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 常用词汇总结 >

第14章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 常用词汇总结-第14章

小说: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 常用词汇总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府向个人所作的、无需个人以当前的服务回报的支付。例如社会保险支付和失业保险等。 
731、Treasury bills(T…bills) 短期国库券 

联邦政府所发行的短期债券或证券。 
732、Underground-economy 地下经济 

未报告的经济活动。地下经济包括本属合法,但未向税收机关报告的活动'如现场旧货出售(garage 
sale)或亲朋间提供的服务]和非法活动(如贩毒、赌博和卖淫)。 
733、Unemployed 失业者 

未被雇用但积极寻找工作或等待重返工作的人。 
734、Unemployment 失业 

(1)在经济术语中,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是指:愿意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下工作的工人找不到工作。(2)在官方(美国劳动统计局)定义中,说一个工人是失业的,指他或她:(a)眼下没有工作;(b)正在等待重新被雇用,或在最近4周里主动寻找工作未遂。 
735、Unemployment,frictional 摩擦性失业 

见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736、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 

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737、Unit-elastic demand 单位弹性需求 

介于有价格弹性的需求(price-elastic demand)和非价格弹性的需求(price…inelastic 
demand)之间的一种情况。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恰好等于l。也见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738、Unlimited liability 无限责任 

见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 
739、Usury 高利贷 

对所借货币索取高于法定最高水平利率的行为。 
740、Utility(also total utility) 效用(或总效用) 
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所有满足。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多消费一单位商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741、Utility…possibility frontier 效用可能性边界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对应。显示各在一轴上的两个(或两组)消费者的效用或满足的几何图。它向下倾斜,以表示从A至B进行收入再分配将降低A的效用而提高B的效用。处在效用可能线上的点体现着配置(或帕累托)效率[allocative(or 
Pareto) 
effciency〕'。根据帕累托有效配置原理,使某些人境况改善,而同时不致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办法在这条线上是不存在的。 
742、Value added 附加价值 

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和供给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在一块1美元的面包中,可能包含了0.6美元的小麦和其他材料的价值,这时其附加值为0。4美元。附加价值由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加于其产出中的工资。利息和资本构成。 
743、Value…added tax(VAT) 增值税 

按其附加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对企业所征的税。 
744、Value,paradox of 价值悖论 见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 
745、Variable 变量 
一个可定义和可衡量的经济量。经济学中重要的变量包括价格、交易量、利率、汇率、财富的价值等等。 
746、Variable cost 可变成本 
参见可变成本(cost,variable)。 
747、Velocity of money 货币周转率 
货币执行交易媒介职能时,从买者流向卖者,再到新的买者,如此不断进行。它的〃周转率〃指的是这种运动的速度(speed)。货币的收入周转率(ine 
velocity of money)定义为名义GNP除以货币总供给,或V=P*Q/M=GNP/M。Vertical 
equity纵向平等见横向平等与纵向平等(horizontal equlty vs. vertical equity)。 
748、Vertical integration 纵向整合 
参见整合、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integration,vertical vs。 horizontal)。 
749、Vertical merger 纵向兼并 
见兼并(merger)。 
750、Voluntary unemployment 自愿失业 
当个人感到工资的价值少于将时间别作他用(如闲暇)时的价值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失业。 
751、Wealth 财富 
给定时点上一国或一个人所有实物和金融产品的净价值。它等于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 
752、Welfare economics 福利经济学 
对经济体系的规范性分析,即经济运行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问题的研究。 
753、Welfare state 福利国家 
19世纪晚期在欧洲渐有影响的一种混合经济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美国。在现代福利国家概念里,市场具体指导日常经济活动,而政府则规范社会环境、提供养老金、医药保健和社会安全体系等。 
754、What;how and for Whom 什么、如何和为谁 
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涉及以社会有限的资源或投入的存量,对每种可能的商品和劳务生产多少的问题。〃如何〃是对应将生产的各种产品(〃什么〃),所用特定技术的选择;〃为谁〃指消费品在该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755、Winner-take-all game 胜者全得博弈 
支付策略取决于对于其他竞争者或参与人而言的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这类博弈的一般特征是:回报主要或完全集中于那些最优的竞争者。 
756、Yield 收益 
与利率(interest rate)或资产的收益率(rate of return)同义。 
757、Zero…profit…point 零利润点 
对一个厂商而言,收支相抵时的价格水平。即全部成本得到弥补但利润为零的价格水平。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木桶理论: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