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 >

第47章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第47章

小说: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五社会交往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为“开放位置”,后者称为“下降位置”。在进入谈判、说服 前,应先设定自己的位置,即预先告知对方最高限度的要求事项——开放位置。当然,在谈判开始的时候,不要提及下降位置,必须等到妥协至不可能 再妥协时才可说出。在此之前,即使对方有意表示想要知道,也应缄口沉默, 严加保留。

  现在看看想要说服营业部门的科长,使他答应由营业部负责主办新产品 展销会的例子。展销会不由总公司的干部负责,而改由直接与客户接触的营业部负责,这是首先必须强调的基本目的,除此之外的时间、地点、人员调 配等则列为可视情况退让的非基本目的,经过这番确认后,在说服时,即应率先声明:“这一次的产品展销会,公司希望由营业部主办。日期自三月十 五日起持续展出三天,地点在纽约的帝都大厦会馆,至于人员方面,由营业部负责调派五名女性职员担任现场咨询服务。”

  这是最高限高要求——开放位置,因此不可能完全被接受,但是谈判、说服正由此开始。

  把握共同基础优先,对立问题居后的原则

  假定谈判、说服开始之初,基本目标已经发生对立,这时若彼此各自坚 持、互不相让,事情很可能由此全面瘫痪,别说有任何进展了,甚至可能因此而造成更尖锐的对立,带来无穷的后患。在《我的生活技术》一书中,安 德烈。莫洛瓦这样说:“从最简单的地方着手去做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才是正确而聪明的作法。”假如一开始对立情形就非常明显,则所要谈判的事项 可能因而变得复杂,为了不使情况恶化,发生对立的部分最好暂且搁下,改从其它的共同点着手进行谈判。比如例子中的日期,它取决于产品发售之日, 这一点可通过沟通而获得一致的决定,可视为谈判的共同基础而灵活运用。

  关于地点,则不妨采纳营业部的意见,无须局限于纽约帝都大厦的原先构想, 以示让步妥协。至于五名女性职员,如营业部无法提供适当人选,则可请求向其它部门调配,以示主动支援。努力使小地方也能意见一致,如此将感受 到内心想法的共鸣,从而缩短谈判双方的距离。或者设法在其它问题上取得协议,则使双方对立的主要问题,有可能出现让步的征兆。

  “那么这样好了,由你那边负责主办,营业部会尽全力协助。”

  “但是由非直接接触客户的部门举办,效果会大打折扣。” 如果对方仍然无法接受,则不宜进一步坚持,不妨搁置一旁,先就其它事项沟通二三次,建立共同基础以后,再重来一次。假如始终无法达成妥协, 过去所花费的时间与努力就全然白费了,因此要把握最后的机会,再三叮咛:“无论如何请同意由营业部门负责主办,我们会全力协助。”相信这时对方 会因为该坚持的都已经坚持过了,而接受下来。

  应促使对方注重整体利益

  部门不同,相关利益也不同,甚至互相对立,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如 果一味采取自我本位,恣意坚持自己的主张,势必将无以顾全组织的目标。

  管理者的原始角色即为解决对立,以使整体组织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互 相坚持己见的对立之后,应超越“部门”的立场,注视公司整体的利益,以提高公司业绩为总目的。若能经常考虑到这一点,则可化解部门之间的对立 情形。总之,应以更宽阔的视野来注视并强调共同点。

  谈判、说服的本质在于沟通

  如果为达目的而以金钱收买对方,或采取权力强制及暴力威胁的手段, 这就与谈判、说服不符。要知道,谈判与说服的本质手段是通过“说”和“听”

  的交替过程以实现目的,而这种说与听的交换方式即为“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应掌握当时的状况,同时确定对方听懂你的话语。 因为即使发出声音,假如不能让人听懂,也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此外,即使你自认确实很认真地讲话,但对方却开始就没有聆听的意思,或根本把你 的话当耳边风,类此情况也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沟通。所以,在开口说话之前,必须预先考虑对方所处的状态——尤其是周围情况。最常见的谬误是,当对方正在为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时,你却匆促地介入他的环境,说完必要的话之 后随即转身离去,根本不顾及对方究竟听懂多少,这势必造成不必要的危机。

  当问题发生后,你怒气冲天地质问对方时,他的回答必然是:“我没有听到 你的话。”结果,演变成“说了”与“没有说”的无聊争执,甚至必须从头展开谈判与说服的难分难解局面。为避免发生此种情况,除了应考虑对方所 处的状态外,在谈话中也应时时注意确认重要部分,并在必要时加以重复。

  注意对方各种不同的反应

  成为听众的对方,会不时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或由言语传达出来,或 经表情及动作显现。欲沟通的人必须能够敏锐地看出听者的反应,并将反应所得的结果用于下一次的沟通。一般说来,习惯于指挥或命令的“单向”管 理者,往往缺乏了解对方反应的能力,在事情发生之后,自己仍感大惑不解。

  以某公司的一位业务科长为例,他在前一晚上与一位进入公司刚满三年的年 轻部属一起到某处饮酒;趁着酒兴,这位科长非常感叹地表示,由于平时业务繁忙,无法与部属充分地沟通;接着他又说了很多有关推销员须知、开展 工作的方法等。他自己很满意地认为,如此便可弥补平日的不足,免除疏忽照顾部属的愧疚,心情立刻大好起来,随后又带这位部属前往另一家卡拉 OK 店继续畅饮。次日上午,那位年轻的部属却向科长提出辞呈。“那么你为何不在昨晚对我说明?简直搞不清楚最近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惊怒的科长 颓然地这么说。事实上这位科长前晚的沟通有问题,虽然他自以为做了很多,却只不过是自以为是,喋喋不休罢了,完全忘记掌握对方的反应。虽然当时 该位部属也曾吞吞吐吐地尝试表明辞职的意愿:“是这样的??”,“科长,我??”“那么,我??”。但根本无法领会,一味自顾自地讲话,结果部 属只好暂时打消说明的意图。假如他能稍加注意对方的反应,一定可在当晚掌握住那位年轻人的心事。正如法兰西斯。培根所说的:“读书使一个人为 变得丰富,言谈则让人更加敏捷,”那样,从对方言谈中的反应便可掌握对方的心理,并迅速地采取必要的行动。

  谈判“力”

  所谓谈判“力”,究竟是一种什么“力呢”?可以这么说——为了达到 目的,运用某种方式来说服对方,使谈判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这就是谈判“力”。而“说服对方”,则是其中关键所在。在谈判过程中,对方必 然有所反应,如果反应于己不利,谈判便可能因此而破裂。所以,如何将对方的反应引导至你所期望的方向,就成了谈判中最重要的事了。

  谈判,一种微妙的“心理战”

  在一场有关谈判的研讨会中,一名发言人提到了谈判环境的问题。他主 张不论任何谈判,都应该在干净整洁的场所中进行。谈判的场所若凌乱不堪,如墙上有一幅挂歪了的画,谈判的人注意力则容易分散,无法全心放在谈判 上。心理学家告诉管理者,除了习惯性的动作外,人的注意力在一时之间,只能集中于某一个动作上,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不能二用”。因此在谈判进行中,对方的注意力如果突然被墙上一幅挂歪了的图画所吸引的话,谈判结 果将会如何呢?情况可能对你有利,也可能对你不利。假设对方的谈判实力在你之上,但却是有爱好整洁癖的人,那么,挂歪了的图画、塞满了烟蒂的 烟灰缸,以及满桌子乱七八糟的文件资料,都会搞得他不能专心,这么一来,原有的谈判实力便难以完全发挥了??。不错,如果凭由一幅挂歪了的图画, 使谈判对手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就谈判技术而言,这一幅图画可以说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谈判对手的注意力如果完全被那幅挂歪 了的图画所吸引,而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些什么时,那幅图画对整个谈判的“破坏性”便远大于“建设性”了。总之,在谈判双方的实力不差上下、 难分胜负的情况下,如果能运用技巧,如故意把墙上的图画挂歪,使对方难以发挥原本的实力,但谈判又不至于因此中断,就等于给自己增添了一份力 量、一个机会,敌消我长,谈判的结果自然便有利于你了。

  谈判可说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心理战”。为了看穿对方的意图,并且迅 速地作出有效的决定,在明枪暗箭的交战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注意力的集中与否了。所以,任何的小动作都无所谓,只要能扰乱对方的注意力, 便可能扭转整个的谈判局面。至此,或许你已经体会到,谈判力正犹如一把双面的利刃,可以伤人,但也可能反过来伤了自己。管理者回想一下“谈判 力”的本义。只有时时不忘谈判力的重要,再加上对谈判充分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你的实力在谈判中发挥无遗。在二次大战期间,盟军司令巴顿将军与 素有“沙漠之孤”之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即将展开一场世界所瞩目的“世纪大决战”。在大战爆发之前,巴顿将军曾日夜苦读隆美尔的一本军事论著, 特别是其中有关装甲部队部署方式的部分。果然不出巴顿所料,隆美尔在作战中所采用的,正是其著作所提及的战术,所以,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当然 非巴顿将军莫属了。谈判也是一样,熟识敌情,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战力。因此,在谈判之前,多方深入探查对方的虚实,是有其必要的。一个人的真面 目往往就在外在行为与癖好中显露无遗。手被尼古丁熏得焦黄,这人一定是个老烟枪;不修边幅,这人可能生性懒散、自制力较差;一口气便把杯中的 咖啡饮尽的人,十之八九是属于神经质型、焦虑型。类似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只要你稍加留心、仔细观察,便不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情绪类型。

  留意对方,谈判的首要步骤

  参与谈判的双方通常是在谈判桌上首次见面。而这第一回合的正式接 触,则是绝不可错失的一次观察对方的良机。你必须留意对方的表情、动作,找出他的特殊习性,以迅速获得正确的资料,如此才能决定该采取什么样的 谈判战术和技巧。年轻主管王正华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与一名男士的谈判过程中,王正华发现,每当对方谈及本身所没有把握的事时,便会有意无意 地把两腿交叉起来。王正华原本不了解这“两腿交叉”所代表的意义。但是,对方一再重复同样的动作——两腿交叉、分开,两腿交叉、分开??,于是, 王正华便猜想,这必然与我们的谈话内容有关。而再仔细观察的结果,又证实了一件事,他的动作与自己所说的话无关。那么,想必与他自己所说的结 果有关,王正华大胆的假设。最后,终于得到了答案——每当对方做出勉强的答复时,一定会将两腿交叉起来。而这项发现,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王正华 用来击败谈判对手的有力武器了。

  获取谈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