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

第57章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第57章

小说: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羞,丢人!”命令他立刻穿上袜子,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许看别人的。我们教他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就是不教脚趾;但凡问题涉及脚趾,全都避而不答,或者支支吾吾,或者骂他一顿。你成功了,孩子对脚趾的罪恶感形成了。    
    所以,有人说,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无师自通,在黑暗中摸索,造就了大量的人格障碍和不幸婚姻。    
    有一位妇产科医生谈到她的一位女病人:“病人自诉婚后十年未孕,做妇科检查时发现,她根本就无阴道(医学上叫先天性无阴道,一种发育畸形)、尿道口变大。他们就这样过了十年的夫妻生活!”    
    这个例子也许太极端了,但生活中,因为不了解生殖、生理知识而在婚后性生活中出现偏差的例子,则数不胜数。我又要回到这篇文章开头的那个年代,当时我以为整个宿舍的女兵里,只有我一个人不懂什么叫“发生关系”,到了晚上熄灯后大家讨论起来,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不懂!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在懵懵懂懂中走入婚姻的。    
    对性,我们确实是无师自通的。通是通了,可是,我们具备健康的性心理、基本的性知识吗?我们了解两性间的生理与心理差异吗?我们只是能“性”,却不懂“性”。在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女人中,由于缺乏性知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性高潮,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很多夫妻因为误解与吵闹离婚了,很多夫妻一辈子生活在误解与冲突中———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在一个相对“纯洁”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小姐”和非法出版商误导我们,可是怎样呢?在我们的生命中,多少烦恼与痛苦都源于性教育的缺失?    
    即使在今天,有些悲剧仍然在重演。我在网上还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由于偶然目睹父母作爱的场面,使得他意识中的美丑标准全部崩溃,因而陷入极度的心理冲突之中。后来这个学生采取诱骗他人看录像的手段,在自己的家里强奸了同班的4名女同学,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审讯时,他不断强调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在这样做,你们难道不做吗?而且我也亲眼看到了父母亲也一样在做,为什么我是强奸而别人不是?”有一个现象一直让我感到困惑:我的朋友们的孩子里,有两类孩子比较典型。一类是好孩子,这些孩子一般比较听家长与老师的话,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很好,常常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学生。这类孩子一般不早恋,但他们长大后却常常面临另一种困扰————不少人老大不小了,虽然人很优秀,却总是“情场失意”,沦落成单身“白领”。还    
    有一类孩子,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却早恋、吸烟、结伙打架,让家长操心不已,忧心忡忡。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正值花季,无论家长怎么督促,着急上火,报了多少个辅导班也没用,学习就是毫无起色。惟独有一点,特别招男孩子的喜欢,照别人的话说就是:谈恋爱一门灵!她的妈妈最后也看开了:哎,反正女孩子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随她去了。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头痛的就是这种谈恋爱“一门灵”的孩子,怕他们误入歧途。    
    可是,难道好孩子就不用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当父母的,都巴不得孩子只知学习不管其他,连帮我们干一点儿家务活,操劳的母亲们也会马上说:“得了,你别干了,快学习去吧,马上就中考了,时间多呀!”还别说让他们分心去想别的了。我们巴不得他们纯之又纯,巴不得他们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然后留学,我们脸上就有光了,跟别人说起孩子就备觉有面子。可是,我们的孩子也是人哪,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物啊,也有七情六欲呀!他们不是一架学习的机器!错过了花季,他们的某些能力就丧失了。他们一门心思就知道学习,当他们终于从桌上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干柴烈火”的激情年代,同龄人孩子都领上了,而他们四顾茫然,形影相吊,他们的一生会幸福吗?    
    主编《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的陈一筠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男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叫小钟,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都颇感到骄傲的孩子,品学兼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因为经常与班长小琴在一起商量班委会的工作,有的同学就认为他们在谈恋爱。可是两个单纯的孩子并未注意到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于是他们做了一件傻事:为了商量班级学科比赛的事情,两个孩子竟约在一家电影院的门口会合———在一般人印象中这是恋人们约会的场所。他们没当过恋人,怎么知道这是约会的地方?无巧不成书,他们见面的时候偏偏被一名老师“抓奸捉双”,老师误认为两人是约会看电影,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通知了双方的家长,结果小钟被父亲暴打一顿。    
    这场早恋风波后,小钟果然如父母所愿,努力学习,对女同学避而远之。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然后出国留学,最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求学的过程中,他仍然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和异性没有任何交往。等到小钟28岁还没有结交女朋友的时候,当初反对儿子“早恋”的父母着急了,他们找到陈教授,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孩子介绍一个女朋友。陈教授为他物色了一个挺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但见面当天,小钟就迟到了40分钟。后来陈教授才知道,他并不是没有时间观念,而是一直在家里磨蹭,不敢出来。见面以后,他也一直坐在一边,低头吃花生,根本不敢和那姑娘交谈。为了给两人制造机会,陈教授让他们出去走走,结果不到10分钟姑娘就打电话过来,说小钟一下楼,就自顾自地乘车回去了。    
    陈教授认为:因为青春期的遭遇,使小钟对异性交往产生了恐惧,此后也一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出现了性格上的缺陷,因而一直找不到女朋友。而一个人学识再丰富,也很难弥补这一段青春期的伤害。婚姻也是一项事业,而且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因此也需要经营。而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就是一个最好的“岗前培训”,学习与异性接触交往,为以后的婚姻家庭作准备。现在中国离婚率日渐升高,有很多并非夫妻双方的错,而是因为双方对婚姻的“无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经过“早恋”这个“岗前培训”,没有学会对异性的平等和尊重,匆匆“上岗”,最后只能“失业”。    
    我们作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工程师、科学家、外交家、艺术家?我们甚至不惜血本地将所有积蓄拿出来让他们留学……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但我们也许忘了: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什么“家”,他更要成为一个好男人、好女人、好妻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母亲,而且他要同异性的亲人、朋友、上司、下属相处终生!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将决定他们能否获得正常、幸福的生活。在这方面,他们同样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会拥有美满的人生。就算他再成功,挣的钱再多,可是打一辈子光棍儿,你们做父母的愿意吗?在写这篇报告文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追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特别重视青春期的性教育?仅仅是为了防止少女怀孕?仅仅是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仅仅是为了让他们不得性病、艾滋病?    
    也许这些都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性教育,让他们懂得正确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顺利地度过“危险丛生”的青春期;让他们通过这种教育,领悟人生、理解人生、享受人生。    
    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个比我们幸福的人生。因为我们爱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