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俾斯麦 >

第26章

俾斯麦-第26章

小说: 俾斯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卷儿子的婚事(2)

    又过了两天,他又写信说:“父亲说我与王妃的亲事如果能成,那他的名字将会与哈茨菲尔、卡罗利、罗伊的名字搅在一起,这样因为一个女人让人说三道四,这将对他的名声大打折扣。这个女人绝对不能成为我的妻子,他告诫我说我不能不顾及自己家族的声誉,我的声誉与我的家族紧密相关,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这关系到他与我的兄弟。他威胁说他将不遗余力地反对这桩婚事,且是‘彻彻底底地反对’,王妃也写信给我,她说报纸上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她已无退路可言,结婚是她惟一的选择。她说假如外界如果不是这般地议论,她或许不一定要结婚。我父亲却不以为然。”    
    “目前,因为我受限不能辞职脱身,所以婚事无从谈起(要等十个月后才有可能)而且我知道我现在一无所有,没有能力供养王妃与我的生活。最近皇帝批准颁布的《长子继承法规》,男子娶一名离过婚的女子是不能继承家庭财产的。我父亲只有两处限定继承的大产业,我想我是不可能继承的……这件事也并不重要,我知道我自己不会在这世上活太久,与父母决裂的痛苦会折磨我早亡。假如我与王妃结婚不久就死了的话,王妃连卡罗列王爵约好送给她的一半财产也得不着了,尽管她们的婚约上已经有言在先,这样她恐怕也无法生活了。现在看来,前途是荆棘密布,乌云重重。我父亲现在这样不满意王妃,也别指望他会给我什么经济上的帮助,况且他还说过,如果王妃与我结婚的话,他就会绝望自杀……我们的谈话简直使我六神无主,一时难以描述我此刻的心情,从此我将永远陷入痛苦的深渊,摆脱不了对父亲造成如此深的痛苦的阴影。”    
    一星期之后他写道:“王妃写信给我,问我还记得《圣经》上‘因为这件事一个男人将离开他的父亲与母亲,依附于他的夫人’这句话吗?……我现在无法秘密前往维也纳,王妃的亲戚很有几个人,想方设法要将我的行踪公布于报纸。他们同卡罗列家族的人是一样的居心,非常关注我们婚事的进展,他们如此地热心只为了一个钱字——这样他们就可以全无责任啦,假如我们果然结婚了,卡罗列家族尤其是卡罗列王爵就能省却许多的开支,对于这件事的公开报道,第一篇文章就是为他们家族服务的律师写的……我的父亲说,如果我要前往维也纳,他将陪我一起去,他说他此刻关注于我的前途胜于一切,甚至超过他关心整个帝国的利益,超过关心他本人及他的余生。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他都不会让我一个人前去,他要亲自与王妃商讨我们的事……在我与父亲的几次谈话中,一切都显得昏乱无绪,我甚至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无用的人,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想我终将与欢乐绝缘……我与王妃的关系已经被人议论好几年啦,现在报纸上炒得热闹非凡,这很影响王妃的名誉,即使我对她的热情已经熄灭,但为她的名誉起见,我还是应该与她结婚,但父亲的意见却恰恰不同,我不能说服他半分,我想自己应该为了父母做点个人的牺牲,我个人名誉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或许经过这么多的变故,我会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前途矛盾重重,最后还是王妃本人打破了这种僵局,她通过别人向赫伯特传话,说她很看不起他,她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什么,赫伯特被这意外的打击彻底弄垮了。“事情本是因我而起,现在对不起王妃,我自己活该受忧郁痛苦的折磨……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罪过,我厌恶我自己……我的余生意味着什么我现在非常清楚,前方如同无边无际的沙漠。我只好一步步地跋涉其中,只有我一个人懂得那其中的滋味。”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只有赫伯特一人倍受痛苦的折磨,只有他的柔情万种,愁肠百结的信才能唤起人们对他的同情之心。但他可曾知道他父亲在年轻时曾答应多个女人说要娶她们,等到他醒悟之后,他统统耍赖不娶了,当时也没有什么人非要逼着他去实现诺言。因为当他二十几岁的时候,他不过是个贵族浪荡公子,既无财富,又无地位,现在他却又拖住儿子的婚事,任儿子痛苦不堪,为感情之事倍受折磨。    
    我们或许容易责备赫伯特,怪他不该让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他应该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这样才能自我解脱,除此之外不会有别的好办法,但事实上赫伯特被他父亲给吓住了。    
    但这位王妃的目的也难逃一般的规律,她使出手段用离婚来逼迫赫伯特娶她,她催促他到维也纳与她在一起,她明白这样一来就会发生飞短流长的事情,情势所迫之下赫伯特就不得不娶她为妻,引用《圣经》中的话来促他就范是她的最后一击。但她绝对不会尝试在茅舍中结婚的滋味,更不想在里维耶拉的别墅与人随便苟合,她的如意算盘中赫伯特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名位与财产,当她终于明白这一切是不可能的时候,她便立即另寻新欢,与新的追求者过起新的生活。    
    在王妃的背后,有许多人想使这件事闹得更糟。王妃的丈夫想逃脱供养她的责任,她的姐妹中就有许多人写一些粗俗不堪的文章登在报上,求得具有煽动性的效果,他们的目的就是促成王妃与他们最痛恨的家族中的赫伯特结婚。如果这件婚事促成了,他们将会得到许多好处。首先他们会得着钱财,如果婚事成了,他们就不必再供养这个心无定性的妹妹啦,这不就省了一大笔的开销。此外他们还能得到势力;婚事成了,俾斯麦与他们自然就是亲戚了,他们肯定要互相来往,这样俾斯麦就得替他们的儿子找份差事。不仅这样,他们甚至幻想,也许俾斯麦会因为这件婚事被击垮,也许他会愤而辞职,这样一来,将会正中他们的下怀,这样,王妃建立的丰功伟绩,岂不是要比《警钟报》多年的业绩突出得多,她就会如同神话中的美貌公主一样,不仅把老龙给杀了,还可被称为打胜仗的女英雄,威风凛凛地把一只脚踏在老龙的头上。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条龙是条有千年道行的老龙,一眼就识破了仇敌的伎俩,他自有对付仇敌的招数,有任何利刃也伤不了的坚甲御身,他现在已经控制了欧洲诸国,压制住了他们,或者他们之间成了联盟,难道他会被一个柔弱女人打倒吗?况且这个女人并非有钱有势,这个机警的外交家略使手段就把握了整个局面。    
    我们怎么评论赫伯特呢?他生性软弱,他怕他父亲,敬畏他父亲,他被这敬畏给镇住了,况且他不愿意失去遗产;他既没有能力又不想自立。首先,在这两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俾斯麦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他以辞职相威胁,以自杀来逼迫;这样迫使他的儿子赫伯特让步于他,他鼓动医生,让他们向儿子表示,如果不听从于他的意志,招致而来的种种烦忧将致他的母亲于死地;第二,这位宰相以儿子赫伯特上司的面目出现,属员不经上司允许是不能娶亲的。最后,俾斯麦以大地主的身份去争取主动,他以将被继承遗产的地主身份去晋见皇帝(产业原是皇帝赐予的),请皇帝修改地契,这样如果赫伯特违命的话,他将分不到一分遗产,经济拮据。只好靠王妃的丈夫所给的弃妻抚养金过活。    
    此外,俾斯麦已经是过来人了,年轻时的爱情经历使他明白,男人是经不起枕边香风的,所以他绝对不答应赫伯特独自前往维也纳——倘若要去,老爷子俾斯麦定要同赫伯特一同去,他知道儿子会明白,舆论的箭头指向他们,会让他们很伤面子的。如果有几个不值钱的作者在报上大肆宣扬,说俾斯麦如何乘坐快艇去救他的儿子,有人作诗讥刺他们父子与王妃的事,有人拿着相机去拍照,有画漫画的去画他们……他将会成为全欧洲的笑料。    
    虽然如此,赫伯特还有最后的对策,他多次对父亲说,他在道德上如果不娶她的话将会受到谴责。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事,她是不必离婚的。俾斯麦却老练得很,无论赫伯特使出什么招法,他都有对策,他说那个王妃早就不是一个行为端庄的女人,今天她与你赫伯特恋在一起,可谁知昨天她与谁搅在一起?而明天她又会与谁纠缠在一起呢?她的名誉已不值得去怎么保护,老爷子坚定地说,他不希望俾斯麦的名字与罗伊或者施莱尼茨的名字连在一起,如果要权衡孰轻孰重的话,还是俾斯麦家族的分量重得多。    
    至于爱情良心上的谴责以及长子对名誉的爱惜,这都是年轻人的奢侈品。先不要管这些事,勇往直前吧!


第5卷组织三国同盟(1)

    1877年,当俾斯麦在启星根疗养之时,他让人代笔给他的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法兰西有一家报纸上评论,说我现在正在做‘某某国联盟的恶梦’,说或许德意志帝国的大臣们将来以至于永远将惧怕这种联盟的方式。西方各国结成联盟,再联合上奥地利以达到与我们抗衡的目的。但这或许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危险的是俄罗斯、奥地利、法兰西三国结成联盟。如果这三国之中有两国结成了亲密的联盟关系,那他们的作法就会成为别的国家效仿的对象,他们随时都会给我们国家以威胁与压力。”他不愿出现这种局面,所以经过多年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普通而又有效可行的办法。那就是“除了法兰西,别的国家对我们都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与他们的交往中,找出最好的理由阻止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从他这几句话里,我们就能看出他做宰相的基本政策与观点,他这样做是出于三重的考虑:这就是德意志帝国的地位,欧洲各国的威胁以及各强国之间的冲突。他既是位实干家,又是位高明的棋手,无论做什么决定,他都从这三个前提出发考虑,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他心里清楚孰轻孰重。他虽然很注重个人的荣辱得失,但他也不会让国家因此损失个小村庄。他明白他的一切权力来自于祖国,如果因为个人的私欲而让国家蒙受大的损失、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他竭尽全力防止出现几个强国间的联盟抗衡德意志帝国的可能,所以他使出浑身解数阻止雄心大志的英国与俄国的合作,并设法阻止法国与奥地利的联盟。    
    各国都无法信任他,英国女王的文件,俄国大臣们的奏章,法国民党领袖的演说,无一不在表明对他的怀疑,不相信他口中所高唱的和平。反之,恐惧与怨恨与日俱增,他们都对“这个征服家”表示出了明显的不信任。他就是这样,七年之内连续发动三次大的战争破坏欧洲的和平,他难道不是为了侵占更多的土地吗?德意志种族分离有三百多年了,他们为各邻国所收容,难道不是他在欧洲的中心缔造了一个德意志帝国吗?在国内,他以铁血镇压,在国外,他同样是以镇压征服——他如果不是野心勃勃怎么能够这样用武力来缔造一个拿破仑式的社会?全国的人都称他是“铁血宰相”。    
    本国人民不了解他的性情,因此就会有很多的误解,长此以往也就损害了德意志民族的美名,我们只要看清他真实的性格,了解了这个心里矛盾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