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经商十训 >

第2章

经商十训-第2章

小说: 经商十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未来有理想、有远大的目标,否则他和他的团队将会一事无成。

  一位领导者,具有了我们上述的这些还是不够的,但是上述的种种却是必须具备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缺少上述的种种,你恐怕就不会成为一个领导者,除非你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地培养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你如果发现你的领导并不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那么,你最好的选择是尽快地离开他和他的组织,否则,你在这里很难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金钱、地位、尊严,因为他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出色的领导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拿破仑·希尔认为,当一个追随者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然而,我们却要看到,如果你总是停留在一个追随者的境界,这也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你、我、他,通过训练自己,都可以成为出色的领袖人物和出色的管理者。

  你随时都应记住:领导才能和管理素质都是可以培养的。

  □进行“心灵经营”

  人有感情、意志、思想,有各自不同的欲望。企业只有对“心灵”进行经营,才能使员工感到自身的幸福与公司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坚持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以此为企业的奋斗动力,才能使全体员工与企业同心协力,共同前进。

  1971年5月,日本京都制陶的缔造者稻盛和夫收购了美国圣地亚哥一家经营极差的工厂。这个工厂每个月都有10万到20万美元的赤字,员工零散操作,全厂一片混乱,死气沉沉。稻盛认为人的本质都一样,在京都制陶推行的管理方式,在美国也行得通。

  稻盛先选出50名能接受京都制陶思考方式的员工进行培训,并派原主管保曼担任厂长,希望他能够领悟京都制陶的哲学。可是工厂一开始运营,就显露出美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彼此纠纷不断,结果使工厂每月赤字上升到20万美元以上。

  痛定思痛,稻盛决定不顾美国人的反感,完全聘用日本管理人员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司,一个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领导体制建立了起来。

  “你们辛苦了”,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令美国员工吓了一跳,但年轻的日本管理人员愿意在生产线上与员工同甘共苦的诚意,令人感动。他们穿着和员工一样的制服,并且丝毫没有架子,员工们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认同感和团结一致的决心。

  当工厂业绩逐渐好转时,稻盛买了很多比萨饼在餐厅里和员工们一块儿吃饭。第二天,员工们就带着自己做的菜招待稻盛。自此,他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举办联欢会。

  稻盛在工厂业绩上升后,把每月销售额的20%当作奖金发放给员工。这使所有人都认识到,公司的发展与自身的幸福是紧密联系的。

  1973年3月,这家工厂终于扭亏为盈,并且成长为京都制陶公司在美国的桥头堡。在稻盛管理哲学被广泛接受之后,稻盛又聘请了美国人米勒担任厂长。他始终认为:要想进一步成长,还需要美国人。但他深信自己的“心灵经营”已真正移植到美国了。

  1974年底,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社会上甚至出现抢购卫生纸的风潮,京都制陶当年利润也减少了50.36亿日元,纯利下降11.31亿日元。稻盛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把它当做“上帝给我们的考验”勇敢地接受了。首先,他把营业员、科长、部长的工资削减了10%,并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求节省。而且他宣布京都制陶即使只靠苔藓生存下去,也决不停工,决不裁员。

  稻盛把因产量减少而多余的人力全部编入总务部管辖之下,禁止他们进入厂房。这主要是因为,订货量下降,如果还用以前的人手,每人所分担的工作量减少了,工厂内紧张忙碌的气氛就会消失,生产效率也将随之下降,一旦订货量恢复时,就不能马上进入增产体制。

  稻盛对多余人员所采取的对策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让员工有绝对不裁员的安定感,而且使员工明了不景气的事实,维持生产现场的紧张感,使得京都制陶在不景气结束之后能够马上恢复元气。目前,稻盛和夫领导京都制陶在多个领域都大施拳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强调全体员工在价值观上的一致,强调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前进。京都制陶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使各种人才,甚至包括美国人都接受其管理哲学,主要是因为:稻盛和夫始终不渝地为全体员工谋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中国有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历史中,在现实中都一直透出智慧的光芒。

  《贞观政要》在开篇就记载了李世民的一段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三国演义》中也生动地叙述了刘备的一个故事: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但他不听众将的劝说,冒着被曹操追上的危险,扶老携幼带着全城的百姓出逃,甚至看着百姓落难的痛苦情景时,还惭愧得掉下了眼泪。因此,刘备虽吃了败仗,但赢得了民心,爱民正是这些大英雄得天下之本。

  作为商人,如果有人问:世界上什么投资回报率最高?你如何回答?日本麦当劳的社工藤田田所著畅销书《我是最会赚钱的人物》中谈到,他将他的所有投资分类研究回报率,发现感情投资在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

  藤田田非常善于感情投资。他每年支付巨资给医院,作为保留病床的基金。当职工或家属生病、发生意外时,可立刻住院接受治疗。即使在星期天有了急病,也能马上送入指定的医院,避免在多次转院途中因来不及施救而丧命。有人曾问藤田田,如果他的员工几年不生病,那这笔钱岂不是白花了?藤田田回答:“只要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对麦当劳来说就不吃亏。”

  藤田田还有一项创举,就是把从业人员的生日定为他的公休日。让每位职工在自己生日当天和家人一同庆祝。对麦当劳的从业人员来说,生日是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的日子。在生日当天,该名从业人员和家人尽情欢度美好的一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藤田田的信条是:为职工多花一点钱进行感情投资,绝对值得。感情投资花费不多,但换来的员工的积极性所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是其它任何一项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生活中,有许多人“贪小便宜吃大亏”,没有意识到感情投资的重要。人是感情动物,天若有情天易老,情可以使人善良、亲切,激发人的巨大创造力,但它也同时是使人软弱可以被人利用的致命弱点。

  满足人性的需要,学会感情投资,日益成为每一位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只有善于感情投资,才能把人际关系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极至。

  有的时候,人们总是在想着:我能得到多少?而很少有人会去想:我做了多少,我让别人得到了多少?

  有些管理者总会埋怨自己的下属,工作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以不发奖金、减少福利待遇来“激励”他们,希望以惩罚来唤起员工们的斗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下面的这则小故事,相信能给人们某种启示。

  有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崭新的高档跑车作为圣诞礼物,这可是保罗梦寐以求的事。他开着跑车到处兜风,总是能引起路人羡慕的眼光。

  这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有一名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不时地用手摸摸这,抠抠那,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的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发现了保罗,于是,他向保罗说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无比自豪地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送给你的圣诞礼物,而你却不用花一分钱。对吗?”

  望着惊奇的小男孩,保罗觉得很可笑。但他还是礼貌地向他点点头。

  小男孩叫道:“哇!太棒了,我也希望……”

  保罗自信地认为他知道小男孩下面想要说什么。他肯定要说,他希望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哥哥。

  但是小男孩说出的话却让保罗吃了一惊,他无比幸福地喃喃着:“我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他觉得他开始喜欢这个小男孩了,于是,便问他:“小伙子,愿意坐我的车兜风吗?”

  小男孩欣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突然转身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口?求你了。”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伙伴面前的确是件很神气的事情。但让保罗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他又猜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小男孩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

  不一会儿,他又出来了。不过他带着一个小男孩,那应该是他的弟弟。那位小弟弟,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新车子对弟弟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分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的礼物了。而且,你还可以开着它到处去兜风。到你喜欢的大海边,森林里……”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那位腿脚不便的小弟弟抱到车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里,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所以,请不要再埋怨你的下属们在工作上给予你的回报太少,在此之前,你应该仔细地想一想对他们的关心和付出有多少。你是否给他们创造了可以让他们舒心工作的环境;当他们生活中有了不幸,你是否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了他们。

  假如,以上的几种你都做到了,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你的下属绝对不可能不认真工作。如果他们做得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实,理由也只有一个:你做的也不够好。

  □坚持原则

  史迪威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食品厂的总裁。在公司发展徘徊不前的时候,他了解到这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明确问题之后,史迪威先生开始了他的改进计划。他避免了紧锣密鼓的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除了在精神上给员工带来沉重压力之外不会有太多的好处,这种负面效应会抵消产品质量改进后的相当一部分成果。史迪威先生采取了温和的手法。他请来广告策划专家,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向员工灌输产品质量意识,使之深入人心,不断地得到巩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