还
没变成人心,所以到底还是不能变成人形。可像你今天见到的,明明是人,而上半身已经变
作野兽,这类人的心,本来已变成兽心,所以不必修炼,随时可以变成野兽了。”

脚与头发
    脚向阎王告状道:“人的身体全靠我才能站立,为啥将我放置在最卑下的位置上啊?我
很不甘心,请大王改善我的待遇。”
    阎王说:“如果你不放在卑下的位置,那么人就不能站立了。而且,你要是另谋地位,
人用他物来谋求自立,你就失去立人的功劳了。我试着打个比方给你听:民主国家都重视民
权,等于说用民权立国。民间有君上民下的说法,人民的位置本来就处在下面,国家借重下
面的人民来站立,没听说人民嫌恶自己位置的低下。你位于身体下方也好像民权。你何必再
争位置?”
    脚说:“我的位置应放置在下面,我已领受您的教诲了。还想问一下:一无所用、痛痒
无关的头发,凭什么功劳要放在人的最高位置上?”
    阎王答道:“这就要另打一个比方了,你看中国这样大,居于极高位置上的人哪一个是
痛痒有关、稍有用场的?”

蚯蚓求学
    蛇没有脚而行走很快,蚯蚓十分羡慕,便学着蛇的样子行走,可是动作又笨又滞。于是
躲在一边偷看蛇的走路姿势,只见它屈曲而行动十分敏捷,也就依样学习,竭力腾挪、跳
跃,结果还是不得前进。没有办法,只能去拜蛇为师。蛇也尽心教诲,可是蚯蚓学了百次也
学不会。
    蛇便细细观察蚯蚓的形体、动作,终于叹了口气说:“我虽然没有脚,可是从头到尾节
节有骨头。而你通身没骨头,怎能在世上行走呢?”

尾大不掉
    主人养了一只松鼠,常常放在衣襟、衣袖间玩耍。
    一天,主人睡觉,老鼠们出来偷食吃,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