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经商十训 >

第83章

经商十训-第83章

小说: 经商十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机遇,同意和金山电脑合作开发WPS。

  1989年上半年,一个平凡的日子,求伯君的WPS1.0悄然面世,随同完成的还有西山DOS4.03。当记者问求伯君WPS1.0版问世的具体日期,求伯君却很抱歉地摇头,说是实在说不准。WPS1.0不像后来的版本那样堂而皇之地在某年某月某日隆重推出,并伴随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也没有经过任何一个机构的评审、鉴定(同样,世界上的许多著名软件如DOS、Windows也没有经过鉴定)。总之,WPS1.0版于1989年悄悄地出现了,并从此风靡中国。

  WPS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时候,不料求伯君又走入了困境。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微软)向中国市场推销他们的王牌汉字处理软件Word和办公软件。Office的中文版。求伯君设计了一个叫“盘古”的软件与之抗衡。“盘古”这个名称是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开天地”得来的。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很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集成办公软件,是求伯君立志要与比尔·盖茨一争高低的力作。1994年3月,比尔·盖茨亲自来华推广。Office4.0的汉化版,还邀请一些记者在北京香山饭店试用这一软件。记者试用后认为Office4.0功能的确强大。大家真心希望“盘古”在与Office的较量中能够取胜,就像当年WPS一出山就击败Wrod…Star并斥退了Wrod一样。但这次“盘古”却失败了。

  求伯君并未因此而甘败下风,求伯君决定开发一个更难的项目:WPSWindows。

  WPSWindows版的开发,果然异常艰苦,甚至可以说有几分悲壮。求伯君原计划一年完成,但是,一年之后推出的还是一个很不成熟的版本,市场反应很差,投进的数百万巨资回报很少。求伯君又一次陷入困境。

  1996年底,WPS开发资金日渐短缺。求伯君毅然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把家搬进公司大楼。1997年春,试用过WPS测试版的用户都交口称赞,使求伯君信心倍增。1997年秋天,WPS97隆重上市。历时整整四年!

  市场更热烈地拥抱了WPS97,而对与WPS同时推出的微软公司的Word97却反应冷淡。在许多软件商店,WPS97和Word97的销售量相差上百倍。WPS打了一场漂亮仗。

  WPS在不断改进,求伯君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事业,而他的强者风范也在不断影响着一拨又一拨的创业者。

  求伯君成功了。有人也许认为求伯君是碰到了好机遇,靠着一个软件名扬天下。然而,如果求伯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把困境当做机遇,积极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就不可能走上成功之路。

  3.对待挫折

  日出日落,阳光不可能永远灿烂。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他自身和他所处的大小环境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失败与挫折终将伴随其左右。世界上绝没有常胜将军,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却也误了“卿卿性命”。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没有谁是彻头彻尾的成功者,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失败基础上获得的。

  挫折失败是成大事者继续前进的垫脚石,但它却是弱者生活中的绊脚石。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跟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目标平庸,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越高的目标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越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但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经过一阵子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便一蹶不振,甩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而那些成大事者,他们能够经受数十次、数百次乃至上千次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而能矢志不移、不屈不挠。有人认为成大事者需要有钢筋铁骨般的坚强意志,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实际上未必如此。忍受失败的毅力,主要来源于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失败。强者认识到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失败里面包含着成功。他们把开拓进取中遭遇到的失败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有着足够的精神准备。他们认为一次失败就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如果一个人不能从失败中学到什么,他的奋斗和失败便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因为他只是得到了失败的苦果,而没有得到成功的秘诀。

  “太阳锅巴”的创始人、西安太阳食品集团总经理李照森便饱尝了经营的酸甜苦辣。

  1984年,李照森在吃川菜“鱿鱼锅巴”时突发奇想,要把只能在饭桌上享用的锅巴变成人们手中随时可取的小食品该有多好,于是便开发出“太阳锅巴”。“太阳锅巴”生逢其时,一问世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时间供不应求。自1990年8月份开始,月产量达到3000吨。

  太阳集团在李照森手中像辉煌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了。春风得意的李照森万万没有想到危机和灾难马上就要降临。

  11月4日,李照森结束出国考察回到厂里,一看傻眼了:锅巴积压了20万箱约1500吨,厂里从库房到院子到处堆满了积压的产品。突如其来的积压使李照森慌了脚,此时他作出了一个错误判断:锅巴卖不动的原因在于市场上假冒产品的冲击,由于假“太阳锅巴”质量低劣,大家连真的“太阳锅巴”也不敢吃了。于是他开始打击假冒伪劣锅巴。

  李照森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降价销售,使假冒商品无利可图而退出市场。但效果却不明显。

  第二项措施是从内部治假。

  第三项措施,通过新闻媒介大力曝光,唤起消息者警惕假冒伪劣。

  第四项措施,在包装上加上防伪标记。

  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1991年销售额从1990年的1.5亿元一下子降到5000万元。

  李照林作为总经理,失败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但他没有退却。他组织厂里几十人,买了专车,配备了步话机,一套人马在西安城没黑没白地打了一年假,有时还动员了市里政法部门的力量和企业一起打假。钱花了不少,“太阳锅巴”落山的趋势仍阻挡不住。1993年竟亏损700万元。

  厂里许多职工和干部泄气了,认为末日已经来临。但是李照森没有灰心,也没有听之任之,更没有打退堂鼓。李照森是一个善于对自己的经营进行总结,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企业家。

  李照森和他的领导班子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10月份开始是锅巴销售的淡季。他们也认识到把产品积压的原因归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是错误的。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从失败中站起来就不是失败。李照森决定一切从头开始,从谷底起步。他开始寻找新的“亮点”,重新开发新产品。

  1994年,太阳集团又选择了最容易下手的方便面作为突破的重点,生产了“三高面”,但又失败了,净赔120万元。

  1994年11月,突破重点又转到婴儿营养品“助哺宝”。但由于己无钱支付大额广告费,李照森只能放弃,只能认赔。

  实践证明:到处撒芝麻盐是走不通的。市场总是要打,李照森又想起了虽日落西山,却余威不减的“太阳锅巴”,他决心重新开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1995年初,经过新策划、新包装,太阳集团决定首先拿出200万元打开天津锅巴市场,得手后再开辟上海市场。4月,锅巴在天津卷土重来,正赶上世乒赛的良机,“太阳锅巴”又火遍津城。可好景不长,11月份来临,广告一停,锅巴市场又陷入萧条,李照森只得又放弃了。

  如果我们对失败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失败采取了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失败所打倒,屡经失败而不悔的坚强毅力也就自然产生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太阳集团的产品“八珍牛肉甜辣酱”近几年销售相当不错。李照森多年积累的经验使他认识到,甜辣酱很有出路,前景看好。

  吸收“太阳锅巴”的教训,李照森认为“八珍牛肉甜辣酱”名字应该改。经过反复筛选、推敲,最后起了一个既有传统文化背景,又有民族特点的名字“阿香婆”,这个名字暗示着李照森将要成功,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阿香婆”一上市就在京津地区市场畅销起来。到现在“阿香婆”仍攻势不减,不知道和没吃过“阿香婆”的城市人恐怕不多。1996年1至7月份,太阳集团还亏损690万元,8月份扭亏为盈400万元,9月份创利税近千万元,10月份利税达1500万元。

  屡败屡战的李照森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带来的压力,从“太阳锅巴”到“阿香婆”,他既学会了开拓市场,也学会了运作和驾驭市场。

  日本有人说:“当你跌倒时,不要空手站起来。”跌倒是坏事,但如果你能从跌倒中得到一些启发,从失败中学习致胜的道理,你的跌倒和失败就有了新的意义。当你学会如何反败为胜时,你就能领悟“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了。

  本田宗一郎说:“我现在的成功完全是从过去的失败中获得的。我的工作就是全部失败的连续。”失败是一种心态,它可以是“不行了,我真的不行”,它也可以是成功的垫脚石,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每个人都有失败的经历,只有屡败屡战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善于捕捉市场变化

  1922年,以难民身份进入希腊国土的奥纳西斯双手空空,身无分文,工作找不到,栖身之处亦无着落,真是度日艰难。趁着在一条旧货船上打工的机会,当船刚停在阿根廷首都港口的时候,奥纳西斯开溜了,从此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创业生涯。

  在阿根廷,奥纳西斯在一家电话公司当了名焊工,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还经常通宵达旦暗无天日地加班。在穷困中泡大的他舍不得花一分钱,不久他便积蓄了一笔钱。随后他从事烟草生意,很快资金丰厚了,他的经营头脑和眼光也随之成长和尖锐起来,他发现要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掌握一个诀窍到其他人认为一无所获的地方去赚钱。当他稍稍站稳脚跟欲再度发展的时候,震骇世界的经济危机袭来了。在充满了恐慌的灾难之中,奥纳西斯以他过人的勇气和眼光,把他的财力投之于在危机中被普遍认为最不景气的行当海上运输。要知道当时全世界的贸易陷于瘫痪,而海上贸易濒临死亡:1931年的海运量仅是1928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被迫出售产业时,奥纳西斯了解到该公司的6艘货船出售,这些船在10年前的价钱是每艘200万美元,而现在只卖2万美元。奥纳西斯急匆匆地赶到加拿大,买下了这6艘船。这种孤注一掷的投资令人惊异,而他却深信值得这么干,一旦时势变化,投资会赚回来,利润也会源源而来。

  果然,二次大战爆发了,形势要求运输业复苏并发达。一项明智而果断的投资见效了,6艘货船顿时成为活动的金矿,奥纳西斯骤然变为一个拥有“制海权”的希腊海运巨头。别人不干的,他干了,别人赚不到钱,他赚了,而且赚了个够!奥纳西斯除了有钱有势,还向多方位发展,成为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