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194章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94章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人为何如此地将牛粪奉作神明予以敬祀呢?
传统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解释;认为与印度的宗教信仰有关。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该教产生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最初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神;如天神婆楼那;太阳神苏里亚;地母神波利蒂昆;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等。其中的一些神后来开始成为主要神祇;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奴(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相传;世界从梵天生;而梵天又从毗湿奴脐中生。毗湿奴皮肤深蓝;有四只手;分别拿着法螺、轮宝、仙杖和莲花;躺在巨蛇身上;在海上漂浮;肚脐上有一朵莲花;上坐梵天。他的妻子则是吉祥天女(命运、财富和美丽女神)。毗湿奴不仅有保护能力;而且能创造和降魔。他曾十次下凡投世;分别化作鱼、海龟、野猪、人狮(半人半狮的怪物)、侏儒、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迦尔吉(白马);立下不朽功业。他有1000个称号;最常见的有〃救世主〃、〃世界之主〃等。到中世纪;印度教产生之后;毗湿奴又成为该教三大主神之一。公元12世纪;印度教内形成了以毗湿奴为最高天神的一个教派——毗湿奴教;该教派寺庙里供奉着他的神像。这样;原来作为自然神受到崇拜的牛神毗湿奴;便先后成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一个主神。尽管毗湿奴的形象已经人格化了;但其牛神的本来面目仍受到尊崇。印度教有的经典甚至诠释道:牛的两只角是苏格鲁和凯拉斯圣山;牛脸、牛颈和牛背上则分别住着三大神;牛屎是圣河;牛奶是圣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毛是印度教的3。3亿个神。所以在印度;牛可以在街头巷尾大摇大摆地冲来撞去;或悠然自得地横卧街心而不受干预;牛不得被宰杀;用牛粪铺地、涂壁、抹身、搽脸被视作洁净之事。
到了近代;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地从宗教方面所作的解释;认为应从印度社会制度的特征去发掘更深层的原因:古代印度长期存在一种特殊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村社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而这种田园风味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把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野蛮的自然崇拜的迷信;身为自然主宰的人竟然向牡牛虔诚地叩拜。
此外;对印度敬牛之习的渊源;人们还曾有另外一种解释;据巩珍《西洋番国志》记载;在印度的古里国;过去有一个国王是一位真命天子。有一次;他外出到别国去;出国期间让他的弟弟撒没嚟摄政。撒没嚟狂妄自大;野心勃勃;他铸了一条铜牛;假称道这就是圣主;若能崇敬它;当日便可获赏。国人贪金而忘天道;因此以敬牛为重。待国王返归;见此情景便责怪弟弟;废去其牛;并欲加罪;其弟即乘一大象遁去。但国人仍悬望撒没嚟回来;月初盼他月中必至;月中又盼他月终必至。巩珍认为;印度人敬象及牛之俗即源于此。这种解释又见于明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和马欢《瀛涯胜览》。
(余康)
诞生树和灵魂鸟是怎么一回事?
蓬蒂纳克啊;你这个死胎鬼;死后在岸边的路下被压碎;这里的竹子有长也有短;都是用来焚烧蓬蒂纳克、杰恩和朗率。
蓬蒂纳克还躲在树梢上!
杰恩啊;仍藏在苔藓内!
不准留在这里;杰恩!
不准留在这里;蓬蒂纳克坏蛋!
不准留在这里;茂林里的妖精!
不准留在这里;莽丛中的魔鬼!
魔鬼啊;滚回莽丛中去;快;快!
妖精啊;滚回茂林中去;快;快!
这是马来半岛上布兰达斯人为孕妇驱赶邪鬼的一道符咒。马来半岛上的土著居民相信;有许多种邪鬼会伤害尚在母体中的胎儿或者新生的婴儿(例如;这道符咒中提及的蓬蒂纳克便是由出生时或出生前死去的婴儿变成的鬼;而朗率则是由死于分娩的产妇变成的的鬼);所以必须使用种种方法驱除它们。马来亚土著居民关于新生婴儿出生前后的迷信极多;相应产生的仪式和禁忌也十分繁杂。这里主要谈谈诞生和命名树、灵魂鸟等信仰和习俗。
塞芒妇女在分娩时;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妇女协助之。首先;将一棵竹子或一根小树杆截到1米半至2米长;斜靠在屋顶或其它物体上;杆脚下置放一段粗木或粗竹;作为产妇的座位;她则背依斜杆而坐。女巫医挤压产妇平展在身后地面上的双手;算是助产。婴儿一生下;就由女巫医接过去;并用棕榈树花枝制成的小刀割断脐带。父亲便以距婴儿生处最近的一棵树的名称为他(她)取名。这棵树(及其同种树)就成了该婴孩的〃诞生和命名树〃。
他(她)一脱离母体;女巫医就大声呼唤其名字;并将其胎衣埋在诞生和命名树的底下;孩子绝对不能伤害自己的诞生和命名树;更不能加以砍伐。对于他(她)来说;这同一类的树都在禁忌之列;甚至连其果实都不能食用。
只有当怀孕妇女再访其诞生树时;才可以开此禁例而食用其果实。东塞芒人相信;人死后;其诞生树便会立即随之死亡;另一方面;如果某人的诞生树首先枯死;那么就预示着其主人也将很快去世。因此;人们通常都选择高大壮实的树作为诞生树。某人如果在非战争的情况下杀死了另一个人;他就会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人的诞生树;以免它倒下来压着他。
东塞芒人还有个古老的习俗:孕妇在离家最近的诞生树上挂一圈芳香的树叶和鲜花;如果树太高;则将鲜花和香叶堆在树脚下。但是;得注意不能堆在埋藏其胎衣的地方;因为人们相信;将要出生的婴儿的灵魂如今藏在一只鸟的体内;而这只鸟即是根据胎衣的埋藏地点才辨认出孕妇的诞生树的。
它待在那里;直至孕妇吃掉它。
这种鸟即称为〃灵魂鸟〃。人们认为;尽管真正的诞生树只有一棵;但是同种的每一棵树都是灵魂鸟的栖息之所。它从这棵飞至那棵;一直追随着胎儿。胎儿的灵魂则始终居于新孵小鸟的体内;这一小鸟即是孕妇自己的灵魂鸟的后代。如果产妇在分娩期间不吃掉胎儿的灵魂鸟;就会导致死胎;或使婴儿在出生后不久死去;假如新生儿是个残废;则也与灵魂鸟有关。人们解释道;这是由于灵魂鸟被杀后曾经掉在一种名为〃虎乳〃的章上。而虎乳章是这样生成的:雄虎的灵魂一直安静地待在土中;等到母虎怀孕后;土中便会长出虎乳蕈。母虎吃蕈后;虎仔就会获得灵魂。灵魂鸟若掉在虎乳蕈上;虎灵魂也会进入鸟体内;从而随同灵魂鸟一起进入食用它的人类体内。由于虎性伤人;故虎灵魂将伤害胎儿灵魂;导致新生婴儿残废或者立即死亡。
当成年男子或者未孕妇女吃了藏着有害动物灵魂的毒章后;就会遭到该动物灵魂的攻击;其攻击强度犹如成年动物本身的攻击强度一般。但是孕妇所受的伤害就比较小——只有胎儿受到动物灵魂的攻击。假若灵魂鸟跌落在藏有蛇灵魂的毒蕈上;则胎儿的身体就会遭受咬啮。不过;不慎吞食了毒蕈的孕妇也有消解祸患的方法。方法之一便是在〃诞生竹〃上雕刻一些适当的
纹样。
〃诞生竹〃是一段不带节的竹子;上面刻有巫术图案;其作用类似符咒;旨在祛病消灾。孕妇将它藏在腰带下;不给任何陌生男子瞧见。上面的图案由丈夫雕刻。在马来亚的某些土著人中;一个孕妇若无诞生竹;就如欧洲的已婚妇女没有婚戒一般;是件十分羞愧的事情。诞生竹上的图案可以抵御毒章内动物灵魂的攻击;但是;人们认为;当分娩时;老虎灵魂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所以;一旦出现难产;仍需求助于特殊的符咒。
孕妇柱其诞生竹中放着灵魂鸟;她认为吃下去后就可使灵魂进入胎儿体内;使之获得生命。正是出于这一信仰;凯兰顿地区的塞芒人在说一个妇女希望有个孩子时;常用〃machikawau〃一辞;意即〃吃鸟〃。灵魂鸟的肉不是一顿吃光的;而是切成小片;藏在孕妇的诞生竹中;逐步食用;待婴儿出生后才扔却余肉。
〃灵魂鸟〃的信仰不仅流行于马来人中;也广泛地流行于世界上其它民族中。人们将灵魂比作鸟;或者以其它方式与鸟发生关系;形式虽然类似;但是其信仰解释则是形形色色的了。
(芮传明)
日本的百姓何时开始有〃姓〃?
日本人的姓;有一些可追本溯源到一千几百年前;例如〃藤原〃、〃近卫〃、〃九条〃等姓便如是。但是这些姓非常显赫;都属于王公贵族拥有。
而另外的一些姓;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姓却只有百年多的历史。因此;近代以前的日本人虽然也沿用中国的〃百姓〃一词称呼庶民;但这却是〃有名无实〃
的;因为;那些被称为〃百姓〃的人;其实并非都拥有一个姓。那么;他们是何时开始有姓的呢?
日本传统社会;尤其是德川幕府时代(因其所在地在江户;也称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严格地施行一种身分等级制度;除了天皇、贵族和僧侣之外;将社会人口按出身和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身分等级;世代相袭;不可更改。其中只有士即武士可以拥有带姓和带刀的特权;而其他三个等级即农、工、商则不可带姓和带刀。当时的日本在政治上是一种幕藩封建体制;天皇居住京都;无权无势;恰似一个中小领主;而幕府作为中央政府统治全国;地方则由各大名(封建诸侯)及其家臣武士团所直接统治。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则被限定在各自的村落、城镇的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协助的共同体组织之中;并经由这些组织的首领向幕府、藩府的属吏交纳赋税和负担徭役。那些共同体组织是固定的、封闭的、范围也是狭小的;因此;在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熟识;没有姓而只有名字似乎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也并无太大的障碍。
然而;庶民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没有姓。例如;有些大商人经营有方;为幕府或藩的封建统治者在经济上排忧解难;有些城乡的共同体组织的首领、有特殊功劳者、以及道德孝行有称于人口者也被准许带姓或带刀。但是即使如此;这也并非意味着他们因此而获得武士同等身份等级;而且被准许带姓有的可以永久沿续;有的则仅限于一代;此外;由藩府所准许的则只能限于在藩内通行。但尽管如此;在日本传统社会中;〃姓〃虽然不是什么官职的名称;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它显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因此;必然为家庭带来名誉上的满足感和体面。
到了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新政府积极推进〃文明开化〃和社会改良运
动;除旧布新;同时标榜〃四民平等〃;取消了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劝学篇》中提出〃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而当时的民部省(相当于财政部)的官员细川润次郎则明确提议让平民也带姓;他说:〃人有天赋之权利;但唯有武士有姓有名;农民和市民则只有名而无姓;实在是奇怪之事。人之有姓名原来是为了区别自己与他人;避免混乱;因此;即便是农民和市民;只要是人;就应该平等待之〃。
这些官方与民间的一些意见似乎促成了这一件事情的实施;但也有学者则认为;真正提出这一要求并推动政府实施的是陆军省。当时废除了封建性的身份等级制度以后;当兵打仗已不是武士的特权;为了建立新的国民军队;需要向普通人征兵;但是没有姓则难于征兵;即便征了兵;如果没有姓也无法登记注册和点名;此外;征税和义务教育制度也无法推行实施。因此;明治政府在1870年初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从允许平民带姓到强制平民必须带姓。
由于这些法令的颁布;没有姓的日本人开始会合亲戚一起商讨决定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