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 >

第11章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第11章

小说: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筹建亚洲事务中心,保证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投资的领先地位。
西门子
比摩托罗拉晚些进入中国市场的西门子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坐三望二”计划。在过去两年中,西门子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其市场份额由4%增加到14%,手机销量从去年9月起,已占据中国市场第三的位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殷思先生表示,西门子一直以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品著称,他们将继续扩大手机市场的技术优势,用最先进的产品进军中国市场,努力实现在中国手机市场占第二位的目标。
诺基亚
诺基亚自五十年代起在中国就有业务,85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向大庆油田交付了其第一个成套固定网络,其用户数量估计仍是目前中国企业中最大的。86年,诺基亚向中国提供了目前第一个模拟NMT450系统,包括终端。八十年代末,诺基亚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销售传输系统、光缆及电缆生产线。同时,诺基亚巩固了其作为中国油田领域最大的固定电信供应商的地位。诺基亚的第一批NMT移动网络电话也销往中国。89年成为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模拟ETACS便携机的欧洲公司。诺基亚121和101E—TACS网的终端及232E…TACS终端在九十年代初期非常热门。在90年代初,向中国提供第一批GSM移动电话和GSM网络。诺基亚对中国市场的伙伴和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现在中国已成为诺基亚在世界上的第二大市场。
爱立信
爱立信公司在世界3G、GPRS和GSM市场上稳居首位,分别占有全世界40%以上的WCDMA市场,50%的GPRS市场份额以及40%的GSM市场份额,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端到端全面通信解决方案。作为一家在1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全球性公司,全球所有移动呼叫中的40%通过爱立信的移动系统接通。而爱立信的解决方案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推行全球供应链计划。
作为爱立信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爱立信的中国本地化战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爱立信要扎根本地经济,建立本地供应链,以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亚洲中心,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爱立信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建立本地供应链,爱立信在过去的20年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今天,爱立信在中国已拥有近4500名员工,建立了26家办事处、10家合资公司和4家独资公司,2001年,爱立信在中国的产值达到了30亿美元,在中国的出口额也超过了10亿美元。
另一方面,爱立信积极投资发展本地业务、进行知识转让,真正与本地经济融为一体。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工作蓬勃开展,在全球推广“爱立信移动世界”计划,在中国建立了业界独一无二的爱立信北京/成都/珠海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深圳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和上海软件开发中心,为应用开发商免费提供硬件测试平台,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事业的发展。同时,设在北京的爱立信中国学院成立于1997年,作为亚洲的地区培训中心来培养本地人才,进行知识转让,并传授服务和管理等领域的知识。通过多年来实行本地化战略,爱立信已经培养了700多个本地合作伙伴,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爱立信还相信,仅仅依靠本地化仍然是不够的。亚洲各国要根据自己独特的情况,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并且积极地进行区域内的合作,才能够获得整体的国际竞争力。爱立信本着“全球化就是进行区域和全球融合的趋势”这样的理念,将联合更多亚洲国家的力量,整合区域内各国的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众多的世界级著名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国家投资,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极其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在中国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即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全球化进程。
四、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在过去22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8964。4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GNP)是8989。1亿元人民币,但是,到了1999年,这两组数据分别变成81910。9亿元和80422。8亿元人民币,都比14年前增长了8倍。据统计,在这22年间,中国的GNP平均增长9。87%,GDP平均增长10。1%。在未来几年也将保持8-10%的增长速度,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国IT行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中国在1997年10月互联网用户只有62万人,到1998年6月30日,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倍。更让人吃惊的增长还在后面。到1999年底,中国已有互联网用户890万,到2000年年底,中国至少有2500万互联网用户。
手机进入中国还不到10年,但增速却是非常惊人的。1995年,中国只有350万手机用户,但曾几何时,手机从贵族产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累计用户数量在过去6年平均每年以67%的速度在增长,2000年年底已达7000万人,预测到2004年累积用户将达到2。5亿人。目前,中国不论是从手机用户数量还是从网络规模上讲,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通讯大国,仅次于美国。而中国目前的手机普及率还只有5。5%,远远低于日本、美国、香港和欧洲30-70%的普及率,因此市场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2000年,厦门和深圳等地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信息产业部的内部统计也显示,中国移动电话业务量已经超过固定电话业务量。
中国当代电子和微电子行业飞速发展,而这两个行业的“心脏”,也就是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国际权威机构DATAQUEST的统计和预测,中国(包括香港)市场对半导体的消费寻求,1998年是71。7亿美元,1999年为83。8亿美元,2000年为102。2亿美元,预测到2004年将达到188。7亿美元。高智能的半导体芯片对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重要性,以致于有人戏称全球的互联网是“半导体网”。
(二)中国通信市场营销环境
中国在成功申奥之后,又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经济与国际接轨,将面临非常大的发展机遇;电信运营商在扩大GSM网络的同时,正在纷纷上GPRS(2。5代);据信息产业部的消息,中国将开展3G试用阶段,而未来中国的3G有200亿美元之大;中国境内数据通讯和各种增殖业务正在迅速增长,大有超过话音业务的势头;中国联通蓄势待发,已启动CDMA;中国将在未来成为世界最大的通讯产品生产、研发和供应中心。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呼唤数字集群共网时代的到来,作为全球通信和电子行业的领导者,摩托罗拉愿意继续利用技术与经验上的双重优势,强化与中国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的全面合作,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在公众移动通信获得大发展的同时,以政府和工商部门为用户主体、具有团队指挥调度功能的集群通信也日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采用了数字技术的集群通信以其频率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音质清晰、可传输语音和数据等显著特点而备受用户的青睐,在中国,数字集群专业通信正成为继公众通信之后的又一个崭新的市场增长点。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规模庞大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如何克服传统管理方式条块分割的弊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为市民提供及时、有效、快捷的服务,成为市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之一。对此,建设政府共网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政府共网不仅让电子政务走上了“移动通信”的快车道,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而且还大大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带动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变得更富活力,更具魅力,正因为如此,政府共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同时,中国商业共网的发展态势良好。摩托罗拉在全球的经验表明,远见卓识的运营商通过构建数字集群网络给每个商家企业提供团组通信调度服务,不仅解决了这些企业提高团队管理效率的需求,巩固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运营商自己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开拓了无限的赢利空间。中国刚刚入世,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使这种在发达国家非常普遍的商业共网运营模式在中国获得迅速、巨大的发展,其中的商机不可限量。
五、摩托罗拉概况
摩托罗拉公司创立于1928年,最早生产整流器和车载收音机,在四、五十年代不断发展壮大。60年代,摩托罗拉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目前,摩托罗拉在全球共有11万名员工,业务范围涉及无线通信、半导体、汽车电子、宽带、网络和互联网接入产品等。摩托罗拉是移动电话、寻呼机、双向无线电和商用GSM和CDMA(码分多址)技术的带头人,2001年的全球销售额为300亿美元。公司现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摩托罗拉公司是提供集成通讯解决方案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它的主要业务包括:
1。 为消费者、网络运营商、商业、政府及工业客户提供软件驱动的无线电话、双向无线电对讲机以及网络和互联网接入产品。
2。 为宽带运营商提供用于交互式数字图像、声音和高速数据传输解决方案的端对端系统。
3。 为网络和运算、运输、无线通讯以及数字产品消费者/家居网络市场供嵌入式半导体解决方案。
4。 为汽车、工业、运输、航海/航空、通讯、能源系统提供嵌入式电子系统。
摩托罗拉的战略重点即在于赋予无线通信、宽带和互联网更强大的能力,为个人、团队、汽车以及家庭四大市场环境提供嵌入式芯片、系统和端到端的网络解决方案。
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寻呼机、手机、对讲机、无线通信设备、半导体、汽车电子等,产品销售到中国和世界市场。目前,摩托罗拉在中国大陆有1家独资企业,1家控股公司,8家合资企业,总投资额为285亿元人民币,2001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407亿元人民币,全国设立24家分公司,共有员工13,000多人。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是美国在华最大的成功的投资商。
在技术上,摩托罗拉一直居于数字集群领导者地位,是全球唯一能同时提供TETRA和iDEN两种技术解决方案的厂商。在应用经验上,摩托罗拉拥有遍布全球的用户群体和大量成功的应用实例,其iDEN系统已帮助NEXTEL等运营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全球iDEN用户已超过1000万;其Dimetra也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41项合同,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份额,成为全球TETRA用户的首选。
摩托罗拉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在过去6年中以平均117%的速度在增长。2000年,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销售额为40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收入的10%。摩托罗拉在华的本土化采购超过10亿美元,有200多家直接供应商,产品国产化率达到65%。公司中高级管理人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