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妇科-竹林女科证治 >

第13章

妇科-竹林女科证治-第13章

小说: 妇科-竹林女科证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知母饮x 
知母 麦冬(去心) 黄 (生用)、甘草(各一钱) 子芩 赤茯苓(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至七分,去渣,入竹沥一杯,温服。 
气虚加人参一钱,口渴加石膏一钱,热甚者加犀角(锉)五分。 
x犀角散x 
犀角(五分,镑) 地骨皮 麦冬(去心,各二钱) 茯神 
一钱五分) 条芩(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温服。 
x柏子养子汤x 
生黄 麦冬 枣仁 人参 柏子仁(各一钱) 茯神 川芎 远志(制,各八分) 当归(二钱) 
五味子(十粒) 炙甘草(五分) 姜(三片) 
水煎服。 
x安神丸x 
黄连(酒炒) 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 炙甘草(五分) 
上为末,蒸饼糊丸如黍米大,辰砂二钱为衣,柏子养心汤送四十丸。 

卷二安胎下
子嗽
属性:妊娠四五月,咳嗽、五心烦热,胎动不安,名曰子嗽,宜服宜胎饮。若因外感风寒,喘急不食,宜桔梗散。 
若火盛乘金,胎气壅塞,宜兜铃散。痰多喘满,宜百合散。 
x宜胎饮x 
干地黄(三钱,酒洗) 当归身(酒洗) 麦冬(去心,各一钱半) 白芍(酒炒,二钱) 阿胶(蛤粉 
炒珠) 杜仲(盐水炒断丝) 川续断(盐水炒) 条芩 枳壳(麸炒,各一钱) 砂仁(炒去壳,三分,研) 
河水煎服。 
x桔梗散x 
淡天冬(去心) 赤茯苓(各一钱) 桑白皮 桔梗 苏叶(各五分) 麻黄(三分,去节) 川贝母(去心、 
杵) 人参 炙甘草(各二分) 姜(三片) 
水煎服。(一方有杏仁、无贝母) 
x兜铃散x 
马兜铃 桔梗 人参 川贝母(去心、杵) 甘草(炙,各五分) 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豆汁浸、 
洗) 苏叶(各一钱) 五味子(四分) 
水煎服。(一方有枳壳、无人参、川贝母) 
x百合散x 
百合 紫菀茸 川贝母(去心、杵)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炒,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姜(五片) 
水煎服。 

卷二安胎下
子疟
属性:妊娠患疟,寒热往来,名曰子疟。或热多寒少及但热不寒,口苦舌干,大便秘涩,脉弦而数,宜醒脾饮。 
或寒多热少及但寒不热,恶心头痛,面色青白,脉弦而迟,宜人参养胃汤。或无气虚弱,宜补中益气汤(方见 
前子气条中)。或饮食停滞,宜加减六君汤。或邪盛食少,宜驱邪汤。 
x醒脾饮x 
青皮 浓朴(姜汁炒) 白术(蜜炙) 草果 柴胡 黄芩 茯苓 炙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x人参养胃汤x 
浓朴(姜制) 橘红(各八分) 苍术(一钱,制) 藿香叶 草果 茯苓 人参(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姜(七片) 乌梅(一个) 
水煎服。 
x加减六君汤x 
人参 白术(蜜炙,八分) 陈皮 苍术(制) 藿香叶(各一钱) 茯苓 桔梗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水煎服。 
x驱邪汤x 
高良姜 白术(蜜炙) 草果 橘红 藿香叶 砂仁 白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钱) 姜(五片) 枣(二枚) 
水煎服。 

卷二安胎下
子啼
属性:儿啼腹中,有声如钟,名曰子啼。盖母腹中有疙瘩,儿含口中,因母举手向高处取物,疙瘩脱出儿口,是以 
啼哭,如闻钟声。古方用黄连浓煎汁,令母呷服自止。又法∶撒钱于地,令妊妇曲腰,就地拾取钱文,则疙瘩 
仍入儿口,啼哭自止,此法更为至妙。 

卷二安胎下
子喑
属性:妊娠三五月间,忽然失音不语,名曰子喑。此胞之络脉绝也。盖胞络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 
能言。此非药可愈,待十月满足,子母分娩,则自能言,勿药可也。 

卷二安胎下
转胞
属性:妊娠八九月,小便不通,此气虚不能举胎,胎压脬胞,展在一边,胞系乖戾,水不能出,名曰转胞。胎若 
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则水道自行,宜参术饮。若饱食后气伤胎系,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压膀胱,尿闭 
腹肿者,宜参术二陈汤。又法∶将孕妇倒竖起,则胎自坠转,其尿自出,亦 
妙。 
x参术饮x 
人参 白术(蜜炙)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 陈皮 半夏(姜制、炒黄) 炙甘草(各二钱)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空心服。服后随以指探吐,候气定又服又吐(以升提其气、上窍通而下窍自利也)。 
x参术二陈汤x 
人参 白术(蜜炙) 当归 白芍 陈皮 半夏(姜汁制、炒黄) 炙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卷二安胎下
子淋
属性:妊娠因酒色过度,内伤胞门,热积膀胱,小便淋涩,心烦闷乱,名曰子淋。若淋痛涩少,宜安荣散。若 
房劳内伤而不利,宜肾气丸。若气虚短少,宜补中益气汤(方见前子气条中)血虚涩少,宜滋肾丸。热结膀 
胱而不利,宜五苓散。若肝肾虚热成淋,宜知柏四物汤。若肺经郁热,宜黄芩清肺饮。若膏粱浓味,宜清胃饮。 
若肝脾湿热,宜加味逍遥散。 
x肾气丸x 
熟地黄 菟丝子(各八两) 当归身(三两五钱) 肉苁蓉(五两,酥炙) 山萸肉(二两五钱)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钱) 破故纸(酒炒,五两)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淡盐汤下五七十丸。 
x滋肾丸x 
知母(酒炒) 黄柏(酒炒,各一两) 肉桂(五钱) 
为末,水丸梧子大,空心白汤下百丸。 
x五苓散x 
白术(蜜炙) 茯苓 猪苓(各一钱) 泽泻(一钱二分) 肉桂(五分) 
水煎服。 
x知柏四物汤x 
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黄芩 知母 黄柏(各一钱) 
水煎,温服。 
x黄芩清肺饮x 
山栀仁(炒,二钱) 黄芩(一钱) 
水煎服。如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x清胃散x 
生地黄(一钱五分) 升麻 当归 丹皮(各一钱) 黄连(一钱五分)(夏月加倍) 
水煎服。 
x加味逍遥散x 
当归 白芍 白术(蜜炙) 茯神 柴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丹皮 山栀仁(炒,各七分) 姜(三片) 
水煎服。 

卷二安胎下
子痢
属性:妊娠下痢,名曰子痢。若初起腹痛,里急后重,元气尚实者攻之,宜香连化滞丸。痢久元虚,日夜无度者 
补之,宜胃风汤。热下迫痛里急者解之,宜当归芍药汤。若痢下脓血,宜白术汤。或痢下黄水,此脾气下陷, 
治宜升补中气。或色兼青黄,此木来克土,治宜平肝补脾。或黄而兼黑,此水来侮土,必当温补脾胃。若黄而 
兼赤,治当补母益子,宜补 
中益气汤(方见前子气条中)。凡子痢通治,宜芩连红曲汤。若久痢腹痛、小便涩,宜当归黄 汤。 
x香连化滞丸x 
川黄连 条芩 白芍(各一钱二分) 浓朴(姜汁炒) 枳壳(麸炒) 青皮 陈皮 当归身(各八分) 
山楂肉(一钱) 生甘草 南木香(各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一方有槟榔、无楂肉) 
x胃风汤x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术(蜜炙) 白芍(各一钱) 肉桂(四分) 
水煎服。 
x当归芍药汤x 
白芍 白术(蜜炙,各一钱) 当归 茯苓 泽泻 条芩(各一钱) 木香 槟榔 黄连 甘草(各七分) 
水煎服。如白痢腹痛,去芩连加干姜七分。 
x白术汤x 
白术(蜜炙) 当归 黄芩(各三钱) 
水煎,食前服。 
x芩连红曲汤x 
黄芩 黄连(姜汁炒) 白芍 甘草(炙) 橘红 红曲 枳壳(麸炒) 建连(去皮心,各一钱) 
升麻(炙,二分) 
水煎服。 
x当归黄 汤x 
当归(酒炒) 黄 (蜜炙,各一两) 糯米(一合)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卷二安胎下
妊娠衄血
属性:妊娠衄血,常从口鼻中出,此因过食辛热之物,血热妄行,冲伤胞络,宜衄血丸。 
x衄血丸x 
牡丹皮 白芍(酒炒) 黄芩(酒炒) 蒲黄(炒) 侧柏叶 
为末,糯米糊丸,空心白汤下百丸。 

卷二安胎下
妊娠吐衄
属性:妊娠忧思惊怒,伤其脏腑,气干于上,血随而溢。心闷胸满,久而不已,必堕胎。若肝经怒火,先服加味 
柴胡汤,以清其热∶次服柴胡四物汤,以补其虚;后用加味逍遥散(方见前子淋条中)以成功。若肝经风 
热,宜防风子芩丸。若心经有热,宜安神丸(方见前子烦条中)。若心气不足,宜补心汤。若思虑伤心,宜妙 
香散。若胃经有火,宜犀角地黄汤。若膏粱积热,宜加味清胃散。若郁结伤脾,宜加味归脾汤。若肺经有火, 
宜黄芩清肺饮。若肾经虚火,宜加味地黄丸。若气虚不能摄血,宜补中益气汤(方见前子气条中)。 
x加味柴胡汤x 
柴胡 人参(各二钱) 黄芩 山栀仁(炒) 生地黄 半夏(姜制,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x柴胡四物汤x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各一钱五分) 柴胡(八分) 人参 黄芩 半夏(姜制、炒黄用)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水煎服。 
x防风子芩丸x 
防风 条芩(酒炒黑,各等分) 
为末,酒糊丸,米饮下。 
x补心汤x 
人参 茯苓 甘草 桂心 麦冬(去心) 紫石英( ) 赤小豆 大枣 
水煎服。 
x妙香散x 
人参 桔梗(各五钱五分) 黄 茯苓 茯神 远志(姜汁炒) 淮山药(各一两) 木香(二钱五分) 
甘草(二钱) 砂仁(三钱,水飞) 麝香(一钱,按麝香胎家禁忌,用须斟酌) 
研极细末,每服二钱,温酒下。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锉) 牡丹皮(各一钱五分) 生地黄 白芍(各二钱) 
水煎服。 
x加味归脾汤x 
人参 白术(蜜炙) 茯神 黄 (蜜炙) 酸枣仁(各一钱半) 当归 远志(制,各一钱) 炙甘草 
木香(各五分) 龙眼肉(二钱五分) 牡丹皮 山栀仁(炒,各一钱) 
姜、枣为引,水煎服。 
x黄芩清肺饮x 
人参 天冬(去心) 黄芩 地骨皮 陈皮 茯苓(各八分) 知母(酒炒) 山栀仁(炒,各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 甘草(炙,五分) 桑白皮(炒) 当归身(各一钱半) 姜(三片) 
水煎服。 
x加味地黄丸x 
熟地黄(四两) 山药 山萸肉(各二两) 牡丹皮 茯苓(各一两五钱) 泽泻 香附(童便制,各一两) 
蕲艾(去筋、醋炙,五钱) 
为末蜜丸,每服七十丸,白汤下。 

卷二安胎下
妊娠怔忡
属性:妊娠心神脉乱,惊悸不安,夜卧不宁,惚恍气触者,宜大圣散。若血少神虚而心不宁者,宜益荣汤。若心虚 
而神不安者,宜定志丸。若火盛者,宜安神丸(见前子虚条中)。 
x大圣散x 
川芎 黄 (蜜炙) 当归 木香 人参 甘草 茯苓 麦冬(去心,各等分) 
水煎,食远服。 
x益荣汤x 
酸枣仁 远志肉 黄 (蜜炙) 柏子仁 当归 人参 茯神 白芍(各一钱) 紫石英( 、研) 
木香(各八分) 甘草(三分) 
水煎服。 
x定志丸x 
人参 远志(制,各一两) 蒲黄(二两) 茯苓(三两) 
上为末,蜜丸,白汤下。 

卷二安胎下
妊娠消渴
属性:妊娠消渴,此乃血少,三焦火胜而然,宜活血汤。 
x活血汤x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白芍(炒,各三钱) 生地黄(八分) 黄柏(酒炒) 麦冬(去心) 山栀仁(炒, 
各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卷二安胎下
妊娠脏躁
属性:妊娠脏躁,无故悲泣,象如神灵数欠伸推。其故或由肺有风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