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

第41章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第41章

小说: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谙呱睢T谔谘段蠢吹摹霸谙呱睢惫婊校琁M和腾讯门户网成为纵横两个方向贯穿整个集团业务的两大基础平台,在这两个平台之上分为重点业务(互联网业务、游戏、广告、无线)和未来驱动的业务(拍拍、财付通、搜索、QQLIVE)。      
  与搜狐、网易、百度等公司一样,腾讯同样起身于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复制。不过,基于ICQ技术开发的腾讯中文即时通讯工具QQ,最初并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盈利模式。“当时国内外都没有依靠即时通讯盈利的模型。实际上即时通讯确实是像电子邮件那样的一个基础工具,它本身没有一个完善的盈利模式。它仅仅是吸引用户的一个工具而已。”马化腾说。      
  腾讯商业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快速模仿,将国内外市场前沿的技术与QQ平台对接,并迅速获得盈利。这种模式让腾讯在几年之中逐渐摆脱对IM(即时通讯)本身的依赖,在IM平台之上生长出QQ秀、Qzone和QQ宠物等新生命力。2008年是QQ诞生的第10个年头,从当初简单的即时通讯沟通软件到涵盖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无线增值等7大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其中,门户qq现在稳居流量第一,拍拍网业界第二,SP排名前三,休闲游戏业界第一,网络游戏稳居前五。虽然单项业务并非都是第一,但总体实力却是无出其右。      
  那么这个庞大的企鹅帝国将在未来面临哪些风险呢?    
  在网络广告领域,腾讯网呈现出一种奋起直追的架势,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先行优势下,虽然流量已经到了第一,但在网络广告领域,仍和新浪、搜狐有较大的差距,规模也小于后者。              
第145节:第五章 腾讯帝国的未来(9)          
  腾讯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4%。然而广告收入却只有总收入的5。9%,与马化腾对广告收入的期待是有较大差距的。2006年,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预计1…2年内在线广告业务将取代SP业务成为第二大收入支柱,未来5…10年内,在线广告业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将超过50%。现在,放眼未来,马化腾不再那么乐观。然而,在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三大门户的先行优势下,马化腾想要分的这一杯羹,并不容易。数据显示:腾讯2009年第一季度的网络广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30。1%,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4%。从2004年到2008年,腾讯广告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9%。到了2008年,这种增速开始放缓,当年网络广告比2007年增长67。5%,为同期新浪广告收入的二分之一左右。      
  对于广告的下滑趋势,马化腾做出解释的解释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广告主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腾讯的网络广告业务则受到负面影响。分析师却认为腾讯网络广告增速下滑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环境的恶化。易观国际分析师李志认为,“归其原因,第一,在品牌提升方面仍然停留在对于广告主的灌输,缺少网民方面的教育工作。腾讯试图向广告主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腾讯‘IM+门户+社区’是精准营销的有效平台。但是网民对于腾讯的认知仍停留在QQ以及娱乐的层面,未将其品牌提升至资讯获取、交流沟通不可缺少的互联网平台。换句话说,在自身用户的结构特征方面,仍然有提高的空间。第二,虽然腾讯发展网络广告的决心很大,但是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游戏和增值服务上,分散了qq的精力,仅凭IM客户端能有多少广告位置呢?第三,用户上qq一般通过登陆QQ聊天软件导入,直接去找qq的用户习惯仍然没有被培养起来,这在广告主看来,这个流量不是用户主动上去造成的,而是通过QQ客户端转移上去的。”      
  腾讯的C2C在线交易平台“腾讯拍拍”,尽管其用户数已与淘宝不相上下,但它只占不到5%的交易市场份额;而“腾讯搜搜”侵入搜索领域,面对的竞争对手也非常强大。对此,马化腾也指出,腾讯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正在扩展业务范围的综合互联网公司以及在腾讯所在特定行业中的各类专门公司。      
  《21商业评论》分析指出:腾讯拥有的庞大用户群毕竟只是资源,而不是能力。资源与能力的区别,是前者具有耗散性、可转移性和可替代性,而后者是生产性、不可转移性和可再生性。以IM用户群为例,MSN具有把QQ用户转移过来的潜在能力(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在发生)。当QQ的用户“三十以后才明白”,“回头试想真无趣”,转向MSN或者颇具潜在杀伤力的Google  
Talk怎么办?如何管理好用户忠诚度,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腾讯在推TM(这是一个“MSN化”的QQ,意在防止QQ用户在成年以后“胜利大逃亡”)上表现平平,让人为腾讯多了一份担心。              
第146节:第五章 腾讯帝国的未来(10)          
  腾讯还面临着把用户忠诚度转化成客户忠诚度的问题,以及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保卫战的同时,打好单个用户的“钱包占有率”的攻坚战。有了直达客户的渠道,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把什么东西卖给客户。客户的钞票放在同一个钱包里,但钞票之间的关联度、紧密度可能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样强——也许这一张张钱注定要付给许多不同的商家。      
  最重要的是,腾讯能否在日子好过(凭的是良好的资源)的时候把基于核心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变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优势。做不到这一点,企鹅帝国很难实现长治久安。当业务领域骤然增多的时候,各种业务如何实现“形散而神不散”,有无核心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点上,Google表现得相当引人注目。Google在搜索领域强大的核心能力,使得它在开拓多个新业务时能做到形散而神聚。腾讯能不能成为中国的Google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腾讯能否像Google一样拥有让自己收放自如的核心能力。      
  尽管起起伏伏,但在马化腾看来,最后各个公司比的,就是看谁先把各种业务整合起来,并赢得高质量的用户。但是,目前腾讯各业务之间还远没有贯通,按马化腾本人的话说,“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贯通,贯通的只有个账号”,而同时,“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缺陷,比如说高端用户不足,品牌认知度不够”。马化腾在面对媒体时,从不掩饰自己的焦虑。2008年马化腾曾四度减持股份,四次合计套现6069万港元。腾讯总裁、执行董事刘炽平套现超2200万港元。腾讯CTO兼执行董事张志东套现超过1亿港元。业内人士认为,高管减持一般表明股价已近高点。马化腾在2007年底公布财报时指出,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不仅商机处处,亦迎来种种挑战。      
  这只庞大的企鹅似乎还有别的困扰,它的股东认为其缺乏创新力度。马化腾承认,创新效果低于预期,但会积极改进;而腾讯庞大的用户群是否涉嫌垄断也为股东们所忧虑。腾讯于2009年5月13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即时通讯注册账户总数达到9。349亿,比上一季度增长4。8%,而活跃账户数达到4。108亿,比上一季度增长9。1%。腾讯首席行政官陈一丹指出,判断垄断的标准不是市场份额,而是是否利用市场份额谋求不正当利益。因此腾讯并不存在涉嫌垄断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还依然在路上。    
  附:    
  腾讯的管理团队    
  马化腾: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腾讯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马化腾是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集团。出任现职前,马化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马化腾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年经验。              
第147节:第五章 腾讯帝国的未来(11)          
  刘炽平:总裁    
  刘炽平,2005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腾讯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2006年2月荣任腾讯公司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年3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刘炽平曾担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在此之前,刘炽平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在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兼并与收购以及管理咨询等方面有超过10年的经验。刘炽平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张志东: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张志东,执行董事兼腾讯公司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包括基本即时通讯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张志东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集团。出任现职前,张志东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软件和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志东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张志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八年经验。      
  许晨晔: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许晨晔,首席信息官。许晨晔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集团,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出任现职前,许晨晔曾在深圳数据通信局任职,累积了丰富的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      
  陈一丹: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    
  陈一丹,首席行政官。陈一丹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集团,全面负责腾讯集团行政、法律和人力资源事宜。陈一丹亦负责腾讯集团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及政府关系。出任现职前,陈一丹曾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数年。      
  曾振国: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曾振国,自2001年起出任腾讯公司首席财务官,全面负责财务、会计及投资者关系。加入腾讯集团之前,曾振国曾在BASF及赫斯特等跨国企业担任财务及资金管理要职,早前亦曾在美国的国际商业银行担任管理要务,参与商业银行、企业融资、信贷政策、信贷风险评级和策略性规划工作。曾振国在中国及美国担任上述财务职位的经验超过11年。      
  熊明华:联席首席技术官    
  熊明华,2005年加入腾讯公司,担任联席首席技术官,负责提升研发战略规划和流程管理能力,负责管理平台研发系统部门包括基础即时通讯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等部门。出任现职前,熊明华在微软公司任职九年,主要负责网络浏览器,视窗系统和MSN的项目管理工作,并创建了MSN中国开发中心、负责制定了MSN在中国的产品开发策略和步骤。在此之前,熊明华在IBM互联网部门担任高级程序员。熊明华于1987年取得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士学位,并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