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青龙山 >

第5章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青龙山-第5章

小说: 玄灵修真理法学•基础教材(青龙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悟性。
 
  第二、实修诚炼者应循序渐进。 

  凡按本教材实修者,必须掌握和修习的内容:启师立志、悔过迁善、阴阳太极混元法、聚灵法、大小金光法。中老年修炼者注意修习添油接命法和太极混元法动功。 

  第三、关于炼功时间: 

  基础功法的修炼时间安排建议:每日寅时、卯时、午时、酉时、亥时、子时均可选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调整,每天修习不应少于二次,修炼时间,早、午、晚三次修习最好,每次修习时间不应少于四十五分钟。早晨和中午可以修习大小金光法、阴阳太极混元法、聚灵法、添油接命七斗星灯法,晚间加入悔过迁善法,时间不应少于一个半小时,修习过程中要求达到步步见验,切勿操之过急,切不可贪多求快,按教材要求逐步实现目标。 

  中老年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先以启师立志法、悔过迁善法、添油接命法为第一阶段修习重点,同时兼修太极混元法,动静相兼,辅以聚灵法,每步功法都见验以后再转入其它几步功法。 

  有气功修炼基础者和青壮年,可以启师立志法、悔过迁善法、金光法、聚灵法、人天合一金光法为主,兼修太极混元动功和其它几步功法。 

  玄灵修真理法学的功法,每步功法都有见验指标和自验标准,每步功法的修持都应达到见验指标,并且巩固七天后才允许转修下步功法,已经达标的每步功法每七天内都应当复习性地修习一至二次。读者自修切忌浅尝即止和盲目躁进,避免欲速而不达,这点应当高度注意和重视。 

  玄灵修真理法学系列教材的推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使广大读者尤其是气功爱好者和实修诚炼者的思想认识,从气功三要素“精、气、神”修炼的炼气层次水平提高到修炼“全息体”(神)的层次,以利于早日真正步入气功之“功”的修证大门,进入全息体神修金丹大道入门阶段。 

  第二、掌握和在实践中运用道家哲学思想的部分精华,以利于今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 

  第三、掌握和能够实践道家高层次内功修炼的技术方法,做到穷理知玄,逐步从清地平基,清静身心,过渡到“全息体”的入门修习,例如“启灵法”和“培性体法”,以及“调性体法”。 

  以上就玄灵修真理法学各阶段层次的修炼内容和要点作一简介。我们希望对读者全面了解研究玄灵修真学全貌有所帮助。 

  由于理论研究和修为的局限,本教材一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也难免,再次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共同为气功和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玄 灵 修 真 理 法 学 ? 基 础 教 材 

青龙山人传授  空净撰著 

理 论 探 讨 篇 ? 哲 学 观 和 方 法 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我们研究传统的修真、自然医学、气功、特异功能、法术的理论和方法论,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道家哲学思想以及方法论。 

  道家的哲学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就已通过无数前辈们的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历代先师们证道求真实践,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产生于先哲中的大智慧者,他们运用慧观和智观双重能力,整体性地观察研究自然和人类,由此而产生丰富完整的哲学思想流传后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这些精华远远超越许多现代学术思想,比起一般的显态认知,就更为深邃广大。先哲们的这些宝贵学术思想,由于产生于隐显同观、智慧一体共生之中,后来者因为长期局限于显态研究和智观范畴中,因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没有被准确地破译成现代语言和加以准确的阐述。相反,由于人类长期处于显态智观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在隐态慧观领域里的开拓,所以很容易曲解先哲们的哲学思想或者只是断章取义。 

  道家的哲学观,是一种整体观极强的“隐显同观”“阴阳共论”的哲学思想。它对物质和精神的观念是以阴阳鱼图囊括的,如果以太极阴阳鱼模式图解析,精神这一物质属阴,可用阴鱼解释其特性。现代哲学所论之物质属阳,是阳鱼特性的存在形式。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对立统一的存在形式,精神是不被肉眼所窥测的隐态物质,是空间客观存在的非肉眼所能观察的不易展现表述的一种更为高级和特殊的物质。精神实际是一种存在于高维空间的物质,是一种玄源的微观质元类物质,是一种暂时尚无法肉眼观察到而近代科学又暂不能展示其特性的高级隐态物质。 

  道家哲学思想认为三维空间可见之物质是道的一种阳性物质,是显态物源性质源性物质;四维和四维以上空间客观存在的物质是道的一种阴性物质,是隐态物元、质元物质。“一阴一阳谓之道”《易》。这一阳一阴、一显一隐两种物质是共同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的物质,只是其表现形式,存在的时空不同而已。阳者肉眼可观可见,阴者非肉眼可观可见,这种微观“元”性类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地以隐态方式存在于高维空间,并不会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慧观的、阴性的、隐态的物质虽然不被常人所易目睹,虽不易被近代科学所全面揭示,但是炼功者、特异者却常常能深入其中探索和研究。 

  正因为道家了解并掌握着隐态和慧观宇宙中这些客观存在物质的特性,所以运用太极阴阳图来高度概括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太极阴阳万物物质论,高度囊括了显、隐,智见、慧观两重物质,较之一般哲学理论的只研究显态物质的方法更深邃和科学得多。 

  隐态和显态这两大类物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世间的万事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长阳消,阳生阴退,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修真与气功修炼的性命双修就是把握阴阳的方法,所要掌握和突破的就是“阴阳鱼”中间的弦。弦者,玄也。故道家学说亦有“玄学”之称,这个“玄”并非虚无飘缈,而是太极弦另一侧的隐态物质,西方科学家和学者将它们称为“暗物质”。 

  因为阴阳只是万物存在的模式,要复归于无极,隐显一体,就要将太极中的弦“复扭”,太极只是无极“○”的扭转,其中的弦就是扭转后无极边沿线的挤压重叠状态“”。“复扭”就是扭转回复到本来状态,也就是复归于道。 

  造成无极“○”边缘线扭转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宇宙天体的运动与地球的自转运动之间就是一个扭转场。总体言之,这种扭转是先天向后天的扭转,是隐态向显态的扭转,是非常道向常道的扭转。道家学说和方法论是克服制约这种顺向性的、高层次向低层次的扭转。通过逆修、逆向性运动,寻找和掌握其中顺向和逆向运动的各自的规律性(握弦),整体进行把握,为逆向逆修的总方针服务,为复归于先天大道服务。(图示一) 

  道家哲学思想认为,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都是“道”这一更高级物质的产物。就一般物质说来,它们的阴阳物质属性,阳者是道性物质的“常道”必然产物,阴者乃是道性物质的“非常道”表现形式。阴阳二者中的精华所在是“道性”物质,故高级气功修习和修真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特别重视“执两用中”整体把握阴阳、显隐,运用阴阳中的精华道性物质,运用太极阴阳图中的中——太极弦和鱼眼。 
  道家的研究方法虽然多达三千六百门,但是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就是千方百计地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复归于无极态。这就是道家学说的真谛。本书扉页所附的太极元神图,就是直泄这一千古之密。研究者依据此理,不难举一反三,破译道家学说的精髓。 

  道家学说讲究把握阴阳,阴阳由于中间太极弦是阴阳复合性相隔,不易突破,故突破这一障碍就成了修习高级气功和修真的大关键,这也是道家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根本和主要课题。 

  近代学说认为存在着多维空间,人类生存于三维空间,与多维空间存在着屏障,这一屏障实质上就是从古研究到今的“太极弦”,太极弦是波动的双峰曲线,其动态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是由于它本身具有显隐阴阳双重物质的特性,并且受到它们共同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单凭显态、后天的主观意识去研究和认识它,根本不可能认识它、把握它,都只能得出片面、局部的结论。所以老子曾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道家对精神的解释是多层次的,一部太极图学说包容万物的多个层次。现代哲学还只是停留在道家关于“识神”这一初级层次上,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和隐显层次间的突破。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暂时还不能完全进入隐态环境,对传统功法中发现的玄源性物质“质元”性的光炁和玄源全息生命体“体元”进行科学的阐述,也暂时还不能作出全面深刻的揭示。例如:人体中的本体全息体:七个阴性全息体、三个阳性全息体(传统中医学所阐述的人体三魂七魄),修真者的培生性性体(传统修真学中所阐述的阴神、阳神、元神、玉神、圣神)等等。(见图 2 ) 

  当然近年来提出的场理论和对外气的研究,已经进入了隐态质元类物质的研究领域,初步证明气和场都是物质形式的客观存在,也都具有物质特性。这无疑是现代科学研究道家哲学,全面认识道家学术思想的一大飞跃和突破。目前的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了隐态三元物质的质元之中,在物元领域,中医人体经络组织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取行显著的成果,对人体客观存在的基础的物元生理组织经络系统——十二经络,进行了科学测定,证明了其隐态客观存在性。在人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对人体隐态体元(全息体)的科学研究,目前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体元这一研究领域也必将会被人体科学研究事业所突破。 

  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这五千言实际构筑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哲学体系。从“常道”到“非常道”特别是对“非常道”道(玄)学系统,从人到宇宙,从物质到精神,在无数个层次范围内的物质,不管其看得见看不见,它都一概包容其中,而且层次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 

  道家的哲学思想方法,始终立足于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宇宙间的一切隐显事物,探明了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道高于天地人,道统摄天地人,道贯穿于天地人。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容一切的自然精华。人既类于万物,又别于万物,人汇集了天地之精,人是天地宇宙的缩影。人与天地是不可分的。道家的方法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内求法”,就是走的整体把握、深入认识这样一条路线。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手段,但是道家先祖对于天地人的认识,通过对自身的人体科学研究,开拓出自身的慧观机制,进入大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