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 >

第28章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第28章

小说: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说譬如登山

  在几年前的夏天,我和一位朋友预备攀登奥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的某高 峰,据说攀登那个山峰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不是内行人,最好是找一位向导。

  我们是外行人,但也不想找向导,因此就有人问我们能不能成功,我们的回答是:“当然能够成功!”他又问:“为什么这样武断的说‘当然’呢?” 我回答:“别人也曾不用向导攀登上去过,所以我认为我们当然也能够攀登上去,并且我也决不做‘我以为一定失败’的事。”

  是的,对于攀登阿尔卑斯山,我是一点经验也没有。但是,做任何事都 非先抱定“必须成功”的信心,学习演说也是一样。

  你不妨试想读了本书之后一定有成绩;你不妨试想你站在 10 万听众面前 一定能够像流水般地很自然地滔滔演说,你必须相信你确有这份能力,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任何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当年,海军大将杜滂讲述他为什么不把炮舰驶进加斯登海港的各种原 由,傅赖高大将望着静听,等到他讲完之后,突然说道:“但是,还有一种原因你却不曾提及!”杜滂大将问是“那一种原因?”傅赖高大将回答道:“那就是你不曾相信你能够把炮舰驶进到加斯登海港去。”

  坚信获得胜利的能力

  著名学者贺霸特先生有一段名言,说得很好,值得我们牢记勿忘。如果 一般人在平日都能照这段话去做,那他的生活,定将愉快而顺利得多。

  “当你出门时,请把下颔收进,额头抬高,肺部吸满空气;碰着朋友, 含笑的向他打个招呼;和人家握手时要精神饱满,不要怕被人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的光阴去想你的仇人;做事必须打定主意,不要常常改变方向,一 直向着你的目标前进,把你的心,完全放在你所希望的光明而伟大的事情上去。如果你照这样做去,日子一久你自然会知道,你已经在无意之中抓住了 完成你理想的机会了,正像珊瑚虫一样,从急湍的潮水当中,吸取了它所需要的物质。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模范人物,使你做事有了楷模,这样一来, 你的思想,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渐渐改善,成为你所崇拜的人物了。思想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须保持正当的心理状态——勇敢,坦白,愉快地去用你的 脑子,一切事情,都是从欲望中来的,你有虔诚的祈求,就可以得到满意的 答复。”

  拿破仑,惠灵顿,李将军,葛莱特,福煦大将以及所有伟大的军事领袖, 大都承认使一个军旅获得胜利的意志,以及对于获得胜利的能力的坚信,比任何决定胜利的要素都重要。

  福煦大将军说过:“9 万败军,在战胜的 9 万军队面前退却,这完全是 因为前者已经失掉了战胜的信心,失去了坚决的斗志的缘故。”换一句话来 说,战败的9 万士兵,他们并非因为受了外面的压迫,只是因为他们失去了 勇气和自信。一支军队,碰到了这种现象是完全没有希望了;同样的,一个普通人有了这种现象,也就完全没有希望了。

  七、优美动人的演说

  ●“演讲得好或不好,完全在演讲的人怎样讲法,并不在所讲的是什么。”

  ——昆特莱●“不要失去最重要的成功关键——个性——它是使你出人头地的一架 梯子。”——福特●“林肯总统演说,遇到重要的字句,就把声音拉得特别长或提高。然 后像闪电一般,一口气说完那句话。”——史蒂凡●“在重要的字句之后,突然停顿一下,把所讲的送进听众脑海第中去。”

  ——林肯

  一次大战结束后不久,我在伦敦遇到飞行家史密斯兄弟,他们刚完成空 前的飞行,从伦敦到澳洲的墨尔本,获得澳洲政府 5000 元的奖金,连英王也特别赏赐武士爵,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大英帝国,也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大新闻。 著名的风景摄影家霍莱上校,他曾经随着史密斯兄弟俩空中拍摄电影。

  所以,当我帮助他俩预备报告飞行经过的演讲时,使用影片来帮助解释。同 时,还指导史密斯兄弟怎样表达他们的演说。在伦敦的飞尔哈门尼克礼堂里,他们每天讲两次:一人在下午,一人在晚上,连续不断地讲了 4 个月。 他们两人并肩坐在一架飞机上,飞行了半个地球,他们两人有着同样的经验,所以他们发表的谈话,差不多每一个字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演讲 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因为演说除了词句之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那就是演说时的语气和姿态,你怎么样的说法,比起你所说的是些什么还要重要。

  有一次,我在音乐会中听裴德瑞斯基的钢琴演奏,我的邻座是一位年轻 的小姐,她也会弹钢琴。可是,她听了裴德瑞斯基的演奏不禁赞叹惊奇,因为他所按的琴键,正是她奏那乐曲时所常按的,但是当她演奏时,只显得庸 俗、平凡,而裴德瑞斯基演奏起来却能十分动人。这不同并不在那作曲家的乐谱、和所按的琴键,主要的还是方法、情绪、艺术和个性,因此奏出来的 乐曲,就有天才和凡才的分别。

  有一次,俄国大画家巴鲁洛夫为学生修改图画,学生在旁边看得惊异地 说:“怎么你稍微改动一两笔,和我的原作便完全两样了?”巴鲁洛夫说:“艺术就是从这些细微的地方出发的。”这理由正和演说以及裴德瑞斯基演 奏钢琴一样。

  “任何题材,演讲得好或不好,完全在讲那件事的人怎么讲法,并不在 所讲的是什么。”这是盛传于英国国会中的一句名言,是当年英国做罗马属地时著名政治家昆特莱所讲的。虽然我们不必完全相信这句名言,但是,好 的讲演,确能把一个小小的题材发挥得意味深长。我常常留心各级学校举行演说的竞赛,得到胜利的并不一定是预备了很好材料的人,最大的要素,还 是善于表情达意的讲法,把所讲的材料娓娓动人。

  演说的要件

  茂莱爵士说得很有趣:“演说有三个要件:一、演说者是谁。二、怎么 样讲法。三、讲些什么。这三条要件之中,以第二条最为重要。”也许你觉得这话说得过于夸张,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话实在含有无穷的深意。

  英国著名议员爱德曼。巴克先生能够写出十分优美动人的演说辞,而且 非常合乎逻辑和文法,所以欧洲有一半的大学和专校,采用他的演说集,作为演说的标准教材。但是,当爱德曼。巴克每次自己登台演讲时,总是失败 而返。他毫无办法把他精彩的辞句讲得娓娓动听,因此,每当他站起来演说的时候,下议院的议员,便连声作咳,秩序大乱,纷纷退席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用一粒钢弹掷在别人的身上,你当然不会打破他的 衣服。但是,你用火燃着一个极小的爆竹,它便会爆炸而使人大吃一惊。所以,即使你有了钢弹一样的演说材料,如果用得不得法,还是没有用的。

  有一次,我到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山麓的避暑胜地慕伦去旅行,我住在 英国某大旅馆中,那旅馆惯例每周要派两个演讲员对旅客谈话。这两个演讲员中,有一个是英国极负盛名的女小说家,她谈的题目是“小说的将来”, 她自己承认这题目并不是她想要讲的。总之,她以为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她只在匆忙中搜集了一些材料,而且对听众像是漫不关心的样子,常常忽而 望望听众,忽而望望地板,忽而望着她手中的讲稿,这实在不能算是演讲,不过是自言自语,一点也不能和听众的思想贯通。因为演说或谈话时最重要 的,是讲话者设法使他的思想和听众贯通。换句话说,就是使听众切实感觉到有一些东西从演讲者的心里传到他的心里,这位女作家讲话的态度,好像 是对着茫无边际的大沙漠讲话,而并不像在对着一些活人讲演。

  声调与音量要合适

  我们可以从图书馆中找到不少专讲辩才的书,但这些书大都是不会生效 的。如美国,各方面都已有显著的进步,但一般小学生仍在被迫读着古老的韦勃斯特和殷基索尔的演说术,这些书早已陈旧而不合时代了,现在再去读 它,正像当年韦勃斯特夫人的帽子,现在又有人拿来戴在头上一样的滑稽。

  美国内战结束后不久,产生了一个新的演说学派,他们主张演说术应当 和新时代的精神并进,要像目前最流行的杂志一般的现代化,电报一般的敏捷,汽车广告一般的商业化。过去的演讲法,早已不被现代的听众所欢迎了。 今日的听众,无论是十几个人的商业会议,或几千听众的学术演讲,他们都希望演说者应该自然得像在和他们每个人直接对面谈话一般。 当然,说话时的态度,无论是在多少听众之前,都应一样,但是声调的高低,却非有分别不可,如果在大庭广众之前,仍用在小会议室中所用的音 量说话,势将使一部分后排的人毫无所闻。所以为了不失讲话的效果起见, 对 40人讲话的音量,必须远大于对一个人的谈话。

  当你出席大会演说时,除了应该放大音量外,你的声调必须与对两三个 朋友的谈话一样。会场中的听众是谁?还不就是三三两两的朋友聚集而成的!你和朋友谈话,可以滔滔不绝,你对于群众的演说,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在前面说过的那位英国女小说家演讲后不多几天,又来了一位科学家维滋爵士。他和旅客谈话的题目是“原子和宇宙”。他研究这个问题已经 50 多年,很有许多重要的心得,他愿意把他的心得讲出来。他忘了他是在演讲,他专心一致的要告诉听众关于原子的种种,他动了他的感情,急于要把他所 见到的叫我们见到,他所感觉到的叫我们感觉到。结果,他讲得有声有色,给听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真是一位演说天才。但是我敢说,他自己绝不会想到这一层,就是他的听众,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位演说天才。

  读者先生:如果你对许多听众演讲时,人家疑心你是一定学过演讲术的, 那对你并不是有利的。最好你能够讲得十分自然,十分恳切,使听众不会想到你是受过演说训练的人。好的窗户,并不要它的本身怎样使人注意,只要 能够放进阳光和空气来就得了。好的演说家也是如此,如果他讲得十分自然,听众决不会去注意到他的讲话的态度,只觉得他讲得十分出神入化。

  福特的经验之谈

  “在一年内所造成的许多福特汽车,都可以一模一样,不差毫厘。但是, 正如没有两人的面貌完全相同一样。每一个小生命出世就带来一种特点,找不出一个完全相同的先例。每个青年都应从自己身心中找出这个特点,努力 去发展。社会和学校也许会把他们这种特点磨平了使所有的人都成为一个型式。但是你们千万要打定主意,不要失去这个最重要的成功关键,他是使你 出人头地的一架梯子!”

  上面是汽车大王福特的一番经验之谈,它特别适用于演讲方面。世上成 千上万的人中,不会有两个“鼻子、眼睛、嘴巴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更不会有两个人的性格、气质和情绪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你讲话的态度,也不会 有人和你完全相同。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有一个人自己的个性。如果你想成为一位演说家,你尤其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