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232章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232章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筑师安。休鲁达和戈。德恩接受王命;并立即着手营建;于1709年完成。
〃琥珀房〃壮严、俊美。面积约占五十五平方米。屋内板壁上全部用琥珀粘上;下面铺上银箔;整个室内闪烁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美妙光辉。鲁道夫和他的大臣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决定对参与建筑的人员给予重赏。
哪知好景不长;没隔多久、板壁上的部分琥珀却脱落下来;摔得粉碎。
国王得知;大发雷霆;于是把两位建筑师处以重罚。〃琥珀屋〃自此也从王宫里移了出来;搁在一边;再也无人过问。
普鲁士王国一直对瑞典的不断侵略感到头痛。1709年;当俄国的彼得大帝为了通过波罗的海;在玻尔塔瓦一战打败号称无敌的瑞典军队之后;普鲁士一面为之高兴;一面想和俄国结成同盟。
1716年;彼得大帝亲自率领大臣来到柏林;受到普鲁士王国的隆重接待。为了向俄国表示友好;国王就将已搬回王宫的〃琥珀屋〃作为礼物赠给对方。波得大帝一见;欣喜异常。他在给皇后的信中写道:〃我将送给你一件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宝。〃
1717年;载着〃琥珀屋〃的大船;经过波罗的海运回彼得堡。
彼得大帝原想把〃琥珀屋〃安置在作为行宫的〃小冬宫〃里;但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就与世长辞了。这样;〃琥珀屋〃再次被人们遗忘。
此后过了20年;还是彼得大帝的女儿叶。彼得罗夫娜女皇忽然想起了这个房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女皇对西欧文化颇感兴趣;并热心引进。
1745年;她曾在察里斯科建成了一座很豪华的夏宫;1751年;决定对夏宫进行全面改建。在改建过程中;女皇突然想起了那早被忘却的〃琥珀屋〃;就立即命人将它运到察里斯科。随后;在著名建筑家拉斯托里的监督下;用了一个月时间对〃琥珀屋〃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夏宫的一部分。改建工作相当出色;可说是巧夺天工;天衣无缝。女皇就将〃琥珀屋〃作为阁议室之用。
让我们超越两个世纪;跨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年代。
二次大战中;纳粹德国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尽量掠夺那里的文物。1942年夏天;纳粹特务机关按照上级的命令;要将察里斯科的〃琥珀屋〃转移到德国柯尼斯堡的琥珀博物馆。几天之后;〃琥珀屋〃全部被拆卸;并捆扎成包;用火车运走了。
关于〃琥珀屋〃的情况;人们仅能了解这些。
1945年2月;苏军攻下柯尼斯堡后;由苏联科学家、建筑家、美术家、考古学家和将军组成的〃琥珀屋〃搜寻队曾去柯尼斯堡;对这里的城堡、庄园、昔日贵族的住宅、地下室以及塔顶上等可能隐藏〃琥珀屋〃的场所;都进行了搜寻;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搜寻队在研究了大量的材料之后;发现罗德博士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因为他曾是柯尼斯堡美术馆馆长;同时还负责柯尼斯堡琥珀收藏品的管理工作。当纳粹分子把〃琥珀屋〃偷运到柯尼斯堡后;便是交给罗德博士的。听说还在小范围内进行展出过。柯尼斯堡解放时;这个德国人没有逃走;而是留了下来。但不久;突然暴病而亡。
就在这个时候;听说有个叫格格沙斯的立陶宛人知道〃琥珀屋〃的下落。
搜寻队找到了这个人。据他说;从1938年他就住在柯尼斯堡了;在1945年
1月;有辆装载着好几个捆包的卡车向罗戈夫勒码头开来;后来就把捆包搬到舢船上;舢船冲出150米左右;放慢了速度;然后把捆包抛入彼罗的海。
根据这一情况;搜寻队动用了两艘船在当时的现场进行打捞;捆包真的被捞上来了;共有11件;但打开一看;并不是〃琥珀屋〃;而是轴承和汽车另件等物。
前民主德国有关方面对此也很关心。一家大众周刊曾刊登启事;希望读者对〃琥珀屋〃的去向提供线索。不久编辑部就收到一些来信;其中一封颇值得注意。信中写道:〃我的父亲曾是中央国防军直属的特种部队的成员。
1945年2月;柯尼斯堡失陷之后;父亲突然回到家里;我曾听他谈到〃琥珀屋〃和一些琥珀搜集品;还有军队的一些秘密文件都藏在第3地下室里。〃
1959年夏天;搜寻队和这位读者一起在该市的某些建筑物、街道和广场等处寻找过第3地下室;但仍然毫无结果。
搜寻队认为;虽然〃琥珀屋〃的去向至今下落不明;但估计不会转移出柯尼斯堡。它也许就在这个发生巨变的城市的地下室里沉睡着;以期待有朝一日能被人们意外的发现呢。
(徐天淦)
拿破仑的战利品因何突然失踪?
1812年5月;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50万大军对俄国进行远征;并于同年9月14日占领莫斯科。此时的莫斯科几乎是座空城了;大部分居民已随俄军撤退;近20万人口的城市剩下的还不到一万人。当天晚上;城内有几处起火;后又蔓延成大火;整整持续了6天6夜。
饥饿和严寒威胁着法军。由于战线拉得很长;交通运输常遭袭击;粮食和弹药供应不上;而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又不接受和谈;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不得不放弃刚占领不久的莫斯科;于10月19日向西南缓慢后撤。撤退中;沿途曾不断受到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阻击。就在这个时候;法军庞大的辎重队中有25辆装满了在莫斯科掠夺的战利品的马车突然失踪了。自那时起;一个半世纪以来;拿破仑的这批战利品究竟隐藏在哪儿;就成了鲜为人知的谜。
一位名叫尤。勃可莫罗夫的前苏联学者;他并不是研究历史的;但在阅读英国历史小说家瓦。斯戈特所著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生涯》一书时;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很感兴趣:〃11月1日;皇帝继续痛苦的退却。他在禁卫军的护卫下;踏上了向斯摩棱斯克的道路。由于担心途中会遭到俄军的阻截;所以应尽快往后撤。〃
〃因感到目前处境的危险;拿破仑深知在莫斯科所掠夺的古代的武器、大炮、伊凡大帝纪念塔上的大十字架、克里姆林宫中的珍贵物品、教堂的装饰品以及绘画和雕像等已无法带走;但又不甘心让俄军夺去;所以就命令将这些东西沉入萨姆廖玻的湖里。〃
瓦。斯戈特是一位注重史实的作家。他这本书的完成和出版是在1831年——1832年之间;离拿破仑远征莫斯科仅隔20年;时间不算很长。勃可莫罗夫由此而认为;对这件事在那些曾参加了这次远征的人的手记或回忆录中应有所涉及;于是决定要查阅一下与拿破仑同时代的人是否提到有关战利品的情况。
拿破仑在败退时;曾和两名亲信乘着雪橇往西疾驰。其中一人名叫阿伦。德。哥朗格尔。勃可莫罗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见到如下一段话:〃11月1日;拿破仑从比亚吉玛退走。11月2日;我们来到了萨姆廖玻。第三天;到
达斯拉普柯布。在这里;我们遇到大雪的侵袭……〃
哥朗格尔写道;拿破仑曾在萨姆廖玻。斯戈特说;拿破仑把战利品沉入萨姆廖玻的湖里。两者提供的日期和地点是完全相符的。
后来;勃可莫罗夫还参阅了一些俄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所记述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一致认为拿破仑是1812年11月2日把从莫斯科掠夺的战利品扔进了萨姆瘳玻的湖中。
但这样的事情;法国士兵会不会泄漏给俄国人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再说;即使居民知道法国皇帝这个秘密;大概也只能望湖兴叹。试想;在因战争而荒芜的小村子里;又有什么工具能把湖底的东西打捞上来呢?所以;勃可莫罗夫深信;如果战利品确实沉入了湖里;那它现在应还沉睡在不为人知的那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哪儿?这个湖又在何处?勃可莫罗夫在列宁图书馆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查阅;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地图。但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在比亚吉玛、萨姆廖玻一带并没有什么湖。后来;他给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去了信;对方答复说:〃在比亚吉玛西南29公里的沼泽地有条叫萨姆廖夫卡的河。那块沼泽地也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离开比亚吉玛29公里的沼泽地;拿破仑11月1日在比亚吉玛;第二天来到萨廖玻……。这样看来;随着岁月的推移;这条湖有可能是变成沼泽地了。
那100多年来;是否有人对这块地方进行过探索呢?勃可莫罗夫虽然查阅了许多资料;但收获甚微。后来;他给有关机构发了信;询问这方面的情况。大部分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只有斯摩棱斯克地方政府内政管理局记录保存室提供了一点材料:1835年;根据斯摩棱斯克地区长官的命令;由夏瓦列巴奇中校率领工兵部队曾对这个湖进行勘查。他们先测量了湖水的深度;在离水面5米左右深的地方;有堆象岩石般的堆积物;铅锥碰上去;似乎听到一种金属的声音。地区长官向国务大臣报告;国务大臣又呈报给沙皇。尼古拉一世拨款4000卢布;用来建立围堰;以便把水抽干。后来;围堰完成了;水也抽干了;但呈现在眼前的仅是一堆岩石。搜寻就此就中止了。
在1911年;根据克勒托诺娃公主和比亚吉玛地方的一些志愿者的要求;也曾进行过探索;但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综上所述;关于拿破仑的战利品突然失踪的问题;仍有待于人们的研究和发掘。
(徐天淦)
水晶人头出自谁手?1898年;大英博物馆陈列厅亮出一件神秘的展品——水晶人头。白天它供参观者观赏;一到夜里;工作人员就给它罩上一层厚厚的黑绸。这是因为在展示的头一天夜里;当游客散尽后;一个工作人员走进大厅清扫;令他胆战心惊的是;新陈列的那颗水晶人头;竟在黑暗中发出耀目的白光。白灿灿的人头龇牙咧嘴;面目狰狞;好象是真正的恶魔厉鬼。
除了大英博物馆陈列的这颗之外;世界上还两颗相似的水晶人头。其中一颗是英国姑娘安娜在1927年跟随她父亲、考古学家米希尔。海德吉考察拉丁美洲的著名古城卢巴。安吐姆古城废墟时;在挖掘现场上偶然发现的。第3颗水晶人头则保存在法国的人类博物馆里。
这些水晶人头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考古工作者的浓厚兴趣;他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是;这3颗水晶人头是如何产生的?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代制作的?制作的意图又是什么?
大英博物馆素以文物记载精细严谨著称于世;然而关于这些水晶人头却记载得很少;因为馆藏的那颗水晶人头是几经转手才购进的。学者们根据博物馆的简略记录追踪到了美国;但是美国人是从墨西哥那里获得那颗水晶人头的。于是许多考古学家涌向墨西哥;在那里辛勤寻觅了近一个世纪;却始终一无所获。安娜发现的那颗;是在洪都拉斯卢巴。安吐姆古城废墟上出土的;自然与古城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保存在法国的那颗水晶人头;则是在墨西哥的印第安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因此可以说;这3颗水晶人头都是在拉丁美洲的古遗址中找到的;鉴于这几处古遗址是美洲印第安人先民所遗留下来;这些水晶人头很有可能是古代印第安人的杰作。
科学家们运用现代技术对安娜保存的水晶人头进行了仔细的鉴定分析;发现它是由大块水晶制作而成的;全重5公斤;完全仿人头骨制作;牙齿整齐地镶在牙床上;鼻骨则用3块水晶拼合而成;两只眼睛各为一块圆形水晶。
显然;要制作如此精美的水晶人头;不但要有罕见的大水晶;还得具备细致高巧的工艺。米希尔认为;据考古学家鉴定;这颗水晶人头的制作至少费工150年;雕刻后用砂粘磨光;出土前;至少在地下埋藏了3600年。
法国的考古学家则认为;保存在法国人类博物馆里的那颗水晶人头;是公元前14—15世纪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阿兹特克人制作的。从历史与宗教角度分析;它可能是阿兹特克人一个祭司牧杖顶端的装饰物。在发现这颗水晶人头的现场;发掘出了许多精致的小型铜制工具。看来;水晶人头是阿兹特克人用铜制工具雕刻成的。这说明;中古时代的阿兹特克人不仅早就掌握了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