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谈话的力量 >

第11章

谈话的力量-第11章

小说: 谈话的力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唱片) 

斯坦:吉纳维芙。你好像对其他人一点都不关心. 

吉纳维芙:我知道你可能会这样想,但是我还是不想去。(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以及


破唱片) 

斯坦:我觉得你是不想帮我这个忙了. 

吉纳维芙:你说得没错,我确实帮不上忙。(同意对方说的事实) 

对话二 莎伦要求玛吉帮忙照顾孩子 

玛吉(拿起电话):喂? 

莎伦:你好,玛吉,我是莎伦。今晚愿意照顾小孩吗? 

玛吉:谢谢莎伦,但不想做。今晚我只想自己在家休息一下。(自我透露) 

莎伦:噢,知道了…但是我问孩子们想要谁照顾,他们都大声喊道:“我们要玛吉!” 

玛吉:我很高兴他们喜欢我,我也很爱他们,但是我今晚只想自己在家休息一下。(自我透
露以及破唱片) 

莎伦:玛吉,如果你答应的话就是帮我大忙了。不然我还得到处打电话找别人. 

玛吉:我知道这样有些麻烦,但是我就想休息一下。(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唱片) 

莎隆:我知道,我知道。玛吉,我觉得你现在变得比较孤僻了. 

玛吉:也许吧,但是今晚我只想自己在家休息一下。(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以及破唱
片) 

莎伦:我有个提议,我把孩子们带过去,让他们提早睡下.那样你就差不多是一个人呆着
了. 

玛吉:没错,是差不多一个人呆着。但是今晚我只想自己在家休息。(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
及破唱片) 

莎隆:听着,这不是身为邻居应该做的事情吗?我的意思是.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玛吉:你说的没错,但是今晚我只想自己在家休息一下。(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唱片) 


对话三:柏尔尼要求埃里卡放弃她的节食计划 

埃里卡:伯尔尼,我们今晚去哪儿吃饭? 

伯尔尼:不知道商业街新开了一家圣西哥餐馆,去那里怎么样? 

埃里卡:除此之外什么都行,伯尔尼。墨西哥食物油腻太重.我要坚持我的节食计划。(自
我透露) 

伯尔尼:嗯.但是墨西哥菜好吃啊. 

埃里卡:确实是好吃,但是我要坚持节食。还有别的建议吗?(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唱
片) 

伯尔尼:哎呀.一天不节食又不食要你的命. 

埃里卡:确实不会,但是我还是要坚持节食。(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唱片) 

伯尔尼:实际上,埃里卡,我觉得你应该稍微放轻松一些.那样对你的心理有好处. 

埃里卡:也许吧。但是我真的想减肥,所以我要坚持节食。(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自我透露以及破唱片) 

伯托尼:埃里卡,没人能够把节食坚持到底的。你早晚会放弃的.所以为什么不现在放弃
呢? 

埃里卡:大多数人确实都放弃了,但是我不会。我要坚持下去。(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
唱片) 

伯尔尼:好的,好的,告诉你吧,我有一张这家餐馆的优惠券——两个人收一个人的钱—
—今天晚上就过期!如果我们现在不用的话.就丢掉好了. 

埃里卡:我知道这样会让你另外多花钱,伯尔尼.并且你将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但是我还
是要坚持节食。(同意对方说的事实以及破唱片) 

伯尔尼:好的,那么好莱坞比萨饼店怎么样?我听说那里星期二有优惠:3美元随便吃! 

像吉纳维芙、玛吉和埃里卡一样,当你使用破唱片的技巧时,不管对方如何坚持,你也不
要放弃自己的立场. 


如何教孩子抵制不良的诱惑 

针对广大学生开办的全国性杂志《读者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25%的四年级学生说他们
面对着“一些”或者“很多”喝酒或使用毒品的诱惑。到了初中和高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受
到周围同学、朋友的怂恿。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教给孩子们一套“破唱片”的办法。以便让他
们能够拒绝这些诱惑。 

首先让孩子学会明确地说“不”,这样往往能够被对方相信和尊重。要做到明确地说
“不”.孩子需要: 

站直 

看着你的眼睛 

清晰、肯定地说 

下面的例子,是我在教四年级的学生纳塔莉: 

艾伦(在纸上写“不!”):纳塔莉,这个字是什么? 

纳塔莉:不。 

艾伦:好的。假设现在我邀请你喝啤酒,你会怎样说这个字。 

纳塔莉(目光下垂,轻声地说):不。 

艾伦:纳塔莉,如果你这样说“不”,我会以为你不是真的不要。但是,如果你看着我的
眼睛,说大声点,那我就会相信你了。 

纳塔莉:不. 

艾伦:很好。你看着我的眼睛了,但是声音还是太轻了一点。像这样说:“不!” 

纳塔莉:不!我不喝啤酒! 

艾伦:非常好。你确实站直了,也看着我的眼睛,说话也大声。棒极了! 

下一步,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最好的回答就是不断地重复“不”或者“不
要,谢谢”,不管对方说些什么,实在不行就于脆走开。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练习: 


艾伦:嘿.抽支烟怎么样? 

安娜丽丝:不要.谢谢。 

艾伦:试试吧.你会喜欢的. 

安娜丽丝:不要,谢谢。 

艾伦:为什么不呢? 

安娜丽丝:不要,谢谢。 

艾伦:你是胆小鬼吗? 

安娜丽丝:不要,谢谢。 

艾伦:你就会说这句话吗? 

安娜丽丝:不要.谢谢. 

如果你有十几岁的孩子,你可以教给他们这个办法。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接受本章以及上
一章中讲到的更高级的一些技巧. 


第十章 要求改变 

 

当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的权利受到侵犯。被动地希
望别人能改变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徒劳的。怎么办呢?那就要看
看本章介绍的方法。。。。。。 

 

我当时很累,想让我妹妹开车送我回家。于是我对她说:“准备好了吗?”她说:“等两分
钟。”然后就去和一个朋友聊天。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我就坐在那里,怒
火越来越大。。。。。。 

——费利西蒂 

当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权利受到侵犯时,被动地希望别人改变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徒劳
的。而任凭自己的愤怒升级,最终忍不住发泄出来,也不利于双方的关系。那怎么办呢?看看下
面这种办法吧。 

确定谁有烦恼 

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谁有烦恼。一旦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就有烦恼。当开车的人不愿
送你回家,朋友的香烟呛得你直咳嗽,推销员卖给你一台有毛病的电视时,有烦恼的都是你。
为什么呢?因为开车的人、吸烟的朋友和推销员都让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你没有。同样
的,当别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有烦恼。 

看看下面几个例子,试着确定谁有烦恼: 

男的每个星期五晚上都玩棒球,于是他的女朋友很是不安。她说:“你怎么这样,老是长
不大。” 

丈夫有些心烦,因为妻子想回去工作。他对妻子说:“你是想成为一家之主吧。” 

母亲有些不安,因为母亲节那天没有收到女儿的卡片。“你也不想想妈妈抚养你长大的辛
苦.” 


究竟谁有烦恼呢?在每个例子中,都是说话人有烦恼。第一位女士需要更多的关心,丈夫希
望有一位全职太太,母亲需要女儿关爱。因为他们感到不安,所以他们都有烦恼。 

学会分清谁有烦恼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人们一般也不愿意别人将不属于自
己的罪名放到自己头上。清楚地告诉对方“我有烦恼”,他就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也就更容
易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 

说明有问题的行为 

接下来,简要地说明让你烦恼的行为,比如: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把衣服扔在浴室的地板上……”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6点就打开收音机….” 

“我很不满意。你在这弯路上开这么快.” 

在说明的时候尽量采用客观的态度,说得具体一些。如果你的说明很含糊,对方可能不能
领会你的意思,难以满足你的需要。比如: 

不要说…… 

而是说… 

“你总是不停地说个没完。” 

“明明给你20分钟的时间.你却要说上半个小
时.” 

“你经常让我难堪。” 

“你把我婴儿时的照片给大家看” 

“你总是慢吞吞的。” 

“你走到这儿都要花半个小时.” 



 

一次只需提一种行为,如果说太多,对方会感到畏惧而退缩。最好提到的问题是正在发生
的,或者刚刚发生不久的。谈论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不要抱怨对方总是做什么事(“你总是迟到”)或者从不做什么事(“你从不给我说话的机
会”)。这样宽泛的描述很不准确,难以做出适当的回答,会让对方反感。反之,应给一些近来
的事例,比如:“已经三次了,每回我给你看电话交款单,你都是打开电视假装不理不睬.” 

避免揣测、推断对方的意图。推论超越了观察,直接告诉对方其行为背后的意图。比如: 


“你故意表现出很邋遢的样子” 

“早上你竟然想报复我” 

“你就想快速开车,在我面前摆酷。” 

如果加入了个人的推论,那么你对改变的要求几乎总会减弱很多说服力。你无法知道别人
的想法和意图,因此你的推论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即便你猜对了,别人也不愿意承认。这样
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徒劳地吹毛求疵。 

当你说明烦恼的行为,要求对方做出改变的时候,你的非语言信息会对你的语言起到很大
的辅助作用。直接地面对对方,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在说话之前先深吸一口气。你应该听
起来放松,但是很坚决。你的面部表情应该与说话内容一致。很多人因为紧张,跟别人说自己
很烦恼的时候却面带着微笑。这样说话会让人迷惑,减弱你的影响力。 

陈述后果 

指出了谁有烦恼并且说明了烦恼的行为之后,我们来陈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的后果或可能
的后果。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把衣服扔在浴室的地板上,害得我进去洗澡的时候踩着滑
倒了。”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6点就打开收音机,把我和孩子都吵醒了。” 

“我很不满意。你在这弯路上开这么快.我们随时面临着翻车的危险。” 

可能的话,用积极的态度来说明行为的后果。例如:“一直是你给我答案,这样我的数学
能力是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提高的。” 

说明你的感受 

最后,告诉对方你对他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的感受: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把衣服扔在浴室的地板上,害得我进去洗澡的时候踩着滑倒了。
对此我感到很生气。” 


“我很不满意。今天早上你6点就打开收音机,把我和孩子都吵醒了。我现在都还很生气.” 

“我很不满意。你在这弯路上开这么快,我们随时面临着翻车的危险。我感到害怕.” 

注意简要地表达你的感受。不要用一些粗俗的语言,这样反而会让对方反感,使情况恶化。
不要提及对方的性格或人品。(“你没有责任感。”“你太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