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 >

第86章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第86章

小说: 世界绝密经典营销案例149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份及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
青岛啤酒2000年的目标是力争啤酒产销量达到140万吨,从目前占国内啤酒市场份额的2。3%提高至7%。 
啤酒行业分析
中国的啤酒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0年以前;白酒占国内饮料市场的50%以上;处于绝对统治的地位。其后啤酒产量迅速增长,1986年首次超过白酒跃居首位。1993年又突破了其余酒类产是的总和,1997年,在全部饮料中的份额已占到2/3,并且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达到1888。94万吨。在整个啤酒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竞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另一个是“三资”企业的大举进攻。我国的啤酒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极不平衡。据统计,1997年,我国共有啤酒生产企业696家,远远多于世界啤酒产量第一大国美国的水平,造成我国啤酒企业众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啤酒作为一种对新鲜度要求较高的大众廉价消费品,长距离运输不太经济,且新鲜度难以保证。这因此造就了大批的啤酒企业,使得几乎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厂;第二是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条块分割严重,各地都极力保护地方企业,至使很多产品质量低下、技术落后、成本高的啤酒生产企业得以长期存活,难以自然淘汰。另外,我国众多的啤酒企业的实力相差也十分巨大,在696家啤生产企业中,全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依次是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集团公司、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重庆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武汉欧联东西湖啤酒有限公司、钱江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化钟楼啤酒有限公司、圣泉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公司。全年产量在10-20万吨的啤酒企业有30家。这42家企业占全国啤酒总量的42。2%,而剩下67。8%的产量则来自654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通常只有几千吨。这说明我国啤酒业的集中程度相当低。另一方面,我国啤酒企业的地区分布也相当不平衡,虽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生产啤酒,但产量居前的省份基本上都是东部沿海省市。据统计,1997年,山东省的啤酒产量超过2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在100-200万吨的省份有七个,依次为浙江、辽宁、河北、黑龙江、北京、广东、福建。这8个省市的产量占全国啤酒产量总计的57。3%。但啤酒业与其它工业一样,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才能有利润,且规模越大、生产成本往往越低。据专家估计,啤酒工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最低产量是10万吨,这就要求啤酒行业必须走集中、上规模的路子,我国啤酒业偏偏又很分散。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一步一步深入,地方保护主义的一步一步走向瓦解,这一现状不可避免地引发起啤酒业内的大战。产销量排在前几位的厂家纷纷拓展国内市场,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式各样的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同时,各大啤酒厂也开始不断上规模、扩大产量,除通过改、扩建方式外,更主要是通过大厂兼并小厂的低成本方式来迅速增加产量。大批在竞争中败下降来的中小企业被大企业兼并,啤酒业逐步走向集中。国内的啤酒厂家都明白,只有在这一轮竞争中坚持下来的企业才能在21世纪的中国啤酒市场上拥有立足之地。
当国内同行业之间正相互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三资”企业也加入其中,积极的抢滩中国市场,准备与国内啤酒企业一争高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三资”啤酒发展十分迅速。“三资”啤酒企业生产的主要品牌有:蓝带、百威、嘉士伯、生力、虎牌等。到1997年,外方资本金已达到105。03亿元,占啤酒行业资本金总额的42 。3%。目前,据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10个品牌中,“三资”企业占半数以上,这些“三资”企业不光技术先进,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并且其营销观念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这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啤酒行业本来已经十分激烈的竞争。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岛啤酒明白,如果不主动参与竞争,不积极的去开拓市场只有死路一条。于是,青岛啤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兼并对象,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同时,公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青岛啤酒走出传统高档酒的范围,开始为中低档市场提供产品,公司提出了“金字塔式”产品结构,从高到低,全方位出击,全面迎合大众消费市场的需要。为了开拓全国市场,公司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华南这个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市场巨大。于是青岛啤酒挥师南下,1998年在深圳成立了青岛啤酒销售有限公司华南事业部。华南事业部分管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公司的目标在3…5年内在华南地区实现40…60万吨的销售量,这几乎是青岛1998年产量的一半,任务相当艰巨。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城市,自然成为青岛啤酒开拓华南市场的关键。
广州市场分析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省省会,广州是有2800年历史的文华名城,也是南中国重要的工商城市,1997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1646。26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0445元,在全国名列前茅。广州市拥有人口700万,现设东山,越秀、海珠、荔湾,黄埔,天河,芳村,白云等八个城区和花都、番禺,从化,增城四个郊区,总面积7300多万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广州全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气候炎热,是啤酒消费的旺区;另一方面,广州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购买力十分旺盛,消费潜力巨大,且每年总量仍在不断增长,是一片富有潜力的市场。再加上广州所处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对于华南四省都将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广州也一直是啤酒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啤酒属于习惯性购买品,品牌间差别很少,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往往出于习惯与熟悉。啤酒作为一种廉价大众消费品,消费者主要是成年男性,主要通过便利店、副食占等零售点以及酒店、排档等饮食场所销售。另外,舞厅、夜总会,的士高舞场等娱乐场所也消费一定数量的啤酒。
由于啤酒对新鲜度有一定要求,其保质期往往在3…6个月之间,随着保存期的加长,啤酒的口感会明显下降,再加上还存在一个回瓶的问题,所以通常啤酒都实行就地生产。啤酒的分销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其分销渠道不能太长,且流通速度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要保证啤酒的新鲜;第二,物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是啤酒的正向流动,另一方面是酒瓶回收的反向流动,这为渠道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三,由于如果为每一种啤酒都单独建立一套渠道对于分销商和啤酒厂家来说都不经济,所以几乎所有的啤酒品牌都通过同一条渠道分销,同一个批发商或零售商经销着好几个品牌的啤酒。一般的玻璃瓶装啤酒往往经过三级分销,生产厂家在一个区域的市场内找若干家经销商作为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负责在一定的区域内分销啤酒;一级批发商在各自的区域内又有若干家二级批发商再次分销该啤酒,作为渠道的地二级,每一个二级批发商为一定区域内若干家零售商供货;零售商再最终将啤酒提出给顾客消费,并负责收回空啤酒瓶。在广州,啤酒的分销也是采取这一方式。
当时,广州市场上存在的主要瓶装啤酒品牌有珠江、生力、蓝带、金威。其中以珠江为市场领导者,几乎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珠江啤酒厂坐落在广州海珠区,主要产品有12度瓶装珠江啤酒,10度瓶装超爽型珠江啤酒与珠江纯生瓶装啤酒以及广氏菠萝啤,其中12度瓶装珠江啤酒与10度瓶装超爽型珠江啤酒是广州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啤酒,而珠江纯生瓶装啤酒则是全国第一种也是当时市场上唯一的,其推出市场不久,就牢牢占据了瓶装生啤酒市场。珠江啤酒长期占据广州市场,在广州占据绝对优势,由于是当地品牌、广东人对珠江啤酒忠诚度很高。其他品牌啤酒都以珠江啤酒为主要进攻目标。
蓝带啤酒厂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国内首家合资企业,也是全国啤酒销售位居第一的外国品牌,公司建于1990年11月,现有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生产设备790台,啤酒生产能力25万吨,其在市场上的主要品种是11度蓝带瓶装啤酒。
广州生力啤酒有限公司是广州啤酒厂与香港生力啤酒厂有限公司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于1991年1月建成开业,该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糖化设备,瓶装、罐装生产设备及先进的配套设备,现已形成15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要产品有罐装生力啤酒,瓶装生力瓶酒、,瓶装威乐啤酒等。
广州市场上的另一个竞争者是深圳的金威啤酒,它是香港奥海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金威”牌系列啤酒,其全套生设备由德国引有,其生产能力在40万吨左右。深圳全成占据了深圳市88%的市场,其在广州市场上的主要品种是瓶装金威啤酒。
广州瓶装啤酒市场按价位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细分市场,其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广州瓶装啤酒的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 价位(640ml/元) 零售点 主要品牌
高档啤酒 5元以上 酒楼、夜总会、舞厅 珠江纯生、生力、金威
中档啤酒 45 酒楼、排档、便利店 蓝带
低档 34 排档、便利店 10度、12度 珠江、威乐
菠萝啤 1。53 排档、士多 珠江广氏菠萝啤
通过调查公司发现,在产品质量与品牌知名度上,青岛啤酒具有一定优势,其在广州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相当高。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在于销售渠道,另外公司在当地没有生产线,产品要经过长途海运才能到达市场,运输成本很高,新鲜度难以保证。
经过分析,公司决定采取行动。公司针对广州市场的特点,制定了营销计划。
青岛啤酒营销策略
由于在当前四个细分市场中,竞争对手最少的细分市场是价格在4…5元的中档啤酒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只有蓝带一个品牌,若从此切入,可以避免一开始就与珠江啤酒打硬仗。
于是,公司决定先以中档啤酒市场为切入点。通过推出价位在4…5之间的青岛啤酒,先占领中档市场中的一定份额,并建立起分销渠道,然后再向其他三个细分市场推出产品参与竞争,具体的营销组合如下:
1、产品与价格
公司将在四个细分市场上分别推出四种青岛啤酒,分别为:青岛“2000”、青岛“优质”、青岛“纯生”、青岛“菠萝啤”。这四种青岛啤酒均冠以“青岛啤酒”商标,以利用青岛啤酒的品牌优势。
其中青岛“优质”零售价在4…5元/瓶之间,属于中档啤酒,于1999年4月推向市场。
青岛“2000” 零售价在3…4元/瓶之间,属于低档酒,于1999年12月推向市场,为了防止与青岛“优质”价位混乱,零售商私自提高“2000”价格,公司在“2000”包装上印刷了建议零售价。
青岛“纯生” 零售价在5…7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