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

第5章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5章

小说: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没有差学生 只有差老师(5)

    曾经是“白痴”的熹熹    
    如果不是听李老师讲,我真难以相信眼前这个机灵聪明、活泼可爱的熹熹,在父母和老师眼里曾经是一个白痴。熹熹上小学三年级时还不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语文课本上的字,他会认的没几个,九岁的他,智力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幼儿。他说话结结巴巴,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见儿子痴痴呆呆的,父母伤心欲绝,他们不知道智力过人的他们怎么会生出一个白痴。熹熹的父亲是一位计算机专家,出版过好几本专著,上学时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他的儿子竟连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做。父亲感到在人前抬不起头。他们对熹熹绝望了,他们一次次地抱怨命运。    
    可是,父亲和母亲却没有好好想想,他们的熹熹原来可不是这样的,三岁以前的熹熹可是个爱说爱笑爱问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孩子。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白痴”,他为什么会变成“白痴”呢?    
    也许是从三四岁开始吧,父母就开始教熹熹识字和做算术。熹熹顽皮好动,常常坐不了一会儿就想玩,这时,母亲就会将他打回到座位上。熹熹不知挨过多少打,字写得歪歪扭扭要挨打,计算出了错要挨打,玩要挨打,爱说话也要挨打。拿父母的话说,好的学习习惯是打出来的。    
    在棍棒、拳头和巴掌的驯服下,熹熹变成了一个乖孩子,也变成了一个胆小如鼠的孩子。他怕父亲和母亲,看见他们走近,就吓得直哆嗦。他怕老师,他们一个严厉的目光就能将他吓得半死。他怕黑夜,黑暗里,仿佛到处都潜伏着妖魔鬼怪,每天晚上他都将被子捂住头,大气不敢出地蜷缩在被子里。从五岁开始,他几乎夜夜失眠。    
    可是熹熹越来越厌恨书本,他讨厌那一个个方块字,讨厌那一个个像丑陋的小蝌蚪一样的数字。一看见它们,他就条件反射似地拒绝,拒绝它们走进他的大脑。在他眼里,那些方块字和数字是他的敌人,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他恨它们,正是因为它们,他才经常挨打。正是因为它们,他才经常挨老师的训斥,遭同学的嘲笑。    
    有一天,父母煞费苦心地将熹熹带到书店,他眼神呆滞地跟在他们后面,那些琳琅满目的书对他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就连那些同龄人爱看的卡通他也不愿多瞧一眼,不愿多瞧一眼是因为那些卡通上有文字,他一见了字就头疼。母亲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熹熹瞟了一眼,封面上画着一个男人,戴着一副眼镜,母亲说那是一位科学家,这本书讲的是那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母亲问熹熹想不想看,熹熹一扭头逃也似地跑出了书店。    
    书本是熹熹的仇敌,他常趁父母不在家时拿起儿童冲锋枪扫射它们,一边扫射嘴里一边喊:“打死你们,打死你们,去死吧,你们,去死吧……”他要将它们一个个击毙,直到它们在他的想像中流血,倒地,死亡。    
    熹熹成了一个“白痴”,无论父母怎么辅导,无论老师怎样耐心讲解,他永远听不懂课,永远不会做作业,永远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名。一直到上小学四年级,这一切仍没有丝毫的改变。    
    由于晚上经常失眠做噩梦,加上没有食欲,10岁的熹熹骨瘦如柴,体重不到20公斤。    
    就在熹熹的父母已经对熹熹彻底失望时,有人向他们谈起了李圣珍老师。说在李老师的家里住着一些“笨孩子”“傻孩子”“坏孩子”。那些孩子在李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一个个都变成了好孩子和聪明的孩子。    
    听到这些,父母燃起了一线希望。他们从河北老家赶到北京,对李老师说,我们的孩子脑子有毛病,身体也不好,只希望他将来能自食其力。    
    父母将熹熹送到了李老师家。    
    在李老师家呆了几天后,熹熹觉得这位李老师跟他父母不一样,跟他的老师也不一样,    
    她没有让熹熹看书,也没有让熹熹做那些令他头疼的计算题,她说:“熹熹,我看你缺觉,也没玩够,先别上学了,就在家玩和睡觉吧。”    
    于是,白天李老师去学校上课时,熹熹就在家自由自在地玩耍。晚上,熹熹睡觉时,李老师就坐在他床边,一边抚摸着他的背,一边哼着催眠曲一直到熹熹睡着。    
    刚到李老师家时,熹熹仍是害怕黑夜,睡不着觉,李老师就陪伴着他睡,她用一只手拉着熹熹的手,当熹熹从噩梦中惊醒时,她便将熹熹搂在怀里轻声地安慰他,直到他又沉入梦乡。每天晚上拉着李老师的手,熹熹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他不再害怕黑夜,不再失眠了。    
    熹熹就这样玩了半年,睡了半年。他的脸渐渐红润了,他长胖了。    
    李老师见熹熹喜欢看图画不愿意看文字,她便找一些只有图画的书给熹熹看,并经常给他讲故事,有时也给他读文章,那一般都是很美很有意思的文字。渐渐地,熹熹觉得图画太简单了,一些故事看了似懂非懂。这时,李老师就对他说:“熹熹,你要是会认字,你就能知道很多很多故事。”想知道更多故事的欲望,终于诱惑着熹熹拿起了原来视作敌人的书。碰上不认识的字他就问李老师,奇怪的是,那些字在他眼里不再可厌可憎。为了更进一步激发熹熹的阅读兴趣,李老师还让他把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她听,讲给跟他住在一起的哥哥姐姐们听。熹熹第一次发现自己很有口才还很幽默,因为,他不但能将那些故事讲得惟妙惟,还常常能将李老师她们逗得捧腹大笑。    
    渐渐地,熹熹也不再讨厌那些数字了,他发现不同的数字组合在一起,竟会有不同的结果,就像拼积木一样有趣,而且用那些数字还能弹出美妙的音乐。    
    半年后的一天,李老师笑眯眯地问他:“熹熹,愿意去上学吗?”“当然愿意。”熹熹回答得很干脆。    
    现在,熹熹已是一名初中生了,不但当上了班干部,而且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好评,有好几次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但是熹熹说他最喜欢的还是数学,他说现在再没有人向他扔白眼,喊他“白痴”了。    
    那天,熹熹的父亲来了,他抚摸着熹熹的头问:“熹熹,准备长大干什么?”熹熹说:“当航天专家。”    
    父亲的脸上充满了惊喜,几年前,他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像白痴一样的儿子会有这样的志向。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没有差学生 只有差老师(6)

    失语的田田    
    我去李老师家的那天,正碰上田田的父母从长沙来看望女儿。这天,是11岁的田田到李老师家来的第35天。田田踢着毽子玩得正欢,桌上放着一摞这些日子以来她写的作业,每一天的作业都有李老师的批语。前一天的批语是:真好,真棒,继续努力,做题时不要着急。田田的父亲一边翻看着女儿的作业,一边感叹地说:“真难以相信这是她写的。”他说田田送到这里时,几乎已经丧失了学习能力,写字时,她会长时间反复只写一个字,而且写得乱七八糟。读书时,语不成句,而且读着读着就会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    
    “孩子成了这样,我们两口子心都要碎了,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上幼儿园之前,她可是一个很聪明很活泼的孩子呀。从小学二年级起,我们就一次次带她去看心理医生,有的医生说她是强迫症,有的医生说她是孤独症,可是,她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田田父亲的眼里闪着泪光,他长叹一声将头深深地埋进了手掌。    
    过了好久,他抬起头,说:“后来,我们慢慢醒悟到,田田变成这样,我们有很大的责任。我们望女成凤,却不知道怎样做父亲、做母亲,当我们知道了这一切时,却已经铸成了大错,如果田田不能好起来,不能像一个正常孩子那样学习和生活,我们一辈子也不能原谅自己,一辈子都会在痛苦中煎熬,最爱她的是我和她的妈妈,可是正是我们给她带来了摆脱不掉的噩梦……”    
    田田的老家在湖南省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田田生下来之前,田田的父亲是县城一所中学的教师,母亲是一家工厂的工人。母亲怀上田田时,父亲正日夜苦读准备报考研究生,他发誓要走出这个偏僻的小县城,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还未出生的孩子的命运。田田生下来    
    不久,父亲终于如愿以偿,他收到了长沙某大学录取通知书。年近而立之年的他,告别妻儿,只身去长沙求学。    
    田田两岁时,母亲抱着她去长沙看望爸爸。一路上,田田兴奋无比,快乐无比,公路上飞驶而过的汽车,吸引着田田好奇的目光,她问妈妈:“汽车饿了吃什么?是吃肉吗?它力气那么大,一定要吃很多很多东西,是吗?”江上鸣着汽笛的轮船,也吸引着田田好奇的目光,她问妈妈:“那个大轮船的家在哪里?它是回家吗?”    
    那时的田田,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在长沙时,父亲带田田去动物园。这是田田第一次见到老虎、狮子、大象、斑马、海豚、大熊猫……,她兴奋地睁大了眼睛,她甩开爸爸妈妈的手,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在关着各种动物的笼子中间跑来跑去,一会儿拔草喂大象,一会儿举着自己吃的饼干快乐地喊着:“大熊猫,请你吃饼干。”    
    父亲带田田去火车站看火车。看见面前卧着一个庞然大物,田田害怕地问爸爸:“这个怪物会不会吃人呀?”爸爸哈哈大笑,他告诉田田,它不吃人,只要买张票就可以坐着它去北京,去上海,去好多好多地方。爸爸抱着她说:“田田,以后好好读书,将来坐火车到北京去上大学,好吗?”田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田田刚满三岁,父亲就将她们母女俩接到了长沙,那时,父亲已经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留在一所大学任教。    
    学校分给他们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虽然生活过得有点窘迫,可是田田的歌声、笑声使小屋里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田田爱唱歌,她最爱唱的是“小燕子穿花衣”,只要她在家,小屋里就会飘出她清脆稚嫩的歌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可是这种幸福快乐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田田的爸爸妈妈决定送田田去上幼儿园,一是他们忙照顾不了田田,二是他们认为,田田应该去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    
    离父亲学校不远就有一家幼儿园。父亲去看了,条件蛮好的,而且离学校近也便于他早晚接送田田。听说要去上幼儿园,田田可高兴了。在这之前,妈妈曾经带田田去幼儿园玩过,那里不但有跷跷板,有滑梯,老师还教小朋友们唱歌、跳舞,还给她们讲故事。    
    第一天,田田是牵着父亲的手又蹦又跳地走进幼儿园的。可是下午父亲去接她时,发现她脸上挂着脏乎乎的泪痕。他没细想,以为田田是对新环境不习惯,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应。    
    第二天早上,田田赖在床上不愿去幼儿园,父亲强行将她从床上抱起来穿好衣服,将她送进幼儿园。田田的父亲说他至今都忘不了那天他离开时女儿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