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

第9章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第9章

小说: [管理]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      
  风险投资的故事写到马化腾这里的时候,妖魔化的成分似乎已经被淡化。马化腾在准备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国外风险投资的旅途。一轮接一轮的谈判不仅使火烧眉毛的马化腾口干舌燥,而且使他对QQ的命运越来越担忧。在腾讯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和创业团队的迫切、焦灼外人无法体会。媒体的报道显示:在这一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      
  2000年的一天,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几个人表情严肃,聚集在马化腾的办公室里。几个月以来,大家都在为公司筹措资金,但有一大堆用户和高额的利润是两码事,因此,没有人把橄榄枝抛给马化腾。如果再筹集不到资金,腾讯公司只有歇业了。高交会时,马化腾拿着商业计划书找了两家投资者来谈,但对方都不敢投给腾讯,因为对即时通讯不了解。“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PCCW(香港电讯盈科公司)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马化腾说了一句。      
  就是这句话提醒了曾李青。据腾讯团队的人回忆,猛然间,曾李青拍了下大腿,周围的人都被他吓了一跳“IDG,我有一个朋友叫刘晓松,和IDG有些关系,我去找找试试。”正是曾李青的这一想法,腾讯公司的发展似乎在顷刻间有了柳暗花明的迹象。刘晓松对腾讯公司非常看好,他积极地向美国数据集团推荐这家新公司,后来,在曾李青一个在香港从事通信行业的朋友的推荐下,香港的电讯盈科公司对腾讯也非常看好。      
  似乎就在那么一瞬间,机遇垂青了这一帮年轻的,充满了激情的创业者。犹如早春的迎春花,粉黄的颜色炫耀了早春的萧瑟。IDG的林栋梁对马化腾印象深刻,他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如此回答,“以色列的ICQ卖了几亿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林栋梁几年后回忆说,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腾讯的。当时IDG和盈科数码两家投资商,各投110万美元并各占20%的股份,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保留了60%的股份。拿到了融资,马化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后来对媒体回忆道。尽管有了一笔钱,暂时没有生死存亡的忧虑。但是,OICQ的注册人数继续以陡峭的曲线疯长,OICQ的盈利模式却依然找不着,实际上OICQ的先驱ICQ也一直都没有盈利模式。              
第30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9)          
  2000年下半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年份。    
  新浪是2000年4月13日上市的。上市当天,股价升至20美元左右一股,此后曾短暂地摸至55美元一线。然而从5月起,便开始了漫长的从未逆转过的跌势。到6月1日,董事会会议的前一天,股价已跌至1。60美元一股。打开新浪股价走势图,看到的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资料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风险资本已经以年约900亿美元的速度发展了。而一美元风险资本可刺激的专利使用数是公司自身研发费用中一美元所刺激的数目的3—4倍。到了2000年下半年,整个纳斯达克异常惨淡,首先是亚马逊,然后是雅虎、eBay,接着是英特尔、微软,在纳斯达克的指数急剧下滑,从5000点一直到差点跌破2000点。而新浪、搜狐、网易无一幸免。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跌破了发行价,只有53美分。统计显示,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公司倒闭。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在此种状况下,关于腾讯公司,一度和两个传言不离不弃:传言之一是腾讯要收费;传言之二是腾讯要被卖掉。这两个传言都和资金有关。一度腾讯“快没钱了”的说法甚嚣尘上,并且,对“快没钱了”的论证是OICQ软件停止了免费的新用户注册。      
  事实上,融到资的马化腾在外界环境不佳的大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尴尬。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天寒地冻的时刻,腾讯的创业团队需要第二笔资金供腾讯公司过冬。这个时候,IDG和PCCW做出了一个令他们日后追悔莫及的决定。在没有盈利的状况下,他们不愿意为疯狂增长的用户买单。随着互联网冬天的临近,IDG投资完之后一直忙着为马化腾的公司找下家,“找过搜狐、新浪,他们都没看上眼。”马化腾记得,当时任职搜狐的古永锵和冯珏都到腾讯看过一眼,2001年春天,马化腾自己又去新浪见了王志东和汪延,但后来都没了消息。      
  “要说煎熬,我创业最煎熬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不喜欢这样的拖延,可当时盈科不说买也不说卖,把我们晾在一边,等到最后终于定下来出售已经是2001年6月,那时候纳斯达克已经快崩盘了。”关于那段时期,在马化腾看来是异常煎熬的,他曾用这样的话描述自己的心境。一方面是外围大环境的不好,另一方面是投资方的不坚定,再加上腾讯疯狂增加的用户,马化腾的压力可想而知。到2001年中期,腾讯的新增注册数更是达到每天90万人以上,使腾讯公司不堪负荷。这时,国际即时通讯市场上,美国在线的ICQ与微软的MSN形成激烈竞争局面,双方都以免费软件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就是在这种状况下,IDG选择了转身离去。              
第31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10)          
  翩然而来的天使    
  2000年初,IDG决定撤资。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地寻找可以接手腾讯的投资商。几个月后,一个美国人出现在腾讯的办公室——网大为,他当时的身份是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中国业务副总裁。      
  关于与腾讯的结缘,网大为日后如此回忆:“当时,MIH希望在中国找一家合作伙伴,借此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我便开始留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有一天,我忽然有一个突破性的发现,全中国的互联网都可以通过QQ连接起来,这可能是互联网上最核心的资源。所以我非常想认识这家公司的老板,找他谈谈并购的事情。”很快,网大为发现,找到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腾讯公司网站的首页上没有手机号码,没有电子邮件,只有一个QQ号码,网大为当时的感觉是很过分,为了找到马化腾,他必须安装这个软件。当时的网大为不熟悉QQ,很怕有病毒潜藏在软件里面。      
  在2000年6月,网大为拨通了马化腾的电话。第一次沟通,网大为似乎就被打动了。在网大为介绍自己公司的时候,腾讯的几位创始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公司所存在的问题。那次会面,给网大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腾讯公司的创始人极其团队,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沟通进行到一定程度,网大为开始明白,腾讯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用户群,不是偶然。      
  接下来的时间,网大为俨然把腾讯作为自己的公司,一边进行投资项目的谈判,一边帮腾讯公司了解国际互联网市场,当时,腾讯公司的员工都以为网大为已经加入了腾讯公司。因为网大为对腾讯的看好,帮助MIH与腾讯结缘,MIH在2001年6月接手腾讯46。5%的股权。根据MIH的财务报告,MIH从盈科数码、IDG以及腾讯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5%的股份,花费3200万美元,其中向盈科数码支付1260万美金。资金整合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5%,IDG持股7%。后来IDG持有的7%被平分为二卖给了腾讯管理层和MIH,MIH可能为此又付出了几百万美元。也就是说,MIH的总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起源于南非的MIH绝非等闲之辈,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主营业务是互动电视和收费电视,年营业额约2。5亿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是个实实在在的传媒巨头。其对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关注与理解,更加彰显了来者的不凡。在股本变化的过程中,网大为加盟腾讯公司,成为腾讯海外事业部副总裁。      
  第二笔融资到位后,解决了腾讯发展中的资金问题。马化腾这个颇为务实的潮汕人,并没有放弃QQ巨大用户如何带来盈利的思考。2000年,腾讯公司承接了深圳联通公司的一个项目,为手机用户提供邮件到达提醒服务,这个项目本身没有多少钱。OICQ的盈利之路始于网络广告,在2000年7月25日的新一版软件中,一个BANNER广告条被塞在消息接收端中。三个月后,腾讯的广告量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据2000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告给腾迅带来了150万元的收入。有QQ的超强人气作后盾,腾迅给广告主的承诺可以轻松达到,“小banner广告曝光数非常惊人,”马化腾说,“曝光量每天达到4亿次,周末可达5亿次,收费也是每月9万元。”在线广告是腾讯公司最早推出的盈利模式,如今已经发展成多种模式:有QQ用户端BANNER广告、QQ用户端上线FLASH广告、QQ用户端RICHBUTTON广告、QQ系统广播、腾讯QQ聊天室广告等,还有新推出的QQ用户端上线FLASH广告。              
第32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11)          
  尽管腾讯的网络广告销售开展得很不错,曾经在《网络广告先锋》的调查中排第三位,紧跟新浪搜狐之后。但是,相对于每天新增注册用户几十万(最高时每天新增用户曾达80万)、一个月就要新加两台服务器的投入而言,网络广告有点杯水车薪。      
  除了广告收入之外,腾讯公司开始尝试“会员制”。当时腾讯的会员一共有3000多人,每年每人要交120—200元的会费。但与数千万的普通用户群相比,区区3000名会员实在是少得可怜。马化腾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一个原因是原先承诺的功能还未推出。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瓶颈,会费只能汇款或者一卡通划账,相信大多数网友不乐意为了每月20元往邮局跑”。他认为,“金融手段缺乏是中国网络很难赚钱的原因”。尽管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在如何盈利上下足了功夫,但是那时互联网广告的规模还很小,商家对于网络广告的认知和用户的体验还很不充足,因此肯花钱在互联网广告投放上的企业也依然很少,对腾讯公司来说,广告的收入难以弥补其支出。      
  在腾讯的多种盈利方式中,最省心的是QQ品牌外包,腾讯由此获得了10%的代理费,而当时著名卡通形象Hello  
Kitty的代理费也不过是5%。马化腾说,他们本来一直没有想到要利用这个小企鹅,但是广州有一家企业主动找上门,“而且他们很有诚意啊,”马化腾说,“一来就先扔给你几十万。”      
  几个月后,OICQ的系统广播连续播出这样的消息,意思是腾讯公司已推出各种QQ小玩具,可在全国各个网吧购买。从此OICQ(以及后来的QQ)和小企鹅终于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深一层则包括时尚、沟通、网友、网恋等等内容。告别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日子后,还有许多娱乐公司、出版社找腾讯谈合作,计划都很宏大,也很吸引人,但马化腾觉得超越了腾讯的能力范围,都拒绝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